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我的母亲,1935年7月11日,生于浙江省永康县唐先镇岩前村。是施斯奎家世的幼女。就读于岩前小学,初小文化。解放后积极参加村里的社会活动和文艺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1956年10月4日,母亲与永康县唐先镇唐上村,我的父亲童佩群成婚。结婚后去北京丰台,经批准在部队随军。1957年11月部队裁员随军家属,母亲回岩前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61年6月经组织批准,第二次把户口迁出带二个女儿到河北沙城,398坦克团随军家属。</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幼年丧母,那一年爷爷又娶了新媳妇成婚(后奶奶),有了佩珊叔叔、腊梅姑姑。几年后爷爷因病去逝。1948年2月,叔公童巢梧把父亲从唐上村带到上海做工,父亲从上海自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抗美援朝,新中国建设中留下光辉的足迹。</b></p> <p class="ql-block"><b> 结婚后,外公外婆告诫家人,佩群是个苦命孩子,是个厚道人,现在是咱们施家一员,他是军人,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大姐、二姐出生在岩前村,在外公外婆家,得到舅妈、姨姨们关怀,呵护、照料、帮助。施家对我们的恩情铭记在心,永世不忘。</b></p> <p class="ql-block"><b> 1963年1月,新疆“伊塔事件”发生后,父母亲奉命带着二个姐姐来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车二场)127团,在这里转业安家。从此扎根边疆,屯垦戍边。我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在这个家里我是地道的新疆人。母亲为了抚养子女料理家务,错过了工作的机会,后来有了工作条件,而规定的工作年龄已超过,为了我们姐弟仨,为了辅佐父亲,母亲终身为家属。</b></p> <p class="ql-block"><b> 1972年底,敬爱的外公去世,由于当时多种原因,父母亲没能回去。1973年1月,父母亲把俩姐姐,托付给邻居老乡们,我随父母亲回老家——岩前。春节,父亲去唐先镇请来摄影师,为施斯奎.金云霄家世拍下珍贵的“全家福”合影照。</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外公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娶金坑金登洪(秀才)之女为妻。成婚后夫唱妇随紧密配合,培养出“三玉龙.五玉凤”。其家号“施玉分”。古书云:玉不琢不成器。外公教子有方,身教重于言教。是个言一不二的严父。子女对他非常尊敬并在勤俭持家方面,真诚待客方面,辛勤劳动方面都赢得四邻八舍.亲朋戚友众口皆碑的称赞。因此,其子孙后代学习他的好传统、好家风。成为家道兴旺,儿孙满堂。</b></p> <p class="ql-block"><b> 有参与军政、科技工作、务农、经商、务工、农村基层干部,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优秀的成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