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次作业布置结合说明文单元的教学设计要求,采取延伸课堂的方式,自觉组队进行。活动中同学们大胆想象,求新求异,运用现有材料制作出了造型各异的桥梁,它们或许是徐志摩笔下充满离别情怀的康桥,或许是融入许仙白蛇传奇爱情故事的断桥,或许是张继深夜停泊的枫桥,或许是茅以升笔下的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匠心独运、设计精巧,桥桥不同,却桥桥富有内涵。</p> 锦虹桥 <p class="ql-block"> 锦虹桥有“锦绣之美,气贯长虹”之意。该桥桥长约30厘米,宽6厘米,高23厘米,是一座结构稳定,形式优美的吊桥。该吊桥由桥面、吊索和支撑塔架三部分构成,主要由一次性筷子一组成,外加502胶水粘合而成,又有彩色丝线加以装饰。桥面部分由多根筷子排列而成,平坦宽阔,牢固平稳,便于通行。吊索和塔架采用三角形结构,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减轻了桥身重要,使桥更加稳固。河流汛期时,桥梁过水量大的特点也能展现出来。桥整体上看上去五彩斑斓,犹如一道彩虹,横跨江河两岸,其精美的设计吸引游客驻足流连。与拱桥相比,吊桥的外形更为美观,结构更为稳固,是当代桥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桥是自然美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递着人们的美好情感。</p> 云梦桥 <p class="ql-block"> 云梦桥,长约235厘米,宽约3厘米,高约4厘米。桥整体成拱形结构,下方有四根立柱支撑,稳定桥面,同时,阶梯交界处用胶水粘连,不易断裂。桥上还有护栏分居桥面两侧,能保护行人,使其不易落水。除此之外,云梦桥的配色也很合理,桥面及其上的护栏为白色,五层阶梯由低到高分别成紫色、绿色、粉色、黄色、白色,护栏也是,让人看了感觉鲜艳又不失内敛。“桥如其名”,云梦桥就像天边霞光中的云彩,寓意梦想要像天边云霞一样绚烂又纯净,鼓励同学们大胆做梦,努力追梦,最终成功圆梦,收获人生。</p> 胜昔桥 <p class="ql-block"> “胜昔桥"寓意着今胜于昔,它自然雅致,造型优美,全长28.5cm,宽14.5cm,高13.4cm。制作材料极其简单,木板、胶水、麻绳等,将木板拼接在一起用胶水粘贴牢固,形成桥的底座。然后,搭上桥墩,将木板放置于上,做成桥面。最后,安上护栏,系上麻绳,便大功告成。桥面画有活灵活现的鲤鱼,还有荡漾着的涟漪,锦鲤寓意着吉祥欢乐与好运,这座桥虽比不上石拱桥的耐磨,比不上吊桥承载力强,但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它的特征。李白诗云:"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p> 鹤云桥 <p class="ql-block"> 此手工桥名为“鹤云桥”,是一座简易悬索桥。桥身长约56厘米,宽约6.5厘米,由废弃的雪糕棒、瓦楞纸和棉线构成,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全桥结构坚固,美观大方。首先,此桥桥基巧妙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充分发挥悬索桥的结构优势,使全桥受力均匀,可以承载至少3公斤的重物。其次,该桥桥体设计经过细致考量,讲求整体的协调美与匀称美,如仙鹤展翅,腾云而飞,其桥名“鹤云桥”由此而来。这座桥凝聚了同学们的汗水与巧思,是一件经过钻研与雕琢的手工品。</p> 嘉海桥 <p class="ql-block"> 此桥名为“嘉海桥”,全桥由硬纸板构成,桥墩高13.6厘米,宽9.2厘米,结实敦厚。桥面长28.3厘米,宽13.7厘米,便于多辆汽车并行,此外,前面两边分别有桥栏,使整个桥美观大方。这座桥最大一亮点是采用了液压原理,必要时可升降,升降高度为8厘米,运用手推式升降桥面,升降平稳、顺畅,类似于千斤顶。运用于海上,上升时船只可通过,对于沿海城市有重要作用。</p> 浔文桥 <p class="ql-block"> 如图为浔文桥模型,桥的长为22厘米,高为9厘米,宽约6厘米,左右小拱各为4.5厘米,中间大拱为11厘米。浔文桥三拱的设计,既可以增加桥的过水量,又节省了材料、减轻桥身的重量、增加了桥的美观性。与传统的拱桥不同的是,桥的左右两岸都有斜坡,其上可修台阶,以免因雨天路滑而给行人带来不便。桥的中部较平整,为梯形设计,桥面两侧采用红栏黄柱,为中国传统配色,充分显现出我国传统拱桥设计与现代新国潮的结合。此外,"浔文桥"的名字也具有深意,"浔文"可译为"水深之处的文化",既表明了我国桥梁建筑传统的博大精深,又彰显了我国桥梁建筑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它们独特的魅力,自信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p> 岚渊桥 <p class="ql-block"> "一桥穿江, 两地分离。" 右图是名为岚渊的斜拉桥。 桥长约20厘米,桥宽约2厘米。斜拉桥结构在力学上属于超凝定结构 ,是所有桥型中受力最为复杂的一种结构。 由于斜拉索索力的部分和施工方法的不同 ,其最终的成桥受力状态出现明显不同。 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是俄罗斯的俄罗斯岛大桥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 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 是由承压的塔、 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几块木板,搭建出稳定的桥身;数根棉线,连接成坚固的拉索。每个零件的拼插,汇聚了每个人的智慧;每根棉线的缠拉,萦绕着每个人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 认真测量、计算,要建好这座桥不容易!</p> 便民桥 <p class="ql-block"> 便民桥桥长约22.5厘米,宽约7.5厘米,两条双行车道,两旁有人行道,高7厘米左右,是一座外形简约、规模宏大 、结构稳定的板桥。