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独立三团相聚的日子

何义元

2012年6月16日王文义从齐齐哈尔到北京参加45团聚会,正巧又赶上独立三团宣传队队长姜树奎组织五师宣传队在北京的战友小聚会(我、胡柯和王文义都是五师宣传队的)。<div>  当我们接他俩时,他们正在为45团聚会排练节目,排练厅借用李秀人(中,《北大荒知青大型歌舞》朗诵者,我国八卦掌四世传人)公司的场地。<div> </div></div> 看着他们那么认真的排练,想想马上就要见到独立三团的战友,37年前我们帮助独立三团演出以及五师宣传队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br> 1975年2月,独立三团宣传队代表五师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举办的“学习小靳庄文艺调演”,当时他们宣传队乐队缺员,为了很好完成任务,师部宣传干事马刚(原我们团宣传队长)选派我和周万才、胡柯三位会拉小提琴的去助演,我们仨象赶鸭子上架一样顶了上去。<div>  我们当时在排练的情景(下图)。左起:谭霞、韩边疆、居海荣、□□□、赵永喜、周万才、何义元、王桂兰。中间戴军帽唱歌的人至今不知是谁。<div>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他们新创作的小舞剧《女放牧员》的音乐部分,这是他们宣传队乐队队长姜树奎的得意之作,其中小提琴部分难度相当高,是对我们的考验。由于我拉琴的水平有限,只好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咬着牙自己闷头练,和乐队以外的人接触很少。</div><div> 所以无论是在独立三团还是在五师宣传队,不熟悉我的人都不知道我其实擅长的应该是舞蹈。</div></div> 下图是小舞剧《女放牧员》的剧照。左起:王秋芝、姚晓光、王若华、陈俊友、王建春、延进、王淑琴。 他们创作的诗歌联唱——《草原引来嫩江水》剧照(下图)。 我们和独立三团宣传队合影(1975年2月,下图)。<div>第一排左起:高淑荣、王建春、王桂兰、刘宝英、张凤兰、王淑琴、王若华、李新岚、延进;<br>第二排左起:谭霞、徐萍、翟瑞庆、杨荣秋、李正明、马刚、李逢军、姚晓光、王秋芝;<br>第三排左起:何义元、林德燕、黄正吉、杨龙江、陈志强、姜树奎、赵永喜、周万财;<br>第四排左起:王学军、任 飞、居海荣、童书政、秦阜才、秦永才、唐新民、刘汉良、韩边疆、陈俊友。<br></div> 1975年6月,师部决定在独立三团宣传队的基础上,抽调各团的文艺精英组建了五师宣传队,历时半年。我们先后在兵团总部、三师、六师、独立二团、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以及五师各团演出100多场。于1975年12月解散。 上图是五师合唱队和乐队,首席小提琴是王刚,他身后面是杨慧林。我在王刚旁边,周万才在我的后面。胡柯在合唱队(后排右六)。指挥的右侧是秦智敏,拉第二小提琴。我们戏称他为第二小提琴的“首席”。<div> 下图我们在演奏气势宏伟的交响乐《完达山》(王永令老师作曲),为了这个乐曲,挖掘了五师宣传队所有会器乐的人,唱歌的胡柯拉中提琴,弹琵琶的刘晓奇也暂时改拉中提琴。指挥是王德全老师(《兵团战友胸有朝阳》的作曲者)。<br></div><div> 指挥右侧两个拉中提琴的是胡柯(前)和刘晓奇(后)。胡柯在师部宣传队非常活跃,既参加合唱队,又参加乐队;当姜树奎有事不在时,他又能担当指挥。刘晓奇是54团的琵琶演奏员,那时他演奏的《黎族舞曲》、《十面埋伏》等经典琵琶曲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 </div> 五师宣传队舞蹈队(下图)。向后踢腿的是50团上海知青王艳懿,她现在北京北大荒艺术团舞蹈队,跳双人舞《那时候》。左一是独立三团的舞蹈演员陈俊友. 小舞剧《红小兵护秋》剧照(下图)。左起:王艳懿、王若华、杜志光、陈俊友、冯建平、赵鸣鸣。<div><br></div> 《屯垦戍边组歌》(下图)。后排左二是胡柯,前排左一是杨慧林,我在左二(被谱架遮去了半拉脸),左三是王刚。前排右一拉小提琴的是秦智敏。 男女声二重唱《欢迎你到草原来》(下图),姜树奎作曲,刘宝英和林德燕演唱,特别受到观众的欢迎,几乎每次演出都要反场,并得到专家的好评,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还特地播放了这首歌曲。<div>  这首二重唱旋律欢快、奔放热情,当时在我们看来真可以与张振富、耿莲凤的二重唱相媲美。</div> 五师宣传队参加省调演的话剧《风云哨卡》(下图)。左起:方建一、徐萍、王淑琴、刘宁、李逢军 左起:秦阜才、方建一、刘宁、徐萍、王淑琴 五师宣传队女队员和师部岳副主任合影(下图)。