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琴《砚边旧事》座谈会举行

景明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9日,下午三点,洛阳涧西区作协年度表彰大会暨王秋琴老师《砚边旧事》研讨会在洛阳第13高级中学一心楼会议室举行。</p> <p class="ql-block">《砚边旧事》研讨会开场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秋琴)各位作家,各位文友:</p><p class="ql-block"> 大家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我一走进会议室,大家就惊奇,这里也不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怎么来了位刘姥姥?对,我就像那位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手足无措,不知说点什么为好。</p><p class="ql-block"> 先谢谢各位的光临!</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也曾想过写点什么,但总觉那是作家们的事,太高不可攀,终也不敢下笔。后经朋友们的多次鼓励,又因疫情困于斗室,随下决心拿起了手机,写下了《砚边旧事》。写作的初衷一是感恩人间的大爱,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引领我,搀扶我,帮助我,我感恩不尽,感恩就要表达出来!二是想家庭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应传承良好的家风。目不识丁但有远见的太爷,有责任有担当的先人后己的爷爷,坚韧刚强的奶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四爷,不怕牺牲爱兵如子的父亲,贤淑勤劳与人为善的母亲,几代人形成的良好家风我不但要身体力行,更有责任将它传之后代子孙。</p><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两点,历时两年之久,成书30.5万字,写下了这本回忆。作家陈训蒙先生赐名巜砚边旧事》。友情,亲情,珍爱之,发扬之,光大之!使人间多些温暖。</p><p class="ql-block"> 书写好后,我很忐忑,有人看吗?不会是一堆废纸吧?今天,就敬请各位作家,各位文友暢所欲言,我洗耳恭听!</p><p class="ql-block"> 谢谢!</p> <p class="ql-block">  (杨枥):王老师具有相当好的叙事能力!语言活泼明快,自然精炼,平远式构图,淡泊而有味。</p> <p class="ql-block">  在正确的时段做正确的事</p><p class="ql-block">——读王秋琴老师的《砚边旧事》有感</p><p class="ql-block"> 庄学</p><p class="ql-block"> 即将除旧,即将迎新。这是一场踏在旧年与新年门槛时节的聚会交流。对于这本书,我想说的是,在人生正确的时段,做正确的事。稚童欢乐,少年读书,青年闯荡,中年沉稳,老年回望,耄耋操心(自私)……我觉得这些都是人生的正确。如果拂逆,则是错位。这个“正确”,除了社会层面的要求外,也需是自己认为的正确。人生丰富,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进入到了老年阶段,更多的是回忆,往事回忆得越是清楚,说明你的头脑还是处于活跃兴奋的阶段,大好!而不仅回忆,还要把它录下来,更是不易,且更是大好。所以王秋琴老师拿出了煌煌大作,既回忆又记录,就很了不起了。全书干净(素净),封面典雅,文采出众,也是我读到的回忆录类的最有文学品味的书之一。虽然是线性写作特点,但是以“我”为主干,开枝散叶,牵出了诸多的亲友的人和事。每个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和故事,就此伸展开来,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小社会。一滴水映射一片大海,一个小社会就是一个大社会的“一滴水”,构成了个人的记忆。哲学家们说过,一个人的记忆集合,是一群人的记忆;一群人的记忆集合,是一个地域的记忆;一个地域的记忆集合,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乃至世界的记忆。在“温馨”一章里,我看到了一个奶奶的隔辈亲。操心,这是人的宿命。至老,至死,生命尚在,操心不断。这里的操心,当然也有层次的区别。操心隔辈的子孙,分量就更为重一些,甚至比操心自己的儿女更甚。孙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着奶奶的心。另外从心理学的时间分配来说,年轻时,有工作,有社交,养育儿女只是人生或者生活的一部分;而到了老年,看护孙辈则成了生活中的唯一的一件大事,关注聚焦集中,思维和思想也就集中了一个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情愫使然吧。