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之四 火🔥的国度阿塞拜疆

吴朝骞 朱飞宇

<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晚,从第比利斯坐飞机前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行程只一个多小时,晚入住巴库温德姆花园酒店。阿塞拜疆主要景点都离巴库不远,要在这个酒店连住三个晚上。</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国土面积不大,约为8.6万平方公里,但地理位置独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小高加索山脉自西向东穿越全境</span>,既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桥梁。阿塞拜疆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当时它是波斯帝国的领土。其后阿塞拜疆先后被蒙古、伊朗、突厥、俄罗斯等势力征服。1991年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名字源自古波斯语,意思就是“火之国”。这片土地上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60亿吨 。天然气遇明火便成了长明火,过去阿国人不明白为何这火焰燃烧数百年也不熄灭,因而恐之、敬之、神之、拜之,拜火教因此盛行。马可波罗13世纪经过此地时,也形容它为“无源之火”。</p><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人对火焰怀有崇敬之情。国徽的中央便是一团旺盛的火焰,代表着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在阿塞拜疆这片土地上永远燃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0月23日一早大巴开出酒店,开始一日游。酒店出来是一条很宽阔的现代化大道,沿途一晃而过巴库许多著名建筑,如巴库高等法院、石油公司办公楼、巴库奥林匹克中心、地毯博物馆、阿塞拜疆苏维埃、莲花大厦等多种风格建筑各展风采,争妍斗艳,初次照面的巴库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前总统盖达尔<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阿利耶夫画像随处可见。巴库有很多以他名字命名的重要建筑,如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盖达尔阿利耶夫体育馆等,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更是巴库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阿里介绍,巴库每年承接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阿塞拜疆站的比赛,比赛赛道名为“巴库城市赛道”,赛道连接现代公路和古城街道,展示巴库老城和新城的英姿。</p> 迪里巴巴陵墓和珠玛清真寺 <p class="ql-block">  大巴驶出市区,开往沙马基古城方向,有一段路路况并不太好,四周是茫茫的荒原,山麓上少见树和草,更少见羊和牛,不是高加索山脉曾经给我们留下的多彩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高加索三国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都很相似,但由于历史原因,格鲁吉亚信奉东正教,亚美尼亚信奉基督教,阿塞拜疆主要信奉伊斯兰教。</p> <p class="ql-block">  沙马基是阿塞拜疆沙马基区首府,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东南侧,建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8世纪时成为希尔万沙王朝的都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91年沙马基发生大地震,希尔万沙王朝的都城迁至巴库。沙马基以传统的沙马基地毯而闻名,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神秘的迪里·巴巴陵墓,位于沙马基区的一个村庄,依山而建,两层结构,圆形穹顶。十五世纪初,正值阿塞拜疆逐步伊斯兰化时期,这里悬崖峭壁上有许多天然洞穴,成为伊斯兰苏菲教派苦行僧修行的地方。相传一个叫麦哈迈德的苏菲派教士,修行圆寂后真身还在,当地人见了惊叫:迪里巴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建筑原来“悬挂”在崖壁上,进入陵墓要走悬崖小道。这长长的台阶是后来修的。</p> <p class="ql-block">  迪里巴巴陵墓和巴库老城的宫殿修建于同一时代,石雕装饰、窗棂布置等都精致繁复,体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希尔万王朝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水平。<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幢石头建造的陵墓规模较小,有狭窄的通道口上下。门口和楼梯的石头被游客和朝圣者的脚步磨得光滑铮亮。这里不仅是游人游览的古迹,阿塞拜疆人也常来拜祭,他们认为拜谒迪里巴巴陵可以减灾祛病,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  珠玛大清真寺是阿塞拜疆最古老的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43年,期间多次因战争和地震被毁。现存的2013年后修复的。珠玛清真寺是阿塞拜疆历史发展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进入清真寺,所有人都要脱鞋子。高大宽敞的大厅,地面铺着地毯,八角形的穹顶及吊灯非常精美,瓷砖颜色十分素雅,周边嵌有阿拉伯文书法,体现了伊斯兰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面向麦加方向,用来指导礼拜的壁龛米哈拉布。