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故事·光耀千秋丨五岁女孩·追寻红色记忆

光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 2024年1月11日,拍摄于江西省赣州市共和国摇篮景区·红井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伟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然而他却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在当时引领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更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b></p><p class="ql-block"><b> 伟人的思想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下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他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这些思想理念不仅在国家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b></p><p class="ql-block"><b> 在新时代下,我们要继续弘扬伟人的思想理念,将其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伟人的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是一个提醒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契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p><p class="ql-block"><b> 值此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值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90周年之际,让我们陪着5周岁的小朋友一起,踏着伟人足迹,追寻红色故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他是最伟大的领袖,永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会一直怀念他。2024年1月8日,于韶山毛泽东广场</b></p> 1.勤学苦读的毛泽东 <p class="ql-block">  我们熟知的毛泽东,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绝不是什么天命,也不是什么机遇,而是他奋发图强,刻苦求学。他6岁能撰联,8岁能吟诗,人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3岁时,就喜欢认字,一字连认三遍,他就记住了。一天,他的舅舅文玉钦开的启蒙馆开学了。他听到启蒙馆里读书声,甩掉手里玩耍得小木锤直往教室里跑,他大舅母追都没有追上,他跑进教室,就去抢与一个比他高出一大截的学生的板凳。这学生只得向先生告状:"先生的外甥坐了我的板凳。"他舅母追到这里,双手去抱外甥,见外甥毛泽东双手抱着凳子不肯,大舅父去抢,差点把舅父的眼镜打掉。文玉钦见毛泽东小小年纪就想要读书,只得另找一条板凳放了一个简易桌子,让其旁听。从此,毛泽东成了启蒙馆里的旁听生,并养成了好学、好问、勤写、勤练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拍摄于2024年1月8日</b></p> <p class="ql-block">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自己背着行李,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徒步跋涉,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临行前,毛泽东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挥笔写了一首言志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孩儿立志出乡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学不成名誓不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埋骨何须桑梓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人生无处不青山。</b></p><p class="ql-block"> 掌灯时分,毛泽东挑着行李担子来到学校的大门口。他放下行李,轻轻叩响了大门上的铜环。看门人是一位老者。他斯斯文文地走出来,问明了毛泽东来意之后,非常遗憾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摊开两手说:"孩子,你来晚了,入学考试已在两天前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急忙说:"老先生,请你帮个忙想个办法,我是湘潭的,为了投考,走了五十多里路,请你无论如何给想个办法。"</p><p class="ql-block"> 老先生答应回去禀报校长。过了一会儿,他把毛泽东领进了门房,说:"刚才给校长说了,答应让你补考。"说着又拿出文房四宝和试题,说:"你先看看,考虑考虑,我给你端个灯来。"说着,老先生就扭头走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五八年九月十日为母校题写校名。2024年1月9日拍摄于湖南省湘潭市东山学校</b></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端着一盏灯回来,对毛泽东说:"灯端来了,你开始作题吧。"只见毛泽东拱了拱手,很有礼貌地说:"谢谢您!老先生,试题我已作完了。"</p><p class="ql-block"> 老先生一听惊呆了,连忙拿起毛泽东的试卷,不住地赞叹:"奇才,奇才!"转身就直奔校长室去了。校长李元甫接过毛泽东的试卷,只见毛泽东在试题《言志》答作中,以宏伟的气魄和豪迈的语言,阐明了自己求学救国的志愿。李校长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校里录取了一名建国人才!"在学堂里,毛泽东学习刻苦认真,进步很快,学到不少中外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毛泽东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博得了教员们的器重和赏识。</p><p class="ql-block"> 1913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他受到杨昌济、徐特立等好老师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读书观,他认为"读书必动笔墨"。他坚持每天写日记,读报写摘记,读书记笔记、作眉批,对不易找到的好书,有时候整本地抄下,比如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尚未出版,他就借来,一字不漏全文抄了下来,共七大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毛泽东同志在东山学校期间的课桌位置。2024年1月8日拍摄于湖南省湘潭市东山学校</b></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既善于"静中求学",可以一个人跑到山林里,静静读书,也能够"闹中求静",有时特意坐在车水马龙的街中心看书。在学校,毛泽东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的一个,洗漱过后,就到自修室读书。课余时间他不是到阅报室看报,就是的图书馆找书,大家睡觉了以后,还经常在饮茶室和走廊等处看书,因为这些地方的灯光是通宵不熄的。毛泽东以他颇具个性的方式,如饥似渴地读书,除了认真地上老师们开设的课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不间断地阅读报纸和新来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不但贪婪地读书,并且开始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分析和解剖世界,更是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豪情与壮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2年2月6日,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b></p> 2.妙高峰下 恰同学少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青年毛泽东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情缘</span></p> <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江苏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得了辛亥革命果实。在湖南新军服役的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重新考虑自己的前程,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他先后报考了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p><p class="ql-block"> 1913年春,经过认真考虑后,他认为自己最适合教书,于是考入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1914年,该校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师范")合并。自此,其开启了在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长沙中小学生 “探访伟人求学路,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2024年1月7日拍摄于湖南第一师范旧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b></p><p class="ql-block"> 第一师范是当时一所比较民主开明的学校,其规模、师资和设备,都是毛泽东以往读过的几所学校所不能比拟的。校章规定的教育方针“除照部定教育宗旨外,特采最新民本主义",即“道德实践"“身体活动""社会生活""各种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强调对于学生人格和学识的全面培养。</p><p class="ql-block"> 进入第一师范后,毛泽东广泛阅读省内外各种报刊。他回忆说:“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160块钱一一里面包括我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1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他说这是把钱挥霍在废纸上。