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代文学家(五)》纪念邮票1套5枚,分别表现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5位宋代文学家。十分难得的是,这套邮票描绘的五位文化巨匠,都与江西有着深厚的渊源。下面根据我制作和收集的相关邮品,进一步了解认识他们。</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江西省在铅山举行的该套邮票首发式现场寄出的全套邮票的首日实寄封。盖铅山纪念戳,和辛弃疾文化园风景戳,首发现场日戳收寄。背有南昌11月11日投递戳。</p> <p class="ql-block">(一)欧阳修</p><p class="ql-block">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位。</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我同家人,乘新冠疫情稍有所控之机,自驾出游,寻访到永丰,在欧阳修老家龙冈镇,自制了这枚纪念封,贴两种欧阳修个性化邮票,加贴江西发行的“江西名人”欧阳修的福利彩票,盖永丰龙冈3月12日戳,实寄。</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时制作的另一枚挂号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四岁丧父,虽家贫而好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馆阁校勘,两年后因替被贬的范仲淹申辩而被外贬夷陵。后入朝复职,又升知谏院、知制诰等职,赞助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上疏反对罢免范仲淹等事,被外放知滁、扬、颍及应天等州府。数年后再度被召回朝,拜官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被卷入濮议之争中,颇受非议。宋神宗即位后力求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又反对熙宁变法的部分措施。熙宁四年(1071年)得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中国邮政发行的“宋词之美”系列封中的欧阳修的封,在已贴欧阳修个性化邮票旁加贴新邮,盖永丰的纪念戳和首发式现场日戳销资,加盖了永丰西阳宫风景日戳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贴欧阳修个性化邮票,加贴“江西名人”欧阳修福利彩票,盖首发纪念戳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贴欧阳修另一种个性化邮票,加贴彩票,盖首发纪念戳的首日实寄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贴欧阳修个性化邮票,加贴古典文化巨匠邮票边纸,盖首发纪念戳和日戳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首发纪念封上加贴,欧阳修彩票,盖首发纪念戳和永丰沙溪日戳(欧阳修祖居地)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六一居宾馆”封,贴欧阳修邮票,加贴欧阳修的邮资机宣传戳签条,盖首发纪念戳和日戳,</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是才华横溢但是性格不被世俗所染,因此作品超凡脱俗,其人也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他在朝庭任职,秉性刚直,反对保守派,力挺改革派的范中淹,被人称为“朋党”,他却写出“朋党论”,树敌过多,虽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却站在革新派范仲淹一边,遇事仗义执言、不顾个人得失要求改革弊政,因而屡遭贬谪。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因受守旧派的诬陷而入狱,同年十月出狱后,被贬以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时值江淮之间百年不见干戈,人民安居乐业,因其地僻事简,民俗敦厚,兼有山水之美,故转忧为乐。到滁州的第二年,住持僧智仙为欧阳修在琅琊山麓建造了一座游亭,欧阳修自号“醉翁”,亭命为“醉翁亭”,并作《醉翁亭记》。其中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脍炙人口。</p> <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6日,中国邮政发行JP141《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诞生100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1枚,邮资图为欧阳修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JP141欧阳修诞生1000周年纪念邮资片,2023年11月8日加贴新邮欧阳修邮票和名亭中的醉翁亭邮票,普票补资,盖安微滁州醉翁亭风景戳和丰乐路营业日戳<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日挂号实寄片。</span></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对家乡一永丰县龙冈镇甚是热爱,多次返乡,对滋养自己长大成人的家乡山水,爱入骨髓,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山水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这是加贴醉翁亭参观门票,和欧阳修新邮票,从永丰新邮首发式现场寄出的双票封,以示欧阳修魂归故里的一种思念。</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p> <p class="ql-block">这是安徽阜阳市集邮协会为《中国古代文学家(五)》印制的纪念封,贴欧阳修新邮票和个性化邮票,盖阜阳为新邮发行的纪念戳和阜阳西湖2023年11月8日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盖另一款纪念戳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被朝廷调往颍州任太守。