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2022年大院的孩子们聚会活动中,我听到了院友分享的1993年第7期《领导科学》期刊记者孙中,王岩记载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们曾经的大院发小张亚南。忍不住想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分享。(照片选自小老头美篇和张亚南家人)</p> <p class="ql-block"> 《一篇没有写完的悼词》</p><p class="ql-block">—记沈阳军区某守备旅副旅长张亚南</p><p class="ql-block"> 1992年元月28日,沈阳军区某守备旅副旅长张亚南在执行公务中不幸牺牲,时年39岁。在关东冰冻如铁的大地上,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1992年2月1日,哀伤笼罩着全旅上下,失去可爱的副旅长而悲痛欲绝的官兵们,要与他进行最后的告别。谁会料到与张副旅长共同战斗生活的地方—“黄柏树”,今天却成了告别他的奠堂!(照片选自小老头美篇)</p> <p class="ql-block"> 军区,警备区首长匆匆赶来了,他们为失去一位有才华,有着优秀品德的军人痛惜万分 。大连市,丹东市,庄河县,岫岩县,东沟县的五大班子的领导都赶来了!他们还记得刚刚开过的军地联欢会上,张亚南那热情洋溢的讲话,在张亚南手下服过役的官兵星夜兼程火速赶来了,昔日与首长朝夕相处的情景他们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方圆几十里的农民群众扶老携幼纷纷赶来,他们怎能忘得了张副旅长在炕头上那风趣连篇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泪飞如雨,空气凝窒,人们失声痛哭。副旅长,你太年轻了!还有多少事等着你做啊!你不该离开我们!</p> <p class="ql-block"> 花圈一个挨着一个环绕吊唁大厅一直排到大门外,上千名臂戴黑纱胸佩白花的人热泪长流,垂手肃立为张亚南致哀。当致悼词的政委读到他从不借助父母的权力威望或运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几次放弃调离基层,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时,大厅内外泣声一片。</p><p class="ql-block"> 护送副旅长遗体的车队缓缓开出了军营大门,满面泪水的战士们迅速跑步夹道排开,百十米长的队伍齐唰唰地同时举起右手庄严的敬礼,为副旅长送行……</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故去给大地带来如此深重的震撼力,可见这个人的分量,一颗心会累系如此众多人的心,可见这颗心的广阔容量。理解群众的人才会被群众理解,热爱群众的人才会为群众所热爱。这是像泥土一样朴素的真理。张亚南走了,永远地走了,但他的才识,品德,他的一身正气,高风亮节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出生在高级干部家庭,自幼他和兄弟姐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父母给孩子们经常讲的是在延安聆听毛主席做《为人民服务》报告的情景,教导孩子们的是要为人民做一辈子好事。六十年代初党中央下达文件告诉党的干部要做好家属子女的教育工作,不要搞特殊化。张亚南爸爸妈妈把孩子们叫到一起,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告诫孩子们从小就按照文件要求去做,不要用公家给配的电话办自己的私事。长大了干什么自己去闯,也不要用父母的公权办自己的私事。并且,父亲母亲也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榜样。60年代末,父亲从沈阳调到旅大任职,自己打背包坐火车去就任,拒绝单位派专车接送。曾为那时当地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张亚南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接革命班,走革命路的种子。他和兄妹当知青插队都没有父母去送直接和同学一起分别去了各自的农村生产队。他16岁远离大城市来到海岛,开始艰苦的军旅生涯。入伍22年,张亚南从战士成长为副旅长,一直战斗在基层,扎根在海防。部队大融炉的锻炼,父母的殷切期望,使张亚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扎扎实实,一丝不苟。他曾先后在两个连队任连长,使两个连队都改变了面貌。其中一个连队被警备区树为“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他又先后在两个营任营长,使两个营都先后被团,旅评为先进单位。他任司令部参谋长和副旅长期间,部队的训练,管理和后勤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他在每一个岗位创造的一流成绩都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同志们的爱戴。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1987年分别被旅大警备区和沈阳军区树为“营长标兵”并出席全军第二届英雄模范代表大会。(照片选自小老头美篇)</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做人的原则是:我是一名军人,共产党员,没有借助父辈的地位谋取个人利益的权力,只有继承发扬前辈光荣传统的义务。