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慈父三周年祭日,为了缅怀先慈坎坷人生和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特转发父亲葬礼上的悼词,以此悼念我敬爱的家父。(全文如下,有删减)</b></p> <p class="ql-block"><b>祭父悼文(一)</b></p><p class="ql-block"><b>尊敬的来宾,亲爱的家人:</b></p><p class="ql-block"><b> 大家好!</b></p><p class="ql-block"><b>寒冬腊月彻骨寒</b></p><p class="ql-block"><b>旧刀痕上添新伤</b></p><p class="ql-block"><b>不足百日双亲故</b></p><p class="ql-block"><b>雪上加霜痛断肠</b></p><p class="ql-block"><b> 庚子冬月,近年关,家父不幸,寒风入骨,病魔染身,水米难进,病入膏亡。孙婿宝儿,几进家门,听诊喂药,输液打针,极尽所能,难见好转。终因年事已高,到无药可救地步,求神问卦,也难回春,一生好强,宁折不弯的父亲,终难抗过生老病死之道,于新年钟声过后巳时,弃子丢孙,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溘然长逝,享岁八十有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家母离世不足百日,儿孙尚在悲痛之中,家父却又随母而去,本是寒风刺骨,却又雪上加霜。家父咽气于儿之怀中,让儿痛心疾首。阴阳两隔在瞬间,父子血脉皆两断,擎天柱就此夭折,大厦顿垮,全家哀声不绝,哭声震耳,千呼万唤,家父双目紧闭,心脏骤停,所有儿孙,万念俱灰,天塌一般,沉浸无比悲痛之中。</b></p><p class="ql-block"><b>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归天,依靠皆无,眼前此景,不寒而栗,黑云压城城,天地两难辨,贾氏大家难以为继,众多儿孙谁主沉浮,我难舍父母健在的温馨家园,更渴望父母顶天立地之护佑,儿孤灯寒夜,冷风彻骨,痛心疾首,喊天无应。时塑风阴号,枯树悲泣泣,尔等兄妹五人,家丁五十余位,恍如天地倒悬,泰山䠫崩,不知此是人间,还是地狱?今父阳寿已尽,大限终极,虽千般不舍,万般难离,人力微渺,终归无奈。唯愿他国他土,与母团聚,为儿为女,心同一处,保佑安祥。更愿家父家母再无疾病缠身之苦,享天国之荣华,圆来世之美满。</b></p><p class="ql-block"><b> 家父生于寒门,长于战乱,祖父开明人士,知书识理,送父入校门,唯望早成材,八岁担任儿童团长,革命火种燧播心田,完小毕业,又入绥师,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父仍在校,便弃笔从戎,踊跃报名,自愿参军。四五年抗战胜利,随即内战爆发,四九年走新区,剿匪筑路开疆土,乘胜挺进大西北,国民党节节败退,共产党步步为营,成都和平解放,西藏不战而胜。毛主席庄严宣告,共和国四九年成立,家父是国内战争的参与者,更是共和国成立的见证者。</b></p><p class="ql-block"><b> 国内战争数年,国家饱受战争创伤,虽之立国,却百废待兴,正欲重整待建之时,半岛朝鲜又起战火,伟人毛泽东,力排众议,出兵朝鲜,共御外敌,家父专业无线电台,正是组建志愿军所需兵种,便自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西安灞桥集训待命。祖父得知家父将赴朝作战,心急如焚,彻夜难安,便约本村曹广清,吴文庭等人,身背褡裢,内装干粮,在无交通情况下,出发去看将要出征的父亲,每天徒步八十里,鞋磨烂,脚起泡,腿走肿,徒步近半月,经过重重关卡,接受严查盘问,终到西安北门城根。古城之大,人生地僻,茫茫人海,何能相见,寻儿如同大海捞针,祖父几人,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正欲哭无泪之时,身旁路过一位首长,一听陕北口腔,便知来自家乡,听明原由,同情万分,感叹之余,便说出父亲部队番号,按照首长指引,父子才得相见,儿时常听爷爷讲此故事, 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牵肠挂肚泪常流,徒步千里探骨肉,为国出征壮志酬。</b></p><p class="ql-block"><b> 五二年中秋八月,家父告别亲人,装满腔热血,怀报国之志,踏征程,赴疆场,随六千人的特种部队,挂枪炮,乘战车,跨过鸭绿江,出国门,御外敌,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保家卫国的战争,在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家父同所有参战的热血男儿,冒枪林弹雨,顶敌机轮番轰炸,与入侵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家父搞电台报话工作,隐蔽在地下防空洞里,监视来犯敌机,传递作战情报,有时半月二十难见天日,炮火连天冒生死,保家卫国洒热血,朝鲜战争,有近二十万之多的志愿军战士血洒疆场,包括伟人毛泽东之子,至今长眠朝鲜国土。庆老天护佑,庆家门有幸,家父终于保住性命,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五四年归国,由于炮火震天,家父大脑略有损伤,在辽宁丹东疗养数月后,返回家乡,与父母相见,与家人团圆。</b></p><p class="ql-block"><b> 朝鲜战争,是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援助邻国抗击外敌入侵的一次大规模战争,虽之损失惨重,但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场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半个世纪的和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巨大胜利。家父参加了这次立国之战,是时代的使然,国家的使命,家人的荣光。国家没有忘记死去的无数英烈,更没有忘记仍健在的参战老兵,在父亲有生之年,国家颁发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章,是对所有参战老兵的慰籍,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肯定,家父同时还获国家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当三枚勋章挂在家父胸前时,父亲饱含热泪,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国家的和平盛世,是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历史不能忘怀,人民心存敬仰,后人定当铭记。</b></p><p class="ql-block"><b> 家父回国后的次年,又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先后在任家沟中心乡,民政局,县医院,粮食部门工作,当文书,任会计,搞社教,搞土改,六二年在县医院光荣入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特别在粮食部门工作的六七十年代,国家自然灾害严重,文革风波席卷全国,人民生活在动乱之中,逃荒要饭的屡见不鲜,父亲为了调运粮食,度过灾年,走河北,上山东,到处求人,把一车车的粮食运回本县,为缓解粮食危机也曾有过积极的贡献。