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境入无----读莱笙《峦佛》

芦忠

大境入无<br>-----读莱笙《峦佛》<br>芦忠<br><br>峦 佛<br>莱笙<br><br>群山皆佛<br>尊尊打坐<br>裹一袭野林织就的绿袈裟<br>腆一肚浑圆鼓鼓的莽山坡<br>峰面上总露一弯岩崖有如笑窝<br><br>君若进山<br>莫忘先在山外的湖海沐浴更衣<br>然后沿山径走进经文<br>当身旁香飘众佛气息<br>便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br><br>君若出山<br>莫忘牵一涧佛前圣水奔流红尘<br>净地何须扫空门不必关<br>看天涯海角鹬蚌相争<br>还当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br><br>长风习习<br>那是遍山诵经的梵音<br>一万座山峰便是一万尊佛形<br>群峦无边<br>众佛无边<br><br><br>《峦佛》,诗题为何用峦,而不用山?山,字符所指,乃所有“山”之概括也;峦,《康熙字典》释“山迂回绵连曰峦”,又“圆峰也”。“圆”之义符,潜通“佛”头部之像,峦佛,山峦为佛,意象独创,可谓新奇也。山水之诗免不了描景绘情,寻幽探奇,啸傲寄志,揽胜悟理,但《峦佛》开题,八字了了,别出心意。<br><br> “群山皆佛<br>尊尊打坐”<br><br>群,数量之多;佛,山体之形;皆,有众山平等之味;尊尊,“群山”为并排个体;打坐,泛指静坐,闭目盘腿,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断除妄想,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这与寻常意识中不动如山、稳如泰山中“山”之静态相似。假如用“静默”替换“打坐”可否?显然打坐更妙,妙在把“山佛”意象之营建从单纯的外貌向思虑情态折转,由视觉维度深入到心理维度。<br>接着,诗人想象雄奇,以“裹”化“野林”为“绿袈裟”;以“腆”喻“莽山坡”成“浑圆(肚)”;以“露”变“岩崖”成“笑窝”;这些动作图像化的细节雕琢,都聚焦于 “山”形主体,随形之变化而变化,手术刀般精准,勾勒出胸腹坦露、面带笑容的弥勒雕像。峦佛(山佛)之意象,从笼统的“佛”语词符号,借此特征化获得重构,跃出纸面。<br>山不只是山,而是佛。佛亦非佛,而是山。<br>  <br>第二节,“君若进山”。以山为界,山外山里,在哲学上,都是世界的存在,但存在的维度有别,山外代表的是繁杂的物欲世界,山(佛)代表是单纯宁静的精神世界。前者是物质空间,后者归心灵空间。世界在矛盾之中,又都是生命的,二者是可以通连的。“进”,由山外进入山里,高度浓缩了“出世”意涵,即对物质世界的间离、超脱。庄重的仪式的是必须的,“先在山外的湖海沐浴更衣”,它意味着,不仅身体上“进”,山,心也得虔诚。“沿山径走进”“经文”,这“经文”潜意识里把山中世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神圣化,凸显告别物欲世界后心灵获得的净化,进入自由境地。山外世界不再对立,而是在心灵空间不断融合,达成调和,甚至是芸芸众生所无可避免的“难”“苦”,都化解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一语直出,直指人心。 <br><br>第三节,“君若出山”。出山即“入世”,意味着积极有为、仁者之心,也表明进山并非只是逃离遁世。然而出山之我已非进山之我,经过山峦“经文”熏陶、浸润,自我精神变得强大,内心世界有“牵一涧佛前圣水奔流红尘”的无畏、无惧,有“净地何须扫空门不必关”的大自在,有“看天涯海角鹬蚌相争”的坦荡胸襟, 有“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超然怀抱。大情写意,大性大情,诗意至此,风流尽出,畅快淋漓。<br>然而,余音未了。诗的末段,再一次回到山,回到“峦佛”,当习习“长风”吹过,宛如“梵音”,诗人心中油然而现“一万座山峰便是一万尊佛形”。天下之大,山峰到底有多少----<br><br>  “群峦无边<br>众佛无边”<br><br>“无边”,峦佛诗意进入“无、空”之境。大象无形,大音无声,观空入门,悟空入道。进山、出山,出世、入世,以山为佛,超越形表,山里山外,何为世界,世界为何?“无边”何解?无边,境也。<br>峦佛,境之镜乎?<br><br>2023.8.19<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