欧阳修到任后,减政清廉、爱民亲民;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灌溉良田;新建西湖书院,昌学兴文;修建颍州西湖,办了众多好事实事,深受颍州民众的爱戴。1049年离任颍州太守回朝担任翰林学士后,仍将家眷留在颍州长达二十一年。欧阳修撰写的三十余首“思颖诗”,寄托着他对颍州及颍州西湖的怀恋之情,其中,“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最负盛名,广为后人传诵。1071年,欧阳修辞官归居颍州西湖之畔,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颍州,直到1072年六十五岁时病逝。</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JP141邮资片加贴新邮和个性化邮票(附票图为欧阳修)盖颖州纪念戳,从阜阳西湖邮局首日寄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JP141邮资片加贴两种不同的个性化邮票(附票图都是欧阳修)盖颖州纪念戳,从阜阳西湖邮局首日寄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JP141邮资片直接盖颖州两种不同的纪念戳,从阜阳西湖邮局首日寄出。</p> <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自扬州移知颍州。熙宁四年(1072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观文殿学士致仕,退居颍州,寓西湖六一堂。翌年四月,前副相赵概以八十高龄自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来访欧阳修,欧阳修就将六一堂西侧的会客室加以整修,作为接待赵公的场所。时任颍州知州吕公著也前来看望。欧、赵、吕三人会于此堂,饮酒,赋诗,吕公著有感于二老相会为此堂题匾额日:“会老堂”。欧阳公即席赋诗:“…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诗中抒发了他与赵概莫逆之谊和对赵概不远千里寻访的感激之情。欧阳修终老于西湖居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加贴欧阳修陵园参观券,在新邮首发日从永丰实寄封。虽然欧阳修为官一生清廉洁奉公,心系百性终老在颖州西湖边,深受后人崇敬为他修筑的陵园也在颖州,但“埋骨何须桑梓地”,把他陵园的双票封,从故乡寄出,是又一件以示魂归故里的纪念品,表达家乡人民对这位大师的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我还收到不少邮友从全国各地寄过来这套邮票的首日封。这是来自四川达州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在担任礼部贡举主考官时,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发现文风朴实、才华横溢的年轻后生苏东坡后,将其录取为进士。</p> <p class="ql-block">(二)苏轼</p><p class="ql-block">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东坡”之号出自苏轼谪居黄州时期)。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教育家、美食家、治水专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罕有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风格独具,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其画,擅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四川眉山“三苏祠”的双票实寄封。在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三苏祠邮资封上加贴参观券,盖苏东坡诞生985周年纪念戳和四川眉山大南街日戳。</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时,苏东坡先后在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宋哲宗即位后,出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千百年来,苏东坡以高尚的人格、深刻的思想、渊博的学识、神奇的文笔备受国人推崇,也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他在《自题金山画像》诗中作自我总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邮票中的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指挥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的堤岸。后人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苏堤春晓”位居“西湖十景”之首。 </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邮票中的三潭印月,是苏东坡疏浚西湖后,为及时了解湖泥再度淤积情况,令人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下的三座瓶形石塔作为标记,形成了“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名为“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这几枚双票封,是我今年10月在杭州旅游时亲手制作,在邮局盖了风景戳实寄的。以集邮品再现了西湖美景。</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在黄州虽然只生活了四年多,但这里是他人生的分水岭,创作了以“一词两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740余篇(占其全部作品的1/4),铸就了其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真正实现了“精神突围”。