<div>前排左起:徐萍、郭锦庆、王淑琴、岳春普、杨志英、刘宝英、李敏晖;<br>后排左起:赵鸣鸣、谭霞、张红、冯建平、崔欣、王若华、李玫、王艳懿。 <br></div> 五师宣传队合影(1975年12月,下图)。<div>  第二排左起:王秋芝、赵鸣鸣、刘宝英、谭霞3、李敏辉、王若华、张红、郭锦庆、冯建平、徐萍、王艳懿;</div> 第三排左起:刘维平、秦志敏、肖永武、方建一、王文义、赵永喜、陈俊友、林德燕、蔡玉武、栾建设;<br> 第四排左起:史连明、何义元、刘树军、孙宝林、于克明、白金生、杜志光、杨慧林、王刚、刘万龙、任鸿生;<br> 第五排左起:姜树奎、王玉山、周万财、刘宁、胡柯、秦阜才、童书政、丁国瑞、刘晓奇、孙宝利、陈元亨、前进。<br> 另有:顾军、陆红、刘世彩、王永令、彭湃、石磊、常家全、王德全、唐莉、吴刚等先期离队,没有参加合影。<br>(以上黑白照片、合影的人员名单以及下面的音乐,均由姜树奎提供)<br> 终于见到久别数十年的五师宣传队战友了,激动的心情油然而升。可惜王刚没能联系上。<div>  姜树奎(中) 是个很有天赋的作曲家,宣传队大部分节目的音乐都是他作曲,他来到北京后一直在石景山区文化馆工作,后任文化馆馆长,并创作了20余部音乐作品获北京市、文化部及全国大赛的奖项。 </div><div> 五师宣传队最经典的舞剧《育新苗》,由马刚创作剧本并写主题歌词,姜树奎作曲并配器,演出效果非常好,其音乐得到黑龙江省歌舞团的专家的好评(可惜没有留下剧照)。</div><div> 左一是当时49团的北京知青拉小提琴的杨慧林。</div> 这是张照片是师部宣传队解散后,杨慧林到52团和我们几个拉小提琴的战友告别时给我留下的。 当时只要我们几个拉琴的在一起就不知会疯成什么样!当我拿出这张保存完好的照片,并给他看背面的提字时,他既惊讶又兴奋,这就是我们那时疯狂的见证。现在他已是人民大学的校领导了…… 独立三团拉大提琴的赵永喜。 张红、王淑琴、谭霞,这三位是五师宣传队的女队员。 为我们的相聚干杯!这是相聚的开始。 姜树奎拿着五师宣传队全体人员的名单,如数家珍……<div>  参加独立三团和师部宣传队的那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封存了很久很久,那时许多的人和事都已忘怀,要不是姜树奎传来那么多老照片,这封存的记忆不知何时才会苏醒……<br></div> 2012年10月27日,在原五师宣传队丁国瑞的提议下,由时任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在他办公室组织了一次五师宣传队的小聚会。 胡柯说最好能联系到王刚,但我们也近十年没有联系了。正巧他今年退休,在多方协助下终于联系上了。 聚会中大家都在窃窃私语一位不熟悉人士。我一问姜树奎,原来他竟是刘宁!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谭霞、李新岚(姜树奎夫人,她是歌词创作人员)、李敏晖、王淑琴、唐莉、张红</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姜树奎、刘宁、杨慧林、丁国瑞、胡柯、王刚、何义元</p> 这是当时五师宣传队弦乐组中的四位小提琴手。 杨慧林让我们到他的办公室,看一副挂在墙上的画。正要给大家讲解,王刚却直奔办公室角落里旁放着的一把小提琴。 杨慧林乐了:“这才是真正爱琴的人呐!”并介绍这把小提琴是国家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及小提琴制作家叶家驹的杰作。 我当然也感兴趣啰。 饭间,丁国瑞激情满怀地朗诵了一首他为北大荒大型歌舞《北大荒知青之歌——雪花飘飘》写的一首诗:<br>  “曾以为,一台歌舞在其上,孰不知舞更强量!歌伴舞,生动形象,曲和舞,似酒醉人,如花飘香。《知青之歌》舞是领军幕起幕落,队整兵壮。《知青之歌》舞是魂,追光下,迷茫求索,感人牵肠。舞在动律,白桦林里青春释放正能量;舞在生辉,激情燃烧浴火凤凰……舞者,我为你礼赞,舞者,我为你歌唱;雪花飘飘,精神不老,舞魅人生,托起梦想。面朝东北,再喊一声:北——大——荒!”<br>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独立三团组织在北京湿地野鸭湖举行大型聚会,当时宣传队长李逢军(左三)携夫人黄海带领上海知青赶来聚会。</p> 我俩和队长李逢军。 独立三团宣传队、五师宣传队队长李逢军和夫人黄海。 从各地云集的美女舞蹈演员。 在延庆四季花海,瞬间的大雨把美女们浇水的不知所措,但姿态还是那么美! 和大提琴手赵勇喜。他现在是旅游达人,不仅组织聚会,也已经跑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制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视频。 