所以看到这一章,感同身受。疑问。为何在文中要虚构“我”的名字呢?“我”的名字是虚构的,他人的名字是否也是虚构的?如果他人的名字不是虚构的,那么只虚构“我”的名字有什么意义呢?即使有对号入座的顾虑,那么就是全部虚构。还有商丘的应化县,应该也是虚构的吧。庄周生于勃然,去之漻然,为文汪洋恣纵,应该是出世之人,却也免不了偶尔感慨一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忽然而已。当然,这是借孔夫子之口。人生匆匆,也就是忽然而已。岁月光阴相对于宇宙,忽然而已;人生相对于岁月光阴,忽然而已。阅读完王秋琴老师的传记(回忆录),顿觉有丝丝悲凉,人生短暂,命途多舛,却个个还要奋勇挣扎;也释然,毕竟人生丰富多彩如王秋琴老师,欣欣然漫步人生之路,才是做人的根本。庄周又说,生与死是同类,死是生的开始。生死为不同形态的转化。这是庄子的生死观。“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个“气”,既为物质的,又为无形的。人生存在于世,咱们用通俗的一句话来表示,就是“一口气”。既然人生短暂,为何不把这口气儿聚起来呢,聚得精彩一点儿呢。所以,到了老年这个点,回忆、点评、书写,无疑是“聚气”的一个良好方式。所以,学习王秋琴老师,写下自己的人生,把这口气聚起来,并且传下去。最后,引用作者大姐文末的一句话:“宇宙,神秘的,充满魅力的宇宙,才是无穷尽的。”这是站在极高的层面悟出来的一句话。人生在太阳系在宇宙面前,更是“忽然”的忽然忽然而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 <p class="ql-block">  兰琴岁月如画如歌</p><p class="ql-block">——读《砚边旧事》有感</p><p class="ql-block"> 天 邃</p><p class="ql-block"> 秋琴老师的回忆录出炉了——极具沧桑感的书名《砚边旧事》,古色古香的精装本,就像新疆刚出炉的托喀西馕,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p><p class="ql-block"> 认识作者王秋琴老师,是我在矿中任教时,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也许是我和秋琴老师的教师“成分”一样吧,都是“工人教师”,“阶级兄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人已不知道什么是“工人教师”,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文化大革命十年对教育的破坏,一些中小学教师被“批判炮轰”离开学校,又没有新的大学毕业生补充,中小学严重缺乏教师。无奈之下,企业只有抽调工人中有一定文化的员工去充实教师队伍。那时虽然认识王秋琴老师,也同是语文教师,但也只是认识,因为不在一个年级工作。而真正让我刮目相看的,是王秋琴老师发表的《早茶》一文,没想到自己身边还有一位文学造诣颇深的女同事。读秋琴老师的《砚边旧事》断断续续,因为眼力不济,再加上繁事缠身,因此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这部《砚边旧事》,依然是秋琴那朴实流畅、略带忧伤的语言特色,依然是秋琴那倔强真诚、善良勤奋的性格与胸怀,只是叙事更加宏大,人物更加繁多,将她一生的经历和感悟展现在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书里以两个王氏家族为背景,以兰晴——秋琴的成长为主线,滚动着百年风云,激荡着人间真情,是一部充满时代气息、文学气息的经典回忆录。从兰晴到秋琴,从小雅到大雅,从小成到大成,一路披荆一路歌,30余万字的《砚边旧事》,让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附加图片)精彩的人生总结</p><p class="ql-block">一一王秋琴巜砚边旧事》读后</p><p class="ql-block"> 王克强</p><p class="ql-block"> 王秋琴老师是革命军人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期间,中原战事未息,其父安顿好了父母和新婚不久的妻子,离开了温馨的家,步行数百里,毅然投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身于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其父长期担任人民解放军的基层干部,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曾经受到过公安部的表彰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1975年豫南突发洪水灾害时,其父恰巧回乡探亲,危难混乱中,他主动挺身,冷静组织家乡民众安全转移和救灾,曾冒险撑着简易木筏随洪波沉浮,艰难寻找抢救陷入险境中的民众,他这种自觉的英雄之举,在他们家乡一带传为美谈。