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勤教善研,勤学苦练,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每一次的磨课都是进步的号角,每一次的反思都是突破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 创新育人学校三年级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全体语文老师对李珂老师指导的《海滨小城》和张景老师指导的《司马光》进行了热烈讨论,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p> <p class="ql-block"> 李珂老师指导的《海滨小城》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以“祖国河⼭”为主题编排课⽂,旨在让学⽣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热爱祖国⼤好河⼭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李珂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抓关键词、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小城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p> <p class="ql-block"> 在李珂老师的执教过程中,紧扣语文要素,方法先行,如初读课文时,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5处景色: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孩子们是如何快速找到的?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发现了这些地点都在每段文字的开头位置。</p> <p class="ql-block"> 《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十分简短。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孩子来说,正确朗读和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并且在此基础上讲故事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重点。</p> <p class="ql-block"> 张景老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通过学古人读文、做游戏等方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范读、自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画停顿线,读出文章正确的节奏;通过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给字组成词等方法理解文章大意。</p>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阶段的小古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诵既能让学生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又能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还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小古文教学时应重视读诵积累,让学生在读诵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会古文的韵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古文。</p> <p class="ql-block">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今后的日子里,老师们表示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反思性、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只有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学生,才能践行终生学习的理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