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记

<h3> 昱是我的老友,很好的那种。<br>  我们相识于青葱的少年时代,我家和她家之间隔了一条土路,一片田埂,还有一座小山包。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只不过我个子矮,坐前排,她个子高,坐最后一排。</h3> <h3> 不记得我们是怎么成为好友的。按常理,我们是不大可能有交集的。八十年代的县中,一个班八十多人,我们一前一后,又都属于比较内敛文静且不善交际的性格,一个学期下来也说不上两句话,但我们终究还是成为了好友。<br> 我们有共同的爱好。那时候,我们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阅读。我的父母是中学教师,家里藏书自然多,她的父母是林场医生,家里的书也不少,于是,我们常常交换着读,我们欣赏庄子的浪漫豁达,喜欢唐诗宋词的精致典雅,还惊叹于《三国》《水浒》的恢弘跌宕,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共同爱好,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br>高一那年,昱随父母移民去了国外,临别,她送了一本笔记本给我,扉页上写着:希望你能成为一名作家。<br> 八十年代的通讯比较落后,我们一年能只能通一两封信。从信中得知,她读了名校,在硅谷从事实验室工作,再后来,因为家庭和工作的缘故,我们的联系稀疏了很多。<br>  再次密切联系是今年的六月,昱告诉我要回国呆一段时间,同行的还有她的儿子明翰。她告诉我,明翰是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没有太多具体的印象,作为中国人,她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寻到自己的根,要让孩子知道只有祖国才是自己灵魂的归依,而通往这个目标的路径便是让他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h3> <h3> 昱的第一站便是景德镇。应景德镇陶瓷大学之邀,他们在陶大作了两天的参观访问。昱告诉我,一个多世纪前,她的六太爷爷张浩先生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并担任第一任校长,经过110年的发展升级,这所学校已升格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是现今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专业高等学府。作为第一任校长,六太爷爷张浩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大批中国陶业界的精英人才,并大胆地用现代科技和机械的方法取代景德镇的千年手工制陶的工艺,为中国的陶瓷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学校为张浩先生雕塑了高大的青铜塑像。<br> 站在青铜像前,昱给孩子讲诉忧患时世的创业艰难,讲诉前辈先贤的家国情怀,讲诉作为后生晚辈应肩负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她告诉孩子,陶瓷是中国的名片,景德镇是瓷都,“china”演变成瓷器的专有名词,和中国古代瓷器辉煌的成就有着必然的关联。她告诉我,当她讲完这一切,孩子的眼神特别清澈,那里面有欣喜,有骄傲,也有思考。<br> 寻根之旅结束后的第二站便是南昌的文化之旅。作为好友,作为语文老师,我责无旁贷地承担了传授汉语言文化的责任。在经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安排明翰进班学习一周。一周的时间,明翰和同龄的孩子们一起,学汉语,习汉字,诵经典,忙得不亦乐乎。<br> 昱一直重视孩子的汉语言文化的教育,家人交流一概是汉语,所以明翰讲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不经意间,还蹦出一句不甚地道的南昌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明翰告诉我,看了同学的书法作品才知道,汉字原来可以这么美妙,听了同学的古筝演奏才知道,民族器乐竟然是如此迷人,吃了万寿宫的麻辣藕片和胡辣汤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真的是名不虚传。<br> 跟班学习期间,正值初三毕业典礼,我和昱观看了这次典礼。当国歌响起,一旁的昱早已泪流满面。昱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但乡音未改,一口南昌话比我还要正宗。她说,在国外这么多年,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每每国歌响起,必是热泪盈眶。不忘祖国,寻根问祖,这也是她带孩子回国的重要原因。<br>  离开学校的时候,昱捐赠了一百本图书给班上的孩子们,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她的谢意,更希望以此达到彼此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互鉴。</h3> <h3>  昱的第三段旅程是八大山人纪念馆、海昏侯和汪山土库。这段经历的感受她没有和我详谈,但从她的选择,我便知她的目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她期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因为对个人而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容易在纷繁喧嚣的世界迷失自我;对国家而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br>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昱的2023寻根之旅结束了,但我知道,她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孩子文化自信的故事还会继续。因为她深深地知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放眼未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才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