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湖秋日随笔

钟山凤鸣

<p class="ql-block">  经常听当地的一些朋友说,武昌湖畔的景色不错,尤其是秋天时节。我由于一直忙于俗务,加上觉得唾手可得的容易、随时可去,也就一直没刻意安排行程前往欣赏。所以,来这座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的江北小城一些时日了,居然还没去游过武昌湖。今日稍得闲暇,便专程前往欣赏慕名已久的武昌湖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可能对“武昌湖”这个地名闻所未闻,但是,“武昌”两字可谓大名鼎鼎、源远流长的了。大部分人对“武昌”两字条件反射的记忆,概莫能外是和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区相关,因为武汉是湖北省会城市,号称“九省通衢”,声名如雷贯耳,革命党人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开启摧古拉朽的历程,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中华民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而使得“武昌”两字在国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武昌”还是一种鱼的名称,武昌鱼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优良淡水鱼类,学名团头鲂,俗称鳊鱼、草鳊等。它的原产地不在现今的武汉市武昌区,而是在三国时称为“武昌”的如今的湖北省鄂州市。武昌鱼含肉率高、体形优美、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深受美食者和养殖者的喜爱。1956年,伟人毛泽东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面“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句千古绝唱,让武昌鱼从此家喻户晓、名扬四海了。这篇诗词里还有几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豪放名句,如“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人此时已是63岁的高龄了,但依然壮志不减少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武昌”两字,字面意思就是武力强大、军事昌盛,古人崇尚文治武功,也代表着人们对军事强大、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美好祈愿。此湖名为武昌,和作为湖北地名的武昌,两者或纯属巧合,或者存在某种联系,如其中一者借鉴另一者而得名。但是,我个人感觉,武昌湖的名称与武昌鱼可能大有关联,可能因为武昌湖属于武昌鱼传统的分布范围,盛产武昌鱼而得名;尔或是几百、上千年前,武昌湖水域呈菱形,和武昌鱼的体型相似而得名(看现在的地图,东段轮廓很像武昌鱼鱼头的造型,小地名“胡家大屋”恰好在鱼嘴前方)。不过,经过几百年的水患侵袭以及近几十年的“围湖造田”活动,现在再也看不出菱形的轮廓了。武昌湖岸边原有一个乡镇名为武昌乡,后因乡镇撤并改革而从行政区域里消失了十几年了,但是在当地人的口头上或者记忆里,还存在着。不知道是因湖名而得乡名,还是因乡名而得湖名,未去考证,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武昌湖,是长江北岸安徽省望江县境内的赤湖、武昌湖、青草湖、漳湖的统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属于古雷池遗迹的一部分,东</span>西长27.5公里,南北最大宽度8公里,水域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武昌渡的拦鱼石坝将其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东侧水域为青草湖区,西侧水域则为武昌湖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一行人到了西侧的武昌湖湖畔。</p><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水面,对于像我这样长期生活在东南丘陵地带的人来说,算的上很大的一片水域了,有点“海”的感觉。听本地朋友介绍,武汉湖水域和长江是相连互通的。由于近几年长江禁捕,湖面上看不到作业的渔船,只看到三五艘可能废弃的小船,散乱地飘浮在湖面上。看不到傍晚渔民满载而归的画面,自然就少了想象中打鱼归来、渔舟唱晚的美妙意境。这一片水域是长江中下游保存较为完好的湿地生态,由于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几乎看不到任何的商业气息。岸边从生着一些芦荻和狗尾草,东一丛西一簇,随意而无序。此时芦荻的叶子已经枯黄带黑、无力地下垂,一部分狗尾草被秋风吹得枯黄,另一部分却还是绿色的,秋风吹过,那些白色的芦花,和或黄或绿的狗尾草,在风中摇曳着,别有一番悲秋的韵味。靠近岸边的水域,或小片或大片连着的残荷,杂乱而略显落寞,虽不如夏天花红叶碧的盛景,但也成了晚秋里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陈阵秋风吹过,湖面荡漾起粼粼的波光,岸边白色的芦花和湖里枯萎的荷叶,随风摇曳着,偶尔一两只不知名的水鸟,从残荷丛中钻出来,警觉地看着闯到岸边的一群人,惊吓着从水中飞起,飞到更远处,再一次落到湖面上,或者直接溜进更远的残荷深处,一下就不见了。此时,太阳快要下山了,天色渐黑,暮气沉沉,武昌湖面上呈现出一片迷蒙的水雾,此时天色是浅灰中带白,而湖面也呈现灰暗色,残阳折射出粼粼的波光,相得益彰,非常协调,可谓“水天一色”,脑海里不由地呈现出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情画意令人叫绝。那位才情冠绝、天妒英才的唐朝诗人王勃即兴挥洒出传世名作《滕黄阁序》所在之地,距离这里也不远,一江之隔,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气息也相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武昌湖的水生资源极为丰富,鱼蟹驰名中外,其主产品“武昌湖”牌清水大闸蟹,外观上具有“青壳、白脐、黄毛、金爪”特征,色泽鲜亮,个大体肥,蟹黄、蟹膏丰满,肉质丰厚细嫩,享誉市场。2003年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是“中国十大名蟹”之一。当然,因为当地的市场开发和宣传炒作不到位,没有形成规模的养殖产业链,自然不如下游水域的“阳澄湖”大闸蟹那般出名,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武昌湖大闸蟹”。不过,这样也可能是好事啊,至少我们现在还有口福,吃得到产量不高、存货不多,但是货真价实、天然养殖而成的清水大闸蟹,而不可能是传说中的“洗澡蟹”。渔民一般是下午4点钟放笼,第二天早上6点钟收笼,这个时候已放好笼子,加上我们漫步所在的区域不是大闸蟹的养殖区,自然体验不了渔民放笼时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秋风起、蟹黄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洛泽不绝地食蟹、咏蟹、画蟹,留下了不胜枚举的轶闻趣事和诗词佳句。对于吃货而言,诗词寄情和丹青留意可以没有,但是食蟹、品蟹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道,世间唯有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负,欣赏了武昌湖的湖光山色,下一道流程自然是大块朵颐地品尝当地的清蒸大闸蟹了。</p><p class="ql-block"> 于2023年仲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