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之——昭通

馨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昭通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文物显示,古代昭通文化呈现出较大的包容性和一定的创造性,是一种复合多元的文化。辉煌和沉寂交替的历史同时还说明:开放才能繁荣,闭塞必然落后;开通带来文明,文明促进发展。各民族的和谐团结,是昭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p> <p class="ql-block">【前言】几百万年前的昭通,是一个大湖盆。凤凰山、象鼻岭等盆地周边生活着大量的热带、亚热带动植物。昭通古象、古猿化石的发现,说明昭通在研究人类起源中有着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七世纪,部族首领杜宇从昭通北上进入四川,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由赞道(今宜宾)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秦始皇时派常颇续修,由焚道经昭通直达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五尺道"像一条文化的脐带,把内地和边疆连结在一起,昭通成为云南历史上受中原文化影响最早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设健为郡,其中朱提、南广、堂狼在今昭通地区。昭通是中原王朝在云南最早设置郡县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昭通悠久的古代文明由此开启。</p><p class="ql-block">【古代的昭通】古代的昭通是内地通向云南的桥头堡。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滇文化在这里交融激荡,产生了汉晋时灿烂的朱提青铜文化。清代雍正、乾隆之后,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深,昭通成为银铜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滇东北重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朱提抒怀﹣昭通历史巡游</b></p><p class="ql-block">壁画综合再现古代昭通绚丽璀璨的历史景象。壁画描绘了距今七百万年至五百万年前以大象为代表的多种动物生活在昭通坝子的情景;春秋战国时期朱提人杜宇沿五尺道入蜀,教民务农;汉晋时期朱提经济崛起,著名的朱提堂狼铜洗走俏中原,汉孟孝踞碑、晋霍承嗣墓壁画折射出古朱提极为发达的汉文化;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御史中丞袁滋赴滇册异牟寻为南诏,途经石门关,特摩崖题记;宋朝乌蒙部落崛起,成为当时诸部落中颇具实力的大部落。《蜀中广记》载:"乌蒙部,宋时封乌蒙部首领阿杓为乌蒙王"。</p> <p class="ql-block">盐津豆沙关五尺道五尺道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的豆沙镇石门村。始建于秦代,现存长度约350米,路面留有马蹄印迹39个,拐弯及险要处蹄印尤为明显,有的深达十几厘米。道路用规整青石铺筑,因道宽五尺而得名。五尺道开通后,成为中原与云南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东晋霍承嗣壁画墓】</p><p class="ql-block"> 原墓位于昭阳区后海子中寨,1963年发掘,1965年整墓迁入市区文庙(现为市实验小学)内。墓建于东晋太元十年至十九年间(公元385年~394年)。墓室由长方形砂石叠砌而成,呈覆斗形,高3米,边长3米,墓室内未发现随葬品,室内四壁满绘题材丰富的壁画,其中有墓主人、侍从、家丁、部曲、中闾侯、玉女等人物形象七十余人。墓室北壁正中绘墓主人霍承嗣像,像右上方有楷书题记八行。</p><p class="ql-block"> 霍承嗣墓壁画是研究东晋时期云南与中原关系、汉彝融合、南中大姓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焚人悬棺】</p><p class="ql-block"> 悬棺葬,又名崖葬,是置棺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葬俗。在云南,悬棺葬仅见于昭通,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和南广河流域的永善、盐津、威信等县。其葬制、葬具的搁置方法因时因地而异。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就记载过滇东北一带的悬棺葬:"土僚蛮:叙州南,乌蒙北皆是,男子及十四、五岁左右击去两齿,然后婚娶,有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之上,以先堕为吉"。目前昭通尚存的悬棺或悬棺遗迹为:永善县黄华乡桥湾悬棺遗迹、佛滩乡顺江二社崖穴悬棺,盐津县的豆沙镇石门村关口、兴隆乡蒿芝村底坪、兴隆乡灵官岩、棺木岩;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的棺木岩以及旧城镇龙马老洞等。</p> <p class="ql-block">雨碌大地缝</p> <p class="ql-block">会泽待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