</p> <p class="ql-block">  珠玛清真寺广场上的大理石碑,记录了清真寺曾在1859年及1902年遭到地震损毁的史实。</p> <p class="ql-block">  中餐安排在诺胡湖农庄,这是一个休闲旅游地,天气和气温刚刚好,餐桌沿着诺胡湖边摆放。</p> <p class="ql-block">  一边品尝阿塞拜疆特色美食,一边欣赏湖边的野鸭们嬉闹争食,后来又拿吃剩的面包喂食野鸭,玩得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  餐桌饮料散发的甜味,引来一群不速之客。小蜜蜂们在饮料杯里飞来飞去,而后停在杯壁里伸出长嘴舔着喝,最后干脆在饮料里畅游。这饮料还能喝吗?</p> 拉胯的七仙女瀑布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玩七仙女瀑布,看多了国内外著名瀑布,本来对瀑布已经无感。大巴停下来,走一段上坡路,再走一段特产街,再走一段石阶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这瀑布实在拉胯,睁大眼睛还是一条小小的溪流。</p> <p class="ql-block">  这瀑布还不如山脚下停的一辆拉达车吸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  实话实说,阿塞拜疆第一天的景点太平常了,但阿塞拜疆的美食却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晚餐安排在巴库老城边的一个餐厅,主食是特色餐国王抓饭。在久久的期待中一笼白气腾腾、香喷喷的米饭上来,外皮烤得黄灿灿,里面加了各种调制好的肉,吃在嘴里浓浓的香味。这个抓饭既有仪式感,味道亦不错,是外高加索最有特色的一道美食。</p> 戈布斯坦的泥火山和岩画 <p class="ql-block">  10月24日,继续周边游,目标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库以南55公里的</span>戈布斯坦镇,这个小镇同时拥有泥火山和史前岩石壁画两项世界遗产。从巴库出发约一个半小时,就来到泥火山,这是一次很独特的经历。 地球上火山随处可见,但泥火山却很少见。</p> <p class="ql-block">  世界最大的泥火山群,是阿塞拜疆最引以为傲的景点。荒野上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包,都是小小的火山口。阿塞拜疆拥有大大小小近400座泥火山,约占地世界上已发现的泥火山总数的一半!故有“世界泥火山之都”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大多发生在大断层的交汇处,有两种原因形成泥火山。一种是地层异常超压,另一种是横向地址构造挤压形成。泥火山冒泡时有地下的天然气溢出,一点就燃。因风太大,导游阿里做了好几次示范,都没能使气体着火。</p>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里面只有一条简易的栈道,而没有其他设施。真的应该庆幸这天没有雨,不然这松软的泥土将会更松软更泥泞,能不能承受我们的身躯都不一定呢?更不要说爬坡!</p>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喷发,顺着火山口流淌下来的不是岩浆,而是泥浆,由黏土、角砾岩、地层水、气体等组成。</p><p class="ql-block"> 泥火山外形多种多样,有的顶部呈完美的圆锥形,是“微火山”应该有的样子;有的顶部平坦塌陷,没有喷发时,很像建筑工地的水泥搅拌池,偶然噗嗤一下喷出一个个泡泡,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近距离欣赏泥火山,会感叹造物者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伸手去试试泥浆,凉凉的,腻腻的,全然没有“火山”的炽热和威严。用矿泉水瓶子舀一瓶泥浆,带回去做面膜,以体验一下和大地深处泥浆亲密接触的感觉。回国时机场办理托运,行李箱被格外关照,开箱检查,层层打包中有一瓶来自阿塞拜疆的泥火山泥浆。</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泥火山确实好玩,手机照片难以拍出神韵,短视频更有代入感。这有节奏的咕咚声,好像脉搏在跳动一样;大风的呼啸声非常恐怖,令人震撼;游人们现场发出的惊叫声,声声入耳。</p><p class="ql-block"> 老宋朋友在朋友圈狂赞:“这个好玩!”</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岩画位于里海岸边有一带怪石嶙峋的小山丘,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岩石画所在地,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戈布斯坦岩画有6000 多幅,其历史可追溯到2万年前,最近的也有50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岩画题材十分广泛,有战争画面、原始舞蹈、狩猎,坐船航行等人类活动的场景,也有最具代表性的男人、女人图案,以及牛🐮、羊🐑、马🐴、骆驼🐫等生产生活资料的刻像,证明从旧石器时代到中世纪,曾有人类在这里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也看过国内宁夏贺兰山岩画,尽管相隔万里,尽管相距万年,两地的岩画居然这么像!图案都是这样浅显明白,线条都是这样纯朴自然,有的图案看上去象形文字。说明艺术是相通的,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的这块石头通过敲击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每个石头都有自己的音色,这些石头是先祖们最早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  向东是一片裸露的沙砾,远望似乎可以看到里海。戈布斯坦原来位于里海边,转眼千万年,海水退后数公里,只有印刻着历史的岩石还静静守护在这荒芜的原野上。</p> 里海、石油和巴库 <p class="ql-block">  中午安排在里海边一个餐厅,主食是烤鱼,味道相当不错。高加索各种餐食烤制是灵魂,万物皆可烤,烤鱼烤肉烤鸡腿烤蘑菇烤土豆烤西红柿烤茄子烤洋葱,只要想得出,没有烤不成。