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渤海造船》报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2000期1版(局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和渤海造船报的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写在渤海造船报创刊2000期之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叶 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新闻媒体业态不断更新变化、新闻与文化传播方式持续迭代升级、纸媒的效能与生存空间逐渐被各类新兴媒体所替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还有这样一份企业自办、内部发行的报纸,历经40年风云变化而顽强生存,连续出版2000期而笃行不怠;以“最基层”的视角忠实记录“新中国第一造船厂”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以“最传统”的方式见证在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渤船人闪光的足迹;她就像一朵圣洁的梅花,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散发着芬芳。她,就是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原国营渤海造船厂)党委机关报——渤海造船报,一份被几代渤船人亲切地称为“厂报”的特殊媒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2年元旦,还在锦州求学的我回家过新年时就有幸见到了渤海造船报创刊号的“真容”。印象中,父亲当时手捧厂报的样子就像是捧着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眼中满是欣喜,爱到不忍放下。我知道,这是父亲从部队“转业”回地方、担任渤海造船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之后人生中的又一个“高光”时刻。从那时起,阅读厂报就几乎成了每个周末我与家人团聚时吃饭、聊天之外的“科目三”。这对习惯在操场上奔跑而无暇去图书馆看书的我来讲是难得的“充电”和“补课”,让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板报宣传工作的我受益匪浅——这是我与厂报缘分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和国家正处于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工厂的军民品生产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但在当时,厂里的新闻舆论还主要靠“大喇叭”(有线广播)传递,或由各单位、部门层层开会传达。信息渠道不畅,“小道消息”流行。因此,工厂急需一种权威媒体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厂的决策、部署、要求,统一干群思想,凝聚职工人心。而渤海造船报的横空出世,无异于雪中送炭、恰逢其时,其战略性、前瞻性、实用性等方面均体现出时任党委班子、宣传部领导的审时度势与高瞻远瞩,而全厂干部职工对厂报创刊寄予厚望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渤海造船报的第一任主编冷劲松、副刊编辑何金是我就读船厂子弟中学时的老师,出生在大都市,毕业于名校,是经上级组织严格政审后选派到厂里子弟中学任教的高材生;摄影记者安保全和文字编辑王冰(一版要闻)、李伟义(二版生产)、裴世臣(三版综合)等人则是由宣传部领导面向全厂相关单位、部门精挑细选而来的优秀人才,不仅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也十分突出。编辑部“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的人员配备也为厂报的顺利启航与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渤海造船》报编辑部同志的合影(1982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正如厂报《发刊词》中所言,《渤海造船》是船厂职工自己的报纸,它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反映厂内生产形势和广大职工心声;宣传各个领域中的好人好事,批评各种落后现象和不正之风,发挥交流经验、沟通情况、传播知识的作用;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厂党委宣传部以厂报创刊为契机,加大基层宣传报道员队伍的网格化建设力度,出台了《宣传报道工作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要求各单位成立宣传报道小组,领导挂帅,专人负责,量化打分,定期评比考核,考核评比结果与各单位年终总评挂钩,该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单位、机关各部门对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广大基层通讯员的工作热情,有利地促进了工厂的两个文明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正是在这时候,我毕业回到母校,开启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生涯。校长施鼎文、陈志雄(两位分别毕业于北大、北师大数学系的上海人)既是我的老师,又是单位领导,他们知人善用,甘为伯乐,安排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并参与校团委和宣传报道组的工作,让我有机会经常练笔,参加宣传部、报社举办的业务培训和有奖征文等活动,这不仅让我与厂报之间的缘分得以延续和巩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和写作让我的文字功力有了比较大的提升,而这对于“理工男”出身的我而言,无疑是在努力补齐自身“短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我在船厂子弟中学13年的工作经历,除了曾给数以千计的学生(这其中不乏毕业后成为了博士、跨国公司CEO、各行各业各级别领导、科技精英、商界人士、医务工作者、公务员、大国工匠等人才)以化学知识的启蒙教育以外,值得炫耀的可能也就是在工作之余写过几篇“豆腐块”文章曾在厂报和省、市报刊上发表所带来的一点点“小名气”。记忆犹新的有两件事:一是我的一首小诗(变成铅字的处女作)在厂报副刊发表,让我这个“伪文学青年”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二是后来在某一年教师节前灵感突现、一气呵成的散文《墨缘——记我的三位书法老师》,借以表达我对叶文祥(我的父亲)、任国翥(锦州师专书法课老师)、夏贵纯(渤海造船报创刊号报头题字者、厂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兼职书法教师)三位书法老师的感恩之情。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篇“小作文”以“方舟”为笔名(缘于父亲笔名“老船”、弟弟笔名“筱舟”)在厂报副刊发表后受到不少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好评,还侥幸获得了当年全厂征文活动的一等奖。(多谢时任主编林万英、副刊编辑阚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工作之余“爬格子”写作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业余爱好在别人看来可能属于没意思、没意义、没出息的“绣花功夫”,而我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或许正是因为我的这种坚持,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在香港回归祖国后不久的一天,厂党委组织部的一纸调令让我的工作岗位发生了改变,我有幸和厂报编辑部同志成为了一家人(厂团委与宣传部同属党委机关党支部),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出版的《浪里飞歌》(李伟义主编、安保全摄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1997年,在工厂近万名国营职工中,35岁以下青工比例约占五成,加上厂属子弟学校、技工学校的青年学生以及厂办大集体单位的团员青年,工厂的青年力量及厂团委的作用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主管宣传部、报社和厂团委工作的主要领导是党委书记冷劲松、厂党委书记助理兼宣传部部长张守义。