</p><p class="ql-block"> 秋琴的母亲是位聪慧能干的农村劳动妇女,天性勤苦耐劳,丈夫投军后,她深明大义,默默承受对丈夫的担忧和思念,独自在家乡承担孝敬父母公婆、抚育教养儿女、农田劳作、纺织缝纫、操持家务的劳苦,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以此支持丈夫在部队的革命事业。</p><p class="ql-block"> 秋琴自幼在父母优秀品行的影响教育下努力向学,中学毕业,顺利进入地区重点高中。文革中,秋琴曾经与高中的同学结伴赴陕北革命圣地延安朝圣,一行同学少年怀着对革命前辈敬仰的感情,效仿红军长征的壮举,冒雪履冰,翻越高峻多险的太行山,历尽艰难,徒步走到延安。秋琴被潮流裹挟,成为下乡知识青年队伍中的一员,参加农田劳动。1970年被招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木模车间当了工人。但秋琴老师无论人生道路怎样坎坷,境遇怎样不如意,她都以父亲为榜样,随遇而安,努力学习掌握劳动技能,认真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同时依然不忘努力向学,在务农、作工之余,自己四处借书读,不断用文化知识涵养自己。她在当工人期间,八小时工作之暇,潜心从事文学创作,并大胆向厂报、市报等刊物投稿,其作品时常现于报端。</p><p class="ql-block"> 1978年,由于在文学创作上的出众表现,秋琴老师被从工人岗位选调到矿山厂职工子弟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她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性,是一个要求自己无论干什么都要尽力干到最好的人。刚调到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时候,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当时,她的丈夫是现役军人,不能经常顾及家庭,秋琴老师为了不辜负教师这份工作的责任,不误人子弟,她又迫切渴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于是,她一边力撑家庭掬幼孝老之累,一边毅然报考了学制三年的广播电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并被录取。从此,她白天认真完成学校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夜晚努力学习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坚持三年,不敢稍懈,直到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那时,她也像她的妈妈当年那样,独力照顾好两个幼年的孩子,独揽许多繁琐多绪的家务,不让丈夫为家事分心,使丈夫能一心一意做好部队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三十多年的中学教学生涯中,秋琴老师由初中教到高中;职称由一级教师晋为高级教师,一直是矿山机器厂子弟中学的骨干教师,兢兢业业工作,直到退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她担任高中重点班的班主任,潜心教书育人,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教导出了许多在不同行业为社会做出卓著贡献、取得巨大成就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秋琴老师与我有大致相同的经历: 在同一所学校任语文老师;曾经同在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学习;退休了,秋琴老师的家又与我家住在同一居民小区,而且是楼宇相连。由于住近邻,见面自然比别的人多一些。见面闲谈时又常说到共同的话题: 老了,闲了,应该做点精力能做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咱们是语文教师,写文章应该不是难事,那就试着写点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吧!秋琴老师对此也表示赞同。我说说却没当成正事儿,而秋琴老师竟然说做就做,重拾放下了多年的笔,迅即开始了被她称为“人生总结”的写作。</p><p class="ql-block"> 秋琴老师开笔后,写作速度极快。由于我与秋琴老师有以上的交往渊缘和对晚年生活内容的共识,所以她每写成一章便用微信发给我,让我做第一读者,文末还总是缀上一句: “请批评指正”。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心想: 她的文章结撰能力比我强,文才比我高,我这水平能对她的文章“指正”点什么呀!不料竟然得到她的错爱信任,我的心里自知深浅,本心不敢应承,但是由于我们是多年的同事,秋琴老师又是我儿子三年高中的班主任,有这份人情在,却又不好推脱,思来想去,只好自己安抚自己说: 就权当是批改一篇学生写的作文呗,她每篇文章都有数千字,我就不相信她一点毛病都没有,即使是在鸡蛋里头也要挑出骨头来!