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师,教有梦想的孩子—花官镇中心小学百篇“教育日记”挑战第二十二天

花官镇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全国家校共育联盟学校、东营市家校共育示范学校、东营市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东营市优秀家长学校优势作用,实施“三写”工程(家长写亲子日记、学生写成长日记、教师写教育日记),构建起家校生学习共同体,助力家长、学生、教师实现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 花官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坚定地行走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上,手写日记,且行且思,致力做有温度的老师,教有梦想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天上飘了零星雪花,但因为天气很冷所以一直没出门,今天早上醒来以后想看看外边怎么样?可打开窗帘一看,啥也看不见。不管了反正今天又不用上班。但是还有一个事情最好是利用假期完成,所以趁着大雾天,路面又有冰,哪里也不能去,于是去了学校办公室把周四下午孩子们的能力测试试卷完成了输分工作。这次多亏了一年级的老师们帮我们完成了最重要的阅卷任务。利用一个半小时完成了输分,但在输分过程中我发现好像已经有点花眼的征兆了。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小,花眼还早呢,殊不知已经接近45岁,不再是以前的小青年了。步入中年行列,身上的责任比以前更重了,还得努力往前呀!(门冠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天气大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林的家庭挑战与转机</p><p class="ql-block"> 一、案例背景</p><p class="ql-block"> 林林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然而他的家庭环境给他带来了一些特殊挑战。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林林从小就生活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中。父母对他的娇生惯养,让他在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方面落后于同龄人。</p><p class="ql-block"> 二、家庭教育问题</p><p class="ql-block"> 1. 父母过度溺爱:林林的父母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几乎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种溺爱导致林林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 幼儿园经常请假:由于父母的工作或其他原因,林林在幼儿园时期经常请假,这使得他在集体环境中缺乏足够的社交经验。</p><p class="ql-block"> 3. 一年级要求不高:父母对林林的学习要求不高,认为孩子还小,以后还有时间补课,这导致林林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待提高。</p><p class="ql-block"> 三、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1. 调整家庭教养方式:父母需要调整他们的教养方式,逐步减少对林林的溺爱,培养他的独立性。例如,让林林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等。</p><p class="ql-block"> 2. 增强社交能力:鼓励林林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他的社交能力。例如,可以报名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或兴趣班,让林林有机会与同龄孩子交流。</p><p class="ql-block"> 3. 提高学习要求:父母需要提高对林林的学习要求,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例如,每天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等。</p><p class="ql-block"> 四、结果反馈</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干预,林林的父母逐渐调整了教养方式,林林的独立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小学的集体生活中,他也逐渐学会了与同龄人相处。学习方面,虽然进步速度不是很快,但林林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对学习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王彩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天气大雾</p><p class="ql-block"> “好大的雾啊!”早晨起床,往窗外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今年的雾天特别频繁,已连续好几天了,我在想假如我们的眼前从此一片白茫茫,那么人类会走向何处,我知道这是自己的空想。不能出门的天气,就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吧!前天从同事那里借了一本书《重塑心灵》,卧在沙发里,读了起来,这时才感觉我的一颗心落地了,沉浸书中,让自己的思维随着文字尽情飞扬。当我读到《接受自己 肯定自己》时,我忽然把文字与自己的心理对应了,我就是那个不接受自己,不肯定自己的人。</p><p class="ql-block"> 接受自己就是不要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人会容易否定别人,嫉妒别人,对别人的成就看不过眼。否定自己的人总会找机会去证明自己不够好,否定自己的成就,或者事事要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错。一个否定自己的人总有很强的无力感,因为这个人的大部分力量都被困在那个被否定的自己里面。记得昨天中午任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谈起了关于一个人担当的事情,然后我一口否定了自己,说自己说白了就是缺失担当精神。任老师当场给我责善:“你不能这样评价自己,每个人都是成长的个体,你在学习中很努力提交功课,在现实中努力去践行,这已经是很有担当了。我们重要的是活好当下,在你的致良知心上下功夫,你看你把自己学到的用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一种担当啊!”