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他扎根海防,在基层工作22载。22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战士一步步走上副旅长的领导岗位,从不靠关系,而是靠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始终坚持扎根基层,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比张亚南入伍晚的同志有的相对提拔比他快,论工作论能力,张亚南也无可挑剔,一些同志为他打抱不平,替他出主意,要他靠关系反映情况,要不然就转业。张亚南笑笑说“工作好坏是我的事,工作安排是组织的事。我不靠老子,不走门子,不点炮,我就凭本事干。”他那超凡脱俗的境界,一般人似乎理解不了。警备区对他这种正确对待提职晋衔的态度评价很高,是大家公认的在功利面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干部。</p><p class="ql-block"> 1980年初,张亚南作为部队的“连长标兵”被送到石家庄高级步校学习。毕业时,正巧郑州炮校挑选战术教员看中了他,当时,张亚南的父亲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若去当教员,即可以回到父母身边,又能在条件舒适的学校工作。可他说,基层把我送来学习,我就应该把学到的知识献给基层。他毅然回到部队里继续当连长,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进行培养训练,为提高国防建设水平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1983年8月,张亚南刚当营长不久,辽宁省组建武警总队,要从部队选调一批素质好,家属在沈阳工作的部队干部。负责组建工作的同志有一位是张亚南的曾经同学,考虑到亚南的妻子在沈阳工作,一个人带着孩子有诸多不便,正好符合选调条件。就和有关部门商量将张亚南调入沈阳总队机关。在征求个人意见时,有这么一个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机会,张亚南当然很高兴,可转念一想,组织上提我当营长刚刚两个月,正是需要我为部队出力的时候,怎么能一拍屁股走人了呢?他婉言谢绝了他同学的好意。继续留在部队基层。</p><p class="ql-block"> 1984年,张亚南在沈阳军区担任领导职务的岳父要退居二线了。他岳父身边的人了解到张亚南这些年的工作表现,就向有关部门推荐调张亚南到沈阳军区机关工作,也可以照顾一下老人家。张亚南再三考虑还是觉得营里工作刚刚有点起色,不忍心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和部队,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样离开会影响其他同志安心基层的情绪,军人应当军事利益为先。他是高干子弟更应该带好这个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岳父,这位豁达,坦荡的老军人支持了他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三次放弃调离基层的机会,就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对张亚南是多么严峻的考验!而他又要付出多么坚强的毅力!当《大连日报》,《前进报》《解放军报》等报刊记者采访报道他时,他说“基层生活是艰苦些,大家都是这样干过来的。不值得夸耀,军人就是要承担更多的牺牲和考验。”张亚南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的诺言。</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无私奉献是人生的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取向。军人的价值正是通过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换取祖国的安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来实现的。张亚南就是牢固树立了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家庭与事业的关系,自觉抵制各种各样的影响和诱惑,专心部队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事业大于家庭,这对张亚南是个永恒的准则。张亚南自从当了干部,逢年过节就要主动替别人值班。所谓休假,也只是在家庭温馨的港湾里停泊片刻,便又匆匆忙忙拎着行李出发了。妻子向黎是名军医,1980年生了女儿后就自己带着孩子单独过日子,她上班远,每周还要值夜班,无论酷暑严寒她都必须一大早起床进行独特的“晨练”——抱孩子赶班车。长时间下来,妻子免不了有时候要抱怨丈夫。张亚南深情地望着妻子说:“你不知道战士有多苦,部队里有多少两地分居的干部,有的家里还是几代人住在一间房子里。相比之下,咱们条件好多了!咱俩都是军人,干部子弟,光想自己舒服了,怎么再去做别人的工作?”他的妻子也明白:“谁让我们是军人呢!”以后遇到孩子发烧,老人有病,自己身体不佳,她都自己抗着,很少去打扰丈夫。这位小有名气的外科整形大夫,硬是用她那消瘦的肩膀默默地承担了家庭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1984年3月,张亚南正在警备区高中文化补习班学习,收到母亲做大手术希望他回家看望的电报,他接到电报后焦急万分,当兵十多年,一直没有在母亲身边尽过孝心,这次手术如果出现意外……他不敢往下想,可是看到部队工作这样忙,在干部严重缺位情况下安排自己学习是多么不易,要是回家就完不成学习任务了。