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p><p class="ql-block"> 在校期间,毛泽东专心钻研哲学、史地、文学等。1915年6月,他在给朋友湘生的信中写道:“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精心制订自学计划,读书不倦,时常通宵达旦。对于所学,他力求深入,融会贯通,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大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资治通鉴》,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到湖南省县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格修养和民族智慧,给青年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1917年前后,毛泽东读了大量关于哲学、伦理学的书籍。1917年8月23</p><p class="ql-block">日,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提及,“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通过改造和普及哲学、伦理学来变换全国的思想,这就是救国救民的根本道路。同年秋,杨昌济以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泡尔生(今译保尔森)所著的《伦理学原理》为教材,讲授修身课。毛泽东课上认真听讲,课后细读该书,写下了1.2万余字的批注,对书中一些伦理学和哲学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伦理学原理》期间,他撰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不仅获得满分,还深受杨昌济的赞赏。</p><p class="ql-block"> 由于毛泽东经常与蔡和森、张昆弟等人讨论宋明理学,研读朱熹编的《近思录》《四书集注》《朱子语类》等,所以他还会用这些观点与《伦理学原理》进行比较,如“孟轲之义内,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为直觉论"“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等。此时的毛泽东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营养,又闪烁着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1917年暑期,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在楚怡小学教书的学长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他们历时一个多月,行程900多公里,游历了5个县,做了贴近民生的社会考察。照片内容是毛泽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以及萧子升同志的文章《乞丐出发了》。2024年1月8日,拍摄于东山学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历练中成长积累中沉淀</b></p><p class="ql-block"> 1915年11月,毛泽东被选为第一师范学友会文牍,负责起草报告,造具表册和会议速记。这一职务他连任了四届,直到1917年10月,当选为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在他的带领下,学友会不仅积极组织各种课余的学术和体育活动,还负责了当地工人夜校的筹办工作。</p><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毛泽东用白话文写了一则夜校招生广告,倾吐出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的拳拳之心。“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甚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现今“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校……教的是写信、算账,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快快来报名,莫再耽搁!"随后,这则广告由教育研究部印发,张贴街头,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他立即召集同学分析了原因后,又带着印好的广告,分别到工人宿舍和贫民区,边分发边宣传,大受欢迎。很快就有100多人报名。11月9日,夜校正式开课。其间,他每天坚持写日志,记载夜校创办的意义、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其中,关于夜校创办的意义,列举了4条:我国现社会的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的国民,为要达到"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能力之人材"的目的,不能不对这些人进行教育;国人虽天赋、境遇不同,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可作师范三四年级学生实习的场所;可通过夜校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p><p class="ql-block"> 夜校刚刚步入正轨,11月17日,湘粤桂联军与北军王汝贤、范国章部在湘潭交战。北军败走后,王汝贤部在第一师范附近徘徊。当时,第一师范准备将师生疏散到长沙城东暂避。毛泽东则提出,以学友会总务名义,把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组织起来,布防学校周围山头。当溃军向北移动时,他把学生自愿军分成3队,并联络当地警察分所,由警察鸣枪呐喊,学生志愿军放鞭炮助威。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溃军不知虚实,惊慌失措,纷纷缴械。对毛泽东来说,此事是他生平指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事后,大家称其“浑身是胆"。其实,他的大胆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基于对情况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随后,他又以学友会名义,组织妇孺救济会,援救因战事遭受苦难的市民。</p><p class="ql-block"> 1918年5月10日,距离毕业不到一个月,毛泽东出席了学友会留校成员会议,讨论向下届学友会移交问题。他不仅提出要筹备“独立会所",以联络毕业同学,谋全省教育的研究和发展,还建议成立交际部,“谋内外之联络,通新故之情愫,图理论与经验结合"。学友会的工作经历为毛泽东积累了大量经验,是他走上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1918年6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结束了5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第一师范对他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p><p class="ql-block"> 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p> 3.青年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 <p class="ql-block">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呼唤他的是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8月15日,毛泽东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学子踏上北上之路,开启了“北漂”生活。到了北京,毛泽东便同萧子升、蔡和森一起,将主要精力投在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工作上。</p><p class="ql-block"> 北京鼓楼豆腐池胡同15号(现为9号)“板仓杨寓”是毛泽东在北京的第一个住处。当时,在来京的一群湖南青年中,毛泽东并不富裕:“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p><p class="ql-block"> 在恩师杨昌济的推荐下,毛泽东来到北京大学做起图书馆助理员,负责新到报刊和阅览人姓名的登记工作。正是在这个图书馆里,毛泽东遇到了他一生中重要的领路人,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并在他的影响下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后来,在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毛泽东曾动情地说:“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1919年4月,毛泽东因母亲病重回到湖南,结束了第一次北京之行。</p><p class="ql-block"> 1919年12月6日,为驱逐军阀张敬尧,毛泽东作为湖南驱张请愿团北京分团代表再次前往北京,18日抵京。毛泽东到达北京后,为驱张运动宣传造势,争取舆论和各界援助。在简陋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毛泽东白天四处奔波呼吁,联络湖南在京的学生、学者、议员、名流绅士,宣传驱张的意义;晚上起草、审读大量稿件,每天发出上百份文稿。在毛泽东和在京驱张代表一次次请愿、一张张电文、一声声呼吁的攻势下,各种“保张团”、“卖乡党”纷纷土崩瓦解,张敬尧在湖南的反动统治也岌岌可危。1920年6月,张敬尧最终被逐出湖南。</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对他未来的革命生涯有着深远影响。这也是千万有志青年苦苦探索,不断追寻救国、报国之路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3年03月03日于北京中法大学旧址</b></p> 4.毛泽东爱情诗词欣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虞美人•枕上》</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虞美人•枕上》(1921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夜长天色总难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一勾残月向西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译文】</b>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黑夜正长,天色总是觉得很难亮起来,我无奈,只好起床披衣坐望天空,数算点点的寒星,祈盼黎明。