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鸟种(加新)——2023(上)

志升

<h3>  2023年是我记录鸟种的第六个年头,先后3次分别自驾滇、川、藏,行程近3万公里,行摄8省区,共加新鸟种211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7个),六年来累计记录鸟种642个。 <br>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个中滋味唯自知,辛苦快乐两相依。为纪念这来之不易的收获和逝去的岁月,特将2023年加新鸟种,编成二辑(受篇幅限制,分成上下两辑,下辑为西藏篇)。  <br>  借此,向指导拍摄的大师和鸟友们(特别是与我同行赴川、进藏野拍的乔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h3> <h3><br><br><br>二月<br>1. 厦门集美区敬贤公园。<br>  (1). 罗纹鸭</h3> <h3>2. 福州鼓楼区乌山。<br>  (2). 怀氏虎斑鸫</h3> <h3>3. 江西余干县鄱阳湖。  <br>  (3). 白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候鸟,秋季迁来我国南方越冬,春季离开越冬地。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主要越冬于长江中游地区。</h3> <h3>  (4). 白帎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候鸟,在我国主要繁殖于黑、吉、辽、内蒙,越冬于苏、皖、赣地区。</h3> <h3>  (5). 黑头蜡嘴雀</h3> <h3>  (6). 小鹀</h3> <h3>4. 云南隆阳区百花岭。<br>  (7). 朱鹂</h3> <h3>  (8). 喜山短翅鸫</h3> <h3>  (9). 白点翅拟蜡嘴雀</h3> <h3>  (10). 纵纹绿鹎</h3> <h3>  (11). 比氏鹟莺</h3> <h3>  (12). 灰头鸦雀</h3> <h3>  (13). 西南冠纹柳莺</h3> <h3>三月<br>1. 云南盈江县石梯村。  <br>  (14). 蓝枕八色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包括滇南、桂西南。</h3> <h3>  (15). 白尾蓝仙鹟</h3> <h3>  (16). 白头鵙鹛</h3> <h3>  (17). 红脚小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主要分布于滇西、滇南地区。</h3> <h3>  (18). 和平鸟</h3> <h3>  (19). 蓝耳拟啄木鸟</h3> <h3>  (20). 鹩歌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滇、桂、琼、港等地区。</h3> <h3>  (21). 针尾绿鸠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主要分布于滇、桂、川地区。</h3> <h3>  (22). 厚嘴绿鸠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主要分布于滇、桂、琼地区。</h3> <h3>  (23). 小斑姬鹛</h3> <h3>  (24). 栗背伯劳</h3> <h3>  (25). 黑头黄鹂</h3> <h3>  (26). 栗背奇鹛</h3> <h3>  (27). 凤头雨燕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仅分布于滇西、南地区。</h3> <h3>  (28). 斑胸噪鹛</h3> <h3>  (29). 长尾缝叶莺</h3> <h3>  (30). 红头鸦雀</h3> <h3>  (31). 黑眉鸦雀</h3> <h3>  (32). 白眶雀鹛</h3> <h3>  (33). 栗头蜂虎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我国的滇西、南和琼为留鸟,闽、粤、港部分沿海有分布,为候鸟。</h3> <h3>  (34). 灰头椋鸟</h3> <h3>  (35). 赤胸拟啄木鸟</h3> <h3>  (36). 亚历山大鹦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仅见于滇西地区。</h3> <h3>  (37). 灰燕鸻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候鸟,仅见于滇西、滇南和藏东南地区。</h3> <h3>2. 云南腾冲县红木村。<br>  (38). 褐喉沙燕</h3> <h3>  (39). 肉垂麦鸡</h3> <h3>3. 云南勐腊县勐仑镇。<br>  (40). 褐喉食蜜鸟</h3> <h3>  (41). 蓝枕花蜜鸟</h3> <h3>  (42). 朱背啄花鸟</h3> <h3>  (43). 斑头鸺鹠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及东南地区。</h3> <h3>  (44). 仓鸮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滇、桂、粤、琼等地区,为不常见的留鸟。</h3> <h3>4. 云南思茅区茨竹林村。  <br>  (45). 栗头八色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仅见于滇西、滇南地区。