于是他咬咬牙坚持学习完才请假回家看母亲。这时母亲已出院了。妹妹责怪他没有及时回来陪妈渡过难关。张亚南默默拿出一张文化补习班第一名优秀的成绩单和警备区的通令嘉奖用双手送到躺在病榻上的妈妈面前,这位革命前辈瞬间就懂了自己的儿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过去的同学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搞经营赚了大钱,有的同他一起入伍,职务比他高的都转业了。听说他三次调机关工作安排都没去,有的同学见了他说他“你也太傻帽啦?现在人家没靠山的还攀靠山找门子呢,你倒有靠山不去靠,老呆在穷乡僻壤何苦呢?”张亚南不是没条件调离这个地方,也不是没理由要求转业,但他从骨子里就是看不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他要用自己的一身正气来为党的形象增辉!为扭转这些他认为不正常的现象尽自己一份力。</p> <p class="ql-block">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些领域里人们讲究实惠的多了,论贡献的少了,一些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了,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在军队也有一些影响。在旅里担任领导职务的张亚南一次到警备区参加读书班学习,碰到平时工作很冒失的两个团干部,他们跟亚南说已提交因病转业的报告,还劝亚南快采取行动,赶早不赶晚。张亚南听了一惊:“好家伙,转业就转业,干嘛说有病,这样做哪行?这是人格问题。说假话欺骗组织,我张亚南可不能做这样的人。”张亚南认为,国家越是搞改革开放,搞现代化建设,越是需要强大的国防做后盾。都不干了,国家还能存在吗?还谈什么发展经济?这就是张亚南。他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军人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忠诚。</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没有七情六欲。他爱他的父母,虽然不能总是守在他们身边,但他知道父母的不普通就是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军人对国家的贡献。他很爱他的妻子,每次休假回来,尽管只有短短数日,他总是竭尽全力帮妻子做饭,洗衣服,包揽一切家务,以作为自己长期缺席家庭的补偿。他最爱他的女儿,家里的陈设非常简陋,却奢侈地为女儿买了一架钢琴,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来替代爸爸的陪伴。他有爱也有情,只是他把他的那份爱那份情更多地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国防建设事业。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所以要听党的话,因为我是革命军人,所以要无私奉献,因为我是领导干部,所以要事事带头。这就是张亚南常常勉励自己的格言。</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当兵是个好战士,当干部是个好带头人。作为军事干部,他懂得怎样才能训练出好兵。他以理带兵,以情带兵,以行带兵。把对战士们的情与爱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侦察排冬天训练他跟班作业,到河里测水温他第一个跳下去,钻山洞看地形他最后一个上来;通信兵1500米纹线,放线,架线综合训练,他硬是跟着纠正每个战士的动作,直到合格为止。他亲自为各执勤点的战士送粮,送菜,送煤,送生活用品。亲口尝尝战士们的饭菜,每逢节假日或放电影他都到总机班替战士值班。他喜欢与战士们交谈, 战士们也把他当做知心朋友。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战士的思想动态,家庭困难和要求以及身体状况,战士中的好人好事等等。</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事事为别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和他们一起工作过的战友都把他当做知己。旅长钱忠南每当与人谈起他的搭挡张亚南时都动情地说“我们俩合作得太默契了,年年都有先进荣誉,可他总是功给别人,过留自己。是相逢贵相知啊!”有这样两件事使钱旅长感触很深。</p> <p class="ql-block"> 1989年,部队演习开到某演习点,当时任参谋长的钱忠南患病住在医院里,由副参谋长张亚南主持司令部工作,由于演习地点在开发区,物价较高,所以参谋长在演习前定好的伙食标准偏低了。战士们对伙食有意见反映很大,甚至有骂娘的。事情发生后,张亚南对战士们讲:“伙食标准是我定的,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一定考虑解决问题。”而后,他专程到医院来探望参谋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钱忠南同意了他的想法。张亚南回到演习地对大家说:“参谋长在医院听说战士们很辛苦,决定提高伙食标准,希望大家吃饱吃好,把这次演习搞得漂漂亮亮的。”话音未落,战士们发出了对参谋长的一片欢呼声。</p><p class="ql-block"> 1991年旅里的后勤工作被总后勤部评为先进单位,总后首长亲自到部队视察工作。