通宵达旦,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却仍然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6日,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杨开慧故居</b></p> <p class="ql-block"><b>【写作背景】</b>这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思念夫人杨开慧的词,写于1921年。《虞美人•枕上》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校定,正式发表于1994年12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在此之前,1983年5月22日《解放军报》,1989年9月19日《湖南广播电视报》等,曾刊载过这首词。</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诗人自署于1921年。杨开慧在少年时代,就认识了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研究马列主义、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宣传革命真理的活动,深深地感染着她。毛泽东与杨开慧是在1920年冬结婚的,第二年的春夏间,毛泽东去外地考察学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这时他们新婚不久,依然在热恋之中,因此一旦长别,就产生强烈的离别情绪。1921年的写作时间,决定了这篇作品所写的应是诗人新婚后的别离情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杨开慧烈士纪念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1930年11月,杨开慧就义后归葬于此。1969年遵照毛泽东在杨开慧母亲向振熙老人逝世后唁函中的“可与我亲爱的夫人杨开慧同志同穴”的嘱托,将杨开慧烈士和她母亲的葬棺迁葬至陵园中央,形成现在的汉白玉墓,墓穴后方建设一座高5米、宽14米的诗词碑,碑面是用全黑磨光大理石贴面的巨型毛泽东手书金字《蝶恋花·答李淑一》。2024年1月6日,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杨开慧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b>【作品赏析】</b>这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词,是毛泽东为杨开慧写的思念之作。杨开慧在毛泽东的感情生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毛泽东为她写了《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词。</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杨开慧是革命的伴侣,他们志同道合,情深似海。为革命工作需要,毛泽东在新婚不久就毅然离别爱妻,去外地进行社会调查,但革命者也是人。他们跟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传达了诗人对杨开慧独特的挚爱,这种爱是深沉强烈的,而且传达的清晰明快,富有情趣。意境凄婉、清冷,语言明快,感情深沉、真挚,韵味悠长,是毛泽东的第一首爱情词,表达了他对妻子的一片深爱之情。这首词,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种纯真质朴的情感,读后动人心扉,令人难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情未必真豪杰,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多情亦是大丈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领袖心中永远的“骄杨”。2024年1月6日,拍摄于杨开慧烈士纪念馆</b></p> 5.中共一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u></b></p> <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列席了会议。</p><p class="ql-block"> 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大会一共召开了6次会议。因30日晚突遭密探袭扰,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用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1年6月22~23日拍摄于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b></p> 6.千秋家国照“横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走进长沙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长沙清水塘22号,是一栋黛瓦灰墙的砖木结构建筑,具有典型江南民居特色。它既是毛泽东杨开慧共同生活的寓所,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幸福而难忘的一段岁月;又是战斗指挥部,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毛泽东在此领导湘区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使湘区成为当时中国革命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后,毛泽东、何叔衡于1921年10月在长沙成立湖南支部,毛泽东任</p><p class="ql-block">书记。租下清水塘22号一处平房,作为秘密活动机关。杨开慧毅然辞去岳云中学教师的工作,来到这个特殊的"家"做机要联络。缘何支部机关选在这儿?一方面,所处地点偏僻,多为菜田,菜畦里有两口水塘,上塘水浊,下塘水清,由此得名;又有农舍、瓜棚掩护,夏秋时节,人在瓜棚中穿走,不露行迹。另一方面,交通比较方便并不大引人注意,离火车站近,便于和全国各地党的组织联系;靠近湖南自修大学,横过铁路,通过小吴门即到;距离文化书社和望麓园织布厂一一党的联络地也很近。</p><p class="ql-block"> 湖南支部成立后,毛泽东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在长沙的粤汉铁路、第一纱厂、电灯公司的工人中以及泥木、缝纫、印刷等行业工人中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在湖南自修大学、第一师范、甲种工业学校、岳云中学等学校发展一批党员。毛泽东由夏明翰陪同到衡阳,住湘南学联,在省立第三师范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又到安源煤矿考察,指导建立了湘区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夏曦、郭亮、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黄静源、杨开慧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毛泽东和何叔衡在湖南支部基础上建立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区委机关仍设在清水塘22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长沙市.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与杨开慧故居(八一路538号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拍摄于2024年1月6日</b></p> <p class="ql-block">  整个院子坐北朝南单层二进三开间,中间为堂屋,侧为住房,共六间。走进堂屋,左边第一间是客房,墙上挂有刘少奇、李维汉和李立三的照片,跟许多来湘区汇报研究工作的同志一样,他们常在客房休息或住宿。第二间是秘密会议室,就是在这间隐蔽的小屋里,毛泽东常约集有关同志开会,革命火种熊熊燃起。开会时间,一般都在晚上。到会的人,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教师,也有店员、学徒和机关干部。开会时,主要是大家提意见、想办法,详细讨论后,就由毛泽东作出指示,有时宣传一点革命道理。散会常在深夜。到会的人,先后离开,有个别回去不便的,也就住宿在客房里。穿过堂屋,进入饭厅,便可看见一张八仙桌,毛泽东和家人就是团学习坐在这儿一起吃饭。有时,他的一些战友、工农同志、青年学生,也在这里就餐。饭厅右侧的房间,是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人的住房。老外婆很和善、慈爱、热情。她不辞辛劳帮女儿照料孩子、操持家务,支持毛泽东从事革命运动。省立三女师的朱舜华和一位同学从衡阳过来,杨开慧带她们到清水塘,一进屋就笑着喊"妈,给你两个女儿",老外婆欢喜得连声说"好"。</p><p class="ql-block"> 堂屋右侧的房间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卧室,简单的陈设古旧而温馨,墙上悬挂着青年毛泽东的单人照和杨开慧怀抱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格外醒目。一张不甚宽大的清式满雕带顶木床,一张陈旧的榆木书桌上摆着煤油灯、青花瓷缸;镂空的花窗下,一条木长凳、一个木书架及南方冬天惯用的竹篾编织火炉。毛泽东经常工作到深夜,往往只睡两三个小时。清早,毛泽东出去工作,杨开慧就去整理毛泽东写的东西。凡写"定稿"二字的,她就誊写到另一本簿子上去。岸英出生后,杨开慧常常把孩子的摇篮放在身旁,-边抄写文件,一边用脚摇摇篮。白天杨开慧经常坐在堂屋门边,以便随时可以看到大门外的动静。</p><p class="ql-block"> 住在清水塘的时间,毛泽东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工作非常忙。建党建团的工作要抓,一师附小、自修大学、湘江中学的工作要抓,文化书社的工作要抓,湘区工人运动更要抓。为了培养党的干部和掩护革命活动,早在1921年8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社址和经费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李达曾受毛泽东的邀请担任校长。自修大学还创办《新时代》月刊,创刊号刊载了毛泽东在初期革命活动时期所写的重要文章﹣-《外力、军阀与革命》。毛泽东在创办自修大学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经验,后来他指导创办了一个又一个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农民运动讲习所。正是在毛泽东的精心领导下,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也被广泛发动起来。由于湘区委出色的工作,陈独秀对毛泽东的组织与领导才能越来越赏识,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央工作。正当这时,湖南军阀赵恒惕下令查封自修大学及《新时代》。那是1923年4月的一个晚上,毛泽东正在屋里起草文件,忽然,一位在省政府供职的同志来报信:"赵恒惕派人来抓你了,正在路上!"