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我置身于西安这座千年的古都,心灵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文明对话。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街一巷,都诉说着古都的辉煌与变迁。我带着敬畏与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国培计划(2023)”的课堂,与近50名来自陕西省农村市县的骨干教师们共同启程,开启了一段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奇妙旅程。沉浸式的十天学习,实实在在的培训,是对我心灵上的一次震撼,理念上的一次革新,更让我有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的深切触动。”借助“国培计划”这一平台使我更加清晰了一线道德与法制老师课堂教学的主旨,更有了今后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由陕西教育厅主办,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承办,依据《2023年“国培计划”一陕西省中西部骨干项目指南》对项目目标、内容及方式的明确要求,结合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于的有关要求,开展以“农村市县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主题的深度研修培训,以农村市县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课程目标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教科研能力提升为培训目标,为区县打造优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县级教学骨干教师,促进县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农村市县级骨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教学能力、课程总目标教学能力、学段目标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教科研能力,立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农村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工作现状,按照“能力诊断、专题研修、名校访学、实践创新、总结提升”等基本环节,采取专题研修、案例观摩、技能训练、跟岗实践等方式科学设计支架课程,跟踪支持问题解决,提升农村市县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授课核心专家团队确实非常强大,涵盖了北京和西安两地的顶尖专家,涉及各个思政学科领域。团队中的姚春萍老师作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为团队带来了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实践经验。而王良老师作为学科执教天花板级别的行业大V,他的加入无疑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执教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团队中还有一批新近参加省、市各级思政大练兵比赛并拔得头筹的教学新贵们,他们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这些专家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将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带给参训者,帮助他们提升思政学科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参训者将获得极大的收获和成长,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b>一、现实思考:确立“以提高学生学业质量为目标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主题</b></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整体比较薄弱,市县级城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职教师较少,80%的道法课教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90%的道法课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集,市县级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职教师更少,95%的道法课教师由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市县级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市县级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学科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等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指导。针对这一现状,本次培训确立了基于教材、课标和学员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核心素养教学能力、课程总目标教学能力、学段目标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提高学生学业质量。</p> <p class="ql-block"> <b>二、实施路径:构建“三维四模”的研训模式</b></p><p class="ql-block"> 本着“师本、共赢、优质”的工作目标,本次培训聚焦问题、探索途径、修正方法、完善过程,先后组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研训小组”“跟岗实践基地”和“省级名师工作室”三个核心团队,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为推进思政学科教科研工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提供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 <b>三、具体做法:开展“研训融合”的教科研实践</b></p><p class="ql-block"> <b><i>(一)线上线下,以多维度培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i></b></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1日,碑林区教研员汝敏老师和长安区教研员杨洋老师分别带来了题为《素养导向下道法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法教材解析和教学策略》的讲座。汝敏老师深入探讨了素养导向下道法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她强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已成为主流。在道法学科中,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汝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等途径,实现道法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接着,杨洋老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法教材进行了深入解析,并分享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她指出,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道法教材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细致解读道法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杨老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策略,包括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她还特别强调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在实现有效教学方面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2日,全体学员齐聚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共同参观了陕师院长安校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艺术展览馆。此次参观旨在让学员们深入了解共产党人的革命历程和伟大精神,感受其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随后,万生更教授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两场主题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道法学科中的应用》和《陕西红色资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的交流培训。在《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道法学科中的应用》的培训中,万教授强调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道法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融入道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道法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万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道法教学中融入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在《陕西红色资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的培训中,万教授深入挖掘了陕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并探讨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他强调,陕西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将这些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万教授还分享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和教学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3日,培训进入第三天,西安市教科院教研员王利老师和西安兴华小学副校长王良老师分别带来了《思政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和《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学》的专题报告。王利老师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思政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她强调,思政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分享成功的研修案例和经验,王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组织有效的思政校本研修活动,包括确定研修主题、制定研修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等。同时,她还特别强调了教师在研修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反思、共同成长。王良老师则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学这一主题展开分享。他首先解读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强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他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王老师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4日的培训中,西工大附小的魏红老师和西安市教科院教研员王利老师分别进行了《道德与法治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生成与实践》和《思政大单元作业设计及教学指导》的交流培训。魏红老师首先分享了道德与法治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生成与实践。她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魏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步骤和实际效果。