</p> <p class="ql-block">  里海也有湛蓝的海水,广阔的海滩,白色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它与黑海最后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距今不过1.1万年。里海也是世界上接壤国家最多的湖泊,沿岸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五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  里海是世界上仅次于波斯湾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第三大油气产区,石油和天然气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海底是世界最早最著名的石油产区之一。20世纪初,巴库油田产量几乎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是前苏联的石油基地。巨大的油气资源为阿塞拜疆带来巨大利益,前苏联时期阿塞拜疆是唯一不需要中央财政补助的加盟共和国。今天的阿塞拜疆也是高加索三国中经济最活跃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首都巴库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南部,是阿塞拜疆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拥有里海沿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储存、转运港口,被称为“石油城”。确确实实,巴库因石油而发展,因石油产业吸引全球投资者的投资,各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拔地而起,构成城市的新天际线,成为一座充满历史气息的现代化的都市。</p> <p class="ql-block">  晚饭前在巴库滨海大道散步,看到了巴库的新地标之一——火焰塔。三座火焰状的塔体屹立在巴库里海边的高地上,通身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楼体是曲线优雅的火焰状,展现阿塞拜疆人对火的敬仰和崇拜。这三座建筑分别高36层和39层,最高的塔楼为奢华土豪的公寓楼,另外两座塔楼分别是五星级酒店和写字楼。</p> <p class="ql-block">  滨海大道旁的“水晶宫”有人说它像一顶皇冠👑,又有人说像白莲花。这座超现代设计风格建筑是一座多功能的室内场馆,曾经是2012年欧洲歌唱大赛的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  里海边的阿塞拜疆“地毯博物馆”,建于1967年,建筑造型是一条半展开的手工地毯形状。阿塞拜疆地毯编织是“国宝级”艺术,于2010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p> 比比·海巴特清真寺和火神庙 <p class="ql-block">  从戈布斯坦返回的路上,拜访比比-海巴特清真寺。比比·海巴特清真寺是阿塞拜疆伊斯兰教中心,最初建于1281年,1936年被摧毁。现今的建筑建于1990年。上午从巴库开往戈布斯坦的路上,抓拍了这张全景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座当地被称为“法蒂玛清真寺”的位于里海之滨,周边景色优美,能看到巴库的海上石油钻探点和码头的仓库、轮船和塔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去过伊朗,但从清真寺内部装饰的风格、装饰的细节、装饰的色彩等判断,感觉明显受伊朗清真寺的影响。历史上阿塞拜疆曾是伊朗的领土,阿塞拜疆族也是现在伊朗的第二民族,是不是有此渊源呢?猜猜而已!</p> <p class="ql-block">  火神庙位于阿普歇伦半岛,距离巴库仅30公里。火神庙是“永恒之火的地方”,地表的天然气遇到明火熊熊燃烧,终年不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代人以为这是神迹,直接对着火焰跪拜。</span>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王朝的波斯帝国统治这块土地, 波斯帝国信奉拜火教, 将这块区域取名为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度”,最早的巴库火神庙也出现在这个时期。</p><p class="ql-block"> 对火的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追求和寄托。古希腊神话英雄普罗米修斯被称为“盗火者”,因为他把神火种带到人间。中国神话中的燧人氏最早学会钻木取火,因之被奉为“圣贤”,奉为“天皇”,奉为“火祖”。现代奥运会火种的采集仪式,也延续了人类对火的崇拜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  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着重写到的明教就起源于拜火教,源于波斯,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源于阿塞拜疆。</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永恒之火在19世纪由于地下天然气的过度开采而熄灭,现在看到是前苏联时期接入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在不断燃烧。</p> <p class="ql-block">  巴库的火神庙,修建的年代很早,在漫长的岁月中屡建屡毁,现在看到的城堡式建筑,修建于17-18世纪。周围的小屋,陈列着火神庙历史和典故的详细介绍。</p>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p class="ql-block">  10月25日,在阿塞拜疆也是在高加索的最后一天,主要在巴库市区,用脚步丈量和感受最真实的巴库城。</p> <p class="ql-block">  阿利耶夫文化艺术中心是现代巴库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建于2012年,设计者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被认为是“改变了我们感受空间的方式”的建筑师,建筑界的“曲线女王”。