杨开慧忙把门插好、顶好,给丈夫准备行李。毛泽东将文件材料藏入阁楼上的墙洞里。敌人敲门了,开慧赶紧将行李递给他说,"快从后门走!"一边说,一边使足气力,迅速将丈夫推出后门……毛泽东与李维汉交接好工作后,才离开湖南去参加中共三大筹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长沙市.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与杨开慧故居(八一路538号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拍摄于2024年1月6日</b></p> <p class="ql-block">  同年9月,为了贯彻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毛泽东回湖南指导共产党湘区委筹建国民党地方组织,在清水塘与妻儿重逢。毛泽东这次回湘,杨开慧分外高兴,恰逢自己又将临产,自然感到无限温暖。12月,孩子刚满月,毛泽东要参加国民党一大,不得不与家人分别。他出发前作《贺新郎.别友》词赠杨开慧。其中有"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不舍与恩爱见笔端,儿女情长与革命豪情相融合。文中"横塘",即清水塘。毛泽东离开后,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在此住了一小段时间,1924年5月搬走。</p><p class="ql-block"> 今天,坐落于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内的清水塘22号,静谧耸立于日益繁华的现代城市中,虽历经百年沧桑仍保存完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一段红色历史,成为珍贵地标,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热点主题场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长沙市.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与杨开慧故居(八一路538号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拍摄于2024年1月6日</b></p> 7.《沁园春·长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毛主席诗词》的开篇之作</b></p> <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的全部诗词中,目前公开发表的有67首之多。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正式发表了其中的37首诗词,《沁园春·长沙》是这部经过毛泽东生前亲自审定出版的《毛主席诗词》的开篇之作,足见这首作品的分量。</p><p class="ql-block"> 1923年4月,毛泽东领导湖南工人运动逐渐形成风云之势,湖南省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毛泽东,毛泽东不得不第一次离开长沙,到上海中共中央工作。6月,他离开上海,去广州参加中共三大会议,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的中共三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一切归国民党,大会最后决定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农民问题,“我所爱、所交的朋友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2年1月4日,长沙橘子洲头</b></p> <p class="ql-block">  1924年1月,在鲍罗廷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正是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发现了毛泽东的才华,让其成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此后,毛泽东在国民党不同部门任过职。在上海做国民党执行部组织部秘书、文书科秘书;后来在广州,他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持宣传部的机关报《政治周报》,做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和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p><p class="ql-block"> 1924年底,毛泽东感到“内忧外患”,与国民党合作遇到困难;在农民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共产党要抓农民运动、要抓枪杆子的思想,又与陈独秀等有分歧,加上胃出血导致咳血不止,于是请假回湖南老家休养。回到湖南养病的毛泽东并不灰心,他调整好心态,用心调查并领导农民运动。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思考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特殊发展规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作出了与共产国际完全不同的判断。毛泽东认为,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绝不是盲从。中国只能走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p> <p class="ql-block">  1925年5月,五卅运动爆发,长沙工人、学生声援,韶山革命者响应号召,以秘密农会为核心,成立了二十多个乡雪耻会,作为群众性革命组织,开展斗争。由于毛泽东组织“平粜阻禁”,恶霸地主成胥生告密,随即赵恒惕密电湘潭县团防局“立即逮捕毛泽东”,幸亏好心人通了消息,8月28日那天,毛泽东扮成乡下郎中,坐着轿子离开了韶山,经宁乡道林到九江庙,然后坐小船,秘密来到了长沙。</p><p class="ql-block"> 在长沙已经是秋天了,毛泽东见到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郭亮。临行前,毛泽东与郭亮一起来到湘江江心,站在橘子洲头,他的心境已不似上海时期的灰暗,再一次从湖南出走,经过一年的思考,他的心情与其说是激昂的,毋宁说是沉郁中夹杂着些许悲怆。32岁的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他有改造中国的信心,如此热爱湖南的山水和人民,坚信自己终会回来。</p><p class="ql-block"> 在重游青年时代读书游泳的旧地岳麓山和爱晚亭,风物依旧,五载读书生活时的景致,历历在目,可世界全然大变。过去的狂放和岁月的流逝,眼前的峥嵘和社会的生机,还有未来中国的寥廓和希望,都一股脑儿涌上诗人的心头,毛泽东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晚秋时节。正是国共首次合作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的毛泽东返湘,将要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他信步来到离母校湖南第一师范不远的湘江之畔,远观麓山,近睹湘水,依依往事顿时浮上心头,立马挥毫写下这首词。2024年1月7日拍摄于湖南长沙橘子洲头</b></p> <p class="ql-block">  这首《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发出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时的毛泽东就要南下,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可是,8月20日上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遇刺身亡,胡汉民被逐出广州,孙中山的“顾命三杰”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一死一走。随后,蒋介石与汪精卫联手,赶走了许崇智,国民党中央形成了国民党右派开始全面掌权,蒋汪主政,鲍罗廷后台指挥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是在接到廖仲恺遇刺的消息后前往广州的。毛泽东明白局势已经危急到了何种程度,大革命的前途并不明朗,暴风雨就在前面。此时的毛泽东的心中有一连串的问题:主宰中国命运的力量是共产国际所说的资产阶级吗?是斯大林和鲍罗廷看好的蒋介石吗?是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吗?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在风华正茂的时代便立志发愿,要为全世界受苦的人贡献自己的一切。毛泽东始终代表世界上最弱势的人民群众,始终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边。抱定为革命奋斗的毛泽东,就像他后来多次说过的那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当官做老爷。</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写就至今130周年,重温毛泽东重访橘子洲,激情澎湃写下的这首词,似乎可以触摸到毛泽东深刻的跳动脉搏:人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过着苦难的生活,整个大地被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只有起来革命,使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得到自在的生活。苍茫大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革命来主宰沉浮。毛泽东为人类社会提供的中国思想——毛泽东思想初见端倪。</p> 8.向毛泽东同志学调查研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诞生始末</u></b></p> <p class="ql-block">  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和旧恶势力等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统治制度,引发了深刻的农村社会大革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也遭到党内右倾错误领导的怀疑和责难。</p><p class="ql-block"> 为了回击和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在32天里,毛泽东步行7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在乡下和县城,毛泽东广泛地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召集农民和农民运动干部,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1月4日拍摄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党代会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  2月5日毛泽东结束考察回到长沙后,在湖南区委几次作关于农民问题的报告。