学界公认“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黄州赤壁管理处公函封,加贴苏轼新邮,盖东坡赤壁风景戳和黄州东坡路日戳,11月8日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黄冈赤壁管理处公函封做的双票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3枚是我今年8月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旅游时,亲自做的双票封,用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东坡赤壁邮资封,分别加贴不同的参观券和宋词邮票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邮票,加盖赤壁风景戳,和东坡路日戳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1091年,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颍州太守,一如他的前任欧阳修那样,务实清廉、勤政爱民。灾荒年开仓放粮、赈灾救民;古颍州地处淮河水患区,多发水灾,苏东坡率领民众大兴水利、治理水患,同样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事实、好事。</p><p class="ql-block">苏东坡继承欧阳修的未竟事业,继续整修颍州西湖,变水害为水利,他像他的老师欧阳修一样,喜爱颍州西湖风光。在颍州任太守期间,常在西湖饮宴会友、赋诗著文,有时连处理公务亦在湖上,为西湖留下了众多佳话胜迹。后来离开颍州调往杭州任职,苏东坡依然对颍州怀有美好的印象。在杭州曾把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作比,以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苏东坡与欧阳修一样,对颍州都满怀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请阜阳朋友代办的首日实寄封。贴苏轼双连新邮票,加贴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邮票,盖阜阳纪念戳,阜阳11月8日西湖日戳收寄。背有南昌11月11日投递戳。</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美丽乡村邮资封,请谢国忠老师手绘苏轼画像,加贴苏轼邮票,盖阜阳纪念戳和西湖日戳,成为一枚十分珍罕的原地手绘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未作手绘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江西永丰首发式上做的苏轼邮票首日封,用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宋词之美·名句精选纪念封”中的苏轼纪念封,加贴苏轼新邮加贴永丰邮资机宣传戳签条,盖西阳宫风景戳和日戳,挂号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铝山首发式用同上的封加贴苏轼新邮和赤壁怀古宋词邮票,盖辛弃疾文化园风景戳,和首发地铅山河口日戳挂号实寄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苏轼与我江西有着十分浓厚的渊源,南昌滕王阁上有两块牌匾,分别是在滕王阁最高层东、西的两面,这是两块蓝底牌匾,其上苍劲有力的书写着“滕王阁”这三个大字,这是北宋名家苏东坡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父亲苏洵及其弟苏辙号称三苏,都曾登临江西的庐山,并都留下了许多赞美庐山的诗文。苏东坡初次上庐山,就连写了5首诗,赞颂庐山的雄奇。他写的第5首庐山诗,堪称千古绝唱,千古流传。《题西林壁》</p><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远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苏东坡自己评价这首庐山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意思是“这首诗是我庐山诗的巅峰之作,已经把我所有对庐山的感悟都融汇其中了。”</p> <p class="ql-block">“巷阔高远,秀出东南”的庐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庐山成了一座文化之山。</p><p class="ql-block">这5枚封片都是我在庐山疗养旅游时办的几种纪念邮品。</p><p class="ql-block">含鄱口是庐山主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是庐山景点集中处,不远处有石松,出门就能见到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庐山日照峰。</p> <p class="ql-block">庐山龙首崖。是悬崖峭壁处的一奇景,站在龙首崖上,望西眺望能见山下的东林寺,和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是诗人灵感集中暴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石钟山记》太有名气了,已选入中学的语文教材。这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苏轼写《石钟山记》是送长子苏迈赴汝州上任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江西湖口县的首日实寄封。贴苏轼新邮,用湖口纪念戳销票,加盖湖口双钟营业首日戳。</p> <p class="ql-block">这是鄱阳湖邮票首日原地实寄封。贴石钟山邮票,销石钟山风景戳,鄱阳湖邮资机宣传戳补资平邮实寄。</p> <p class="ql-block">(三)李清照</p><p class="ql-block">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p><p class="ql-block">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p><p class="ql-block">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p><p class="ql-block">千古第一女文青李清照:离经叛道桀骜不驯,却婚姻不幸颠沛流离。