听了任老师的话,我重新审视自己,感觉此时自己内心充满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我不够好,这是事实,但是怎样的不好,也还是拥有很多能力、知识、经验和潜质。不接受自我的最典型说法就是我必须不满意今天的成就,才可以在明天有更大的成就,这是一种自以为是、莫名其妙的逻辑。为什么不是充分满意今天的成就,才可以在明天有更大的成就?把到今天为止所做的去掉,你明天就必须从头来过!对自己到今天为止所做的充分的接受感到满意,带着那份满足、感恩、喜悦的心情和成就感,明天便有更大的动力和自信去发展的更好更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我们必须肯定自己的能力,肯定做的好的部分,坚信能够每天都有所进步。</p><p class="ql-block"> 今天读完这篇文章,获得了满满的正能量,人的心理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当我们自己不能调整内心的伤痛时,读书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请记住:我不够好,但是明天可以更好。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每天都做到比昨天更好,每天有收获,有提升,有更多成功快乐。否定了自己每天的成功,快乐自然很少。让自己每天快乐多一点吧!(李桂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周六 大雾</p><p class="ql-block"> 老话说:“大雾不过三。”到今天,这场大雨持续了整整三天了。或许从明天起,笼罩大地三天之久的雾霾会消散开去,还我们一片明朗与开阔。</p><p class="ql-block"> 今天从早晨天还没亮直到夜幕降临,雾气依然始终坚持着他的本性,丝毫不减一点。出行的人也尽量避开光线暗淡的时候。就连公交车都只跑到下午两点四十。这浓雾,锁住人的精气神,让人觉得压抑。总有一种冲动,一刀劈开这厚重的雾,劈出一条阳光大道,劈出光明,劈出温暖。</p><p class="ql-block"> 仔细想来,无论天空阴晴,无论酷暑严寒,大自然总有它的规律,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顺其自然,该猫起来时就不要伸展,该沉默的时候就不要发声。</p><p class="ql-block">人,在生活的过程中,也如同这大千世界的变化一般,有时候坦荡磊落,有时候畏首畏尾。无论哪种选择,都有它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到了不该情绪起伏的年龄,很多事自己要学会破解,该麻木的时候就不要太清醒。翅膀不够大,不够硬,那就选择低飞。环境太恶劣,精神不够强大,那还是选择蛰伏。可是有时候良知又让我们纠结矛盾,两种力量的拉扯,又让我们筋疲力尽。</p><p class="ql-block"> 思来想去还是顺应一句话:适者生存!(周玉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周六 大雾</p><p class="ql-block"> 今天聊一部电影,大家应该很熟悉。我应该是看了3遍,非常励志!电影中,瑞德是主角安迪的朋友。瑞德的两次假释听审过程,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瑞德入狱的第20年。那会,他渴望尽快出狱,把事先准备好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但审判官一眼就看出了他并非真心悔过,随即驳回了他的请求。</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瑞德入狱30年后。</p><p class="ql-block"> 又经历了10年的囚禁,他的心态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习惯了狱中的生活,对自由也没有那么向往,觉得不必再折腾了,已经选择认命。面对评审官时,他不再奢望得到垂怜,敷衍地背诵了一遍10年前说的那些“台词”。</p><p class="ql-block"> 审判官见他态度敷衍,于是再次驳回了他的请求。在监狱数十年如一日的煎熬下,瑞德不再抗争,任命运摆布。而等到第40年,在他已心甘情愿被禁锢时,审判官却给了他通过。</p><p class="ql-block"> 可因为适应了囚禁,出狱的瑞德,尽管获得自由,但无所适从。而主角安迪听瑞德说用600年才挖通的地道,他只用了整整19年。在他不屈不挠的努力下,他终于逃了出去,获得了久违的自由。因为误判,所以安迪选择靠自己越狱!那是一所黑色监狱,凡是在里面的基本没有存活下来的,当安迪越狱出去后,揭露监狱的黑幕,让很多人获得自由。</p><p class="ql-block"> 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心中拥抱希望和美好,那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就是幸福的,这部电影时刻告诉我,永远要有一颗自由的心灵!(来梅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星期六,天气雾</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一睁眼,外面仍然是雾蒙蒙的样子,从窗户看不到对面的楼房。之前答应别人参加一个活动,看到这样的大雾我一下子打了退堂鼓,赶紧跟人家说我的名额让给别人吧,带着两个孩子外出实在不安全。人家一直在劝我去,说晚点也不要紧,但是这次我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没有因为“不好意思”绑架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还是要去学习说“不”。</p><p class="ql-block"> 跟孩子在家除了和孩子玩儿,我也稍微进行了一次自我反思。最近在学校有两次小小的发言,但是说完之后总觉得自己可以说的更好,却没有说好,想结合自身实际说点不一样的,表达的却大相径庭。突然感觉自己在纸上写东西可以写的通顺,相同的话让我说出来,却语文轮次,紧张的眼神无处安放,一句话自我修炼不够。我最近也看了一位博主的话“可以试着去做这几点:第一站好或者做好,都不要再动了,一直保持到自己想换个姿势;第二眼神坚定,不飘来飘去;第三语速放慢,吐字清晰”。接下来进行不断实践,希望在2024年拥抱更自信的自己。(常亚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大雾</p><p class="ql-block"> 今天小假期有意放慢了一点节奏,九点之前到培训地点开始学习,了解了黄河战略发展的意义和必要性,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然而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是可以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一天的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胜利59中的王老师分享她的经历,一位普通的一线科学老师因自己的爱好观察动物植物,便带领孩子们去校园,去植物园、去湿地公园等等亲身观察,有思考有所察有所收获,孩子们这样子探索世界足以改变学习的兴致,王老师用自己的做到以点带面的影响着她的班级,扩展到整个年级直至整个学校层面给学校梳理了品牌效应。