2月12日,毛泽东回到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驻地武昌,在武昌都府堤41号住所的卧室内,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从3月5日起,这篇报告先后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周报、汉口《民国日报》、《湖南民报》等连载。当时主管中共中央宣传工作的瞿秋白非常重视这个报告,他于3月间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发表了这篇文章的前两章。4月,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单行本出版发行。瞿秋白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1927年5月27日和6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杂志俄文版和英文版的《共产国际》先后以《湖南的农民运动(报告)》为题,转载了《向导》刊载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毛泽东第一篇被介绍到国外的文章。英文版的编者按说:"在迄今为止的介绍中国农村状况的英文版刊物中,这篇报道最为清晰。"当时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布哈林在执委会第八次全会扩大会上谈到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说:"我想有些同志大概已经读过我们的一位鼓动员记述在湖南省内旅行的报告了。"并称赞这篇报告“文字精练,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不同时期不同出版社出版的4刊中俄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024年1月4日拍摄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党代会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热烈赞颂大革命中的农民群众推翻乡村封建统治势力的革命行动和历史功绩,尖锐地批评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争同中国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他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他明确地提出,一切革命的党派和同志,都应当站在农民的前头领导他们前进,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更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他强调,必须依靠广大贫农作"革命先锋",团结中农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力量,把农民组织起来,从政治上打击地主,摧毁封建武装,重组农村政权。这是继《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之后,进一步解决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农民这个最主要同盟军的重大原则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成为无工农联盟的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p><p class="ql-block"> 这篇报告发表后,很快就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它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在湖南,广大农民群众从掌管乡政权发展为要求掌管县政权,从减租减息发展为要求没收地主土地和公平分配土地,农民群众夺取地主武装、扩大农民武装的斗争也进一步开展起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在随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的极为险恶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工农群众,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中成功地转向土地革命战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2024年1月3日,拍摄于武汉市·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华路街道解放路都府堤41号)</b></p> 9.“一脚踏两省,四圆定乾坤” <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等人陪同下奔赴铜鼓,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 途中,遭遇一伙团丁搜查,把毛泽东等人押往团防局。毛泽东急中生智,猛然抓出几块银元往路边一甩,自己便往左一拐朝山上跑去。团丁听到声响以为毛泽东使用暗器,等回过神来才发现是银元洒地,忙跑过去捡,直到发现毛泽东跑了才边喊边追。</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跑到一个拐弯处,跳进路边的水潭里,借着茅草和灌木作掩护,躲过了团丁的搜捕。天快黑时,毛泽东从水潭里起来,在山路上遇到一位打柴人,他就是铜鼓纸工会会员,名叫陈久兴。</p><p class="ql-block"> 陈久兴为毛泽东买了一双鞋、一把伞,把毛泽东安排在吴家祠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陈久兴领着毛泽东来到通往铜鼓县城的路口,当天,毛泽东顺利到达了铜鼓县城萧家祠。</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月形湾留下一段“脚踏两省地、四圆定乾坤”的传奇佳话,铜鼓县因此被誉为“福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2024年1月5日,拍摄于江西省宜春市·秋收起义纪念地(排埠镇华联村月形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5日,拍摄于江西省宜春市·毛泽东化险福地(排埠镇华联村月形湾)</b></p> 10.秋收起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霹雳一声暴动”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起点</u></b></p> <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8日的这一天,毛泽东遭遇了人生的唯一一次被捕。当时,他为组织起义军队途径湖南浏阳张家坊,意外地被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并要押送去团防局处决。</p><p class="ql-block"> 在距离民团总部大约不到二百米的地方,毛泽东机智逃脱,在一个水塘边的密草丛里躲到黄昏。巡查防队的士兵并未放弃搜捕,有好几次走的很近,与毛泽东擦身而过。万幸的是,在天近黄昏之时,敌人放弃了搜寻,毛泽东死里逃生。第二天,恰恰是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1)上山下湖,拿起枪杆子发动起义</p><p class="ql-block"> 那么,作为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的秋收起义是如何发动的呢?</p><p class="ql-block"> 时光回溯到1927年。</p><p class="ql-block"> 彼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无数先烈遭到迫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事业正处生死存亡之际。残酷的斗争与血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p><p class="ql-block"> 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b>“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重要论断。</p><p class="ql-block"> 在八七会议制定的方针指导下,党派出很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准备请毛泽东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则回答:“我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p><p class="ql-block"> 8月9日,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筹备和策划秋收起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2024年1月5日,拍摄于宜春市 ·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定江东路489号)</b></p> <p class="ql-block">  (2)平地惊雷,第一次打出共产党的旗帜</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将参加起义的各路武装5000余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由他担任师长。他曾做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却从来没有做过军事工作。但从此刻开始,毛泽东的这双已经握惯了笔杆子的手郑重地抓起了枪杆子,也挑起了做军事工作这副全新的担子。</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领导的秋收起义打什么样的旗帜呢?</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的湖南省委会议上,坚决主张: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不能照八七会议规定的那样打“左派国民党旗帜”。并决定这面旗帜的制作就交给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的参谋何长工具体负责。</p><p class="ql-block"> 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成,旗面中央是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则是镰刀和斧头,在紧靠旗杆一条10厘米宽白色旗裤上,赫然写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这面旗子,既可以理解为党旗,也可以理解为军旗。