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孤帆远影</p> <p class="ql-block">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清代刘大鹏在《晋祠志》一文的描述一语中的,道出了晋祠之精彩纷呈。所以,去山西旅行尤其是到了太原,不看晋祠就等于没有看见山西众多古建筑中的精彩之处。</p> <p class="ql-block"> 此匾为唐太宗李世民题字。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p>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的悬瓮山下。晋祠是晋水的发源地,也是西周晋国国号的由来。后人为了纪念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便在晋水源头建祠奉祀,故称之晋王祠。</p> <p class="ql-block"> 穿过朱红色的山门,晋祠建筑之美扑面而来,只见古树婆娑,绿荫蔽日,一座座古建藏与其间,弥漫着千年岁月的沉淀。注意,山门上的“晋祠”二字是陈毅元帅于1959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古戏台。它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造型独特,雕刻彩绘精致。</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的另一侧。“三晋名泉”是指晋水名泉,名驰三晋之地。“三晋”是指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 走过会仙桥,看见金人台。台上有红绿黄三彩明代琉璃阁,台四周矗立着4尊铁人,铁人高举臂膀,显示着威严。铁人为何称金人?原来是因铁为五金之属,故称之。古人当年铸铁人在此为何?答曰,晋祠处于晋水源头,为防水患,故以金神镇之。《太原县志》中可见此说法。</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中古建筑令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便随手将此一一拍下,恕不一一赘述。</p> <p class="ql-block"> 晋祠的核心景区是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图为献殿。</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与圣母殿之间。方形水池之上架了纵横交错的两座桥,空中俯瞰呈十字形;池中立石柱34根,柱头与木枋相连,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此桥建于宋代,造型独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石木结构十字形桥梁,梁思成先生曾赞之:“此式石筑桥,古画中偶见,实物仅此一例,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殿内供奉周武王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宋代加封“显灵昭济圣母”。此殿当天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 由于游人熙熙攘攘,此片拍下了后脑勺。该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大殿四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古代建筑名词)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立柱和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宋代木质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p> <p class="ql-block"> 八条虬龙各抱一根殿柱,鳞甲须髯,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腾空欲飞,造型十分生动。殿内无柱,殿身中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是为宋代木结构殿堂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彩塑。大殿正中、幔帐之内,邑姜头戴凤冠,盘腿而坐,一手置手胸前、一手放在腿上,蟒袍沿膝盖垂向座位下方,面部静谧安详,神态端庄华贵,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样式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左右两侧的侍者有的弹奏,有的洒扫,有的奉饮食,有的侍起居,各司其职,面部表情不尽相同,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两位门神</p> <p class="ql-block"> 面部表情</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中参天古树,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生机。还有株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p> <p class="ql-block"> 晋祠的建筑多依山而建,对称布局。</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中轴线向北,分布着唐叔虞祠、昊天神祠、东岳祠、待凤轩、文昌宫等,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取胜。</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以南,分别有胜瀛楼、水母楼、难老泉亭、真趣亭、公输子祠、晋溪书院等,星罗棋布,绿树掩映。</p> <p class="ql-block"> 晋祠在北魏时期已初具规模。历经一千余年多个朝代的不断重修与扩建,现已形成具有北方祠庙特色的古典园林。</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亭</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它水质晶莹澄澈,畅流不尽,人们便冠以“难老”之名。泉水常年保持在17度,现仍灌溉着周围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泉水流出处,细看方知此塑像身首分离?</p> <p class="ql-block"> 泉水叮咚…</p> <p class="ql-block"> 晋溪书院</p> <p class="ql-block"> 石狮是古狮,下面的台子应是新打造的。</p> <p class="ql-block"> 钧天乐台,是晋祠中的又一座戏台,为清乾隆年间所建。</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弥补遗憾,在网上下载照片两张(向作者鸣谢),图为唐叔虞祠。</p> <p class="ql-block"> 唐叔虞祠是晋祠中始建年代最早的建筑,经过元、明、清三代的修缮扩建,成为了一座独立的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宋代以前,唐叔虞一直都是晋祠的主祀。宋代时,在唐叔虞祠以南,晋祠西隅,兴建了坐西朝东,规模宏大的圣母殿,用以供奉唐叔虞的母亲邑姜。此后晋祠的重修扩建围绕圣母殿从西向东,建起了一条新的中轴线,晋祠的主祀也渐渐的发生了改变,被封为“汾东晋王”的唐叔虞退居次要位置。图为殿中唐叔虞(即晋王)塑像。</p> <p class="ql-block"> 唐叔虞祠中壁画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保留有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各式建筑、文物,是一座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随四季更替,斗转星移,历经时代洗礼,看尽朝代荣衰,年轮清晰,序列井然,静默不语直至今日。… 这里的一切,无不蕴藉着先贤的诗意,灵动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晋祠舍利生生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现存古塔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以下建筑均为仿古新建,目的大概是为了扩大景区面积吧?!</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建造的仿古唐园等建筑,我没去细看。所以,也把这些仿古建放在文章之后。</p> <p class="ql-block"> 参观晋祠,不得不提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他们首先在学术上确立了晋祠的历史文化地位。1934年,梁林二人赴晋开展抢救性古建调查工作,路过悬瓮山下的晋祠,惊鸿一瞥之后便判定眼前的晋祠是一座历史遗址未遭人为改变的真“古迹”。</p> <p class="ql-block"> 梁林二人结束在汾阳的学术调查后,行装未卸直奔太原,对晋祠展开研究,并于次年发表了长篇考察报告《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让晋祠作为中国宋代所颁《营造法式》的典范样本,中华文脉历代赓续的物理存在而进入世人眼中,并立即震惊天下。</p> <p class="ql-block"> 下载一张截屏图,向梁、林二位大师致敬!</p> <p class="ql-block"> 后记:再见,2023。我们又途经了一年的时光,这一年虽说日子平淡,但偶尔有着闪光;有顺意,有彷徨,也曾饱经风霜,却依然执爱着烟火琐碎的日常。2024,让我们披星戴月去追逐晴朗与梦想,心之所向,扬帆远航,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欢畅!祝《美篇》同仁和朋友们新年快乐!</p> <p class="ql-block"> 游览拍摄于2023/09/22</p><p class="ql-block"> 图文编辑于2023/12/29~31</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谢谢欣赏与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