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公园随手一拍

万国祥

<p class="ql-block">月坛是北京“四坛”(即: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之一。在这四坛之中,月坛最小,它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p><p class="ql-block">  月坛,又称夕月坛,是清明两代祭祀“月明之神”(月亮)、二十八宿神、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神和周天星辰之神的场所。据有关资料载:由于月光是银色的,所以,不仅月坛拜坛的门、柱、台阶、瓦都是白色的,就连祭品、祭器、祭服也都是白色的,在众坛中是独具一格的。乾隆对祭月比别的皇帝都重视,对祭品、祭器、祭服、祭礼亲加审定,而且还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御题了一首《八月朔日秋分夕月》诗:“少采当秋仲,禋宗重夜明。九经循白道,万物荷西成。朔魄将临望,亏轮本是盈。银蟾与丹桂,齐语任闲评。”  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月坛的保护与建设,1955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月坛辟为月坛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以供人们休息娱乐。2004年,为提高公园建设水平,彰显月坛文化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由市、区政府出资,对公园进行整体改建,历时三年,复建坛墙、神路、暨饬古迹、遍植翠柏、疏理园林,使月坛公园以全新的面貌重现于世。整个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p><p class="ql-block">  一,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征,这里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这里现下能看到的古建有:</p><p class="ql-block">  (1)“钟楼”,钟楼两层,绿琉璃筒瓦歇山顶,檐下彩绘旋子彩画,通过內部的券门可登上二层,二层原有一尊铸造于明代的黄铜大钟,高3米,重2吨多,后来移至的钟寺保存。现在钟楼内的大钟是按照原来大钟的形状而复制的。</p><p class="ql-block">  (2)“天门”,北天门为三券门式,通面阔22米,进深4.5米。朱红墙壁,歇山调大脊,单檐绿琉璃筒瓦,檐下彩绘旋子彩画,砖砌拨券门,木门饰九横九纵门钉。</p><p class="ql-block">  (3)“坛墙”,据网上百度百科资料载:月坛的内坛墙在清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全面的修缮和改建,达到“周二百三十五丈九尺五寸,二面砖砌,二进、青瓦、绿缘”的规模。后来东、南、北侧的坛墙都被拆毁,西侧也因为单位及居民占用而遭破坏。月坛公园一直以铁栅栏作为围墙。2004年开始的改造,重建了坛墙的绝大部分,重建的坛墙高5米,全长达580米,总共由15万块用传统工艺制成的二重样城砖槽实砌而成。</p><p class="ql-block">  (4)“具服殿”,据网上资料称,具服殿是皇帝祭月更衣、休息的场所。正殿三间,坐北朝南,绿琉璃筒瓦歇山顶,檐下斗拱,梁枋施金凤和玺彩绘,正中悬“具服殿”匾;殿内有清高宗“典崇郊坎”御额,且有对联曰:“西兑斋心陈白琥,大田发咏庆黄云”。左右配殿各三间,殿顶覆黑琉璃瓦绿剪边,梁枋施旋子彩画,外设宫墙,形成院落,南开三座宫门。2006年开始修缮,至今尚未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二,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此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p><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载:上世纪六十年代,祭坛被拆除,并于1966年建起央视发射塔台,发射塔高180米,为央视备用发射塔,至今仍然占据坛址。</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每年在月坛举办祭月活动中,因为原有的祭月拜台被拆除(地方被占用),那麽只好用白布和木材搭起临时拜台,这是多大的讽刺啊!另外,月坛的具服殿早已在六、七年以前就已修缮完毕,按道理来说,文物古建的修缮,就是为了及早能向社会公众开放,而月坛具服殿虽已在六、七年前就修缮完毕,但至今仍是“闭门谢客”,不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究竟是何原因?不得而知,实在令人不解。</p><p class="ql-block"> 在我对月坛恋恋不舍之际,我还有一些期盼和遐想,就是希望月坛能早日解决肢体“残缺不全”的问题,早日为中外游客和北京人提供更好、更全的游玩、欣赏的场地。月坛内的那座高耸云霄的央视发射塔,有人戏说这是月坛一景,这那叫一景啊!纯粹是大煞风景啊!月坛西面至今依然还在挂着“中央电视发射台”的牌子。人们看到那肢体“残缺不全”的月坛后,无不为之心酸。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建筑,诸如那方形的,长宽均为14米、高为1.5米,表面铺着“金砖”,四周各有一座棂星门,门外是6级汉白玉石阶的拜坛;那南星棂门外偏西的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那北棂星门外的遣官房、燎炉;那南边的的祭器库、乐器库……等等建筑,只能从有关资料上得知了,怎么不是一个极大的缺憾。如果这些建筑能恢复原貌,并向中外世人提供一个完整的月坛,该有多好啊!(石炳坤)</p> <p class="ql-block">月坛是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又称“夕月坛”。</p><p class="ql-block">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明清北京月坛在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以南,与其南部的仿古园林组成月坛公园。在明清文献中提及的坛内主要建筑,除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被拆毁外,其余如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库等古建筑尚存。 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月坛的保护与建设,并于1955年将其辟为公园,以供人们休息娱乐。经多年营建后,月坛公园的面积大为扩展。整个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征,这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邀月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天香院南侧天阔的草坪上,有数只玉兔,与天香院。2006年5月25日,月坛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又称为“皇妃墓”,是明清两代祭祀和瞻礼皇室妃嫔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坛的野史资料和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月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公园内,是一座圆形建筑群,有三层,高约16米。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包括了中心祭坛、外围环廊和后殿等。</p><p class="ql-block">月坛的主祀对象是昏睡中的皇妃,而不是已经过世的皇帝或皇后。这种祭祀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反映了对于皇妃的特殊尊重和敬仰。</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每逢端午节和冬至节,皇帝和皇后都会来到月坛祭祀,向皇妃祷告平安、健康和幸福。而清朝时期,则改为每年一次的祭祀活动,表达了皇家对于后宫妃嫔的深切关爱和感恩之情。</p><p class="ql-block">月坛也是一个充满野史和传说的地方。据说在月坛建造初期,有许多工人因为累倦和饥渴而死去。后来,一个名叫“老蔡”的庄稼汉前来帮忙,他让大家休息、喝水、吃饭,并且施加了一些秘密的手法,终于使工程顺利完成。由此,“老蔡”被誉为月坛的保护神,成为当地居民心中的传奇人物。</p><p class="ql-block">月坛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体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典雅和精湛技艺。同时,月坛周围还有一些古树名木和园林景观,增添了它的自然美感和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北京的月坛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也是对于皇家文化、礼仪和妇女地位的重要见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家庭美德、生命尊严和社会和谐的重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p><p class="ql-block">月坛公园里不仅有月坛这座古建筑,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和活动,如梅园、荷池、游乐场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每年举行的“北京国际梨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和拍照。</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视为女性的象征,而月坛是祭祀皇妃的场所,反映出了中国尊重女性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同时,月坛的建筑风格和宏伟气势,也表达了皇家的权威和尊严。</p><p class="ql-block">月坛也是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色彩的地方,吸引了众多文学作家和艺术家前来写诗作画、取材创作。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都提到过月坛,如巴金的小说《家》和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等。</p><p class="ql-block">总之,月坛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景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它不仅是北京市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全球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人们前来参观和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