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写于2014年12月31日23时</span></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2014年12月31日写的。时过九年,虽然部分内容和用词有些过时,但重读仍有一些感慨。)</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14年的最后一天。每年的最后一天,好像都没什么感触,今天似乎也一样。但在开车的途中,当迎面直射的阳光照进眼帘时,竟忽然有了一种计时读秒的感觉:从草木葳蕤的晓春到花团锦簇的盛夏,从垂金挂黄的实秋到荷尽菊残的暖冬,忽忽然又是一年的光阴。</p><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们好像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每天都有重大的新闻发生,让我们好像生活在剧情演绎不断之中。但在初始的澎湃之后,人们也会开始探问: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活可以改善提质?这似乎又让人难以作答。</p><p class="ql-block"> 思绪在此时的翻滚,也会被当作聊以自慰。站在年尾的关口,我们会将目光投向时间的“虫洞”吗:探询历史,察看现在,投石未来。</p><p class="ql-block"> 200年前的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成为世界的霸主。18世纪的工业革命虽然被有人认为具有偶然性,但毕竟让英国的霸主地位持续了100年。1872年,美国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之后的140多年时间美国持续保持这一地位。但现在美国有些学者开始担心了:中国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或已超过美国成最大经济体;他们预计,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开始加入劳动力大军,中国的科技市场创造力将大幅度增强,因为这些人的思维模式深受互联网影响,火热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正在挑战美国公司一直以来的主导地位。</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互联网上的创造又何止于1995年之后出生的人。据说2011年参加《非诚勿扰》节目的沈思是个互联网时代显露高智商的女嘉宾,她在亮相这个节目时已经30岁。她的高学历和本身散发出的气场,让许多男嘉宾感到无所适从,自卑茫然,无法驾驭,根本不会考虑选择她。但乐嘉在现场当场表态:如果能跟沈思在一起,他愿意做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尘埃。一句话似乎印证沈思的魅力!2008年3月,沈思创立北京木瓜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在一年内公司团队研发出全国第一个跨移动平台的Python解释器,2009年9月发布了第一款iPhone平台的游戏 Papaya Farm,用户达到100万,公司开始盈利。2010年1月,公司开始开发安卓平台的游戏,同年6月,发布了第一款游戏,用户达到400万;8月又发布两款,11月发布又发布一款。到2010年底,用户已达1000万。2011年,公司又建立了木瓜孵化器,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同时又费尽心思设计出木瓜游戏引擎,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发出手机游戏,但她却决定免费开放给第三方,目的是能够吸引来更多的用户,创造更大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游戏开发商参与其中。这种取舍之间的奥妙,有点类似“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这个沈思的睿智和眼光,让人们不禁猜想:承载这样的智慧的灵魂可以永续留存吗?在科技发展和创造力迸发的今天,人们会很自然地对未来做无尽和超越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我们对人生命的永生天然抱有强烈地期待和渴望。如何永生?从古到今我们总是千方百计、费力地寻找长生不老药,或认真地研发各种能延长我们承载生命躯壳的技术。人们预计,未来将开发出对人体细胞DNA复制的程序化控制技术,检测和修复,成千上万的纳米机器人成为人类第四种血细胞,清除血液中血脂、血栓,疏通血管,攻克癌症。或者开发出人体干细胞技术,利用其超强的分化、更新和修复能力,培育出新的器官组织等,替换被损伤的、自身病变或衰老的器官。再生医学让生命的延续成为目前最具有想象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人们为了长生不老,总是百般地折腾这副本尊 “皮囊”。但是,这些所有的想象与努力,好像都没有超脱生命的延长,其实这并不是最高境界的“长生不老”!能不能换一种思维呢?我们追求的长生不老,实际上正是追求某个个体的思想或灵魂的永续,这样的永续,如果能够将思想或灵魂移植或下载到某种驱壳(机器人)中,并形成人体与机器人下载过程中的自然互通,那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吗?有人预估,这需要300年!</p><p class="ql-block"> 这些想象,让我们的心情愉悦有趣起来;岁尾的时间,渐渐显露芬芳。</p><p class="ql-block"> 想象,不也是梦想吗?马云在美国参加阿里巴巴上市仪式时将带有阿里巴巴公司logo的T恤赠送给了在场的嘉宾,上面印着他亲自选择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p><p class="ql-block"> 15年前,据说马云在硅谷融资被拒绝后有点沮丧地来到一家餐厅吃饭,突然问女服务员,知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意思?服务员说,知道啊,芝麻开门嘛!他兴奋地跑到街上,又问了差不多20个人。人们以为他疯了。其实,他只是想给自己未来的跨国公司起个全世界都懂的名字。15年后,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创造了巅峰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4年前,雷军创立了小米。凭借互联网销售与营销模式,雷军依靠小米改变了整个中国手机市场的玩法和格局。雷军认为小米发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米粉的响应。雷军这样描述小米狂热的粉丝:“大部分粉丝心中对完美手机都有很多想法,但因为开发一款手机很难,他们许多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给我们提供意见,告诉我们希望在手机中集成什么样的功能。一旦我们能采纳并实现这些功能,他们就会乐于与好友们分享好消息。”</p><p class="ql-block"> 5个月前,由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团队打造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靠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和内幕新闻《令政策的平陆往事》等几篇文章,短短几天的上线,就使作为新媒体项目探索的“澎湃新闻”迅速走红,被给予极大关注。它是烧钱、撒狗血,还是成为传统媒体改革的新标杆?“澎湃新闻”采取了与部分新媒体普遍采用的界面友好、问答互动、内容分发等不同的新闻发布方式,注重设计了“追问”和“跟踪”功能,建立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然后依靠海量用户获取广告收入的运营模式。</p><p class="ql-block"> 在互联网科技与创新迸发的年代,公司运营成功从需要十年或二十年到现在只需要两三年、甚至一年就可以啸聚成形。以往传统媒体需要运作三至五年才能成功的项目,现在只要三、五个月。</p><p class="ql-block"> 这是什么样的年代:思维与手段超越过往,想象与寻梦连带复杂,创造与行动改变命运,感悟与争先冲击心灵!</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马上要迎来新年敲钟的时刻,读秒正从此时,落笔无从逃遁。岁尾感悟,匆匆袭来,也许也会匆匆潜去,但思绪不断,感悟就不会止流。</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4年12月31日23时</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读!欢迎从我美篇作品集“寻迹润心"、微博"咖啡语茶_12378"和微信朋友圈中继续阅读郑军的其他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