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的平乐古镇

沫飞

<p class="ql-block">  平乐之美,美在别致、大气,且随意,你遇见她会相见恨晚。</p><p class="ql-block"> 平乐属于邛崃,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有着2300年的建城史,不仅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拥有“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之浪漫,而且还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第一城,使它具备不可替代的人文含量。</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从游客中心进入古镇,首先得经过其乐坊。这是一片占地面积庞大的仿古建筑群,其建筑装饰以木雕、石雕为主,配合古式的栋梁、柱础、门罩、窗棂等,使整体基调与古镇一脉相承,看得出旨在复原古镇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平乐,作为川西坝子具有代表意义的古镇,自然少不了川西典型的四合院。这种传统的三间两头转的民居简单却很实用,土砖围墙的院子里有晾架、风谷机、水井等,这样的四合院是不能与银家大院七星抱月的格局相比,但弥散着农家的独特风味是难得的,要是能在此居住数日,厮守鸡犬相闻,无疑与想象中的古镇生活重合。</p><p class="ql-block">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对平乐的第一印象,我会选择“大美”。在一般人看来,这个词可以出现在九寨沟、万峰林等著名景区,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然而,它却千真万确地出现在平乐古镇。</p><p class="ql-block">  从其乐坊转进乐善街,就开始了古镇核心区域的探究。</p> <p class="ql-block">  乐善街因通乐善桥而得名。街当中是一条长300多米的小溪,这条小溪引白沫江水经过地势的自然落差而形成,颇有天然之感。溪畔,间隔二十几米就建有一座亭子,配以跨溪而过小巧玲珑的桥,把乐善街打扮成为一条水景街。</p><p class="ql-block"> 每一座桥都不一样的风格,有拱桥、平桥、石墩桥,小却雅致;每一座亭造景虽不能说“泉声漱石春色宜人,云影笼桥莺声缠梦”,但不乏“流水似弦携梦去,落英如雨踏歌来”的韵味,可以说它们相互衬托,勾勒出水景的内核,使“轻推窗牖近览流觞曲水,漫行巷闾细聆入平市声”成为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  乐善街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了平乐的美食。记住一个地方,通过吃当地的小吃可能是最佳的办法之一。因为吃中有视觉、味觉和感觉,哪怕是饱尝一种都是无比的享受且记忆深刻。平乐最具特色的小吃要属碗碗羊肉、钵钵鸡、奶汤面。街上有好几家经营小吃的餐馆,我们选择在“张记正宗原汤汤面馆”就餐。</p><p class="ql-block"> 选择张记不是因为她家号称正宗,也不是因为她家是平乐餐饮行业协会首推小吃店 、中央电视台“CCTV7”特别推荐美食店,而是看中她家的经营宗旨在于“把请媒体做广告的费用让利给每一位消费者 ,用味道说话”,这个做法很符合我的世界观。</p><p class="ql-block"> 店里经营的小吃有很多,伤心凉粉、石磨豆花、干拌抄手、黄凉粉、糯米饭、手工甜水面、米豆腐,光看这些名称就让人想食指大动,但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选择了一种,即奶汤面。当白汤的清爽的奶汤面端上桌,我只嘬了一口就沦陷了,好吃,真好吃!那感觉想忘记都难。</p> <p class="ql-block">  从张记汤面馆向西走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乐善桥。</p><p class="ql-block"> 资料载,清同治元年(1861年),乡贤周潼宣、张大宾等人承头捐资建桥,为善造福,是名“乐善”。桥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七孔桃心,是四川现存最大的古代石拱桥。桥下铺有一层红砂石的基础,它们互相用“燕尾石”紧紧地嵌合在一起,让桥变得格外坚固;桥墩呈尖锥形,洪水涌来,它们就像利刃一样将洪水分开,减轻对桥身的冲击力。这种构建说不上大智慧,但足以看出匠心独到。当时七年采石,三年建桥,后经过百年风雨,留下无数佳话,让古镇经住了时间的琢磨。</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俯瞰白沫江,视野中“一江分三水”的画面顿时在心中塞满了惊讶!这特殊的景色,恢弘中有着肃穆,庄严中有着优雅,大美中有着亲昵,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都让人想把它与都江堰放在一高度去赞美。</p><p class="ql-block"> 一江能分三水靠的是禹王和安乐两堰。</p><p class="ql-block"> 禹王堰分江水灌溉西岸的良田。据《尚书·禹贡》记载,平乐曾大水为患,当地百姓用竹笼装石头筑坝治理洪水,但屡试屡败。后来大禹前往西蜀蒙山途经此处,撒黄金垒土筑堰成功,从此以后水旱从人。人们为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将此堰命名为禹王堰。</p><p class="ql-block"> 安乐堰建于清朝初年,分江水穿吊脚楼而过,灌溉东岸的良田。</p><p class="ql-block"> “一江分三水”天下奇观,好不壮哉。</p> <p class="ql-block">  桥东有一许愿廊,这里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屹立1400年而不倒,且还茎干粗壮,树叶茂密,树形悬根露爪,古态盎然。