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前的铁柱历史故事

刘长春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贵州巡抚江东之,来到贵阳城南一带游览,看见南明河水碧波荡漾,鳌矶石昂然耸立,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楼阁,既可观赏城南胜景,又能培植贵阳风水。 同年,楼阁建成后,江东之命名为“甲秀楼”,并赋予两层深意:一是,取”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之意,倡文兴教,以期人才辈出;二是,此楼“秀甲黔中”,获“抚者必以东之为首”的美誉。 如今的贵阳“城南遗迹”甲秀楼,是筑城地标性建筑。日前,本人发现一张民国早期甲秀楼照片。照片上甲秀楼建筑结构和现今无二,系三层三重檐四角攒尖宝塔顶,不同的是,楼前竖有三根柱子。甲秀楼的照片很多,但楼前有柱子的,却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甲秀楼虽取“科甲挺秀”之意,以表对文化的追慕,但在过去,这里曾有过“刀光剑影”。原本立在楼前的两根铁柱,就充满血雨腥风。<br><br>这两根铁柱,都有一抱多粗,一高一矮,并排立在楼前的石阶上。老百姓说它们是“定海神针”,是为镇住南明河水以免汛期泛滥而立的。其实不然。它们是清朝统治者镇压贵州少数民族起义的铁证。 高的一根有一丈多,是清初叶鄂尔泰镇压黔南、黔东苗族同胞后的“纪功”柱。柱是六面体,其主文如下:<br><br>帝德光被,臣功赫煜,八万古州,生苗帖服。<br><br>熔干销戈,铁柱矗矗,表烈垂漠,载瞻载肃。 此柱铸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br><br>鄂尔泰是满州镶蓝旗人,为清初重臣。雍正三年即1725年,出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时黔东、南一带属“生苗”地区,无人管理,并与清军常有摩擦。雍正四年即1726年,广顺州长寨地区的布依族、苗族起义,鄂尔泰率兵进剿,武力镇压,并趁此控制了绝大部分“生苗”地区。同时上奏雍正,请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即改土官统治为流官统治。此请深得雍正赞许。之后鄂尔泰又进缴古州(榕江)、台拱(台江)以及腊尔山区域等“生苗”地区,历时八载,血流成河,奠定了“改土归流”的基础。鄂尔泰将在镇压中收缴的少数民族义军的武器,“熔干销戈”,铸成甲秀楼前的这根铁柱,“表烈垂漠”。 另一根铁柱稍矮一些,不到一丈高。这是总督云南贵州的勒保镇压南笼(安龙)布依族同胞起义的“纪功”柱。其主文如下:<br><br>圣武维扬,诞及蛮荒,兴义洞洒,挞伐用彰。<br><br>功成锡爵,苗俗安良,剿抚永制,铭柱重光。 此柱立于清嘉庆二年即1797年,晚于前柱65年。<br><br>清朝中期嘉庆二年即1797年,在黔西南的南笼即安龙,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布依族农民大起义。因为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一个年龄只有20岁的布依族姑娘王囊仙,因此历史上又称“王囊仙起义”。这次起义以布依族农民为主体,并有苗、彝、汉、回等各族农民参加。虽从开始到失败,只有10来个月,但起义浪潮席卷了黔、滇、桂三省结合部几十个县,纵横数百公里,影响巨大。 起义军分南路和北路。南路义军包围南笼,久攻不克,于是挥师向南,攻占了黄草坝和捧乍。北路义军占关岭,克镇宁,直逼贵阳,吓得省城清军如惊弓之鸟。起义的节节胜利,惊动了朝廷,嘉庆皇帝下令剿办。云贵总督勒保赶往南笼,攻破义军的大本营洞洒,对义军进行残酷镇压。王囊仙被押送北京杀害。1818名义军头领被杀于南笼城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勒保照鄂尔泰的方式,把收缴的义军武器熔化之后,铸成铁柱,立于甲秀楼前。 在王囊仙起义中,因南笼一直未被义军攻克,故清庭“特赐嘉名”,改“南笼”为“兴义”,并划黄草坝即现在的兴义市归属于其下。这是贵州唯一的一个由清庭颁旨命名现在也未有改变的县。<br><br><br> 甲秀楼前这两根铁柱及其铭文,由于都是为清政府镇压少数民族“纪功”,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因此解放以后就把它拔除,先横放翠薇园,后移到省博物馆内,现在还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