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观—天涯海角

不忘初心 赵廷军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景区,位于三亚市西南23公里处,背对马玲山,面向茫茫大海,以美丽迷人的热带自然海滨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驰名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nbsp; 它依山傍海、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盘浑然一体、景区海湾沙滩上,大小百余块磊石耸立,“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 和“南天一柱”突兀其间。</p>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景区总面积26.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因景区内有两块巨石,分别刻有“天涯”、“海角”,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天涯海角浏览区”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1日,乘公交车来到旅游胜地——天涯海角,游览美丽迷人的滨海景区。</p>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何处寻,海南之南三亚处。传说中的天涯海角真的存在,存在于海南岛最南之处——三亚。</p><p class="ql-block"> 这里风景如画,水平如镜极为美丽。</p><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游览胜地,拥有独特的风光和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景区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长夏无冬。</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天涯海角广场”,游客们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的正中央,有个雕塑叫“天涯海角星”,1997年6月,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小行星,2006年11月,国家天文台将这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天涯海角星”。</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教授蒋志强,运用古代天文仪器——浑仪、赤道经纬仪的原理,融入了有关天文学元素,设计创作了“天涯海角星”纪念雕塑。</p><p class="ql-block"> 2008年在天涯海角正中央广场上,树立了“天涯海角星”纪念雕塑。</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左右,分别镇守着两位骑着骏马,神态威猛,手持金戈,傲立南海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背后,还立有象征凯旋门的棱形记功铜柱,左为路博德,右为马援,他们都是汉朝著名的伏波将军。</p> <p class="ql-block"> 路博德</p><p class="ql-block"> 伏波将军路博德,西汉平周人,以军功封邳離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微奏捷在海南岛设立珠崖、儋耳二郡,其中珠崖郡下属临振县为今三亚市政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马 援</p><p class="ql-block"> 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人,受封为新息侯,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率大军平定南疆,在海南岛建置城池井邑。</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有块刻有“爱”字的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不远处,有两棵造型奇特的椰子树,这就是被称作的“情侣树”。</p> <p class="ql-block">  在天涯海角不远的海面上,交叉立有两块巨大的条石,两块巨石上分别刻有“日、月”二字,被人们称之为“日月石”,“日月石”相依相伴,永不分离 ,已成为情侣们海誓山盟之地。</p><p class="ql-block"> 日月石象征爱情</p> <p class="ql-block">  两块交叉矗立, 分别刻着“日、月”两个字的巨石,是原《人民日报》总编范敬宜所提写的, 两块石构成“心”型 相依相偎,围绕这两块石头,有很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所以也叫“爱情石”。</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1986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场景,就是在这取景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同时日月神石也是爱情、友情、亲情汲日月永恒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仙人叠石</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块形状奇特的怪石,四周悬空,只靠三个支点,立于下面一块大石块上。两者并不相连,成因另人费解,莫不是仙人将石头放上去的,才能摆出如此怪异造型。</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块怪石被称之为“仙人叠石”。</p> <p class="ql-block"> 玉兰含苞</p><p class="ql-block"> “玉兰含苞”本是一块椭圆形的花岗石,在漫长的海蚀风化过程中,依自身重力分裂成几瓣,形成“玉兰含苞”的奇特造型,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玉兰花”。</p><p class="ql-block"> 此花静如处子,矗立在海边,笑傲惊涛骇浪,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正如“天涯海角”一般,历经千百年的时空变换,承载了千百年的文化和情感积淀,成为人们心中深深的情结。</p><p class="ql-block"> 这株石化的“玉兰花”也有人比作“莲花”,与远处的108米南山海上观音遥遥相对,这就是“莲花桥”的来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三亚的题诗 </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处有天涯,</p><p class="ql-block"> 四季和风四季花,</p><p class="ql-block"> 为爱晚霞餐海色,</p><p class="ql-block"> 不辞坐占白欧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4年1月24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第一次游览天涯海角时,被天涯海角壮美无边的自然景象所折服,欣然题诗-首:“不知何处有天涯,四季和风四季花;为爱晚霞餐海色,不辞坐占白鸥沙”。