她强调,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魏老师的分享对于推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接着,王利老师进行了《思政大单元作业设计及教学指导》的交流培训。她首先阐述了思政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指出大单元作业设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思政大单元作业设计,包括确定主题、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设计形式等环节。王老师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她强调,思政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5日的培训中,北京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姚春萍老师通过线上交流培训的方式,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题为《开展探究学习,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的培训报告。姚春萍老师首先阐述了探究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指出,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她强调,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接着,姚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探究学习。她指出,开展探究学习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及时反馈评价等环节。她还特别强调了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9日上午,莲湖区进修学校教研员张艳老师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专题培训《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法教学策略例谈》。张艳老师首先阐述了素养导向下小学道法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道法课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中的重要地位。她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道法课的教学策略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接着,张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道法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她强调了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在道法课中的应用,并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她还特别提到了如何通过课堂评价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b><i>(二)分层分类,以拳头基地引领学科跟岗实践</i></b></p><p class="ql-block"> 在12月26日的跟岗实践中,培训团队成员走进了西安航天城第二小学进行观摩教学活动。马斌校长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魏爽老师展示了《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这节课,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息息相关。张福琴老师的课程思政展示课《我爱你,汉字》则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刘妮老师的展示课《宪法是根本法》则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课后,参与观摩教学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感悟,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老师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6日下午的跟岗实践中,我们走进了曲江南湖小学,举行了观摩教学活动。卫青老师展示了《大家排好队》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排队的规则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秩序意识和公共道德。杜晶老师的展示课《中国有了共产党》则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范静老师则进行了思政课的交流研讨,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7日的培训中,团队一行来到了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举行了跟岗培训活动。唐晓芳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精细部署,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上午的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宋雪利副校长做了《学校德思融合育人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德育和思政教育方面的融合实践和经验。刘小燕主任则进行了《校思政创优工作坊工作经验分享》,分享了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工作坊模式的实践经验。贺莹老师则为大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让大家对纺织城小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外,培训还安排了参观纺织城小学的特色部室建设,特别是传统国学文化社团部室的建设,让参与培训的老师们深入了解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和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8日上午的长安区西北大学附属小学观摩活动中,杨建峰校长精心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他首先为学员们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以及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等。接着,张忆雪老师展示了《辽阔的国土》这节课。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土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张燕老师的展示课《我是中国公民》则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此外,熊梦媛老师还做了题为《崇真向善 五育尚美》的德育工作报告。她分享了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杨丹丹老师展示了《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吴疆老师则展示了《生活处处有规则》这节课,强调了规则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p> <p class="ql-block"> 在12月28日下午的跟岗实践中,参训学员一同走进西安市实验小学举行了观摩教学活动。张蓉校长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李琳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展示了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和成果。接着,赵蓓主任致欢迎词并主持了交流研讨活动。白婷老师展示了《我们小点儿声》这节课,通过实际场景模拟和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公共场合应该注意的礼仪和声音控制的重要性。孙瑶老师的展示课《心中的“110”》则通过讲解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紧急情况。</p> <p class="ql-block"><b> 四、取得成效:达成“师本、共赢、优质”的培训目标</b></p><p class="ql-block"> “国培计划(2023)”陕西省农村市县中小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既是在原有研训形式上的深化、细化和具化,又是新时期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有益尝试。本次集中培训汇聚了小学思政学科教育领域的专家,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所设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日后要加深对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精准把握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攀升。另外,与会近50名学员顺利完成了研修作业即每人上交一份以选取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一个单元,做整体教学设计,包括1课时的课时教学设计。以Word格式文本撰写,字数在6000字以内的教学设计;一份以选取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写一个说课稿,说课稿包括教村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思路设计与教学过程说明、资源选择与运用说明的说课稿;以及一份阐述关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论文。</p> <p class="ql-block"> <b>五、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研修课程如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我曾经迷茫的教育之路。专家学者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教育的新认知。在国培计划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深入了解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通过与同行的教师们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次国培之旅不仅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场灵魂的觉醒。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找到了教育路上的伙伴,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国培计划的课堂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学会了如何与同行们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回望历史的长河,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今,面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挑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我将所学的知识化为实践的动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要让教育的光芒不仅照耀城市,也能温暖每一个乡村孩子的心房。当我思考未来的教育时,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拥抱变化,不断学习与创新。只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在这场国培之旅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实践的经验,更激发了对未来教育的无限憧憬与思考。让我们携手共进,以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刻苦提升自身业务技能,真正实现教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参训教师一致表示,将把培训期间的所闻、所学、所想真正付诸于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编辑:赵聃</p><p class="ql-block">一审:赵聃</p><p class="ql-block">二审:付静</p><p class="ql-block">三审:焦银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