从此,我们的党有了自己的旗帜,表明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不同于国民革命军,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预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必将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 2024年1月5日,拍摄于宜春市 ·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定江东路489号)</b></p> <p class="ql-block">  (3)一锤定音,中国革命的生死抉择</p><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9日,5000余人的起义部队分别从江西修水、安源、铜鼓出发进入湖南境内,准备合攻长沙城。当时起义部队一路向西挺进,目标直取省城长沙。</p><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的“霹雳一声暴动”,让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但由于反动派军事力量过于强大,起义部队兵力薄弱分散等原因,进攻省会长沙的目标未能实现,秋收起义遭遇挫折。</p><p class="ql-block"> 9月19日,起义队伍退守文家市。</p><p class="ql-block"> 是继续攻打长沙还是实施战略转移?</p><p class="ql-block"> 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上发生了激烈争论。当时,退守文家市的工农革命军的人数1500多人,面对的却是几十倍的敌人,敌强我弱、敌大我小,再次攻打长沙,无异于以卵击石。 </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根据当时形势,主张放弃原定进攻长沙的计划,保存实力、坚持革命斗争。毛泽东明确提出: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到湘粤赣省边境去,坚持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此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这支部队,走上崎岖的山路,来到了井冈山。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p> 11.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在敌强我弱时,</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毛主席仅用一个幽默的比喻,</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就使大家鼓起勇气</u></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在困难面前感到沮丧,请看看毛主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面前,说出的一个幽默的比喻,必能使你重新鼓起勇气,充满战胜困难的信心!原来,在1927年的秋收起义之后,面对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悬殊情况,有些战士对现在以及将来,都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此时,斗志昂扬、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毛主席,为了鼓舞士气,便对大家做了一次相当精彩的演讲。</p><p class="ql-block"> 在演讲中,毛主席主要说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现在有的同志,认为敌人的力量比我们大。那么,敌人的力量到底大吗?如果从兵力、装备、地盘各方面来说,敌人的力量确实比我们大!但是,大家不要被敌人的貌似强大吓到了。现在斗争刚刚开始,就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来支持我们!所以说,我们的力量小,只是暂时的!”稍顿了顿,毛主席继续热情洋溢的说道:“我现在打个比方,如果说敌人很大,那么,他就好比一口大水缸。</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我们很小,那么,我们就好比一颗小石头。</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勇敢的与敌人斗争下去,那么,我们这颗小石头,就一定能够砸烂敌人这口大水缸!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面对毛主席这个恰当而又幽默的比喻,现场的人们响起热烈的掌声!毛主席把强大的敌人,比作一口大水缸,而对我们自己,老人家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十分恰当的,把当时弱小的我们,比作一颗小石头。只要这颗小石头抓准机会,狠狠的砸出去,就一定能将敌人这口大水缸砸个稀巴烂!而事实也不出毛主席所料,那看似强大的敌人,最终还是被我们的队伍给彻底打败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5日,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文家市镇人民路34号)</b></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大水缸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但在这貌似强大的困难面前,我们这颗小石头,既不要感到害怕,也不要失去斗志,而是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毛主席的教导!</p><p class="ql-block"> 相信总有一天,斗志昂扬的我们,必能一举出击,砸烂这口像大水缸一样的困难,最终,迎来那缕温暖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5日,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文家市镇人民路34号)</b></p> 12.三湾改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u></b></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到达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0日,拍摄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村</b></p> <p class="ql-block">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部队进行了组织整顿,将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人数一千左右。第二,“支部建在连上”。在军队以内建立与健全党的各级组织,班有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设党委,全军最高领导机关为党的前敌委员会。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三,在军队内建立民主制度,连、营、团设立士兵委员会,规定营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p> <p class="ql-block">  三湾改编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开端,为建设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十月三日清晨,工农革命军在群众欢送下离开三湾,于十月下旬到达井冈山茨坪,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吉安市井冈山革命遗址三湾改编旧址。拍摄于2024年1月10日</b></p> 13.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u></b></p> <p class="ql-block">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派何长工到湘南、粤北去寻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在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坚持斗争,听说毛泽东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p><p class="ql-block"> 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p><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将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井冈山朱毛会师广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龙市镇沿江路,面积约0.5平方公里,广场上有一座大型会师铜像,材质为锡青铜,重5.4吨,高5.8米。拍摄于2024年1月9日</b></p> 14.八角楼一盏灯 改变中国万里程 <p class="ql-block">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曾设立在此。毛泽东曾在这里长时间居住,由于在卧室顶有采光用的一个斗八藻井,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p><p class="ql-block"> 八角楼除了居住条件艰苦,当时“油”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紧缺物资。数千红军吃饭炒菜要用油,晚上点灯照明也要用油,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外地的油根本进不来,山上生产的油又极为有限。为此,毛泽东号召全体军民厉行节约,并宣布了一个用油的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开会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部只留一盏灯,只用一根灯芯,以备换哨、查哨时急用。”按照规定,主席办公到深夜是可以点三根灯芯,但是他每次为了节省用油,只点一根灯芯,就是在这根灯芯微弱的灯光下,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从白色政权的分裂与战争、群众基础、革命形势、红军存在、党的力量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红色摇篮井冈山,两岁生日打卡地。”2020年4月15日拍摄于井冈山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拍摄于2024年1月10日</b></p> 15.