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酿黄酒 户户飘糯香

薇薇星雨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阖家欢聚,走亲访友,宴席之上,酒都是兴奋的催化剂。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浙江人尤其喜欢喝黄酒。记忆中,在寒冷的冬季,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自酿黄酒,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风俗习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家酿的是一种红曲酒,这是儿时记忆深刻的东西:谷物发酵时散发出的那种独特气味,冬日里家人围坐一桌等一壶红曲酒烫好的期待,以及一小碗加蛋酒糟核桃酒带来的香甜,那种温暖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红曲酒属于黄酒的一种,义乌红曲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年代,在全国酿酒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世人皆知好黄酒产自浙江,而黄酒中的上品,当属红曲酒,这一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过定论,“入药用东阳酒最佳”、“东阳酒即金华酒”,义乌红曲酒,正是文中的金华酒。元曲第一人马致远就把“洞庭柑、红曲酒、西湖蟹”并誉为江南三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年在立冬之后,年前的那一两个月内,家家户户都会以当年生产的优质糯米和红曲为原料酿酒。红曲,对于生在义乌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有了它,米才能酿成甜酒酿,而这甜酒酿,就是红曲酒。选在冬天酿酒,一来由于湿度温度适宜,酿酒时各种容易滋生的杂菌少;二来冬季的水质清冽,酿出的黄酒品质更为上乘。村民习惯把黄酒叫做“老酒”,喜欢自己酿造黄酒,每年立冬过后就是黄酒进行传统“冬酿”的好时候,村里也正式进入了酿酒的旺季,家家户户都开始酿酒,量大的人家窝几缸,量再小也要孵一缸。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飘溢的气息也在丝缕缕变化着,先是清鲜的糯香,继而柔柔的甜香,当空气中有醇醇的酒香溢出时,酒缸里定是盈满了稠稠的酒酿了,舀一勺尝尝,甜的香的醇的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家里的酿酒过程,让人感觉香甜温暖。妈妈会提前一天淘洗好糯米,然后用清水浸泡。淘洗过的糯米浸一天后,白莹丰满得养眼,沥干,就该上锅了。爸爸点燃土灶台,灶洞里,柴火熊熊,映得他满脸通红。这时候我经常会抢着烧柴火,因为可以把整个人都烤得很暖和,冬天烧土灶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从外面回家,手脚冰凉,看着家里烧着土灶,马上跑过去,把双手双脚放在灶洞口烤一下,瞬间温暖全身,烤得小脸通红发烫,也舍不得挪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将糯米放入特制的木头锅里蒸煮,没有锅盖,据说是可以让热气从下而上贯通。木头锅上腾腾冒着热气。说说这个木锅,可是充满了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它的最巧妙之处在于底部是可以移动的,糯米在煮的过程中,灶台传来的热气可以透过底部,上下贯通,使糯米上下均匀熟透。煮熟的糯米倒放到红曲中时,直接把底部移除,便于糯米自己从锅里掉出,不会黏锅,便于清洗!而且用木桶蒸煮出来的糯米饭,特别的香,是其他锅代替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妈妈站在灶旁,手持锅铲,不时地在逐渐蓬松起来的饭山上戳戳、看看。不一会儿,木桶里的糯米开始散发出饭香味,整个厨房的空气都是暖暖的,弥漫着糯米饭与干柴火散发的甜糯暖热的气息,让人懵然不觉身处一年中最寒冷时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糯米饭出锅了,灶间里芳香浓郁,我们迫不及待地要尝尝这香喷喷的糯米饭。这种当地产的圆粒糯米,香、糯、绵、醇,酿出的酒自然更加香醇。妈妈给我搓了两个饭球,雪白的饭球晶莹如花儿,捧在手里,粒粒光润鲜亮饱满,闻着有阳光的暖香味,又暖手。咬一口,又香又糯,而且韧劲十足,不用任何菜就很好吃,如果蘸点白糖,就像吃粽子一样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把煮熟的糯米倒在铺满红曲的团盘内,让糯米与红曲充分搅拌,混合在一起,均匀平铺,散发热气。让它自然晾凉,晾的时候,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太凉了倒在酒缸里不能发酵,太热了又发酵的太快。晾好后,把混着红曲的糯米倒在放满水的酒缸中,最后用薄膜把酒缸完全封闭。第二天,一阵阵咕噜咕噜的声音就清晰传来,再往缸里看过去,大缸里红红的曲米像煮稀饭一样冒着泡,这是红曲米正在发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要经常在酒缸里搅拌,大约25天左右,走近酒缸一股酒香就会扑鼻而来,容器中的原料已融为一体,液体颜色由清红逐渐变成深红,这是个神奇的过程。主发酵完成后,已有相当的酒度。这时,可以直接从酒缸里舀过来喝,把竹制的酒篓斗(俗称“酒抽”)插进去,使酒糟和酒分离,把酒舀出来。不过仍有较多的淀粉和部分糖末被转化成酒精,因此要把酒液过滤出来,装瓶密封通过后期发酵来进一步完成发酵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过后期发酵的酒液会逐渐变为金黄色,酒的风味变得更醇厚芳香。作为家庭酿制的酒,完成后期发酵就已经是很不错的酒了,可以自己饮用或招待客人用了。