</p><p class="ql-block"> 以前只知道秋琴老师教学认真,教绩突出,至于她的写作水平,只听说她文笔好,还真没有认真读过她的几篇文章。我们同事多年,平时在教学业务上打交道多一点,对她教学以外的事情了解还真不多。现在,她把自述过往的文章主动推送给我,使我可以通过阅读她一篇接一篇的“人生总结”,在阅读中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和对事理的感悟,一览她的趣闻乐事,得享先睹为快,从而得以了解她人生的另一面,对我其实是一件好事儿。于是我就接过她的委托,开始对她的文章细心阅读。</p><p class="ql-block"> 秋琴老师把文章一篇一篇地发给我,我通过品味从她内心自然流淌的性情表述,通过浏览她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深情回望,逐渐对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知道她品性的善良坚韧,学风教态的细致认真,为人处世的仪态分寸,原来都是渊源有自的啊!心中对她的状物描景、言情叙事的能力;对她把握复杂事情,有条不紊的表述能力,以及她表情达意准确、自然、流暢的文笔功夫心生感佩。她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与她的高中语文高级教师的身份是相称的。</p><p class="ql-block"> 我很幸运做了秋琴老师“人生总结”的第一位读者,感谢她对我的信任,从她的这些精彩的文字里我也学习收获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社会的小人物,人生命途多舛,能平安地过到老真是幸运。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发愤努力过,尽心工作过,认真生活过,磕磕绊绊几十年,有幸有不幸,也有得意处,现在回首看看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的那些自我感觉还算满意的、与人不一样的足迹,心中便会坦然安心,怡然自乐。</p><p class="ql-block"> 到老了,能有一本“人生总结”,放到案头自赏,送给好友一笑,留给儿孙翻阅,是多么惬意和圆满啊!</p> <p class="ql-block">  找准主线,才能写好长篇</p><p class="ql-block"> ——读王秋琴《砚边旧事》有感</p><p class="ql-block"> 文:李红都</p><p class="ql-block"> 自从看了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我对讲一家三代人生悲欢的文学作品产生特别浓厚的兴趣。据说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以他自家三代人为生活原型创作的文艺作品,去年,心血来潮间,我也想动手写写我家的《人世间》,可一年的光阴悄然逝去,我仍不知从何写起,总觉得写三代的作品时间跨度太大,不好写,想写的人和事太多,杂乱无章,理不出个头绪来。但看了涧西区作家王秋琴老师的长篇纪实文学《砚边旧事》后,这个创作头绪就在我心里渐渐有了“拎得清”的通透感。</p><p class="ql-block"> 《砚边旧事》是王秋琴老师以王家三代人的真实故事为生活原型创作的长篇作品,开篇提到老家的村名叫“草庙村”,村里有座小庙,是村人烧香拜佛的圣地,也是穷人心底想摆脱穷苦的希望所在,在那段物质极为匮乏的时期,成了村民们的精神支撑。</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原生态家庭有兄弟五人,“爷爷”是老大,早年太爷也像祖祖辈辈的老人一样,把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菩萨保佑”上,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太爷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改变命运需要读书。但家里太穷,供不起那么多孩子读书……于是,“爷爷”身为老大,带着老二、老三干活,帮助太爷赚钱供老四、老五读书。</p><p class="ql-block"> 老四老五因为有文化,一个后来进了县法院吃上了“皇粮”,一个当上中医,开了药铺,成了令人敬重的郎中。“爷爷”虽然没文化,却有着像优秀文化人一样处处为别人着想、谦逊善良的品质,也正是这种重视文化的思想,和内心的善良,“爷爷”的儿子(作者的爸爸)才成众人眼中有才有德的“母亲指导员”,而这个品质,也传给了文中的“我”——爷爷的孙女。一家人都是崇尚文化、文以修身养性的受益者。</p><p class="ql-block"> 但在“爸爸”壮年时期的那个特殊年代,过于有才有文化,无疑是“木秀于林”,难免引来小人嫉妒,“爸爸”遭遇小人陷害,被抓了起来,情节一下变得紧张起来,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作者一起,为“爸爸”的坎坷命运揪心不已。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添了作品的可读性,阅读中,仿佛在看一部讲文革时期的电影故事。