袁文才 王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从绿林双雄到红军骁将</u></b></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改造,加入了革命队伍,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建立红军队伍的艰苦斗争。</p><p class="ql-block"> 何长工后来回忆,10月3日,在宁冈古城联奎书院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在如何处理工农革命军与袁王部队的关系问题上发生激烈争论。有的人拍着桌子说,他们那几十条枪,没什么可怕的,一包围缴械就完了。毛泽东严厉批评了武力缴械的主张,在毛泽东的耐心说服下,会议确定了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两部的方针。</p><p class="ql-block"> “金换金,银换银,真心换真心。”毛泽东赠送给袁文才部100支枪,袁文才当即回赠1000块银元给工农革命军,并请毛泽东立刻率部进驻茨坪。10月中旬,袁文才亲笔修书给王佐介绍与工农革命军大苍会面、毛泽东赠枪的情况。信中写道:毛部是真正为为穷人谋利益的军队。毛之为人,慷慨大义,学识超人,极可信赖……盼弟深明事理,同助大业。王佐对“老庚”兄袁文才的话深信不疑,连忙派人迎接毛泽东上山。毛泽东赠送王佐部队好枪70支,王佐当即回赠100担稻谷。</p><p class="ql-block"> 1928年2月,袁、王两支农民自卫军正式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为副团长。当年4月,红四军成立,袁文才和王佐分别任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团长和副团长,昔日的井冈山绿林双雄成为红军骁将。王佐入党不久,就和袁文才同时当选为红四军军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井冈山王佐故居,拍摄于2020年4月15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位于井冈山茅坪旧址的袁文才生平陈列馆。拍摄于2024年1月10日</b></p> 16.古田会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u>——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u></b></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使得处于低谷的中国革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2日,拍摄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b></p> <p class="ql-block">  当时,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领导人之间在军队建设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看法,军内存在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军阀主义残余等非无产阶级思想。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后,红四军出击东江失败,部队思想混乱、士气低迷,面临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 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人在苦苦探索着。</p><p class="ql-block"> 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军队建设方面,决议明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批评认为军事和政治对立的单纯军事观点;再次提出红军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任务;强调要加强红军政治工作,特别是政治教育工作。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建党、建军原则确立后,红军迎来了大发展的好时机。1930年6月,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为红一军团。8月,红一军团同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共3万余人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成为所有红军队伍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p><p class="ql-block"> 在“古田会议精神”光芒照耀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跃上了历史舞台。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条与以往任何一支军队迥然不同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2日,拍摄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b></p> 1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篇点燃燎原星火的文章</b></p> <p class="ql-block">  94年前的今天,面对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磅礴气势发出呐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浓雾中高擎思想火炬,在暗夜中照亮前进方向,引领中国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在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厅的第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盏青铜铸造的硕大的油灯,连同其八角楼形状的底座,共动用1.5吨青铜才铸造而成,灯芯不断的跳动着耀眼的“火焰”,底座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个大字煜煜生辉。2020年4月18日拍摄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1930年新年伊始,毛泽东收到一封林彪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认为大敌当前之际,红四军应分散去打游击,各自找出路。不仅如此,还过高估计了敌人的军事力量,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观。看了信后,毛泽东非常清楚,林彪对革命形势的悲观思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一股悲观情绪在党和红军中弥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2日,拍摄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b></p> <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党内同志转变错误认识,重振革命信心,毛泽东同志深入思考“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1930年1月5日,在福建古田镇赖坊村一间简陋的房间里,他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封信以党内通信的形式印发给部队干部,对广大指战员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信中,他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指出那种不从中国实际出发、对革命形势估计不足、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观念的错误,要求大家毫不动摇地确立“建立赤色政权的深刻观念”。他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地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革命的力量虽然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p> <p class="ql-block">  在信的末尾,毛泽东同志以诗一般的语言将革命的光明前景付诸笔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p><p class="ql-block">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毛泽东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作出的科学论断。这篇光辉著作论理深刻、分析科学、气势磅礴,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际上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著作中所体现的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博大深邃的战略思想、始终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激励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2日,拍摄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b></p> 18.毛主席念念不忘的汀州老古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改进工作方法 关心群众生活》创作地</u></p> <p class="ql-block">  在福建长汀县汀州古城的卧龙山南麓,有一口神奇的古井———卧龙井,俗称老古井、主席井。这口井建于宋代,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老古井身为圆形,井口呈正方形、并深3.95米,井径1.43米。地势虽高却有涌泉,四季不涸,甘甜清冽,实为汀城之胜迹。</p><p class="ql-block"> 1932年深秋,时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住在老古井旁的福音医院休养所治病疗养两个多月,其生活用水均用此井水。期间,毛主席经常与挑水洗衣的群众亲切交谈,了解当地民情风俗,倾听群众对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的意见,为起草撰写《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增添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一天,毛主席来到古井洗漱,发现井水浑浊不清,原因是这口井很长时间没有清洗了,便当即带领警卫班战士们,向附近群众借来工具,整修了井旁地面,掏清了并底淤泥和井壁青,为古井彻底洗了一次澡,井水又清澈见底了。毛主席感慨地说:“井和人一样,也是要洗澡的”。