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弥足珍贵的《金萧报》

钱学明(南太湖一泉)

<p class="ql-block">  笔者收藏到一张1949年5月2日《金萧报》,该报为蓝色油墨双面印刷,共4版,版式以横栏为主,穿插纵栏,行文纵排,第一版,单线内右上角印《金萧报》三个大字,下载“第三七号 今日本报一张 金萧报社岀版”,版框上端印“金萧报”一九四九年五月二日和版页。主要刊载《解放军在京沪杭三角地带已歼敌八个多军》、《苏州长兴吴兴郎溪东流等城解放》、《全世界各国人民热烈庆祝南京解放》、《南京市军管会成立》、《坚持敌后的丹阳游击队与渡江解放军胜利会师》、《第三区专署发行金库券》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日,第三七号《金萧报》被浙江省博物馆评定为二级。</span></p> <p class="ql-block">  经查相关资料得知,1948年9月,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在浦江县马剑乡石门祠堂(现属诸暨市)成立。同年12月,中共路西、浙西、皖南和杭州近郊,大批沪杭等地的大学生及其他青年知识分子奔向金萧游击根据地。根据形势发展,金萧工委决定,在鸡鸣社的基础上筹建金萧报社,出版《金萧报》。1949年1月14日,《金萧报》创刊号在马剑乡石门村诞生。报社除编辑部外,还设有专门抄收新华社电讯的电台和负责印刷报刊,书籍,传单的印刷,并派驻记者到部队、专署及各县采访,工作人员最多时达30余人。</p><p class="ql-block"> 《金萧报》原则上每三日一期,初刊时每期印400份,后增至千份左右,主要登载新华社社论、国内外新闻以及金萧支队的作战动态、成就,发表工委和支队领导配合斗争形势的指导性文章。1949年5月中旬,浙江金华全境解放(除磐安县外,磐安县解放时间为1949年10月30日),报社大部分编辑、记者及电讯人员奉调浙江日报社工作,《金萧报》完成了历史使命,总计出报45期。</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苏浙军区新四军主力部队奉命北撤,留下部分游击队骨干和伤病员,金萧支队在政委张凡和支队长蒋明达的带领下,金萧支队以浦江、诸暨、桐庐、富阳毗邻地带为游击区,以游击地为依托,迅速扩大游击武装力量,先后建立路西、江东、江南、路北、江西5个县政府和江北、严衢、天目3个办事处。此时,在浦江县探亲的张声举找到桐庐龙门脚金萧支队政委张凡汇报工作情况,争取吴兴县下昂自卫中队,在下昂组建金萧支队十大队,张的汇报得到张政委的肯定,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同。政委抽派几名政工干部支持和帮助张声举组建十大队,并任命张声举为金萧支队十大队队长。政委指示张声举抓紧有利时机,迅速回湖开辟新区,以争取更多的国民党部队投城起义。同时还要求尽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为和平解放湖州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8日,解放大军进入湖城,金萧支队十大队成功策动了浙江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於树峦率部投城,成立金萧支队驻湖办事处。赵民任特派员,张声举为武装组长。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市军管会工作,使湖州得以和平解放。<span style="font-size: 18px;">4月底至5月初,解放大军进军浙江的形势下,金萧支队先后解放分水、新登、临安、萧山、桐庐、浦江6座县城。并配合大军接管湖州、富阳、建德、寿昌、兰溪、金华、义乌7座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18日,金萧支队与南下的部队在桐庐胜利会师。5月22日,金萧支队奉命撤销建制进行整编,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金萧报》已停刋70多年了,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金萧报》以刀笔为武器,不仅给军民以信心和勇气,而且使游击根据地内外的敌军军心浮动,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弃暗投明。它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也将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金萧报》是吹响了金萧支队战斗号角,是指引着金萧支队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方向。《金萧报》的红色情缘将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将鼓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