</p><p class="ql-block"> 文化能成就一个人,但有时也会给有文化的人带来一些灾难。可正是这些灾难的发生,才进一步促进了有骨气的人生出不屈的斗志,并影响着孩子,坚持真善美,一起做正直勇敢的人,推动时代往好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后来社会安定下来,重视文化的基因在三代人身上不断显现,推动作者坚持学习,还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矿中老师,并且还是一位擅长写作、在涧西区作协深受尊重的作家,一家三代的命运就这样与时代紧密相联起来。物以类聚,如今,我们这帮经常“舞文弄墨”的人,也正是因为有着相似的,对文化的重视与喜爱,而聚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王秋琴老师说: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故事,她家的故事,或许在年轻人眼中是“陈谷子烂芝麻”,但在有过类似经历的“老人”眼中,却是闪过光、发过热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非常赞同王秋琴老师这个观点,这部长达三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凝聚了她的心血和丰富的人生沉淀,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既是王家留给后代的经验与教训,又是一部可供其他读者在文中寻找自己祖辈、父辈足迹的人生图鉴,并且还能成为一部记录历史和社会变化的详细资料,值得相关部门收藏保管。无论年轻人是否喜欢,都值得把那些散落在岁月长河里的记忆重新拾起来。</p><p class="ql-block"> 王秋琴老师的书,对我们这些热爱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迪,那就是,找准了一条主线,才能串起七零八碎的人和事,写成一部完整的长篇作品。或许有朝一日,我也会提笔写一部自家三代人生故事的《人世间》。</p><p class="ql-block"> 祝王秋琴老师退而不休,继续提笔创作更多更好的长篇纪实作品。</p> <p class="ql-block">  (蔡静静):也有风雨也有“晴”静听风年少时,我曾艳慕波澜壮阔的人生,常幻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然而,生性怯懦、自卑敏感的我,从不敢多说多行,怕嘲笑,怕孤立,怕被人指指点点,更不敢肆意挥洒异于常人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把诸多心事寄存于阅读这座避难所。读书,为我掀开了世界的一角。从这光照进来的缝隙,我看到了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洒脱,共情于云无心而出岫的淡泊,向往那一衰烟雨任平生的泰然。豁然开朗,人生,亦不过是,得之,失之。</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砚边旧事》就是一部厚重的端方古朴的线装书。她不仅承载着作者一路走来所经历的风雨,还寄托着那段旧时光里的记忆,以及记忆里给她温暖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当童年的旧梦,旧时光的留影,在书页的开合间跳跃,那些似水流年的往事在时间的酝酿中,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我想那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无限遐想吧?儿时如闰土一般的玩伴,大姑、庆仙、凤娥、大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你眼前摔泥碗,打水仗,挖野菜,刨红薯。笑声、闹声、欢呼声仿佛穿越了时空,扭转了岁月,悉数在你耳边响起。</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和伙伴看流星坠落,第一次与探亲的父亲相认,第一次远离家乡读书,这一切的一切那么清晰,那么纯洁,那么有温度。细腻温暖的文字间闪耀着亲人的宽厚、包容、仁善。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一丝的推诿,只有在危难来临之际,一双双伸出的有力的手臂,演绎了一个家族的团结、扶持、同舟共济。</p><p class="ql-block"> 在作者兰心蕙质的笔下,将亲人的关爱,家族的护佑,将中国几千年文化所推崇的上善若水演绎的淋漓尽致。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爱,感受到患难与共,携手共进的人性美。字里行间写意了,家就是根和最大的靠山。正所谓灾难无情人有情,正是根植于中国人深处的无私的爱,将一个个如珠贝散落的小家串成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将家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黏合在一起。