</p> <p class="ql-block">  按照投资方的要求,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力图挣脱巴库传统的苏联建筑模式,努力表达阿塞拜疆的文化情感,汇聚一个展望未来的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建筑的白色的不规则流线型墙体,各种曲线的完美组合,带着鲜明哈迪德风格,更是对传统特别是前苏联建筑风格的一次革命。</p> <p class="ql-block">  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澳门都有她的作品,如北京大兴机场、SOHO建筑群,广州大剧院等。但是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无疑是这位天才设计师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  门外汉绕着走了一圈,这个神奇的建筑给了我们特别神奇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所在地块是前苏联时期的坦克制造厂,旁边的黄色建筑都是苏维埃式住宅区。</p> 巴库高地公园 <p class="ql-block">  刚走进高地公园就看见一座土耳其风格的烈士清真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清真寺前直入云霄的两座宣礼塔,有着明显的奥斯曼帝国的典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  高地公园是巴库市最佳观景平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巴库海湾,可以看到最美的巴库滨海大道和沿线散落的造型奇特的现代化建筑。</p> <p class="ql-block">  高地公园里又见到“火焰塔”。在巴库,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都能见到火焰塔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  一大群海鸥飞过火焰塔。</p> <p class="ql-block">  这座插着阿塞拜疆国旗很有特色的建筑是巴库市政厅,由一位石油大亨、大慈善家捐赠。</p> 巴库老城、希尔万沙宫和少女塔 <p class="ql-block">  巴库老城区域被古城墙所围绕,代表着巴库深厚的历史记忆。2000年,巴库老城防御性城墙、少女塔和希尔万沙宫等古老建筑,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这是巴库老城的主要入口,建于12世纪,因为正对着旧首都沙马基的方向,也叫沙马基门。</p> <p class="ql-block">  希尔万沙宫是希尔万尼王朝时期的宫殿,希尔万王朝从6世纪到16世纪统治着阿塞拜疆北部的希尔万地区。1191年,大地震摧毁了当时的首都沙马基,于是希尔万王朝的子民迁居至巴库,并开始建宫殿。</p><p class="ql-block"> 希尔万沙宫是巴库古城的制高点,也是中世纪阿塞拜疆建筑杰出典范。整个建筑群由宫殿主体、迪万卡纳、皇室陵墓、宫殿清真寺和浴室等构成。对于整个建筑群而言,各个建筑物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修建的。现在宫殿用作博物馆,展出精美的文物和王宫的用品。宫殿主体建筑的入口装饰非常简单,室内也没有石刻铭文和复杂装饰。</p> <p class="ql-block">  宫殿入口大厅中央有一口深井,从这里下去可直通海边码头,据说是逃生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地毯是阿塞拜疆的传统是一个古老的地毯编织中心。以质地致密,无绒毛,图案独特著称。自古以来,阿塞拜疆的地毯用于覆盖地板,装饰内墙,沙发,椅子,床和桌子。</p> <p class="ql-block">  这个物件很有故事。它来自遥远的塞舌尔群岛,是用岛上的海椰子果实的一半雕刻而成的乞丐碗。这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神秘主义者苦行僧随身之物,作为放弃所有世俗财产和接受别人施舍的标志。乞丐碗上面刻有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铭文和祈祷。</p> <p class="ql-block">  这《古兰经》很有年代感,外面的包装都稀旧了。</p> <p class="ql-block">  “迪万卡纳”位于宫殿北侧的一个独立庭院内,三面建有拱廊,中心是一座八角形亭式建筑,其外环绕有一圈同样结构的开放式拱廊,顶部覆盖有圆形穹顶。导游介绍这是希尔万沙王朝的法院,用于审判当年的犯人。</p> <p class="ql-block">  迪万卡纳大门有着希尔万沙宫殿建筑群最精美的雕刻,其上装饰着精致繁复的无花果和葡萄叶雕刻。门楣上布满了繁复的阿拉伯纹饰和铭文。这些复杂的装饰细节元素似乎来自伊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个景点,导游阿里都会带我们寻找最佳拍摄机位,而且示范最优美的拍照姿势。</p> <p class="ql-block">  宫殿清真寺建于1441年至1442年,是一座带宣礼塔的清真寺建筑。</p> <p class="ql-block">  位于宫殿的最下层,是一座属于宫殿设施的哈曼(土耳其浴室),建于15世纪。</p> <p class="ql-block">  微型图书博物馆位于宫殿的北面,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私人微型图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些微型书由萨拉霍娃女士历经30年心血收集而来,其来自64个国家、超过6500多本。这些书最小的只有1枚硬币那么厚,有阿塞拜疆文、中文、俄文、英文……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不仅有阿塞拜疆的经典作品,还有一些各国罕见的珍藏版本。