在向首长汇报时,张亚南把所做的工作和功劳全加在主官头上,只字未提及自己。首长对他的汇报连连点头称赞,对他这种见荣誉就让的品德也大加赞赏。</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在旅里主要分管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刚接任时,旅里的账本上的赤字在6位数以上。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他大刀阔斧地对旅里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为了节约不小的招待费开支,他率人自力更生制作了一张可供十几个人坐的大圆桌,又酿制了定名为“黄柏树大曲”的白酒,用来招待来往客人。说起酒的味道还真不错,不仅客人们喝得乐不可支,有的首长来了还点名要喝张亚南的酒。大家说喝了这种酒有三个百分之百放心:“纯度百分之百放心,卫生百分之百放心,斤两百分之百放心”一年后果然不假,张亚南不仅弥补了旅里的亏空,而且还有不少盈余。他的名声大振,连军区都知道了张亚南的理财管家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旅里开销由张亚南掌管着一支笔。他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干部们都说,这是一支铁笔,不讲情面的笔。旅长说这是一支绝对放心的笔。张亚南对自己更是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旅里财务主管会计朱志全从未见过一张经他手签的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何止这些,在整理张亚南遗物时 人们还发现了他的一叠未报销的探家车票……</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时常说:“人虽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离不开理想和对事业的追求。只有物质追求而没有精神追求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当一些人追求怎样过上物质更丰富的日子而不择手段,甚至没有底线时,张亚南非常鄙视那样的行为。他追求的是怎样做“真正的人。”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鞭挞了社会上“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的衣食住行极为俭朴,在生活上他从不乱花一分钱,但买起书,订起报刊杂志来却毫不犹豫成百成百地往外掏。他从不穿便服,更不要说西装革履了。一直到了副旅长岗位上,他上下内外穿戴的全是军用品。他抽烟,但买来的好烟是招待客人的,自己抽的是手卷的旱烟。营区中他的寝室里简洁明亮,全部家当是几个木箱,一张写字桌,一张双人木板床,床上一半是单薄的黄军被,平展的白床单,另一半整整齐齐放着他心爱的各类报刊书籍。</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在物质生活上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他在精神生活中却是极其丰富。他酷爱读书,作为现代的军事指挥官,他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把学习作为最迫切的任务。他博览群书,学政治,军事,文学,学习一切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张亚南入伍时初中都未念完,凭着一股拼劲和韧劲,补习高中,又念完了大专课程,扎实的学习功底使他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带着问题研究军事理论,又善于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军事训练中去。</p><p class="ql-block"> 他结合演习实践,撰写发表了《抗登陆战役反空降应重视先割后歼》等文章。他根据司令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作特点,撰写发表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加强司令部建设》等文章,他还总结平时训练中的经验,撰写发表了《以“三有”为标准落实训练保障》等文章在他几十万字的军事学术文章中,对未来战争有一些创新的理论思考,得到了上级首长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他的治军理论思想在部队军事训练实践中产生了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1987年,任旅副参谋长的张亚南在一次新兵营的调查中,发现训练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单兵训练,一人练大家看,浪费了时间,还不能充分利用器械。体能训练不讲科学,超强度长跑造成新兵患病增多,制定指标一刀切,新兵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等。针对这些训练中的弊病,他与参谋长钱忠南以及司令部其他同志一起研究制定了“满负荷训练法”这个训练方法目标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新兵训练实行了“满负荷训练法”后,病员减少,战士训练热情高,劲头大,过去班长们总感到课目多,训练时间少,后来普遍感到训练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1988年上半年,警备区首长到新兵营抽考,9个课目,除一项良好外,其余课目全部优秀。