这种精神不灭,爱永不消逝。就像此次甘肃大地震,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义无反顾的救援,将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合在一起,携手共渡难关。《砚边旧事》从童年写到青春,经半生风雨至暮色沉沉,那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在昨日的旧事里像尘封的酒,越酿越醇,虽旧犹新。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大串联、徒步到延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被时代的洪流挟裹着匍匐前进,任何一段经历都美得惊心。当读到王兰晴和同学徒步长征勇渡黄河,翻越雪山时。那种面对波涛翻滚的黄河,陡峭险峻的雪山,不气馁、不退缩,不抱怨,只有青年人沸腾的热血时,我也沸腾了。谁的青春不热血,谁的人生不精彩。没有人的一生无风也无雨。大学无望、入伍指标被顶替,连回城都遥遥无期,适逢洛矿招工、在时代的大洪流中,人就像一片叶子,一粒沙子,只能随波逐流,不知何时才能上岸。转机在夹缝中姗姗来迟,工农大学生的名额,再一次激活久违的大学梦。然而父亲被诬陷,最终错失良机。直到命运之神再次垂青,兰晴成为了人民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这一路跌跌撞撞,暴雨来了,她撑伞而行,狂风来了,她轻装上阵。苦过,累过、伤过,痛过、哭过,唯独没有低头过。梅一般凌风傲骨的高洁,竹一样宁折不弯的品格,松柏一样坚韧不拔的刚毅,柔韧中透着刚强,不屈中保持着洒脱,那是爱在传递,是风骨和信仰在支撑。我想那就是《砚边旧事》所带来的力量,也是埋藏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脊梁。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没有家就没有国,没有国也没有家。这是走到哪里,都是扎根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在滔滔汩汩的温馨里,作者将这种美好传递给下一代,在潜移默化中把博大深奥的家国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孙辈的心里,在他幼小的心底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只待合适的时候长成参天大树,完成一代又一代的使命和传承,这就是中国精神的延续。当危难来临国难当头的时刻,一个母亲心系儿子的安危跃然纸上,但同时心怀悲悯的她心系国家,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当得知得意门生义无反顾奔赴疫区时,她的心揪在一起,欣慰、担忧、骄傲,各种复杂的情绪纠葛在一起,她坦然了,淡泊了,有生如此,师复何求。她一介布衣,不能为国争光,但求不拖后腿。有师如此,国之幸甚。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古有高山仰止,今有空谷幽兰,千千万万个王兰晴,以高山般的品格支撑起人间四月天,为世间增添了一味叫做风骨的药,医身也医心。像经年的酒,岁月的茶,归藏的禅,柔之胜强,刚柔并济。这大抵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诗。 </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年12月26</p> <p class="ql-block">  《砚边旧事》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郭春明</p><p class="ql-block"> 读王秋琴老师的《砚边旧事》,有一种亲切感。作者的故乡在郾城县大新店的草庙村(后合并为吴拐村)。她说村里有一个小庙,村名由此而得。</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也在郾城新店,村名郭寺村,大概原来村里有一个寺庙,村里的人大都姓郭,故名。那天,唐老师拉我进群,庄学老师就@王秋琴老师说:“你的近老乡郭春明来了。”</p><p class="ql-block"> 读王秋琴王老师的书,就像在听老人讲家乡的那些事儿,或者说在拉家常一样,平淡里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了一种情愫。这种感动,源于同一个故乡,源于文中血浓于水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王秋琴有一个军人爸爸,她说爸爸的威严让她不敢接近,以至于十几年没有喊一声“爸爸”。我小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每次爸爸回来,总觉得“那个人”穿着军装很严肃,内心里既为拥有军人爸爸而荣耀,又有点不敢接近的胆怯。