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音乐:笑看夕阳染天际</p><p class="ql-block">图/撰文 编辑:泉水叮咚</p> <p class="ql-block">本编辑:这张照片的保存者是孙秀英,这是在唐山大地震后她家什么财产都没有了,就抢救出来这唯一的几张照片,是她家的全部家当。也就这一张没有损坏还能看的很清楚,唐山大地震已过去47年了,孙秀英大姐一直精心的保存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从照片中一眼就能看到栾院长的夫人徐凯军医穿着打了两个那么大补丁的军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透过这张老照片从某个角度浓缩见证了当年铁道兵修建成昆铁路的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p> <p class="ql-block">(1969年门诊部干战在云南楚雄州敦仁师医院驻地留影)。</p><p class="ql-block">↑图片前排左起:戴云、张生尧、徐凯、姚忠琴、孙秀英。后排卫生员左1刘元合、左2王铭臣、左3詹人根、左4王传得、左5陈绍鹏(主治军医。</p><p class="ql-block">王铭臣69年兵:“这是一张门诊人员的全照,还缺2人。(王慧芳回家探亲和周世荣外地住勤)当时孙秀英,姚忠芹,王慧芳是门诊最年轻的女同志。刘元合(已去逝)、王传得是69年山东兵,当年兰球打的很好因个头高。战友们已经把医院前前后后的情况说的很全面了。就事论事吧,围绕这张照片闲谈。这张照片是在敦仁照的。当时新兵分到各单位,都是以老带新。门诊周世荣带刘元合,王慧芳带王传得,姚忠芹带我。照这张照片之后的不长时间,门诊主任陈绍朋调传染科任主任。代云.张生尧调到病房工作。王慧芳姚忠芹复员。我调政治处广播室(当时广播室归政治处)。刘炳文调门诊任主任,后改制任所长。袁江调门诊任主治医师 ”。</p> <p class="ql-block">2016年的国庆期间,我家万先生开车陪我到唐山,看望了我46年前新兵连的老排长孙秀英。当年飒爽英姿风华正茂的排长,如今已是75周岁的老人了。当谈到她丈夫时,老排长淡淡的微笑轻声说“头年他已驾鹤西去,他对我最大的爱就是临终没有麻烦我几天,走得快而干脆,自己少遭罪” 同时我才第一次知道排长的丈夫还是一位烈士的遗腹子,话说到这里时老排长对她的婆婆肃然起敬!(在这暂且省略我和排长更多的精彩话题…)</p><p class="ql-block">但我见到老排长仍然精力旺盛,身体非常硬朗。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大儿子43岁,二儿子40岁。四十六年后重逢,激动的我和排长紧紧地拥抱,老排长眼里闪着晶盈泪花却格外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秀英和大儿子(2016年10月在唐山家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4年她23岁从医学院毕业,当年参军到铁道兵第八师,参与成昆铁路建设,先分配在建筑给水营卫生所劳动锻炼,后调到师医院。六九年底我刚参军,她是我跨入军营的第一位领导。她眉目清秀,齐耳短发,性情直爽,说话幽默略带点唐山调。在我眼里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与个性,她是我们一起参军的几十个女兵眼里十分爱戴的严师与大姐。记忆中大概是一九七六年初,老排长离开了部队,转业回唐山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和孙排长</span></p> <p class="ql-block">刚回去不久七六年七月二十八唐山大地震后,我一直担心她的安危,几十年也不知她的情况。现在终于找到我想念的排长啦,才知道她转业到唐山开滦矿务局医院工作后,担任科主任多年。退休后,她一直精力充沛,现在身体硬朗,儿子孝顺,孙子绕膝,经常步行到菜场赶集,操持家务,照顾孙子,还在儿孙的指导下掌握了使用微信和视频。她思维敏捷,对十几年的军营生活经历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她说,我们全家人都是 :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平安健康才是福,我将不断继续努力,好好生活自得其乐,安度晚年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从见到孙排长后.终于安心了。</p><p class="ql-block">祝福她健康长寿和儿孙快乐生活!</p><p class="ql-block">2023年孙大姐已经82周岁。 又经历熬过了三年的疫情走到今日实属不易。我和排长一直保持联系。她经常鼓励我要爱护自己好好生活!</p><p class="ql-block">2024新年快乐!吉祥安康!我的祝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