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景点:走进《洛川会议》旧址

亓四

<p class="ql-block">洛川会议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洛川会议旧址布局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洛川会议旧址位于延安城南洛川县冯家村。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凯丰、任弼时、关向应、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张浩、聂荣臻、罗荣桓、萧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傅钟、周建屏、张文彬、林彪、张国焘等22人。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党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纲领和政策,规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确定了我军在敌后进行持久抗战的战略任务和作战方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洛川会议还根据国共两党的约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下辖115师、120师和129师,共4.2万人。旧址现有砖窑两孔,一孔是洛川会议会址,一孔是毛泽东的卧室兼办公室。1966年起开始对外开放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警卫队旧址:洛川会议期间,警卫队旧址三个院子,分别为冯家村村民冯虎明(一号院)、冯蛟祥、冯启祥、(二号院)、冯锁(三号院)的住宅。警卫队主要负责会议及首长们的安全,在窑背上和院子周边都设有岗哨。参加警卫的还有东北军一个机枪连和一个手枪排,负责外围保卫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警卫队1号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警卫队2号院</span></p> <p class="ql-block">警卫队3号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警卫队宿舍</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为村民冯韩栓、冯宝祥的住宅。洛川会期间是总务处驻地。总务处主要做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会议期间的吃、住、行及粮草事务。右边窑洞为灶房,左边窑洞是存放粮食的地方。院子里有加工粮食的石磨、面柜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务处灶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磨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粮仓</span></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旧居</p> <p class="ql-block">洛川会议旧址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院原为村民冯建勋的私塾学堂。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这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右边窑洞为会议室,左边窑洞是毛泽东1937年8月20日至30日的住处。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及红军将领22人。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作军事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还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的中共中央军委。25日,中央军委发命令。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这里举行了座谈会、讨论统一战线问题。8月30日,毛泽东离开洛川冯家村返回延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洛川会议》会议室</span></p> <p class="ql-block">洛川会议毛泽东旧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洛川会议史实展: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我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发布了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开创了国共二次合作的崭新局面。洛川会议阐明了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鲜明的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正确道路。会议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打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彻底消灭日本帝国主义。从此,抗日的烽火燃遍全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国家领导人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6年初李克农和张学良、王以哲在洛川举行会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8年5月26日至6月1日,西北野战军在洛川县土基镇召开第二次前委扩大会议,彭德怀在会上作报告,林伯渠、贺龙、习仲勋和王维舟出席并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座谈会,讨论在统一战线中,是中国共产党吸引国民党,还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等问题,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和博古等参与讨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铁碌砖是洛川会谈的重要历史见证。1936年3月,为了便于张学良进行洛川会谈,东北军在洛川县城东郊的安民村修建了一个临时军用飞机场。这个铁碌礴就是当年修建飞机场时压跑道用过的,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小型压路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洛川会议的重要意义: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洛川会议</b><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是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奠基地,是全民抗战发起地,是八路军的诞生地,是国共合作起源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