如果想让酒的品位更好,那就要经过陈酿过程了,把经过后期发酵的酒液进一步过滤装满干净酒坛密封。放在干燥阴凉处进行陈酿,一般可陈酿1~3年。温热的老酒,慢慢品、咂、尝,可以吃出糯糯香香、醇醇厚厚的阳光味道。</p> <p class="ql-block">自家酿的红曲酒</p> <p class="ql-block"> 在酿红曲酒过程中产生的红曲酒糟可是个好东西,小孩是不能喝酒的,但是可以吃酒糟。用红曲酒糟做的美食是我们的最爱。在家乡,红曲酒糟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烧制酒糟核桃、酒糟鱼、酒糟馒头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酒糟核桃</p> <p class="ql-block">酒糟核桃鸡蛋</p> <p class="ql-block"> 红曲酒糟核桃酒,这是属于当地特色的养生甜品,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味小食。产妇坐月子时, 少不了这核桃酒。先将核桃仁用石臼捣成颗粒,核桃肉不能太碎,如果碾成细末,一煮就都是油了。加水烧熟后, 再加红曲酒糟,烧开后加入鸡蛋液,随即关火,利用余温将蛋液搅匀烫熟即可,最后可加入红糖调味。这样做出来的核桃酒、酒糟、核桃颗颗分明,鸡蛋熟而不老,嫩而不腥。煮熟的酒糟原本有些苦涩,红糖的香甜让这种味道压在了舌头下,在核桃仁香脆的颗粒口感衬托下让人一吃难忘。冷冷的冬日,来一碗热腾腾带着醉人香气的核桃酒,绝对是一种享受。食下一碗,不仅能暖和肠胃,冰冷冷的手脚也会变得暖和起来,因此深受女性喜爱。记得小时候,最馋这一碗红红的核桃酒,但是大人不让多吃,怕喝醉了,也就让尝一小碗,每次总是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酒香扑鼻的酒糟馒头,酒糟馒头作为一种酒糟美食,也深受喜爱。做法和普通馒头无异,就是在和面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糟和糖,揉匀后发酵、蒸制而成。在蒸的过程中,就可以闻到浓浓的酒香。刚出锅的馒头,颜色红艳,酒香扑鼻,常让人产生会不会吃醉的疑问,实际上,在蒸制的过程中,酒气早已挥发殆尽,余下酒香,让人食指大动。</p> <p class="ql-block">酒糟馒头</p> <p class="ql-block">风味浓郁的红曲酒糟鸡,红曲酒糟是一种天然的保鲜剂,而且还有增香增色的特别功效。鱼或肉是世界上最容易腐败的东西,将红曲薄薄涂于其上,即使是在盛夏,也可以使它保质。经历十天之久,不会有苍蝇蛆虫接近,色泽和风味如鲜货一般。将鸡、鸭、鱼杀好,再取一个陶缸,将适量的红曲酒糟放入缸内,加盐,再将鸡、鸭放进去,上面盖一层红曲酒糟。一周后,即可拿出,烧、炖、蒸,都可烹制出香味独特、口味鲜嫩的酒糟鱼、酒糟鸡、酒糟鸭。离开家乡后,再也没吃过这种特殊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酒糟鸡</p> <p class="ql-block">酒糟带鱼</p> <p class="ql-block"> 红曲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发明,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而成的,为药食两用食材,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不过在元代之前,人们只是用它来做食物,并不知道红曲可药用。最早发现红曲药用价值的人就是红曲酒的发明人——朱丹溪。朱丹溪,义乌人,元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义乌民间流传的关于朱丹溪治病救人的故事中,不少就是和红曲相关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朱丹溪非常重视养生,他的养生主张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红曲养生,他将红曲制作的工艺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做成标准收录到《丹溪补遗》中,红曲的制作这才有了规范可循,因此他也被誉为红曲鼻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朱丹溪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多次提到饮酒,并告诫人们应当正确饮酒,为了充分发挥红曲与酒的效用,1327年,他创造性的将红曲和用红曲酿造的酒应用于医学中,并将其药用功效和酿造方法写进了《本草衍义补遗》一书中,这才有了现在的红曲酒。“丹溪红曲酒酿造技艺”、“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分别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评价红曲说:“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 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入红曲,其功效为活血祛痰、健脾消食、化浊降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义乌民间,四时八节、庆典礼乐无不飘逸着酒的芳香。红曲酒已融入到人生各个阶段中,如初上酒、满月酒、周岁酒、生日酒、择日酒、定亲酒、婚酒、寿酒、桑酒。同时各种民俗中也离不开酒,造房有奠基酒、开工酒、上梁酒、乔迁酒,收禾要开镰酒、庆丰酒、封镰酒,学艺要拜师酒,入塾要迎师酒,正如辛弃疾所云:“天下事,可无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曲酒,至今仍是家乡人最喜爱的家酒,在做菜时,除了油盐酱醋,也离不开红曲酒。这份老祖宗留下的古老手艺,在勤劳的人们手中代代相传,让这寒冷的冬季,多添了一份酒香、温暖和幸福。不知有多少义乌人在离开故乡的日子,一想到那颗颗分明的红色酒糟,便忍不住浓浓的思乡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