</h3> <h3>  (46). 小盘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仅见于滇西、滇南和桂西南地区。</h3> <h3>  (47). 栗腹鸸</h3> <h3>  (48). 栗颈凤鹛</h3> <h3>5. 广西那坡县德孚自然保护区。<br>  (49). 白眶斑翅鹛</h3> <h3>  (50). 灰腹地莺</h3> <h3>6. 广西龙州县弄岗村。<br>  (51). 海南蓝仙鹟</h3> <h3>  (52). 灰岩柳莺</h3> <h3>  (53). 淡脚树莺</h3> <h3>  (54). 黑喉缝叶莺</h3> <h3>  (55). 强脚树莺</h3> <h3>  (56). 冕雀</h3> <h3>7. 广东阳东区垅仔大村。  <br>  (57). 草鸮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滇、黔、皖、湘、浙、赣、闽、粤、桂、台等地区。<br></h3> <h3>  (58). 黄嘴角鸮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滇、闽、粤、桂、琼、台地区。</h3> <h3>四月<br>1. 福州晋安区鼓山。<br>  (59). 黑眉拟啄木鸟</h3> <h3>2.福州鼓楼区乌山。  <br>  (60). 北鹰鸮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候鸟,繁殖于我国中东部地区,越冬于东南亚岛屿,迁徙时经过我国东南部。</h3> <h3>3.福建连江县马鼻镇。<br>  (61). 白眉鸭</h3> <h3>  (62). 东方大苇莺</h3> <h3>  (63). 金眶鸻</h3> <h3>  (64). 黄鹡鸰</h3> <h3>  (65). 小田鸡</h3> <h3>五月<br>1. 四川屏山县碳石村。<br>  (66). 灰喉鸦雀</h3> <h3>  (67). 灰胸薮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留鸟,我国特有鸟类,仅分布于四川的中、西部地区。</h3> <h3>2. 四川洪雅县瓦屋山。  <br>  (68). 三趾鸦雀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川中、川北、甘南、陕西南地区。</h3> <h3>  (69). 暗色鸦雀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主要分布于滇、黔、川地区。</h3> <h3>  (70). 褐鸦雀</h3> <h3>  (71). 金色鸦雀</h3> <h3>  (72). 红嘴鸦雀</h3> <h3>  (73). 红喉姬鹟</h3> <h3>  (74). 灰头灰雀</h3> <h3>  (75). 灰头雀鹛</h3> <h3>  (76). 四川柳莺</h3> <h3>  (77). 三趾啄木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黑、吉、新、甘、青、滇、川等地区。</h3> <h3>  (78). 异色树莺</h3> <h3>  (79). 棕腹柳莺</h3> <h3>  (80). 白领凤鹛</h3> <h3>3. 四川小金县巴朗山。  <br>  (81). 藏雪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垂直迁徙的候鸟,主要分布于藏、川、新、甘、青地区。</h3> <h3>  (82). 金胸歌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候鸟,我国特有鸟类,分布于川、陕、滇、藏地区,繁殖于川西,越冬于藏东南。</h3> <h3>  (83). 绿尾虹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留鸟,我国特有鸟类,主要分布于藏、川、滇、青、甘等地区。</h3> <h3>  (84). 蓝鹀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候鸟,我国特有鸟类,繁殖于陕南、川北、川南、甘南等地,越冬于鄂、皖、闽、粤地区。</h3> <h3>  (85). 蓝大翅鸲</h3> <h3>  (86). 林岭雀</h3> <h3>  (87). 粉红胸鹨</h3> <h3>  (88). 白须黑胸歌鸲</h3> <h3>  (89). 雪鹑</h3> <h3>  (90). 喜山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h3> <h3>  (91). 川褐头山雀</h3> <h3>  (92). 黄嘴山鸦</h3> <h3>  (93). 大杜鹃</h3> <h3>  (94). 乌嘴柳莺</h3> <h3>4. 四川雅江县帕姆岭寺。  <br>  (95). 黄喉雉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藏、川、滇、青地区。</h3> <h3>  (96). 达乌里寒鸦</h3> <h3>  (97). 棕背黑头鸫</h3> <h3>4. 河南罗山县董寨。<br>  (98). 白颈鸦</h3> <h3>  (99). 虎纹伯劳</h3> <h3>  谢谢拔冗观看拙作,敬请观看下辑“西藏篇”。<br>  恭祝朋友们新年吉祥安康🙏🙏🙏<br><br> 2023年12月30日。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