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演绎(九)浮山凿出花岗石

自然国地

1949年9月30日,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纪念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初,对纪念碑选址争论不休,最后周总理一锤定音:天安门广场。当日下午纪念碑奠基后,经过各项筹备定于1952年8月1日始正式动工。<br>   为了建好纪念牌,1952年5月10日、专门成立了一个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委员会主任是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副主任是郑振铎、梁思成,秘书长为薛子正。纪念碑的建造,最初的核心工作是碑心石的选择,兴建委员会为此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通过反复对比,最后选定了青岛浮山花岗岩石料。 <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其他部分的材料也颇具匠心,月台面用山东泰山灰绿花岗石,散水系周口店花岗石,甬道为昌平微黄花岗石,加上汉白玉浮雕、栏杆,再加上各种石料质地、色泽既统一而又有细致变化,工艺的严谨精致、一丝不苟。这些细节未必能引起非专业人员的注视,但会给人一种纯洁、朴实的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到采石运输任务后,成立了由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交运集团前身)及其下属山东省青岛市搬运公司、浮山料石总厂(青岛市浮山第一石场)、台东区公安分局、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等组成的大料搬运委员会,确定由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运输队来完成这个光荣任务。</p> <p class="ql-block">  首要任务是挑选石料,料石厂王文健厂长找来最富有经验的王忠禹、朱培成两名老石匠,在浮山进行地毯式搜寻,终于在第三天他二人共同选择了浮山的大金顶。接着用 “水漫金石”的办法(工人们从山下挑水到山上,将水一遍遍泼在大石头的表面,检查石头是否有裂纹、是否平滑)验证了石头的成色,确定下开采的具体地点。</p> <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11日,在浮山东南麓半山腰的大金顶开始了石料的开采。可是,由于石料太大,纪念碑施工组长陈志德从南京、上海等地请来了十几名专业人员也无计可施。后来打听到,在崂山脚下有个叫青石峪的山村里有位老石匠名叫李开山,民间称其为“石神”。李石神被请来了,到现场看后提议采用“闷炮炸石法”。</p> <p class="ql-block">  “石神”李开山选定一处完整的石壁,在上面用黑炭笔画出一块长15米、宽3米的待采石胚,指导工人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缘线,凿出了40多个炮眼并控制放入炸药量进行第一次引爆。结果,石胚仅有两边被炸出了裂隙,另两边仍未脱离。为了保证石胚整体安全,施工组决定采用 “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取出石材。</p> <p class="ql-block">  根据石坯尺寸,在岩石荒料四周挖出5米多深的石槽,使碑石完全凸显出来,后在底部每间隔0.4米用钢钎打上通孔。再在石料长边两边对向凿出8个置放200吨千斤顶的窝翕。准备就绪后,8个千斤顶从两边同时给予压力,然后在横贯孔中凿进上宽下窄的楔子,几十名工人持重锤、喊号子同步对这几十个钢楔子捶击加压。</p> <p class="ql-block">  经过数月的努力,1953年7月,终于开采出了大石料。当时的荒料尺寸是: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00吨以上。巨大的碑心石坯体完整地从山岩上剥离出来后,进行了第一次加工整形,重量减至280吨。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这块巨大的碑心石坯体,怎么才能把它从山上弄到山下去呢?</p> 根据大金顶所在的坡面坡度较缓的特点,施工组决定采用杠杆原理,将大料石抬起、架空,用钢丝绳将料石缠牢。然后,在山坡上铺设道木和铁轨,在坡顶、山脚都挂上钢索用绞磨拉,两端各由几名年轻力壮的工人牢牢把住、一点点收放钢索。在统一指挥下,碑心大石便顺着铁轨缓缓下滑,安全地运到了半山腰石料场。 在石料场里,工人们进行第二次加工整形,碑心石尺寸缩为:长14.7米,宽2.92米,中间厚1.0米,两边厚0.8米,重量102吨。接下来,就是要把石坯从料石场运到青岛孟庄路的大港货运站,两地间距大约有15公里,所经之地大多是丘陵,需经过1座山岭、4个村落、十余处桥梁,以及青岛市内交通最繁华的街道。 1953年7月20日,山东省委专门会议商讨解决大石料的运输问题。据青岛市档案馆档案,青岛为早日完成运输任务,决定以原湛山大路(今香港路)为基础进行改建,备选两种方案:一是修建一条临时道路用于运输,投资为217.7万元;二是修建一条永久性道路,预算投资为360.8万元;最后,采纳了第二种方案。<br> 讨论运输工具时,采纳一位鞍山籍老起重工提出的一种 “滚杠”(滚木运石)的古老运输法。施工队先以松木作枕木,上面铺上钢管。为避免摩擦破裂,施工队又在钢管上垫了四根宽约半米的木头,上面再放了一层厚钢板,钢板上又垫上木板,制成了一个大型底座;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千斤顶将庞大的碑石料放了上去。 8月29日搬运工作正式开始,运输过程中,修路队在前方开道,运输队员在中间负责照看石胚,两边由民警和民兵护卫;到了晚上,运输队伍也不解散,而是就地露宿。运输队所经过之处的村民非常配合,纷纷让路;市区民众也主动为运输队送水送饭,浆洗衣服。这个场景成为了当年青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就这样,经过30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石胚于1953年9月27日安全到达孟庄路的的大港货运站,成就了青岛、山东,乃至整个中国运输史上的经典。可是,等来要装石料的火车时,又遇到了难题:施工组负责人陈志德经过多方协调,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唯一一辆运力90吨的火车,根本拉不动这个102吨的大家伙! <p class="ql-block">  没别的办法,施工组只得再给大石料第三次“瘦身”,将石料中间厚度加工为87厘米,两端厚度加工为79厘米,重量才减到94吨!就这样,一辆挂了4节车厢的专列,沿着青岛石油公司专用线,以时速20公里缓缓驶向北京。半月后,运石碑的专列于1953年10月13日抵达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朱德总司令亲自带队前来迎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青岛起重工人们又用古老成熟的“滚杠”运输办法,在通往天安门广场的北京城公路上,用钢管交替铺垫进行滚动运输。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把石料运到了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工地。随后,纪念碑的设计、施工团队,再次对大石料进行精细打磨。到了最后雕刻时,石料的重量又瘦身成了大约60吨。</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碑心,系采自青岛浮山上一整块花岗岩。碑心石的采运工作从1953年4月1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历时7个半月整,动用了7116名工人,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被称为“共和国第一碑”!</p> <p class="ql-block">  浮山采石处有石刻纪念,还镌刻着一首《满江红•碑心石》,词曰:一声惊雷,浮山下、乱石翻滚。万千锤、金顶尘飞,心石出现。数百工匠白与黑,上千里路南和北。时间迫、何时能进京?皆关切。石下山,何其艰。路难行,如龟同。转快列,齐鲁大地驶过。沉睡万年天不负,凝其精华擎一柱。换人间,英魂铸丰碑,永不垂!</p> 2023.12.30.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