<p class="ql-block">作者:师润军,编辑:直面人生</p> <p class="ql-block"> “湫坡头上胡同”曾是一处传承了几百年的农耕文明世袭家族的发祥地,胡同先辈们居住的两排窑洞曾经承载了这里的沧桑和辉煌。先辈以农为业,以善为本,以勤俭持家为荣。因家谱在文革中的毁失,无从考证师氏族先辈来此居住的最初年份。</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位七零后,有幸在这承载了几辈人的幸福家园度过了我欢乐的童年和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从父辈的闲谈中闻听过先辈的事迹。在我的童年中,师氏家族已逐渐强大,人丁兴旺,父辈兄弟们共八十多位,也是他们成就了这里的兴盛与繁荣,因此方圆乡邻提起“湫坡头上胡同”也是相当的崇拜与向往。还有我的奶奶婶婶都是来自邻村的大家闺秀,她们也传承了师族家族的优良家风,成就了此地如今的子孙满堂,谱写了师氏家族盛世华章。</p><p class="ql-block"> “年少不知愁滋味”我的童年记忆中,两边的窑洞中都有人居住,白天大人们在田间耕种,孩子们在家玩耍,不像现在的孩子,一刻也不可离开大人的视线。在那个经济还不发达的年代,母亲在煤油灯下给一家人缝缝补补,物资短缺,婶婶们传承了家族勤俭持家的家风,为了让自家人在别人面前有颜面,缝缝补补的针线活也就成为了评判婶婶们成就的标签。那时还未改革开放,父辈们还是在集体中大干的年份,也许我的同龄人都听说过“三上变五上”大修水利大干土地,要比起那个年代,现在的上班族“早九晚五”又算得了什么。就因为她们辛勤的付出,农村的土地才能像现在这般平整。但是婶婶们在放工后的晚上依然要安排一家人第二天的衣食。那时的夜晚不像现在的灯火通明,胡同两旁的窑洞中能散发出煤油灯那一丝微弱的亮光。晚上也是我们的欢乐时光,那时没有什么娱乐,都是年龄相仿的伙伴们在黑暗中嬉戏打闹。最值得提的是在夜间用土疙瘩打仗······现在想起这些都有些后怕。过去的人们淳朴,孩子们在外的磕磕碰碰都不算什么,大人们也不计较,邻里之间也十分和睦。时光如梭,在懵懵懂懂中,逐渐长大的我们都步入了学堂,每天都盼着星期六放假,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可笑,但现实也告诉我那时的无知也的确可笑。在父辈们辛勤劳做下,我们在无知与嬉闹中一天天长大。</p><p class="ql-block"> 社会迎来了大变革,开放了,农业社解散了,分产到户的良策也开始实施了。我们这里是八一年分的队,自家也有了责任田,队里的牲畜也分配到各家各户饲养。人们的干劲更大了,大人们忙完田里的活后还要给牲畜割草,哥哥们也都长大了,也能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每周放假后我就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哥哥的身后满沟的跑,说实话那种快乐是现在无法体会到的。</p> <p class="ql-block"> 新一轮的致富浪潮随着人们解决了温饱后,政府着力改善人们的经济收入,初期鼓励大家伙种甜菜,药材,虽然有一些经济收入, 但是只能解决人们的生活生产所需,收入不高。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政府引进了烤烟,鼓励大伙种植烤烟,胡同又一次承接了它的另一番使命。那时,家家门前都有一座烤烟楼,每到农历七月份,那时的胡同便热闹起来了。烤烟是一个周期性的作物;要采摘、挂杆、烘烤、辨烟,分拣。小孩子们也都能帮忙,胡同白天,黑夜都有喧闹的声音,那时的胡同有些“乐气”,人们的生活也在慢慢的改善,族中的长兄们都相继的成家了,古老的胡同已经承载不住居住所需,也许是它的使命也将慢慢消退,成家后的长兄们也都相继为自己申请了宅基地,都慢慢的搬离了曾经养育了他们的这条胡同,这只是胡同的第一次分流,并没有让胡同的热闹褪色多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讲述了不少,倒是遗忘了最让长辈们淡为观止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矗立在胡同口的那颗楸树,这是族人们最为敬仰的,它就像是我们的保护神,保护着村民们的日子风调雨顺。它很神秘,古老,久到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生长在那里的,能从它空洞的树干和繁茂的枝叶判定,它陪伴了胡同几代人,它空洞的身躯和裸露的枝干,使它看起来满目疮痍,也只有它能体现先辈们的艰难历程,见证了胡同人的沧桑,繁荣。</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最让农村人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的是在90年代,改革的春风,也将温暖送进了这条胡同居住的人们。南方的打工潮,让长兄们走出家门,走上了农民致富的一条捷径,政府号召人们种植苹果树,当初的烤烟还未退出经济作物的行列,但是随着气候和大面积的种植和土壤的改变,已不适应再次种植,一些思想先进的农户栽植了苹果树,那是一场农村万元户崛起的时代。沿海城市,人们对金钱的富有意识可能已在百万级别,但在贫穷的农村,年收入万元,那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所以,那些依靠苹果产业富裕起来的家庭,就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也因此,苹果代替了烤烟,成为了一股栽树热潮。那几年,农村青年娶个媳妇,都看有没有果园,果园成了人们财富的标签。果树也确实没有让大家伙失望,虽然后期栽植没有前期的效益好,但也让大家致了富。富裕后的人们都已开始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居住就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因此胡同旁的窑洞也就结束它了承载师族家族的使命。在政府的规划下,211国道两边不知何时,从基本农田建设划分成宅基地。</p> <p class="ql-block">因此舍弃窑洞的父辈兄弟们,便重新申请了宅基地,划分到现如今的国道两旁,剩余的家庭也就对改造老窑洞失去了激情。随着政府窑洞搬迁政策的实施,人们都相继在道路的两旁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华丽外貌,的确比那灰土的外墙整洁了许多,环境卫生也改变了许多。虽说人们都搬离了窑洞,但他们的使命还未结束,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上了一把铁锁,只是少了往日的喧闹和穿梭的人流,人们还是偶尔的到老屋去取自己的所需。随着人们的搬走,窑洞再没有修缮。是随着雨水的冲刷,一排排的窑洞,陆陆续续的塌掉了。彻底让窑洞毁坏的时间是2020年的强降雨,两边的窑洞及房子都塌掉了,只剩下几座残缺的厦房,竖立在胡同的两旁,剩下几位年迈的老人,守护着这个曾经为家族付出过的胡同。农村人说,人是地方的立柱,这句话剖析窑洞毁坏的原因,再不为过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胡同的人都搬进了新居,但是人们还会常常提起当时生活在胡同中的幸福时光。邻村的人们还是称呼新居中的人们为“上胡同人”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那颗挺立在坡畔的楸树,它依然守护着现在残缺不全的胡同,也映照着当初胡同的灿烂和繁荣,守护着这个曾经让家族曾引以为傲的家园,师家胡同,随着历史的变迁,将成为一代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