该桥符合板桥的传统建筑方式,以四根粗壮的木棍为支架支撑起桥梁,不仅使桥体造型简约美观,而且减轻桥身重量,增加桥的承重量,且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桥的两侧呈斜坡状,将两岸相连,斜坡凹凸不平,有众多突起,增加摩擦力,在雨雪天时,这些凸起起到防滑作用,使行人和车辆上下桥是更稳健、安全。桥面两侧安装扶手,扶手与木柱的交汇处设计成斜坡状 ,使该桥更加美观,成为桥的一大亮点。桥体成原木色,为该桥增添古朴之美。该桥的建筑理念是为使行人和车辆的出行方便,推动交通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起名为“便民桥”。</p> 孤鹜桥 <p class="ql-block"> 孤鹜桥精妙绝伦,全长42厘米,两端宽12厘米,桥距底高5.5厘米,桥梁由6根木棍组合而成,桥墩以16根木棍为基,坚实牢固,桥面宽平大气、双向分明。其特点是:(一)纯手工打造,纯木质建造,用料环保。(二)桥型为吊桥,由四根主木承载绷线,具“M”状,富有创造性。(三)不仅木料轻简,且桥承重性能强,质量一绝。(四)全桥结构匀称,与下方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孤鹜桥在旁还辅以“我在孤鹜很想你!”示牌,更增一抹韵味。视之,不免让人想起那句千古诗联“姿若虹霓,为湖山争秀色;固若磐石,与水月竞久长。”孤鹜桥以唐代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为名,如将此桥带入仙境,诗意之美,灵动之感。古典桥梁承文化,绝代风华引诗情。我国桥梁文化博大精深,其建筑水平更是冠绝世界,而桥,正在这崭新世界中熠熠生辉!</p> 虹岚桥 <p class="ql-block">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自古以来,桥就是诗人赞叹的对象,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为传承中华之文化,我们制作了这座雄伟的“虹岚桥”。“虹岚桥”寓意着我们的家乡岚县飞鸿腾达,这座桥全长82.31厘米,宽约15厘米,桥面上方左右各有一扇桥门,高有20厘米。制作材料极其简单:硬纸板、胶水、剪刀...剪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这座桥像一作为桥面,几道圆弧做为连接两个桥门之间的圆弧,将这全部组装起来后,便大功告成了。桥身蜿蜒曲折,如同一道璀璨的彩虹,合理的结构让整座桥显得优雅大方,却不失庄重。这座手工桥虽比不上石拱桥的雄伟,比不上吊桥的华丽,但承重力强,稳固耐磨。制作大约经过了3个小时。</p> 昆仑桥 <p class="ql-block"> 昆仑桥非常雄伟,全长60cm,高35cm,这座桥的设计几乎合乎科学原理。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条道路,由四条线与桥柱相连,形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二)桥的两边没有桥柱,只有中间一个桥柱支撑,不仅减省了材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并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的过水量。(三)全桥左右对称,结构美观,富有对称美。(四)全桥颜色朴素,大气,桥身为波浪形,上面题有“昆仑桥”三个大字。昆仑桥,是一座杰出的吊桥,倾注了多人心血。(邸文璋,张睿航,柳欣,李政昊)</p> 锦瑟桥 <p class="ql-block"> 该桥名为锦瑟桥。“锦瑟”,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该桥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15厘米,是一座坚实牢固,造型优美,色彩靓丽的盖板桥。该桥主要由扑克牌搭建而成,比拱桥重量轻,又比吊桥施工难度小。其桥墩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数学原理,不仅牢固地支撑着桥面,而且采用镂空的形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汛期水量大时还可增加过水量。桥面十分宽阔,可同时供四辆小车通行。桥的两边还设计了护栏,使车辆行人不易落水。该桥最大的特点是实用坚固,经测试,其最大载重量可达40公斤,这在手工桥梁建造史上是及其难得的。锦瑟桥的外形十分美观。远望,桥梁凌空而起,横跨江面,有如长虹卧波,巨龙横跨般的雄伟气势。近看,桥梁以蓝白为主要配色,给人以清新秀美的视觉体验,引得行人不禁驻足流连。</p> 潭云桥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取名潭云桥,远望犹如横跨江河之上的飞云,形式优美。桥长57.5厘米,主桥长约28厘米,两旁引桥各长约15厘米,呈30°倾角的坡度,宽12.5厘米。桥头共有六根高约18厘米的支撑立杆,左右两边的12根斜拉钢索牵引于此。该桥结构坚固,主要材料由普通的厚纸板和细构木棍组成,但据测试可承受六、七个可乐瓶的重压。桥身由一个大拱和两个小拱组成,小拱可以在洪水期加大桥底的过水量。 潭云桥由王沛涵同学主持构思设计,李宛昕、秦琳熹两位同学参与修建,费时约四个半小时。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的聪明智慧和动手能力,更是对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懂得了寓教于乐的内涵,达到了课外制作活动和课内知识传授双重结合的教学目的,增长了学生领悟美,体验美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制作和说明文写作的能力。借用本次活动也期盼同学们能够架起自己的人生之桥,从青春年华的此岸成功到达人生巅峰的彼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