黄葛树,俗名黄桷树,属桑科榕属,在佛经里被称之为神圣的菩提树。当地的百姓喜欢把子女拜寄与年长的黄桷树为干儿女,祈望庇护少病而长命百岁;生意人喜欢向它焚香,祷告保佑自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这是风俗,也是信仰。</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古榕沿江有13棵,树龄多在千年以上,最大的一棵树龄达1500年。它矗立在江边,树干向江而倾,绿荫映罩江水,像极了一个守护者。如站在树下眺望乐善桥,如一道长虹卧于江中,带着心情赋有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桥西是剑仙楼,它高踞江边,与八店街码头遥相呼应,登楼可一揽古镇风光。最早的剑仙楼始建于明朝,后因毁于文革,建成民宅。现在的剑仙楼是二十年前在原址按照记忆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剑仙楼还有一个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自明以来,平乐商埠益盛,沫水流波叠翠,商船如龙。有乡绅沿江建楼,为茶坊,金陵秀才卢生常于茶楼说书,专演绎仙家故事。一日,诸人正肃静然聆听,忽闻空中响亮,有佩剑叟跨鹤而至,卢生扑地便拜,恳请随叟羽化而登仙。剑叟笑曰:“平乐即寿天福地,何必虚空!”言毕不见,众惊讶不已,再视卢生,端然上座,哂笑诡秘。自此,斯楼常闻空中有响亮之声,恍若剑叟又至,众即议请挂“剑仙楼”匾,四方登楼者听说不断,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 传说固然好,但很遗憾剑仙楼不再是茶楼,已成为饭店,传说中的仙味被烟火替代。</p> <p class="ql-block">  四川人爱摆龙门阵,茶楼多如牛毛,“出门漫步老街子,进屋闲喝盖碗茶”也应当是平乐的历史写照。其实,邛崃花楸茶很有名,曾被康熙帝御封为“天下第一圃”而成为贡茶。古人有诗赞曰:“紫饼目团留古意,马驮车载千城空。性醇味厚解毒疠,此茶一出凡品空。”能在剑仙楼品茶听书摆龙门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p> <p class="ql-block">  剑仙楼下是瓷胎竹编市场,各种瓷胎竹编产品琳琅满目。四川有一百多种竹,只有平乐的慈竹才适合瓷胎竹编。在平乐,竹不仅仅是编制瓷胎竹编,还用来造纸。早在宋代平乐就是闻名的纸乡,到明清时期其造纸业十分兴盛,有“成都草纸半平乐”之说。当时沿白沫江两岸的造纸作坊多达上百个,江面上因造纸而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白沫,故而人称白沫江。</p> <p class="ql-block">  离开江边,拾阶而上就进入古镇的街道了。平乐古镇有八店、顺河等13条街,有一副对联这样形容平乐古街:“川西古镇繁华如平沙落雁,商贾小街胜概看夹道罗星”,可见古镇当年的风采是何等了不得。</p><p class="ql-block"> 江西街,因平乐是南方丝绸之路必经要道,很多外地商人都在平乐建有商铺或会馆,在江西街北头就有江西会馆,且较多的江西移民居住于此,故有江西街之名。江西街现存的民居铺面皆为晚清前后时期建设,但依然保留了古代江西街的风貌,被称为“茶马驿站第一街”。</p><p class="ql-block"> 长庆街,均为梭式建筑,高低错落,木格窗花,临街铺面多为上宅下店,或前店后栈中天井的一楼一底穿木结构。这条街以前是竹木市,买卖兴隆,把平乐瓷胎竹编的名声推至空前。</p><p class="ql-block"> 台子街,因有戏台而得名。几乎所有古村古镇都有戏台,借此慰籍枯燥的日子。有戏台,可谓“台上风云今古沧桑奔眼底,民间忧乐蹉跎岁月记心头”,人们向往钟鼓乐之。</p><p class="ql-block"> 字库街,古有字库塔,读书人遵循“一字值千金”的古训,废纸不可随意丢弃,皆需集中到“字库塔”焚烧,以示崇尚文化。</p><p class="ql-block"> 八店街,北起于乐善桥东头,南接糠市街,长约20米,仅有8间铺面,故名八店街。街很小,但这里有一个码头琴音码头,当地人叫它私奔码头。和许多古镇一样,平乐也有着值得追忆的过去。这个琴音码头发生过的事就是其中最具色彩的一笔。说西汉年间,临邛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自筵席上琴音相通,后买通仆人,约定佳期。为了躲开他父亲卓王孙在各个路口设置的关卡,就从这里乘船东流而下潜回成都,从此成就了一段凤求凰的千古佳话。后人聚于此凭吊流水送仙音,码头开画意,感叹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一切都变得是那样的朦胧遥远,却依然显得那么美好珍贵。</p><p class="ql-block">  平乐的古街几乎全部沿江而建,整个格局呈鱼骨状,与白沫江流向相平行的街口节点多为码头,便于人们出行和市场流通。</p><p class="ql-block"> 整个古镇码头不下10个,现存的栓船桩、拴马铁环、号子灯桩、木栈道架孔、上下码头的石梯等,足以令人遥想到当年平乐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平乐是秦汉古镇、川西水乡,现存建筑大都属于晚清时期建筑,其风格可概括为小青瓦,木本色,粉白墙和红砂石。营造的景色东仓,西廪,江流叠翠,过桥去是钟灵仙境金华佛地,渡船来有崃山秀色蒙岭烟云,占尽了川西风味。</p><p class="ql-block"> 毫不夸张地说,平乐是一个记忆中的古镇。在古时平乐为“平落”,川话中“落”与“乐”谐音,平乐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与古镇自然而和谐的环境相结合,取其“平安快乐”之意。所以当我再看到“平乐”二字的时候,会记得川西有一个“平安快乐”的地方叫平乐。</p><p class="ql-block"> 2023.11.22 草于平乐</p><p class="ql-block"> 2024.01.04 改于任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