绍兴四年(1134)冬,金兵进攻临安,高宗撤离,李清照从临安逃到金华,沿龙游、衢州由浙西江山进入江西广丰避难。</p><p class="ql-block">绍兴五年(1135)仲春,李清照经过长期的凄凉漂泊,到达广丰杉溪。这时的杉溪,溪流淙淙,青山隐隐,小镇上袅袅飘荡的炊烟与山林水流间的云雾缠绕,古巷小街、亭台楼阁、贩夫走卒、鸟鸣犬吠,一个世外桃源,一派恬淡景象,让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连日来的奔波劳顿烟消云散,心中的烦恼忧愁也在叮叮咚咚跑过的水流声中慢慢稀释。李清照在广丰杉溪居住了较长时间,临别时,她恋恋不舍,以自己的乳名“鲍娘”在她寓居的驿馆墙上题诗一首,诗曰:溪驿旧名彡,烟光满翠峦;须知今夜好,宿处是江南。这首短短的五言绝句,描绘了杉溪树木苍翠、山峦连绵、炊烟缭绕、小桥流水的山光水色和旧渡古埠、酒舍店铺、义塾书院、朗朗书声的美好世俗景象,衬托了词人的欢乐心境,简洁凝炼,历史的沧桑、人生的壮美、江南的诗意,流注笔端,一览无余,过往旅人见了无不驻足品味,击节赞叹。</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江西广丰的首日实寄封,贴李清照新邮票,用广丰纪念戳销票,广丰五都11月8日日戳收寄,背有南昌11月10日象山(投递)1戳。</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宋词之美系列之李清照封加贴新邮,在永丰首发式上,加贴邮资机宣传戳签条补资挂号实寄的首日封。南昌11月9日投递戳盖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铅山首发式寄出的首日封,用宋词之美系列之李清照封,另加贴李清照新邮票及宋词一剪梅李清照邮票,盖铅山纪念戳和首发地铅山河口11月8日戳,挂号实寄。南昌11月11日到达戳盖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李清照家乡济南的实寄明信片。盖济南纪念戳,(戳图有李清照像),济南11月8日趵突泉1戳收寄。南昌11月9日到达戳。</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1日,李清照的家乡山东济南章丘发行纪念李清照的邮资标签,这是用中国邮政公司山东济南分公司发行的一代词家李清照的纪念封,加贴揭签和李清照邮票,普票补资的挂号实寄封,盖山东章丘2024年1月1日城区1戳收寄。背有南昌1月7日投递戳。</p> <p class="ql-block">这是与上面一封同时挂号寄出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江苏泰兴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四)陆游</p><p class="ql-block">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被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著有《剑南诗稿》传世。</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浙江绍兴的陆游邮票首日实寄封。贴陆游新邮票和宋词卜算子·咏梅 陆游邮票,加盖邮资机宣传戳补资挂号(戳图为陆游与婉君及钗头凤)用绍兴纪念戳销票,鲁迅故里日戳收寄。背有南昌11月10日到达戳。</p> <p class="ql-block">《钗头凤》</p><p class="ql-block">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p><p class="ql-block">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 class="ql-block">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作者对往事的回忆。黄藤酒红酥手,曾经陆游和唐婉两人一起共赏春色美景,但是恩爱的夫妻,美满的婚姻,却被可恶的“东风”给破坏了。两人被迫拆散,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可是这错又如何能能弥补呢?</p><p class="ql-block">词的下片,写两人在沈园相逢的场景。两人相见,春色如旧,可是人却今非昔比,以前唐婉手色红润,而如今却是人空瘦。落花凋谢,园林冷落,物是人非。虽然两个人已不能相爱,但是两人的山盟海誓还在,虽然两人不能相爱,但看到对方的消瘦,怎么能不心痛?怎么能不难过?事已至此,又无可挽救,只能叹一句罢了罢了。</p><p class="ql-block">诗中的“东风”与“桃花落,闲池阁”相互呼应;“春如旧”和“满城春色”相互呼应;“红酥手”和“人消瘦”然相互呼应,形成今昔对比,表达出他们离别后凄楚的心境。</p><p class="ql-block">陆游写下《钗头凤》走后,唐婉时隔一年回赠《钗头凤》</p><p class="ql-block">在1156年唐琬再次来到沈园,又看到了陆游写的《钗头凤》,感慨万千见,便在陆游的题词旁边,也写了一首与之相互对唱。</p><p class="ql-block">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p><p class="ql-block">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p class="ql-block">写完之后,同年秋天,唐琬就离世了。唐琬的丈夫赵士程是一个非常痴情的男子,他知道唐琬与陆游的感情,但仍非常爱护妻子,在唐琬死后,赵士程也终身不娶,又过了几年病逝。陆游与唐琬两人的爱情,也由这两首词,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今年10月在绍兴旅游游览沈园时亲办的一枚纪念封。贴竹子个性化邮票附票图为沈园的钗头凤陆游词及婉君唱对的钗头凤词碑墙。加盖鲁迅故里主题邮局里的2枚纪念章,一枚是沈园,另一枚即陆游的钗头凤。鲁迅故里景区与沈园相邻,主题邮局日戳收寄,背有南昌投递戳。</p> <p class="ql-block">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我最早知道陆游其人是通过他的《示儿诗》。记得刚上高中时,语文课本中有篇讲陆游的文章,下面有排小字注文,提到了他的这首诗,四句诗文很直白,朗朗上口,出于好奇朗诵一遍就记下了。