才华横溢的独立三团队长——姜树奎, 姜树奎总是充满了幽默感……<br>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姜树奎在1972年作曲的男女生二重唱《欢迎你到草原来》,由赵永喜编制视频。 <a href="https://haokan.baidu.com/v?pd=bjh_app&vid=13107041824774312634"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欢迎你到草原来</a>也可从这链接中观看。<br><div> <br></div> 以及由姜树奎作曲的《我爱我的拖拉机》,并由国家著名歌唱家刘秉义歌唱。 <a href="https://haokan.baidu.com/v?pd=bjh_app&vid=7175586163511526416"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我爱我的拖拉机</a>也可从这链接中观看。<div><br></div><div> 写于2012年6月网易博客</div><div> 改于2024年元月</div> <b>当时博客评论选刊</b><div><b> 姜树奎:</b>一段蹉跎岁月,一曲青春之歌,往事可能淡忘,但那一段友情,永埋在心底。<b><br></b><div> <b>胡柯:</b>记忆曾沉睡,已经被人们唤醒;记忆是碎片,更要大家来修补。你提到那些离开的队友,让我很是怀念。想起那次为独立三团救场伴奏《女放牧员》,真是一段神奇的经历——有了那次,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这让我想起了马刚大哥,他对我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指导和影响作用。</div><div> 王兴是独立三团的乐队首席,小提琴拉得很棒。聚会那天的邂逅也是蛮有戏剧性的啊!</div><div> <b>回复胡柯:</b>那次救场对我也是一次重要的考验,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想到姜树奎创作的音乐那么难(其实是我的水平太差了),没有你和周万才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不了的。</div><div> <b>关琳:</b>看到了你回忆的当年师部宣传队,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令我激动:已经故去的马刚、周万才,还有王刚、秦志敏、胡柯和当年的你,你们都是很有才气的宣传队骨干。看到你们的演出照片,不由得回忆起当年宣传队下连队、到其它农场演出的情景。那场独立团演出时的大火,冰天雪地里演员和乐队们拼命救火被冻坏、摔坏的情景;在五连演出时电线着了火,在低矮的房顶下串走。宣传队员们不顾触电的危险,纷纷跳起来用手揪断嗤嗤地冒着烟的电线,以至手掌被烧起了泡……演出中我们共同历险的事情太多了。就是这同甘共苦的生活令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数十年至今未断,今世也断不了!</div><div> <b>我的表弟范中:</b>那尘封多年的记忆闸门打开,过去的岁月年华让人激动万分。战友情意重,青春最美好!</div><div> <b>范中同学宋文彬(43团):</b>共同的兵团生活经历及宣传队经历,令我们可以跨越师、团的界限,一见如故,情谊无限 !</div></div><div> <b>孙丽杰(我们团独唱演员,周万才妻子):</b>蔡姐、何兄:你们好!看了你们的这篇博文,心里百感交集,先要谢谢你们还想着逝去的战友!有些照片我都没看见过。当年在黑土地的舞台上英姿飒爽的明星(在我的心中)而今,依然在用舞姿和歌声抒发着对北大荒的眷恋,对战友难以割舍的深情。时刻关注你们的行踪。愿多保重!</div><div> <b>回复孙丽杰:</b>丽杰:你好!不必说谢!我们怎么会忘记这些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战友呢!他们不仅常在我们的思念中,而且还会不时地念叨起他们,真想他们呀!!</div><div> <b>非常可惜与遗憾,孙丽杰于2022年8月去世(66岁),和她心爱的丈夫周万才(1999年去世48岁)在天堂相会。</b></div><div><b> </b>还有不少我们喜爱的宣传队员,用姜树奎的话说,他们都“不和大家商量”就自己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谨以此美篇对他们表达无限的怀念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