在他们的正确领导下,厂团委以厂报、电视台等媒体为平台,大力选树、宣传青年典型,引领青年职工立志成才;渤船开展的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岗位明星评选、青工创新创效等特色活动得到了共青团中央、辽宁团省委的充分肯定;新一代渤船人立足岗位成才、献身国防事业的先进事迹从渤海造船报的平台上起飞,一路高歌、直至登上了《全团要训》《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工厂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国家级荣誉......客观的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两任厂报主编林万英、岳光伟和编辑部“双星”记者(叶星、刘兴)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二十一世纪,渤海造船厂实行公司制改革,成立了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渤船重工),渤海造船报更名为《渤船重工》。经过再次“转岗”后担任动力分厂党总支书记兼工会主席的我直接参与厂报活动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但是,我对厂报工作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分厂在厂报历年评比竞赛活动中均名列前茅即是佐证。厂报编辑部也经常对动力分厂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立项、效能监察、节能降耗等政研、管理成果进行专题采访、报道,以工作互动的方式赓续着我与厂报之间的这份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渤海造船》报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2000期4版·专版刊发本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7年,公司决定由我接替老领导张守义担任党委宣传部部长职务。命运之神的再度眷顾让我成为了厂报付印之前最后一位审核、签字的人,叶氏家族“子承父业”献身渤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传奇经历一度在工厂内外传为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闻是历史的瞬间,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我深知一份企业报纸对记录企业发展历史的极端重要性。2007年底,厂报“渤船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拉开序幕,电视台同步跟进,渤船年度十大新闻的视频成为工厂年初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的一项固定内容,一直沿袭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公司分别成立了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渤船集团)和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渤船重工)。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我和党委宣传部、报社相关同志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渤海造船报原名的建议和具体方案,在公司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4年1月1日,厂报恢复使用渤海造船报名称。新版渤海造船报的报头采用江泽民同志视察渤海造船厂时的题词集字而成,与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等国家一类报刊相同,这在全国企业报刊中并不多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大约在十年前,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渤海造船报当然也不例外,如果不能及时转变思路、跟上形势、寻求突围突破、争取化危为机,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李天宝、王明辛等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宣传部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迎难而上,决定打破报社编辑部的固有体制,在保证每周报纸正常出版的同时,眼睛向内,深入挖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发挥摄影科年轻编辑记者脑子灵活、善于学习、敢于尝试的特长,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渤海造船的媒体宣传平台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升级,2013年2月22日,渤海造船报在线1.0版——【渤船人】微信公众号(【渤海造船】微信公众号前身)应运而生,这个甚至可与渤海造报创刊相提并论的时刻也让渤船成为了集团公司(中船重工)首家拥有线上媒体平台的成员单位,渤船企业报转型升级的经验在集团公司(重庆)新媒体工作会议上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在渤船新媒体开通运行10周年之际,我收到了渤海造船报在线3.0版——【渤海造船】微信公众号编辑徐晨晨给我送来的设计新颖的纪念卡,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船舶报》2024年1月15日4版副刊·金色码头以3/4版面刊发了这篇文章,船报编辑将文章标题改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写在〈渤海造船〉创刊2000期之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我与渤海造船报相识、相知,相伴、相守的亲身经历,探究厂报创刊以来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成功实践,我有三点体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容为王”的黄金法则。渤海造船厂这艘大船70年前扬帆启航、破浪远行让我们一路看到了无数可亲、可敬、可爱的渤船人拼搏奋斗的身影,他们用汗水和生命践行忠诚祖国、献身国防,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团结协作、服务大局,创新超越、永争第一的感人故事是渤船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与力量源泉,是渤海造船报赖以生存的前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者永远是上帝。厂报的主要读者是渤船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他们对国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对渤海造船厂建厂70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对渤船未来发展的信心,是渤海造船报赖以生存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媒体人的责任与坚守。渤海造船厂历届党委领导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党委宣传部、报社几代媒体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赓续血脉、恪尽职守,前赴后继、开拓创新的坚持与坚守,是渤海造船报赖以生存的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三个方面互为支撑、缺一不可。惟如是,才有渤海造船这张企业报40年、2000期如一日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旦,渤海造船报即将迎来创刊42周年/2000期,渤海造船报现任负责人孟欣向我约稿,我欣然接受。因为,总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值得回忆。而我和渤海造船报的不解之缘也还将继续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12.22初稿</p><p class="ql-block">2023.12.24完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br></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