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70</p><p class="ql-block"> 阅读教学也同样要思考这样三个层面:一是事实层面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怎么教的问题;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教的问题。为什么是教这些内容而不是教另外的内容?教这些内容的背后,有依据吗?这些内容的核心价值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一、事实层面,即“教什么”</p><p class="ql-block"> 1.“教什么”要避免“三化”</p><p class="ql-block">P71</p><p class="ql-block">……“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是余光中老师的一句话。语言的背后就是文化和思想,二手无法割裂。</p><p class="ql-block"> 总之,教学内容建构的问题,不少。一种是随意化,归结为兴之所至,心随意动。第二种是点状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种情况,是存在两极化,有的课太偏重工具,有的课太偏重人文。</p><p class="ql-block">P72</p><p class="ql-block">【要点评议】</p><p class="ql-block"> 太偏重工具的课,仅仅注重为“语文”所用,教学向“言语形式”一边倒,把文本的诗情画意通通过滤掉了,把作者为文的初衷抛之脑后,难免出现“断章取义”,自然将文章异化。正如有同学说,自然阅读的时候,为之动情、深深感动,可是经语文老师一讲,索然无味。太偏重人文的课,也饱受诟病,被视为“非语文”、“泛语文”。真正好的语文课,常常既教出了原文的独特之美,又让同学获得了语文方面的长进。这两者其实本来就应相互沟通,互相促进。</p><p class="ql-block"> 另外,教学内容的“随意化”处理,其实质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特性问题。语文教什么,需要有理据支持。</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内容的“点状化”问题,是指优秀文本是个有机整体,如果教师没有吃透课文,难免出现胡乱点读的毛病。正如高明的读者能抓住文本要害处一样,高明的老师也能够在关键处、紧要处设问,从而引导学生突破疑点、难点,走向语言的幽深处。</p><p class="ql-block"> 2.确立“教什么”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p><p class="ql-block"> (1)文本解读首先需关注整体</p><p class="ql-block">……文学艺术作品的美,重要的是整体目标,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匀称、均衡与和谐。如</p><p class="ql-block">P73</p><p class="ql-block">果。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见树不见林”,得到的印象必定支离破碎,抓住片言只语得出的解读,是很容易违背原意的。</p><p class="ql-block">……对文本的把握,一定要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p><p class="ql-block">(2)文本解读须把握内部特征</p><p class="ql-block"> 首先,关注特殊字词的深层含义。……而且要立足于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理解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意蕴。……</p><p class="ql-block">P74</p><p class="ql-block"> 第二,关注反常态的表述。……</p><p class="ql-block"> 第三,关注看似矛盾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还有,关注反复出现的词句。……</p><p class="ql-block"> 最后,文本解读还须关注各种关系。……还有一个是叙述视角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要点提炼】正确解读文本的要点:关注整体;把握语言特征。</p><p class="ql-block"> 把握语言特征,表现为:特殊字词的深刻含义;反常态的表述;看似矛盾的描述;反复出现的语句;词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叙述视角等。</p><p class="ql-block">二、技术层面:即“怎么教”</p><p class="ql-block">P76</p><p class="ql-block"> 总之,今日的课堂需要重体验,而非认知接受;重策略,而非提供答案;重生成,而非按兵不动。</p><p class="ql-block">【要点提炼】</p><p class="ql-block"> 这句总结的话语非常关键,体现了新的阅读教学理念。“重体验,而非认知接受”,就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或他人现成的阅读结论;“重策略,而非提供答案”,就要求老师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过程的促进,而不是理解的结论的提供;“重生成,而非按兵不动”,就要求激发学生对文本生成自己的理解和意义。语文课堂教学“应重重构,而非复现文本”,就需要保护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构建自己的意义。这种课需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建构,而不是解读结论的展示。</p><p class="ql-block">P77</p><p class="ql-block">三、价值层面:即“为什么教这些”</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教这些”由课程性质所决定</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的教学内容是由语文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p><p class="ql-block">【要点提炼】</p><p class="ql-block">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语文教学目前的一些问题,可能都源于对这句话的误解。</p><p class="ql-block">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语言特征的归纳+人文主题的阐释。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讲语文课等于“语言+主题”。</p><p class="ql-block"> “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其含义是指,语文的人文就蕴含在具有工具性的语言中,工具性的语言本身就具有人文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2.“为什么教这些”由阅读特质所决定</p><p class="ql-block">P78</p><p class="ql-block">……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专门讲思想内容,另一堂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p><p class="ql-block"> 张志公老先生曾经就语文学习打过一个比方。他说: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通过弄清语文形式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为什么用这种语文形式来表达这个内容。也就是,从语文形式到文章内容,再回到语文形式。</p><p class="ql-block">P79</p><p class="ql-block"> 3.“为什么教这些”由文体特点所决定</p><p class="ql-block">……阅读与写作都是文体思维,阅读与写作一旦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p><p class="ql-block">P80</p><p class="ql-block">……在诗人笔下,康桥的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化的特点,而诗人的主观感情又是自然化的,完全是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在体会情感美的同时,还要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因为诗歌的主题正是在回环往复的循环中不断得到深化的。</p><p class="ql-block"> 诗歌有其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抒情性);想象丰富(想象性),呈现出跳跃性结构;语言凝练,讲究陌生化,节奏与韵律感强(音乐性);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p><p class="ql-block">P81</p><p class="ql-block">技巧,如起兴、象征、隐喻、意象等。</p><p class="ql-block"> 诗歌的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决定了诗歌教学应重感悟体验、重二度创作、重情感朗读等特征。</p><p class="ql-block">4.“为什么教这些”由学生实际所决定</p><p class="ql-block"> 所以,一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的确定,要考虑四个方面:既要考虑课程性质,又要考虑阅读特质,还要考虑文体特点,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p><p class="ql-block">反思:以学定教,抓文本和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