家父一生入公门,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工作态度积极认真,为了工作,回家很少,在家里没吃没喝的时候,才买回粮食送回家,打小我们很少见到父亲,家中的事儿均由母亲打理操劳,因此父亲把更多的时间奉献给了国家,现在回想父亲是对的,没有大家,那有小家,只有把国家建设好,人民才能幸福安康。父亲虽之回家少,但对国家贡献大,这是我们后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共和国勋章佩戴父亲胸前是当之无愧的,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为傲的。</b></p><p class="ql-block"><b> 家父一生不事献媚,不附权贵,心直口快,刚直为人,遇事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不做亏心事,不受他人气,这便是父亲一生的弱点,也是他难以克服的弊端,同事难接受,家人不理解,刚直的脾气,形成特殊的性格。难免出口伤人心,让人难接受,无论何人,如有得罪,儿我在此替父赔个不是,人死皆无过,一切化云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家父也是一个平凡的人,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错误,但他身上的闪光点,也足让后人乐道传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父亲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国土上的珍贵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父亲八十华诞庆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国家没有忘记为国出生入死的人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父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b> (二)</b></p><p class="ql-block"><b> 五四年寒冬,父母结婚,五七至七零年的十三年里,父母分别生育我们姊妹五人,天年不佳,生不逢时,国家正处困难时期,连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困难,粮食短缺,物资匮乏,天灾人祸并行,父亲每月只有30元的工资养活着全家,父亲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送回家,供我们上学,还给生产队交粮款,每月经济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母亲在家,无棉缝衣穿,揭锅无米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常为少衣没吃而泪流满面,因此母亲上树摘树叶,下地挖野菜是常有的事。没房住,全家挤在一孔窑洞的大炕上,没有褥子,就在席巴上入睡,缺少被子,弟兄们便伙盖,没衣穿,父亲买回棉花,母亲纺花织布,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缝新补烂,一年之内,能穿上母亲缝制的衣服和鞋子,也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满足这样的奢望。一套衣服常年穿,补丁一块又一块,鞋子磨烂露脚趾,脚板扎刺砖心疼,现在的孩子,衣服多的没处放,鞋子一双又一双,三天两头就网购,一年四季有新衣。在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父母就是这样含辛茹苦,吞糠咽菜,一心一意,同心同德为这个家而苦苦支撑着,无怨无悔地养活着我们长大,在我的记忆里,就感受到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叫艰辛,没有父母的艰苦奋斗,哪有今天的我们,没有父母的日夜操劳,那有贾氏家族今天的繁荣,父母功德比天高,父母恩情比海深,历史不能忘却,家史更要传承,所有晚辈定当铭记,让父母的恩德,萌后人,传乡里,垂青史。</b></p><p class="ql-block"><b> 一九八三年,家父离职休养,由三弟爱明接班后,享受副县级待遇,回归家庭,颐养天年。在家休养的三十多年里,国家的担子卸下了,家庭的担子更重了,儿子们大了娶媳妇,难以栖身修窑洞,有了孩子看孙子,家大业大,人口众多,心操的更多了,负担更重了,随着时间的更迭,父母渐渐衰老,脸上添了皱纹,头上增了白发,腰酸驼背,病痛缠身,年年住医院,天天补药吃,人留儿女草留根,为儿为女操碎心,自古不变的真理,人类永恒的传承。</b></p><p class="ql-block"><b> 父母渐老的日子,也是儿女尽孝的时刻,在城里居住的四年里,爱莲,香莲两个妹妹轮流伺候,使二老住的开心快乐,搬回家的六年里,荣明二弟夫妇,尽到了儿女应有的职责,使他们愉快地度过了晚年。父母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为儿为女辛勤操劳的一生,一生行善事,积德佑后人,贾氏家族人丁兴旺,事业红火,截至二零二零年,贾氏家族人口已过半百,这样人口众多的家庭在方圆百里也是少有的。晚年的父母尽享着天伦之乐,二位老人没带遗憾,圆满寿终,愿二老在天堂里再无病痛,尽享荣华。</b></p><p class="ql-block"><b> 父亲丧事,原本和母亲一样标准,同样规格,不料新冠病毒全国蔓延,日趋严重,为了不给国家添乱,遵照政府规定,人员减少,事业简办,村客不接,拒绝吊唁,只待贾姓宗亲。响工仍由您的长孙咏波给您顾来绥德林林乐队为您引路,磊波二孙为了报答养育之恩仍买礼炮让您风光出殡,其他孙儿孙女外甥苗苗、凯博,慧慧、乔博、咪咪等孙都花人币表达感恩。</b></p><p class="ql-block"><b> 明天老父出殡,两位老人功成名就,驾鹤西去,在此一并完成父亲生前愿望,刻石立碑,铭志流芳。父母开创的一个时代将翻过一页,贾氏家族又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但愿父母身上流淌的血脉生生不息,渊源流长,愿二老恩德,萌泽家族,启迪后人,流芳百世,光照千秋。</b></p><p class="ql-block"><b> 敬爱的父亲母亲永垂不朽!</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二零二一年元月二十三日(农历十二月十一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父亲葬礼上制作的展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儿女和父母最后的一张珍贵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父母永远活在后人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