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谏 || 玄奥五千言 解老又一鸣

北京大秦岭书画院

<p class="ql-block">  拜读王西平先生新出版的《老子辨正》,他以五十万字解读老子的五千言。我感到在这“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里,又多了一部精辟的辨正之作。这位八十多岁的文史研究者,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为老子《道德经》而辛勤探索,其成就令后学敬佩不已!&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nbsp;冥冥之中,我觉得作为人生轨迹和终南归宿,老子、王西平先生之间存在着某些神秘的关联。老子为周室守藏史,既研究学问,又管理典籍图书。王西平先生为陕西省社科院原图书馆馆长,既研究唐代文化、当代文学、佛道文化以及户县农民画艺术等,也管理典籍图书;老子在终南山楼观台著述五千言《道德经》,是在他修炼悟道之后于晚年留给世界的精神财富。王西平先生亦在终南山下,经过几十年练功修悟,方在晚年完成《老子辨正》;老子骑牛西去后,留下了许多谜团;王先生名“西平”,他的研究对老子“西”去后的诸多谜团进行了“平”解。</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老子著《道德经》后,二千五百年来,对其研究、阐释、争论的文论难计其数,仅注解就有数百种,在海内外传播的文本,涉及二十多个语种,版本达四百多种。这一方面说明老子《道德经》的影响十分巨大,是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和知识宝库,历代皆作为显学,自古到今研究争论不断;另方面由于版本和注解繁多,对人们了解老子、学习《道德经》也带来不便,甚至有些不同版本及注解南辕北辙,使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难免混乱。</p> <p class="ql-block">  王西平先生这部《老子辨正》,为“平”解谜团和争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证和辨正。当然,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子和他博大精深的著述而言,大家难免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但从总体上,这部著作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具有相对的全面性、正导性、标准型。</p><p class="ql-block"> 其一,综合了“入世”派与“出世”派的观点,具有相对的全面性。</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不同层次的人读老子,有不同的理解。最接近老子的庄子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但在红尘之中,谁能真正做到“无思无虑”呢?“道”在“恍兮惚兮”之中。由于“道”的玄妙性,历代文人学者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方面理解;而专门修道练功的僧道之人,从功能修炼方面阐释。于是,在老子研究中,形成了以文人学者为主的“入世”研究者和以道家修炼为主的“出世”修行者。这两个派别的观点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但对于普及和研究老子而言,人们总希望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以期对《道德经》做到全面而不是片面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王西平先生正是这两个体系的综合者。他既是文化学者,又有二十几年的修道练功感悟。王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长期在陕西省社科院担任研究员,出版了多部著作。他在图书馆工作期间,整合了大量道学典籍并予以深入研究。同时,王西平先生通过修道练功,在实践中感悟。他长期坚持“寂欲——致虚——复归——玄览——证道”。在欲化的社会中,只有“常无欲,以观其妙”,才能达到虚极而返璞归真,于“心斋”中“坐忘”,从而在“玄览”中“朝彻”,即证悟大道。正如老子《道德经》第十章中说的:“涤除玄览,能无庛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他通过修炼而体会“道”,把“入世”的研究和“出世”的修道结合起来,其注解老子才能不片面。比如《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的“孔”,河上公注释为“大”,任继愈也注释为“大”。王西平先生注释为孔洞、通道。这个孔洞、通道,“意指天目,眉间穴。这个孔穴是有德行的,所以叫孔德。孔德容纳万象”。他把自己修炼中的证悟与其他研究相结合,便出新意,更有全面的说服力。</p> <p class="ql-block">  其二,从“论证”到“辨正”的相对正导性。</p><p class="ql-block"> 《老子辨正》一书从体例和学术研究方面,颇有特色。该书以研究、训解《老子》为主。《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等,版本众多。王西平先生在《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中,每章统一分五个部分:一是“选本对照”,二是“校勘、辨正”,三是“主旨评析”,四是“校订本”,五是“意译”。这几个层次,使读者在比对中学习和研究,十分清楚方便。</p><p class="ql-block"> 作者于前言部分,开宗明义讲了此书在体例上推出“校订本”的必要性;阐述了“道经”、“德经”编排次序和分章缘起;澄清了《道德经》是老子著作还是集体创作的问题,并对为何选河上公章句作对勘底本作了说明。</p><p class="ql-block"> 在前言之后,作者以《老子及老子书史实辨难》成篇,对老子其人及著作史实作了详细考证,很有新意。如:认为老子本姓“老”,名聃字伯阳,因周室内乱受到牵连“免官归居”后,更名李耳。他以大量史料考证老子生平史事、籍贯以及宣讲《道德经》和成书时间等。</p><p class="ql-block"> 在《跋》之后,作者附录了《论老子所说的“无”和“有”》一文,比对老子所说“无”和“有”的特指性,对如何理解“无”“有”作了详细的研究。《老子》全书“有”字出现约83次。“无”字出现约100次。作者区分了平常意义的“有”和“无”,及有独特意义的“有”和“无”,如对第一、第二、十五、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一、四十三章中的“有”和“无”,各个阐释了其特指性和意义。于是,不同“有”与“无”的特指意义弄清楚了,其相应文句的玄奥性也就释然而解了。</p><p class="ql-block"> 此外,作者发现老子许多论述与现代高科技的粒子、光能、信息理论非常接近和吻合,从而对“道”、“朴”、“一”、“玄”……都有新的解说和定位,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p> <p class="ql-block">  其三,从“传世本”与“帛书、竹简本”的比对校勘、辨正中形成“校订本”,具有相对标准性。</p><p class="ql-block"> 王西平先生鉴于《老子》版本的多样性、差异性,发宏愿要校订出一部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校订本”。他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接近《老子》原貌;(二)便于广大读者诵读;(三)适宜在世界范围流传。</p><p class="ql-block"> 他选河上公、王弼、傅奕三个传本中之一作底本,对照帛书、竹简、北大汉简本,参考其他传本,择优而从。经过比对研究,最后定为以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作为对勘底本,与帛书对照,并比对历代有代表性的注本,以期展现《老子》古本面貌;同时,他还大量参考近、现代学术界的各种《老子》注解和研究成果;再通过校勘、辨正,而形成相对标准的校订本。&nbsp;</p><p class="ql-block"> 如在第三十六章,老子讲“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许多版本和注解曲解了老子的意思,认为老子运用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策略和权术。王西平先生认为老子不是在讲权术,而在揭示事物运动的道理、规律。其意思是“将要废败的,必定原本是兴旺的;将要获取的,必定原本是给予的。”说明兴盛与衰败、给予和获取的辨证关系。在此章最后的标点上,王先生将“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断为一句,在“强”后面点逗号,在“渊”后为句号。与后面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分开。这样纠正了以前版本的“术、谋”论。后两句的意思为“柔弱能胜刚强,就像鱼不脱于水一样,人和事都不能脱离于道。强盛者绝不能背道离德将国家的精锐兵力和优良武器,在别人面前显示、炫耀”。这样解释,是更为接近老子思想的。</p><p class="ql-block"> 类似的勘正、校订很多。王西平先生以多年之功,在桑榆暮年呕心沥血,在林林总总的“我注老子”著作中,捧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是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nbsp;终南山下过去有一位贤者张载,曾言士夫的使命之一“为往圣继绝学”。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语),对往圣老子的绝学有了严谨的继承和注解。这部著作的出版问世,对老子的学习普及和研究而言,堪为功德无量之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刘亚谏 《老子修道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刘亚谏为《老子辩正》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