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我要脱去平水的长衫

非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起,我要脱去平水的长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非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凡事都要有规矩。有了规矩(即标准)事物才能有序沿进,诗词亦是如此。诗是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人感情的,所谓“无韵不成诗,无格律不成近体诗。”</p><p class="ql-block"><b>一、有诗必有韵。</b></p><p class="ql-block"> 这个话题,上世纪初到现在一直存在争论。那为啥上个世纪以前没有争论呢?因为在以前有诗必有韵是个真命题,是不用争论的。而且世界各国的诗歌,也都是押韵的,独独我们近代整出来文字分行算作“诗歌”。</p><p class="ql-block"> 判断是不是诗只有从形式上下手。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语音起伏有致(不一定要合平仄)、具备了节奏感(适合朗读、吟诵)、押韵的文学作品,我们才能称之为诗。押韵是一首诗最根本的条件。即使是很多朋友认为全无规则的现代诗,明里暗里无不遵从这三大诗的要素。否则的话就是散文、段子、金句、俳句,什么都好,唯独不是诗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是</span>从我们传统的诗词著作出发,无论是从咱们最早的《诗经》也好,到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吧,都是有韵脚的。有些人会提出反例说,我拿平水韵一查,很多经典古诗词并不押韵啊?这就是另一个方面范畴。读音随着历史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演化,这是一个进步过程,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中华新韵。在当时历史局限下,不少诗人是以当地方言入韵创作的,这个可以参照一下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是</span>许多朋友认为,自由诗可以不押韵,并且找到许多“名人”的诗句为自己提供佐证。这个怎么说呢?就一个字,懒。清末我们有一批学霸们赴西方留学,他们在那里学习先进工业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带回不少西方诗人的名作,但由于其文学能力有限,没有能力把原作押韵翻译,这便在中国出现了最初的不押韵的所谓外国“诗”。这些是翻译者们的懒。学得其毛包其骨!</p><p class="ql-block"> 其实,每个国家的诗人,都是按照母语的押韵要求押韵而作,到了中国,因为翻译的缘故而失去诗韵,这本来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可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不押韵而作的所谓“自由诗”,并一直影响到现在,这就是一件不好的事了,这也就是作者们的懒了。但凡这些诗人们百懒之中,懒中偷闲拿出三五天翻一翻诗歌的理论,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光屁股推碾子一般丢人和可笑了。但没几个人会去翻。于是打着自由的旗号自由的分行了。这些东西,不叫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是</span>诗词写出来是用来读的,用来唱的,用来传的。古代师范学音乐的可能比现在少点?谱子少,根据音律节奏形成了固定格式。后来慢慢多了些,形成了近体诗词,就是咱们说的格律诗词。这些在不足以零活表达感情的基础上,形成了长短句,就是词了。这些都是最优雅的语言,多属于文人间相互唱和的。再后来俗语、俚语,口语也加入进来了,形成曲,这个成型主要在元,所以又称元曲了。再后来,新文化运动前后吧,开始了现代诗,所对应的呢,也就是咱们现在的各种流行歌曲。这时候师范院校学谱曲的估计就开始多了。还有现代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说唱,也都是有韵脚的。这就是大概发展的脉络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是</span>“世界万物,都有其定义与类属,而对于任何事物类别之归属的判断,自然应该考虑其基本的定义。”诗是最早的文学体裁,自从有了韵文与散文的分类之后,自古至今,诗都属于韵文的范畴;而韵文与散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文是否押韵而作。或者说,押韵而作的文体,属于韵文;不押韵而作的文体,就属于散文(广义散文)。</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对于不押韵的词句的赞赏,只是出于对其内容的认同,就是说,那段文字成功地让他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但切记,你叫好的是内容,而不是我们要谈的是文体形式。不管什么文体,包括很多古文,很多散文,小说等等只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都是佳作,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一个成功的表达,就把不属于诗的文字也称为诗。</p><p class="ql-block"> 三人成虎,于是有些观点也开始为这些词句洗白了,于是网络上渐渐有了“诗可以不押韵的说法”,这种观点今后是不是能成为主流咱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而那些汉语词典、字典里面,也明明标着诗是有韵的。诗必须是最美的语言,但诗不是唯一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既然已经能写那么好的散文了,为什么非说自己优质的散文是蹩脚的诗呢?诗人又不值钱。散文写好了叫散文家,小说写好了叫小说家,诗词写好了,只能叫诗人。都成家的了。</p><p class="ql-block"><i> 朱自清先生说:“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79页1981年版)</i></p><p class="ql-block"><i> 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诗论》201页1962年版)</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平水韵的前今世生</span></p><p class="ql-block"> 这轱辘少说几句吧。</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说了有诗必有韵。刚搜搜中国历代韵书能流传下来的有82部(实际数量只能更多),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切韵》、《广韵》、《唐韵》、《平水韵》等等,为不同时代的世人尤其是诗人们提供了标准和依据。</p><p class="ql-block"> 其中《平水韵》传说是南宋刘渊编辑整理的,因作者原籍平水得名,划分了106(107)个韵部,但据说原书已佚失。现在意义上的《平水韵》是距其成文400左右年后的清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作为官方韵部。</p><p class="ql-block"> 那么《平水韵》之前的韵书呢?