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那种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自己光明的那颗心。有了光明的那颗心,就可以开始一段塑造人生的旅程。</p><p class="ql-block">第一,通过心外无物,心即理,塑造人生的气象。王阳明有句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成就事业,必先奠定人生的格局、人生的气象。格局始于立志,首先要立志,有大志向。有大光明的追求,人生的格局就不一样,气象就不一样,这靠的是对心外无物、心即理的深刻认识。</p><p class="ql-block">第二,通过知行合一,塑造人生的智慧。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合归一处,这个一,其实就是致良知的良知了。“知行合一”没有终点,它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一个永远成长的过程。不是心中有良知,心中就没困惑;不是你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到达了一定的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人生的终极追求、人类的光明的终极追求,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理想,在最远的远方指引着所有人光明的追求。它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永远不停止求索之路,这才是伟大的人生智慧,才是伟大的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第三,通过致良知,构建人生的境界。有了人生气象,有了人生格局,有了人生智慧,第三步就要构建人生的大境界了。人生的大境界其实就是心学的最终归宿——致良知。因此王阳明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这种境界,当然最恰当的,以他最后的人生遗言来形容最为贴切,那就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p><p class="ql-block">2、为什么要学阳明心学?</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立在这天地之间,不能辜负自己的人生,不能辜负这段人生的岁月。虽然岁月匆匆忙忙,转瞬即逝,但是人生当有人生的意义,生命当有生命的价值。用心学的智慧去指导、去引领、去塑造我们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自然就会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在族群层面,阳明心学在东亚的传播中确实为某些族群带来了光明的指导,带来了现实的价值和意义。阳明心学诞生在我们这片土壤,在别的国度也开花结果,结出更灿烂的果实。阳明心学对全人类的文明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建设意义。而它本来就诞生于中华,诞生于华夏文明,我们又有什么样的理由不去弘扬它,不去深入挖掘它,不去发展它,以作为我们这个文明伟大复兴的坚实的文化基石和思想基石呢?</p><p class="ql-block">3、心学能指导每个人的人生,那也就能指导每个族群的发展。因为每一个人都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每一个人都能奋起,都能阳光地成长,一个民族就终将奋起,阳光地成长。</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阳明,他的伟大的灵魂和人生智慧,将永远诗意地栖居在我们这片神州大地上。</p><p class="ql-block">4、心学是心性之学,它的宗旨正如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提出的:</p><p class="ql-block">①起心动念就是行动。</p><p class="ql-block">地铁上的咸猪手,法律只管实际伸出的手,但心学却告诫我们,只要动了伸手的念头,就相当于采取了行动。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处,那里藏污纳垢,是各种龌龊行为的源头。心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起心动念处细微的恶念,以致于慢慢扩大,终于变成大问题。大多数人的通行做法却是从外部寻找方法,这虽然能弥补一时,却终将在未来再次出现。唯有从起心动念处修行,才会釜底抽薪,永绝后患。</p><p class="ql-block">②提倡“生活中的真知真行”。</p><p class="ql-block">阳明先生认为,凡是真知必然包含行,凡是真行必然包含知,知行是合一的。比如地震发生时,紧急之下,有老师将学生护在自己身体之下。因为有爱学生的真心,就会有这样英勇无私的行为,而没有真心,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行为。知行必然永远合一。</p><p class="ql-block">③在心上用功不假,但必须到具体的事情中去磨练。</p><p class="ql-block">事上磨练,磨的又是什么?就好比练字,从根本上来说,求的并不是字好,而是心正。心正了,字自然就会好。这需要真实去体验,不然无法明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