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周毅如先生(后成了南昌文学院院长)讲的非常生动,字字珠玑,同学们听的很是入神。突然周老师停下来问,谁能记得陆游这首《示儿诗》?我兴奋地站了起来,一口气背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老师非常高兴,并满脸笑容地说,现在我就钦点你作为我的语文科代表。哈哈,往事如烟。今日,当我们手捧古代文学家的邮票,不禁想起这些巨匠大师对后人的影响,也引起我对恩师周毅如先生(周老师在去年新冠疫情高峰时不幸去逝)的无尽思念!</p> <p class="ql-block">陆游曾在南昌任职,主管粮仓和水利。这是用宋词之美系列之陆游的封,加贴陆游新邮票,普票补资,盖南昌11月8日民德路5戳,挂号收寄,11月9日青云谱(投递)4戳盖在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宋词之美系列之陆游的封加贴陆游新邮票,在永丰首发式加邮资机宣传戳签条,盖永丰西阳宫风景戳,首发式现场日戳收寄。南昌11月9日到达戳盖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北京的新邮首日实寄封。贴陆游新邮票,盖北京11月8日邮票博物馆2戳销票,11月10日南昌(投递)戳盖背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江苏盐城的首日实寄封。贴陆游新邮票,纪念戳销票,盐城11月8日张庄1戳收寄。背有南昌11月11日(投递)戳。</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上海的陆游邮票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五)辛弃疾</p><p class="ql-block">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还遭到投降派的打击。</p><p class="ql-block">因此,辛弃疾在自己的诗词中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并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p><p class="ql-block">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辛弃疾染病在床,他的知己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到江西拜访辛弃疾。两人久别重逢,纵谈国事,时而欢笑,时而忧愤。爱国热情在两人的心中汹涌澎湃,一同发誓要为祖国统一而奋斗不止。</p><p class="ql-block">辛弃疾与陈亮同游鹅湖(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他们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后来被人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第一次是朱熹与陆九龄和陆九渊兄弟进行的思想辩论之会)。</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铅山邮票首发式,用“宋词之美”系列封之辛弃疾封,加贴辛弃疾新邮票及宋词邮票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为之·辛弃疾”一枚,盖铅山辛弃疾文化园风景戳,和首发地河口11月8日戳挂号实寄。南昌11月11日到达戳盖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永丰的邮票首发式用“宋词之美”系列之辛弃疾封,做的首日封。加贴首发式永丰发行的邮资机宣传戳签条,盖西阳宫风景戳和首发式日戳挂号实寄。</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是位文武兼备的将军诗人,隐居江西20年,走遍了江西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大量赞美江西山水的诗词,寄托自己未能上阵杀敌,报国为民的悲壮心情。尤以</p><p class="ql-block">《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 class="ql-block">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p><p class="ql-block">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p><p class="ql-block">这首千古闻名。是辛弃疾让天下人知晓了郁孤台,也是郁孤台见证了辛弃疾的拳拳报国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赣州郁孤台下的辛弃疾邮票首日实寄封。贴辛弃疾邮票盖赣州南门11月8日戳,纪念戳盖空白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辛弃疾家乡一山东济南的首日实寄片,盖纪念戳和日戳,纪念戳上是辛弃疾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福建厦门,贴辛弃疾邮票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湖南长沙的辛弃疾邮票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自云南昆明的贴“古代文学家(五)”全套邮票的首日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古代文学家(五)”全套邮票分做2枚封,做成的首日实寄封。这枚盖首发纪念戳,下一图盖辛弃疾文化园风景戳,都是在铅山首发式寄出的。</p> <p class="ql-block">这五位古代文化巨匠,形迹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的风范为各地人民传颂。大师风范耀天下,集邮道路无止境。</p><p class="ql-block">本篇中,有些解说摘自网络,只为搜集资料,自我学习使用,并非牟利,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刪除。所附图片全为个人收藏的集邮品,大部分是本人亲办制作,或请友人代制,或友人赠送的藏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