</p> <p class="ql-block">  对中国旅客来说,看到中国的连环画、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全套的四书五经等,感到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  有“古建筑明珠”之称的巴库少女塔是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中心,比邻里海海滨,高29.5米,墙厚4到5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上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用石灰石砌成。古时候,塔上的窗口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火把,以抵抗外敌的进攻。</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少女塔是一座历史博物馆,也是游客汇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少女塔临海凭风,既是瞭望塔也是护城堡。外形半圆半方,建筑设计十分巧妙,圆形部分朝北,寒冬的北风绕塔而去,塔的突出翼朝南,每到夏季,将凉爽的南风导向城内,因而塔后的巴库老城始终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巴库古城墙建于12-15世纪间,和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大体相同的年代,古城墙全部用石头砌成,完整的包围着巴库古城,至今城墙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在巴库老城行走时满满的历史感迎面而来。迷宫般的街巷用石板铺就,贯穿古城,几百年来无数人的脚步丈量,在石头上摩擦出时间的微光。</p> <p class="ql-block">  老城建筑别具一格,通体浅黄的色调和谐柔美,又融合了欧洲和伊斯兰的建筑风格。这个巴洛克的建筑非常精美,门口标识着私宅而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  交叉路口的建筑是水手之家(House of Sailor),巴库老城典型的欧式风格与本土风格融合的建筑,目前这里是考古学和民族志博物馆所在。</p> <p class="ql-block">  老城内有许多雕塑叫人印象深刻,艺术商店门口的老妇人塑像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雕像,他曾经住过身后的这个建筑内。</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信奉伊斯兰教,却是最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十分开放世俗,对妇女衣着限制不多,公众场合很少看见戴头巾蒙面纱的女性。我们看到的都很时尚,人手一个手机。</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巴库老城内有三个外国领事馆,这是意大利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  巴库是被严重低估的城市,距离遥远,了解不深,总以为巴库只是一座石油城。实际上巴库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魅力更有灵魂的城市,各种风格的建筑,从欧洲古典主义到伊斯兰建筑特色,从前苏联时期斯拉夫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从古老的民居到现代主义建筑,各种建筑风格完美结合,今天的巴库号称小上海、小迪拜。限于行程和篇幅,把在途中、车中等拍摄的巴库新城的特色建筑做了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  晚上离开巴库前往乌鲁木齐,<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span>新机场给了我们最后的惊喜和好感,候机大厅新颖环保,仿佛是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一个个用木材搭建的“茧”,实际上是咖啡馆、售货亭和其他便利设施。</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巴库,再见了阿塞拜疆,再见了高加索!</p><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山脉是亚欧大陆的分界线为界。“北高加索”属于俄罗斯;南方则称为“外高加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国家。外高加索三国处于处在欧亚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周边曾崛起过数个世界上伟大的帝国,北面是俄罗斯帝国和前苏联,西面是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南面是波斯帝国(伊朗)。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的金戈铁马也曾踏入这块土地。</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来,高加索始终是各大地缘力量的博弈场所,也曾几次遭受超级大国的吞并和欺压,在历史的夹缝中,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阿塞拜疆信仰伊斯兰教,又是最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格鲁吉亚则信仰东正教。</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环境看,高加索三国领土绝大部分属于亚洲,但从历史文化及经济等各种原因综合看,它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亚洲国家,更认同是欧洲国家。1991年高加索三国宣布独立时,从政治到经济全盘加入欧洲体系,体育更不例外,从来不参加亚运会。足球方面都加入了欧足联,尽管在欧洲被虐鲜有出头之日,也不愿混迹亚洲足球圈。</p><p class="ql-block"> 短短15天旅行,感受了高加索的阳光,高加索的雪山,高加索的美景;接触了高加索三国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品尝了高加索的美食,高加索的葡萄酒。这是一个美丽、梦幻的地方,使人留恋、回味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