</p><p class="ql-block"> 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后称“七千人大会”)期间,毛主席向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的情况,叶飞随即电话询问,长汀回复“老古井保存完好,周边的百姓至今还在使用这口水井”,毛主席听后欣慰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老古井,为毛主席所惦念,为世人所铭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1日,拍摄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毛泽东同志旧居(原福音医院)</b></p> 19.“吃水不忘挖井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瑞金红井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江西瑞金沙洲坝村子的附近,有一口井,当地人称之为“红井”。这口井之所以称为“红井”,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亲自带领干部群众开挖的,它是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中革军委从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沙洲坝地处干旱地带,住在沙洲坝的人吃的是又脏又臭的塘水,很容易生病。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痛心,决定要帮村民解决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个清晨,毛泽东带着几位同志沿着沙洲河步行而上寻找水源。沙洲坝是一个前连丘陵、后依高山的村庄,前面村边蜿蜒而过的沙洲河,河床遍地沙石,滴水不存。他们费尽苦心,历尽坎坷,终于在后山找到了一股山泉,暂时解决了村里的喝水问题,但仍然无法长期供水。于是,毛泽东和大伙商量挖井。但沙洲坝村民怕挖井影响风水,引起鬼神不悦。毛泽东笑着对大家说:“挖井是为了大伙有干净的水喝,要是有鬼神来闹,先找我毛泽东!”一席话,逗得大伙都笑了起来。在毛泽东的耐心讲解与积极鼓动下,大伙同意挖口井。</p><p class="ql-block"> 为尽快挖好井,毛泽东积极发动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起来挖。在毛泽东带动下,村里的老百姓、红军战士、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挖的挖,铲的铲,挑的挑。一个礼拜左右,一口五六米深的水井终于挖好了。为了使井水更加清澈,毛泽东还亲自下井底铺砂石,垫木炭。毛主席为老百姓挖井的事一传开,中央各机关纷纷给沙洲坝其他各村挖起了井,一时掀起了为老百姓开挖井水的热潮。从此,沙洲坝人民喝上了又净又甜的井水。</p><p class="ql-block"> 就像红军革命一样,“红井”也历经坎坷。1934年10月,红军离开瑞金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为了消除红军及毛泽东对红都人民的影响,敌人多次填埋这口井。当地群众就同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夜晚把井挖开。反复几次,沙洲坝人民终于取得了“护井”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1950年,经过修缮后,当地群众正式将该井取名为“红井”。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他们在井边立了一块木牌,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如今,“红井”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更是人们饮水思源的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11日,拍摄于江西省赣州市共和国摇篮景区·红井景区</b></p> 20.《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彭家伦同志长征集结出发回忆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0年4月20日,拍摄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长征之地~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由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领导者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央红军主力只能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突围转移的地点最终选在了于都。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革军委电令各军团开赴于都集结。短短10天时间,中央红军主力全部集结完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0月16日至19日,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属机关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从于都城东门等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1月11日,拍摄于江西省赣州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b></p> <p class="ql-block">  是一个晴天的下午,太阳斜挂在西边的天空,人们都在田里劳作,为了他们自己分得的土地,弯着腰在努力地耕种,不断地唱出快乐的山歌。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门前做慰劳红军的鞋和其他针线。孩子们一群群地很活泼地在游战。乡政府门前的红旗随风飘荡,在阳光的映射下,现出特别鲜艳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号音响了,尖锐的声音激动着每个战士的心弦。吹号本是军队中平常的事,可是今日的号音却带了特别的意味,好像在这声音中含了很浓厚的刺激的感觉。谁知道它就是长征进行曲,谁知道它就是故乡离别之歌!</p><p class="ql-block"> 队伍出发了,红色战士一队一队地由各个村庄上涌现出来,一线一线不断地继续向着雩都河畔进发,马声、担子声、刺刀磨擦声、步伐声、歌声,互相错杂着。</p><p class="ql-block"> 渡口中站满了红色的英雄,船夫不断地摇着他的木橹,一船一船渡过去了。一个个战士都轻捷地一跃登岸,他们一跳上岸就飞跑地跟上队伍去,动作是那样的迅速。</p><p class="ql-block"> 战士们身上的装备很整齐,衣服都是新的。背包的颜色是一律的。每人两个或四个手榴弹挂在胸前。草鞋每人有三双,少的两双。捆在背包上端的防空帽——用树枝做的伪装,以防备敌机用的——都戴在头上。十天的粮食,有的掮着,有的挑着,有的扛着。伙食担子、公文担子,很有次序地随在队伍的后面。一个个雄赳赳地迈着大步前进。</p><p class="ql-block"> 红军家属和儿童团的小弟弟们,一堆堆站在路旁欢送。他们手里有的拿着草,有的拿着食物,有的拿着银钱,候他的儿子、丈夫、哥哥、弟弟经过时作临别的礼物。当他们的子弟经过时,有很多的叮嘱。</p><p class="ql-block"> “到外面要谨慎,要听负责同志的指挥。回来的时候,有适用的东西带点回来!”</p><p class="ql-block"> “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p><p class="ql-block"> 红军家属是这样关心着他们的子弟,集体送别,每次出发都是很多的,这是革命根据地特有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太阳在远山背后,渐渐地下去了,夜幕开始笼罩了大地。正在起着晚烟的村庄和黄透了的田野、葱翠的山林,渐渐地模糊,在队伍的后面消逝了。红色战士们一面前进,一面谈笑着,他们活泼愉快兴奋的情绪,不断的在他们的笑容上流露出来。</p><p class="ql-block"> 队伍继续地在黑夜中前进着,穿过了无数的田垅,走过了很多的森林,有时脚下渐渐高了,又高了,知道已在上山;低了又低了,是在下山;哗哗的流水,知道已经到了山脚,沿着山溪前进。谈笑声到处传下来,远远地不断送来一声声的犬吠声,秋虫在山野间奏着音乐。战士们是有些倦意了,经过无数次的休息,远远的前面照耀着很多灯光,东一路西一路的分散,大家忽然高兴起来,嚷着:“到了,到了,跟上呀!”</p><p class="ql-block"> 人声嘈杂起来,秩序也忽然零乱,各部队都找着自己的房子宿营了。</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沉寂,大地仍在黑幔中沉睡,红色健儿也进入了睡乡。</p> 21.半条被子 温暖中国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长征中的红军,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过罗霄山脉,来到湘粤赣边界的汝城县。</p><p class="ql-block"> 在沙洲村,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和衣睡在屋檐下、空地里,在野外架锅煮饭。村民徐解秀看到,冰冷的雨水湿透战士们的衣服,就让其中三个女红军睡到自己屋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2024年1月9日 拍摄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  但徐解秀家一贫如洗,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们在急行军中,只保留了一条棉被,女主人就和三位女红军合盖这一条被子、挤在这一张床上,而男主人则睡在门口的草堆上,守护着他们。</p><p class="ql-block"> 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同吃同睡同劳动。几天后的清早,女红军们离开前,决定把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御寒,但她说什么也不肯要。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摸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说道: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p><p class="ql-block"> 徐解秀接过半条棉被,眼泪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与百姓间的亲密情感,也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9日拍摄于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 2024年1月23日录制于石家庄市栾城区福城小区17号楼1单元201,开始晨读此《美篇》书,背过一篇后进行下一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