别人没有做的事情你想到了,放开去做就是了,日积月累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成就别人的同时更加成长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坚持一件事情,短期或许不会有大的收获然而集腋成裘,朝着一个方向前行,争取做到惟精惟一,坚持自己的坚持终究会成就自己,给自己定好位努力去做到,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享受努力的过程,我想一个人努力的样子始终是最美的!(孙海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周六 雾</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呢?今天在教育参考上读到一篇推荐文章,让自己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答案。特级教师凌宗伟老师指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要“四有”,即有人、有料、有趣、有变。</p><p class="ql-block"> “有人”指有学生、有自己。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的生命生长的,所以课堂要基于学生实际,要从学生生命生长需要出发的;同时自己的课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不仅仅单纯去模仿别人。“有料”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能用好一些课程资源。&nbsp;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更来自与学生的互动。“有趣”简单来说就是上完这堂课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随机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动态生成”。</p><p class="ql-block"> 反观自己的课堂,可能模仿的多,缺少自己的风格(备课前搜索各类名师视频,然后取其自认为的“精华”。这未尝不可,毕竟才疏学浅,还是需要向前辈学习的,但也仅仅是“模仿”形式,缺少自己的风格);“演戏”的多,生成的少(希望自己的课堂“顺利”些,能按预设的思路走下来,害怕有“新问题”生成,自己解决不了)。</p><p class="ql-block"> 如何上出“四有”这样的好课?作者认为,这需要学会四种能力,即解读文本的能力(在文本中发现问题,才能培养出有“问题”的人)灵动的能力(善于捕捉课堂上灵光一闪的瞬间)、沉稳的能力(别让浮躁的心态污染了课堂)、“得意忘形”的能力(摆脱固有的模式束缚)。</p><p class="ql-block"> 上出一堂好课,真的好难啊!(温龙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大雾</p><p class="ql-block"> 昨天的日记中写到了小Y,昨晚还是没有忍住,接近十点时把班里的合影单独发给了小宇妈妈,跟小宇Y妈妈聊了半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从聊天中,我得知了妈妈的不容易,极力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却无力改变爸爸的看法,只能选择分开。为了能见到孩子都自杀过,很想参与孩子的成长却经常遭到拒绝,从聊天中我感受到了妈妈的无奈和为了孩子所做的种种妥协。妈妈为了孩子,选择单身,只为让孩子心里好受,让她那里可以成为孩子的避风港。聊天中,妈妈多次请求我能跟孩子爸爸谈谈,表示只要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不管老师有什么要求,她都会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咱们暂且不论这段婚姻中谁对谁错。作为孩子的老师,我更希望看到孩子健康成长,不希望从孩子脸上看到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悲伤,孩子每天开心比他有个好成绩更重要。(程少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2月30日 大雾 周六</p><p class="ql-block"> 教育就是一份“爱”的职业。如果心中无爱,老教师不可能在三尺讲台一站就三四十年,年轻人也不可能经常为了学生急吼吼的。</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很需要一个“慢”字。</p><p class="ql-block"> “慢”,是一种等待。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学生,是灵动有思维的人,不是整齐划一的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生千面,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既考验了我们的教学智慧,也验证着我们的师者仁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跑的快的要吃饱,跑的慢的要等一等,等待ta能跟上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熬制膏汤需小火慢炖,方才入味。”同样,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老师们也需要具备“慢炖”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带四年级。一开始,班里有三个学生就给了我下马威。作业从来不做,站起来也说不出个理由。非要有个理由的话,就是我三年级都不做,为啥现在要做。即使我与家长做了电话沟通,家长表示配合管教孩子,也成效甚微。</p><p class="ql-block"> 我跟班主任了解到这几个孩子家庭背景后,决定从他们身上寻找突破口。课下不做作业,那就课上尽量给他们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不会没有关系,有其他同学帮衬着;作业哪怕完成1/4、1/3,总之有了那份当学生的心思。这样算来,差不多两个月了吧,萱是进步最大的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率和课堂达标率基本巩固在1/2;小靳以前学习上“欠债”太多,先以识词为主;硕同学积极性不低,也很勇敢,不怕出错,学习的态度值得点赞。</p><p class="ql-block"> 总之吧,孩子们是在一点一点变化的,虽然很慢,但小蜗牛就是在坚持不懈攀爬中,吃到了成熟的葡萄。一个孩子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大树和果树毕竟不同,但各有其用途。我们当老师的最需要做得就是耐心呵护心灵,等待生命成长……</p><p class="ql-block">(门新花)</p>

自己

孩子

林林

年月日

学习

大雾

瑞德

老师

学生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