北宋宋真宗年间(1007年)对《切韵》、《唐韵》进行了改革,结合北宋时期的语言环境,形成了《广韵》,共206韵,这是第一部官修性质用于科举考试的韵书。《平水韵》说是脱胎于他。</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历史学家,不敢断定是否《平水韵》是在清朝的借尸还魂,是用以清初文字狱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但总体是近代对统一和提高诗词创作的一个促进,这一点是非常积极的作用。康熙版平水韵即便传到现在也就300多年左右时间,如果减去1932年之后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的国语广播;1935年开始的普通话全国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1937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编纂处出版;到1941年的《中华新韵》(18韵)的形成。那么实际有效时间也就二百四五十年左右吧。</p><p class="ql-block"> 《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准,进行声韵改革。2010年,据此,《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去年公布的两种简表以及诗词界传用的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即现在我们所说的新韵。</p><p class="ql-block"> 每一部韵书的出现都有着他的积极性的,符合当时人们的语言习惯的,绝不是偶然的。现在就别光说北方人读不出入声字了,全国十四亿人估计有十亿多人都不知道一东二冬的区别,也读不出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的不同。而那些那某些保留古音方言说事的呢?先不说他们说话咱们听不听得懂,有方言,懂平水的人,读新韵一样舒坦。没方言,不懂平水的人,读新韵也会顺畅,读旧韵也会别扭。文学是为社会为时代服务的,是时候该改改了。</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事物都有他产生、发展、鼎盛和衰落的过程,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平水韵》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退出以他为主的创作舞台呢?当然他的存在也不是没有任何意义,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朗读古人的诗词,尤其是清到民国一段。比如我们在读到“远上寒山石径斜”时知道斜读霞,这样更通顺。但你要是看别人停车你说你“停霞”了,那边不以为你是个九龙山跑出的精神病才怪呢。</p><p class="ql-block"> 而更替,从不是一刀切,也没有特明显的分界线。所以现在是提倡平水、新韵两条腿走路。但只要想到结局,最终会到某一条腿上来。只是这个过渡,太长一些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写别人读得懂的诗</b></p><p class="ql-block"> 先引用一段中华诗词学会周学锋老师朋友圈里的话:<i><u>“钟教授最近有几个讲座,都涉及到格律、用韵方面的问题,很有新意。泥古吊书袋,在当今应该放弃了。无韵不成诗,无格律不成近体诗。但一丝不扣地去要求每一首诗词,确实会因律,因韵害意。所以,写诗用邻韵,词韵,新韵都是应该可以的。只要朗朗上口即可。个别字的出律,只要不影响整体韵律,也是应该可以的。”</u></i></p><p class="ql-block"> 带写不写的,算起来写诗词也十五六年了。</p><p class="ql-block"> 最初是在贴吧上,那时候哪里知道格律啊,现在看来纯粹就是顺口溜。五言的咱就五个字一回车,七言的咱就七个字一回车。别说,那时候还有押韵,凑个韵脚,要是滑稽了搞笑了还要兴奋半天。</p><p class="ql-block"> 后来呢得益于众多师长,逐渐走上了格律的道路。开始别扭些,后来发现加上格律非常有意思,就如说带着镣铐跳舞吧。那时候用新韵吧,根本不知道平水啥的,网络也没现在这么方便,也没有网购书的项目。</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不满足小圈子玩了,逐渐走出去。才发觉井外天地宽啊,啥高人都有。这时候主要就接触两大派了。不妨叫他们<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剑宗</span>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气宗</span>吧。</p><p class="ql-block"> 先是气宗最易引人注目。一首诗词发上去,什么平头上尾蜂腰的总能指出不足,而且热情。至于其作品,现在想来既有传说中的公孙大娘舞剑,也有想象中的林黛玉挑水。气宗的基功最扎实,信守着祖宗留下的规矩,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不用平水啊?平水才是写诗的正宗。我一个刚跳出井底的蛤蟆哪懂这些啊,于是跟着学。不懂,问,查。照着韵部拼,像模像样的学了几年,有种小时候跟我姥姥赶集时的感觉。我姥姥是裹的小脚,是一个请客出行都要先看黄历的人,通常的吉日利时张嘴就来,我一直以为她是个神般存在。</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剑宗。他们的知识往往非常渊博,写的东西磅礴大气,普通的语言组织起来也非常的动人。现趸现卖,我跟他们说您这首“上尾”了,答曰:练剑是用来健身的。再问您的这个“白”应该应该读平声吗?答曰:剑是用来杀人的。又问您这是正宗风清扬剑法吗?答曰:练的独孤九剑不假,我的剑是从某多多买的,20包邮……我直接懵登了。</p><p class="ql-block"> 在气宗和剑宗间徘徊了几年,昨天看完钟教授的一段视频后突然明白:剑是用来健身的,练独孤九剑的用剑也没必要去华山求,何况华山的剑也不是欧冶子铸的。懂得招式,不忘练剑的初心就够了。而这招式,这初心就是剑的神所在,化作诗词便是格、律、韵三个字;而至于某多多的剑和华山的剑、欧冶子的剑本质上是没区别的,只是所有材质和铸造年代变了,这个属于形。</p><p class="ql-block"> 时代总是进步的。我们没有见过华山的剑,华山也没有见过欧冶子的剑,但是剑术和冶剑术都传了下来。没准欧冶子当年也开直播卖剑呢,上了春秋的某宝某东也没准。</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说普通话了,就用普通话写诗吧。至于那些愿意抱残守缺的,就自己刻舟求剑去吧。1644年有过多少扬州七日?而1912年同一个国度里又有多少人不愿意剪去长辫子的“赵老太爷”们呢?</p><p class="ql-block"> 平水韵创作之于现在,和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何其相似?今天起,我要脱去这件长衫,做个短衣帮,热爱生活,享受当下,不窃书,不欠账……</p><p class="ql-block"> 惯例,小诗一首(借诗友‘’古道宜将大道安”一句)以做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误诗情发际宽,孤灯常伴夜阑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冬不辨鸭临架,去入难分龙滞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舞剑大娘披桎梏,效颦东子步邯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始抛平水言新韵,古道宜将大道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