</p><p class="ql-block"> 与王老师不同的是,我生在洛阳长在洛阳。她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农村的条件不好,她吃了不少苦。好在她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一群呵护她的亲友。</p><p class="ql-block"> 她在书中写到,村里有两个大池塘,妇女们在池塘边洗衣、说笑。房前房后有槐树、柿树,还有枣树,炊烟袅袅升起时,远看就像仙境一般。读着这朴素的语言,包含浓郁乡愁的叙述,我仿佛回到了故乡,看见熟透了的红柿子,一股乡土的味道在舌尖蠕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父母都在忙着工作,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姥姥带大的,对奶奶几乎没有啥印象,这也成了我的缺憾。</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三岁时,遇上了瘟疫流行,村里有十几个小朋友的因此丢了性命。她病倒后被送到奶奶的瓜棚,一则为了躲避瘟疫,二则大人都在忙农活,顾不上这这命若游丝的小不点。</p><p class="ql-block"> 原本不喜欢女孩子的奶奶,此时成了小病号的保护神,她吃不下饭,奶奶就一点点的喂她甜瓜吃,让她吸吮甜瓜瓤里的果汁。是乡间的清风和果汁滋养了她,也是奶奶不离不弃的爱,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砚边旧事》三十多万字,都是作者一字一句用手机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充满亲情的回忆录,又是一部作者的家族史,还是家乡人的纪录片,又有作者行走洛阳,在洛矿和矿中生活工作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砚边旧事》研讨会答谢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秋琴)各位作家,各位文友:</p><p class="ql-block"> 在2024年元旦即将到来的喜庆之时,在我一生为之骄傲的洛十三高会议室内,涧西区作协为我的拙作巜砚边旧事》举办研讨会,我深感荣幸!此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那精彩的书评,那独到的见解,那中肯的斧正,或飘逸空灵,或凝炼厚重,如清风拂面,沁人心脾;如良药苦口,醍醐灌顶,我顿感受教受益!室内暖意融融,驱赶了隆冬的严寒和阴冷。</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向冒着凛冽的寒风前来与会的各位作家和文友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再次谢谢各位的光临,谢谢大家的抬爱,谢谢,谢谢!也提前祝各位新年愉快,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说来惭愧,我在文学创作上一事无成,直到今天,才有了一本回忆,也不过是70多年人生的一份述职报告而已,且还是不敢上堂拜见公婆的丑媳妇!幸运的是,挚友王克强黄建国陈训蒙的把关斧正润色,张文举老师全力的技术支持,丑媳妇才敢于上堂拜见公婆。欣喜的是,九十一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寇北辰老先生给以题写书名,让我这本轻飘飘的小书添了分量;而唐益舟主席为之写的序,使本来简陋的文字满篇生辉;而今日满座的高朋,让我见识了什么是大家的风采,我找到了老师,觅到了知音。幸甚!幸甚!</p><p class="ql-block"> 说什么呢,说谢谢有点轻,但我还是要谢谢这珍贵的人间真情,并铭记于心,亦成为我今后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走进涧西作协群,眼前一亮,陶醉其中。这里有庄学老师弥漫着硝烟的战地日记;有刘福生老师泛着泥土香味的刘家菜园;有杨枥主席笔下众多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新型闰土;有黄建国老师的自传体小说《代号七0三的土地上》;有王富强张秋生老师的家族史和回忆;有段克甲王文长王帖君陈惕大江魂的韵味十足的诗和词;有才华横溢的巾帼才女晓丽梅静李艳霞冷清秋女士;有唐益舟主席和庄学老师呕心沥血的多部长篇;有各位老师推荐的获各种文学奖项的美文佳作……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看不完,赏不尽,徜徉其中,流连而忘返。</p><p class="ql-block"> 国泰民安,文学繁盛,前途光明,理想灿烂!我祝各位作家,各位文友,在文学这块田地里,深耕细作,穷尽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可摘星辰!</p><p class="ql-block"> 顺祝各位冬安!</p><p class="ql-block"> 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