表达了对海南和天涯海角独特的气候、和美丽景色的赞美,后来被镌刻于此供游人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蝴蝶泉</p><p class="ql-block"> 这两口井名为蝴蝶泉,海南是我国热带蝴蝶资源最丰富的省份。</p><p class="ql-block"> 蝴蝶是四季可见的,如果您幸运一些的话,还可能看到成群蝴蝶翩翩飞舞,十分美丽。</p><p class="ql-block"> 黎族人民认为这两口井有灵气,是井里散发出的灵气吸引了蝴蝶,所以黎族人民称呼这两口井为“蝴蝶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nbsp;“海判南天”是天涯海角景区的一个独特景色,康熙53年即1714年,负责测绘工作的清差大臣,在下马岭与南海的山海连接处,剖石刻碑,镌书“海判南山”四个大字,“以为标志”。由此“海判南山”成为景区内最早的石刻,也是著名的《皇與全览图》测绘留下的纬度标志。</p><p class="ql-block"> &nbsp; 海判南天石是清朝进行地图测绘活动留下的测量纬度的标志。“南天”指的是太阳所行区域,“判”是一剖两半之意,“海”则指南海。“海判南天”全意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处分为“天南海北”。</p><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理标志,被誉为“天涯海角,海南之尖”。</p> <p class="ql-block">  “南天一柱”石高约七米,是一个圆锥形奇石,正面看犹如一神柱矗立于此。</p><p class="ql-block"> 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多次体察民情时经常往返于此地,看到此石如此刚正不阿,心里便立下了 “一日为官,终生为民” 的誓言,后拟书“南天一柱”,并命人在此石上刻上“南天一柱”四个大字,以祈求施政一帆风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之意。</p><p class="ql-block"> 相传此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灵气,曾有香港富商落败后浪迹天涯,与此石亲密接触后,回到香港重振了事业。所以也被称作“财富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人字门</p><p class="ql-block"> 这是几块天然交叉垒叠的巨石,看似拦住了去路,犹如“人”字,被称为“人字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只要穿过这几块巨石,眼前就会豁然开朗、海阔天空,开阔的沙滩和无垠的大海,有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震撼美感。</p> <p class="ql-block"> “天涯石”</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五年,崖州官员程哲来到了天涯湾,看到此等风景之后,想起了“天涯藐藐,地角悠悠”的诗句,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涯海角,于是让人在这块大石头上刻下了“天涯”二字。</p><p class="ql-block"> 天涯石高10.8米,周长66米,依山傍水,圆中见方,方中呈圆,“面朝东方,四平八稳”,独占海湾一角。</p><p class="ql-block"> “ 天涯石”是景区的标志和象征,已有亿万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海角石”</p><p class="ql-block"> 1938年,琼崖守备司令王毅,为了抗战来到这里,只见“天涯”,不见“海角”,于是令人在“天涯石”后面,海边矗立的巨大的花岗岩石上,刻了“海角”二字,意喻要与日本侵略者背水一战。这就是“海角石”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海角”二字,与“天涯”二字遥想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天涯海角。</p><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浪漫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块巨石远看多像一头大象</p> <p class="ql-block"> “天涯一棵树”</p><p class="ql-block">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三亚题诗</p><p class="ql-block"> 天涯一棵树,</p><p class="ql-block"> 问尽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白发堪回首,</p><p class="ql-block"> 绝境逢生处。</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在天涯海角有一棵树,它询问着人生的道路。当头发变得苍白时,回首往事,只有在绝境中才能发现生机。这句诗表达了人生路上的探索和追求,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信念。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天涯一棵树”</p><p class="ql-block"> 这棵被称作“天涯湾棵树”的榕树,非常奇特,其根和树干被压在巨石下,却不肯向命运低头,顽强生长,并且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游览区”</p><p class="ql-block">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三亚天涯海角风景区题写的七个大字“天涯海角游览区”。</p><p class="ql-block"> 在“天涯”石,还刻有郭沫若先生的“天涯海角诗三首”,其书法艺术与诗歌表达,无不折射出这位现代大文豪的激情澎湃和才华横溢。</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涯海角,看着海洋深处的深蓝,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p><p class="ql-block"> 此地已成为一个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爱好旅游之人前来游玩、探索。</p>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是一处人间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向往和净化。</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身心都得到了解放,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限。</p><p class="ql-block"> 整个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美景的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