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3日</p><p class="ql-block">美篇星球日记</p> <p class="ql-block">龙牙山的居遁禅师参禅很久,为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有一天,他诚诚恳恳去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但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师召见开释。</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他走进法堂问道:“学僧来到禅师的座下参学已经好几个月,为何禅师不开释一法?”</p><p class="ql-block">翠微禅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嫌什么?”</p><p class="ql-block">居禅师听了这一-句话,得不到要领,只好告别,又往德山向宣鉴师学法。</p><p class="ql-block">居遁在德山一住又是好几个月,也不得要领。有一天,他鼓起了勇间宣鉴禅师说:“学人早就心仪德山的禅风,但是我已来到这里好多时日,却得不到禅师的一句佛法。”</p><p class="ql-block">德山禅师听了以后,也回答道:“嫌什么? ”</p><p class="ql-block">此二位宗师所答不谋而合,居遁禅师仍不得要领,不得已,就又转往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居遁禅师问洞山良价禅师道:“佛法紧要处,乞师一言。”</p><p class="ql-block">洞山良价禅师告诉他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龙牙居遁禅师听了这一句话,终于大彻大悟了。</p> <p class="ql-block">所谓洞水逆流,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洞山良价禅师的言外之意便是,佛法本无紧要处,平常心即可。居遁禅师逛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他由平常入佛,又因佛法归于平常。不过这两个平常之间却大有不同,前一个是平常的俗世家人,后一个是归于平静的禅门师祖。这其中变化,便是禅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佛家常说,怀平常心、做平常事便是佛祖所为。于是有人怀疑,普罗大众,做的都是平常之事,有的也是平常之心,那么他们是佛吗? 有此问者,不懂佛,也不懂人生。</p><p class="ql-block">平常心,平常事,是要有参照的。一个乞巧,终日喝井水,是平常事,喝水时,也抱着平常心。但这平常心和平常事无助于他,也无法提升他的境界。因为这未必是他自愿的选择,而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若是一日这乞丐成了富甲一方的豪者,面对美酒佳看,依然觉得井水好喝,才有点平常心的味道。若是他竟然做到了在众目之下,也以喝井水为乐,别人觉得与其身份不符而质疑时,他能平静对待,说自己只此一好,才是真正的平常心与平常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谓境界,是能忽视世俗的评价而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一个显贵蹲在路边喝汤,会觉得羞愧,便是没有平常心,没有境界;若能旁若无人,便是有境界。但世间人,大都是那会羞愧者,而做不到随心所欲。</p><p class="ql-block">要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最关键的是我们从中得到的体验和乐趣。我们做事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看着舒服。如果因为怕别人看不起,从而不愿坐在路边摊子上喝自己那最喜欢的汤,损失的是自己,同时也没有成全别人。为了一个路人的喜好,而放弃自己最最喜欢的事情,是最愚味的。人生在世,平常心对待即可。</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于禅商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