经过两个月训练的新兵素质和军事技术相当于过去训练五个月才能达到的水准。那一年,这个旅成为沈阳军区旅级部队唯一的“军事训练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充实的精神力量,除了从小在革命家庭的耳濡目染,还来源于他主动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他写下的几十本读书笔记的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炽热感情和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无比坚定。这些理论素养奠定了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军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举行向张亚南告别仪式时,与张亚南同车的司机景国红处于昏迷状态,那时,大家还不清楚张亚南奋力救战友的事迹。当景国红醒来后得知“张亚南因车祸牺牲了”这一噩耗时,他捶胸顿足哭喊着“不!副旅长不该死,他是为了救我……”接着,景国红哭诉着讲诉了当时的事情经过。</p><p class="ql-block"> 那天,18时30分左右,他们的汽车行到灯塔县附近,与地方一辆解放牌大车相擦,在查看现场时,地方又一辆货车从大连方向急驶而来,张亚南看见了本能的疾步向前大喊一声“快躲开”将司机景国红猛向自己身后拉去,可他本人却因来不及躲闪被汽车撞成重伤,经辽阳驻军医院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张亚南为了救战友,做出了悲壮而伟大的壮举,他把危险留给自己,把避险的机会送给了别人。景国红三天三夜拒绝进食进水!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这么好的人怎么就会匆匆走了呢?</p><p class="ql-block"> 悲痛中的人们震撼了!我们的好旅长啊!你守海防22年,为部队建设洒尽一腔热血,又是这样壮烈地走完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副旅长,您的英雄壮举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您的光辉榜样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p><p class="ql-block"> 1992年7月,解放军总政治部下达了批准张亚南同志为革命烈士的通知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张亚南同志的生平事迹像涛涛海浪撞击着人们的心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就是那样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为他所热爱的事业矢志不渝,勤勤恳恳地奉献着,给凡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军人中,无不对他的英年早逝而感到痛心惋惜。某集团军后勤部长于传福难过地说</p><p class="ql-block">:“我的奶奶,我的母亲去世时我都没有掉眼泪,为亚南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某要塞区政委朱俊民哽咽着对我们讲:“想不到啊想不到,太突然了,这么好的人……平时我妻子也非常敬佩他。他去世后,我们过年吃团圆饭时,都要在桌子上为他空下一个位置,为他放上一副碗筷,为他斟上一杯酒……”当我们请某要塞区副司令钱忠南讲讲张亚南时,他低下头半天不说话,抬起头时已是两眼噙泪,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某海防团政治部主任陈宜民与我们谈到出事那天他送张亚南出发的情景,他非常懊恼:“唉!我哪里想到与亚南的挥手告别竞成了永别!家里来电话说他出事了,我这个恨呀!恨我当时为什么不拉住他呀(如果不让他出这趟车,是否就能避免这个车祸了?也能留下这个年轻的军人)?”话没完!眼圈红了,他从裤兜里掏出手绢擦了一下眼睛,七尺男儿如此忍不住的真情流露,不正说明了亚南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吗?</p><p class="ql-block"> 感到稍有遗憾的是,亚南原在的守备旅已改编,我们未能找到更多的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因而未能采访到他更多的平凡小事。不过这些足以说明张亚南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实际行动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引以为傲和认真学习的榜样!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品质,像他那样做人做事。给我们的党旗,军旗增辉!</p> <p class="ql-block"> 张亚南是我们大院里走出的孩子。他用他短暂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怀念他,向他致敬!要学习他努力做个真正的人!</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