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繁花》,看繁华?

虚实之间(龚)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一个中学同学群和一个大洋对岸的大学同学,发电视剧《繁花》有关的帖。昨天和今天追了十二集(沪语版)。扎劲额(来劲的)!那些九十年代上海风起云涌的炒股、做生意、黄河路美食街的事,自己这个六十年代上海人,没有资格亲力亲为去蹚浑水,但灵魂是被那些事,那些灯红酒绿霓虹灯轰炸过的。当然黄河路上的店也是去吃过几家。</p><p class="ql-block"> 看到上海证交所成立,股票认购证和股海浮沉的故事。尤为感叹!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开业仪式时。自己大学同班,其时在美国美林证券打工的同学邱大哥,是作为美林证券公司的代表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仪式的。邱同学百忙中抽出时间,招呼我和另两位在沪的同学,在他下榻的北京路政协大楼一见。一叙同学情之外,难忘邱同学言及中国证券市场初发,是一个供需不平衡,供小于求的市场。这个结论对学经济类专业的自己听进了,但没有去实践。因为“脑筋冇(没有)贼进”。国企打工一个月百元左右工资,一没钱,二没有钱生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识。</p> <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一直接受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教育。大学毕业工作后,改革的浪潮和开放的思潮一波接一波。大学时代被正统批判的西方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也逐渐被引进。上班后工作地点在当年上海最大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不远处,午饭后午休时常去那里闲逛。一次看到读大学时被批判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套三册,就买了回来(现在还在新华路家里书柜中放着)。自己花了不少时间把那三本书看完。接触到了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学的许多概念和知识。许多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都似懂非懂。但这是一部不空洞说教的书,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概念在这里有完全不同的论述。</p><p class="ql-block"> 《经济学》开始部分就讲资源的“稀缺性”来阐述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供需关系又自然延伸出一系列的经济关系和市场。自己懵懵懂懂中明白了市场经济体制中,供需关系,价格等等因素是如何在一个“看不见的手”推动下,调节人与物两种资源在社会中的配置。</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讲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物以稀为贵市场通过价格手段来调节供需,从而进行资源配置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这个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不认可的,教科书中也不认可市场有如此非人为因素的调节经济的功能。因为马克思关于价值与价格等等的理论,在那个时代,要阐明的是剩余价值理论和剥削,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序与罪恶。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走向物质财富充分满足走向共产主义按需分配。</p> <p class="ql-block">  股票市场是资本的市场,股票价格涨跌,几乎只受制于股票的供求关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理论,同学的金口面授,没有让自己从理论走向现实。中国的股市浮浮沉沉几十年了,普通百姓股海大富的,身边没有碰到过,身败家破的有见。也曾是股市一散户,除了一直有上涨的赚钱欲望,一直都是股市被“看不见的手”割肉的散户。</p><p class="ql-block">​​ 萨缪尔森《经济学》有不少图表和公式。其中有一个著名的,与心理学关系密切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公式中的效用在经济学中用来表示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这个与物质有关的分子与纯精神的分母关系,是从经济学角度告诉人类,幸福(作为结果)在欲望不变时,与物质享受和满足成正比,一荣俱荣(增加)一损俱损(减少);当物质享受不变时,欲望的增减与幸福则成反比关系。</p><p class="ql-block"> 看《繁花》剧中当年的繁华,三十余年过去了。上海黄河路已经没落了多少年了?当然如今上海有更多繁华的饭店饭馆。2023年最后一个股票交易日,上证指数还在三千点不到的点位苦苦支撑,打着所谓两千九百点的保卫战。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是怎么回事?想必没有什么人能想明白。那些几十年来,拿真金白银拼进股海而不是搏入房市的人,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 国人没有出过《经济学》那样了不起的书,写下经济学的“幸福公式”,但国人更早就信:“小富由俭,大富由天”。如果我们不贪求享受和满足:认命,那就把分母(欲望)尽量变小,方程式那一头的结果:幸福,就会变大。能有多大?如果分母小到无限趋向于“0”(不为“0”方程式依然成立),那分子仅仅为“1”就够了,结果(幸福)都会是无限大。可能?去修心。不可能?修身去。</p> <p class="ql-block">  短文分享给大洋对面的同学邱大哥后,回复并惠赐当年照片,一并附上:</p><p class="ql-block"><b> 炽荣新年好,祝全家健康幸福! 感谢分享! 先去下载“繁花”,该片对此地区还是封闭的。拜读了大作,感慨不愧为人大毕业出来的人,凡事先搞出个究竟,先把理论搞清楚。经济学是这里商院学生的必修课,我孩子在高三就读完了。</b></p><p class="ql-block"><b> 那么走过三十年市场是怎么走的? 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现实与理论的差异, 这个差异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当时的社会看不清,然而时间讲出了一个事实,就是某某主义的“特色”, 因此一切都围绕着“吸金”,外资内资企业民众等等都要纳入这个公营的市场,西方经济学理论说明不了那个市场,是一个扭曲的市场,资本论里的剩余价值都跑到了“户部粮库”里去了,没有韭菜了,连草都不长了,这就是不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当年我受了筹委会的邀请而来,没想到要“送货上门”, 受到了热烈欢迎,但是接受不了我的“货”,一交流,观点上出现差异,我带有的观点受到了汪(注:汪道涵先生)的赞赏,但是筹委会主任李祥瑞坚持要走那个“特色”的路线,未能被其接受(这在中国证券博物馆前年初的馆刊上有所记载)。顺便提示一下,就是上交所的开幕是在12月19日, 可以在你文中用我的全名-邱百川(馆刊也是这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