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驴头熬锅汤

良民

<p class="ql-block">  美篇有友宝胜,擅以诙谐幽默之笔调侃芸芸众生乱象。记得他曾经发文一篇《诗是什么》,我留言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太阳光下晒尿片,这就是诗。</p><p class="ql-block"> 诗人经常河边走,</p><p class="ql-block"> 梦里吟诵彩云间,</p><p class="ql-block"> 眺望远方行路忙,</p><p class="ql-block"> 晨起锦被湿未干。尿了!</p><p class="ql-block"> 整合行装再出发,</p><p class="ql-block"> 掸掸尘土尿脬憋,</p><p class="ql-block"> 满目山河春意图,</p><p class="ql-block"> 咿呀哦呦雅蠛蝶。骚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盎然的诗意。注意啊,上面留言的那个字念niao,这里这个字念sui,意思吗?自己查去。</p><p class="ql-block"> 至于为啥这样用调侃的语气开篇,一是受美友宝胜感染,二是想对红颜唠一唠什么是格律。</p><p class="ql-block"> 开唠前,先整个驴头熬锅汤。这个整字,在东北话里是一个万能的动词,万物皆可整,万物皆可盘。弄明白这个字,浪漫变喜感。至于驴头吗?对不对得上马嘴先不管,先取个谐音,对应在格律诗的抬头。也就是现在大众诗人们常态化的理解,写律诗先定好调,标明七律五绝之类的抬头,说明来源出处,彰显学问。我管这个叫律头!</p><p class="ql-block"> 按照今时之人理解格律的心态场面,穿越回唐朝,可以脑补一下画面:大唐盛宴之中,主持人款款而出,下一个节目,诗朗诵七律·望庐山瀑布,表演者李白。掌声雷动之下,我敢打赌,李白立马不会了。太白先生会感叹,尼玛这是哪跟哪了,老子写诗啥时候先定调、后入词了!</p><p class="ql-block"> 李白搞不懂写诗啥时候整了这么多规矩,还带整律头的;今时之人想说这不都是诗仙流传后世的佳作吗?后辈临摹一生,不都是为了追寻诗仙的格调吗!李白回复,去你爹个二大爷,你自己往身上套锁链,管我屁事。</p><p class="ql-block"> 其实吧,这事不怨李白,也怪不得今时之人。今时之人从历史的垃圾堆里分拣出精品,主要是受明清之后的文人笔墨熏染的。那一根根长长的辫子束缚住了脑干,即使今时之人剪了小平头,营养的缺乏,文化底蕴的流失,已经很难从束缚中解脱出来。</p><p class="ql-block">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言:“天分低拙的人,好谈格调,不解风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格调只是个空架子,有腔有调容易描绘;但事关风趣性灵,这是需要天才的”。</p><p class="ql-block"> 文化底蕴积累的缺失,格律之中的性情造就了一大批“老干体”之类的诗歌形式。人以类聚,想要付诸风雅,就得冠以律头,获得认同,抱围一团,能量爆表。都是习惯了统一答案的人,不遵循格律,就是没有文化标签。至于格律到底是啥?106部的平水韵是武林至尊,更何况还有网络神具——平仄生存器校正,日产格律万作诗篇,笑死苍蝇,气死蚊子!</p><p class="ql-block"> 唐朝人是如何认定格律的:“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p><p class="ql-block"> 格是立意,律是通韵,最后成调。诗来源于歌,这里的律是来源于古乐中的十二律吕,唐朝人讲究诗的音乐性,平仄只是为了配合传唱吟诵。</p><p class="ql-block"> 今时之人把律加格,引申为规律章程,此律非彼律,诗词变填空,课堂上的练习册,一篇格律应试卷上判高低,人人成为专家教授和大师。</p><p class="ql-block"> 从大东北而来的满清语风整合了京韵,平水韵里增加的汉字已经远远超出唐朝人的认知,今时之人未曾见过古时月,何必钻进葫芦里捣鼓古月。</p><p class="ql-block"> 当然,社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融合体,进那个圈子,说那个圈子的话,全凭自己的内心取舍。想要融进有文化高度的圈子里,就冠七律五绝之类的律头,大家共同熬一锅浓浓的诗汤,手拉手,高唱凯歌奔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寻找诗乐,大家都是认真的!年终岁尾,即将辞别2023之际,博君一笑而过,2024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