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后代走进陈士榘将军故里,寻访红色足迹(董玉清)

董玉清

<p class="ql-block">开国将帅后代走进陈士榘将军故里,寻访红色足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董玉清撰文/摄影</p><p class="ql-block"> 12月25日,为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子朱新春、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明、开国上将陈土榘之子陈人康、开国中将赵镕之女赵京娅、开国元帅彭德怀侄外孙张峰、开国大将张云逸重孙女、开国中将赵镕外孙女张婧菲、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之孙董绍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叶挺将军孙女叶莲等开国将帅后代,从北京专程来到湖北省荆门市,走进掇刀”红色陈集,将军故里”,瞻仰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寻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足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 陈士榘将军是1927年4月从荆门掇刀陈集村上走出去投身革命,9月参加秋收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央工农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奔赴抗日前线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的功臣。全国解放后,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他是荆门籍唯一一位开国上将,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对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现代国防工程奠基人。陈士榘将军的父亲和叔父也是辛亥革命的功臣,他父亲陈午霆曾担任武昌新军工程营管带、二叔父陈雨苍曾担任武昌新军营军医官,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参加了推翻清朝统治武昌首义,向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政权打响了第一枪。</p><p class="ql-block"> 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承载着两代人的家国情怀和家族使命,传承了革命家庭的光荣传统。陈氏家族曾先后走出了两代革命功臣、一代开国元勋,掇刀红色陈集是名副其实的将军故里,为革命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荆门籍开国上将陈士榘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期间,为支援湖北荆门家乡兴修漳河水利工程建设,专门从工程兵部队指挥调动了一支机械化工程连队驾驶几十辆运输卡车,支援漳河修堤筑坝运送土石方施工长达到一年多,加快了漳河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今天荆门人民能喝上清洁甘甜的漳河水,不能忘记陈士榘将军对家乡所做出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当开国将帅后代走进“红色陈集,将军故里”,瞻仰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看见屋内两边摆放的书桌,一边是“读书学习,树立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另一边是“红色家凤,代代相传,永远爱国爱民”,他们个个感慨万千,发自肺腑地说:“当地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红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令人感到心慰的一件大好事。作为新中国的革命后代,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爱国使命,讲好中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是家国情怀的革命之家,作为陈氏家族的革命后代陈人康又一次回到将军故里,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如果没有祖辈和父辈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投身革命,为人类求解放,建立新中国,我们中华民族可能还在遭受列强的欺侮。我们不能忘本,要感恩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牢记爱国使命,为实现强国梦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 在将军故里,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欣然题写了:“继承将军遗志,建设荆门,再创辉煌。”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子朱新春题写了:“传承红色精神,再创中华辉煌。”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明题写了:“革命精神,永代相传。”开国上将陈土榘之子陈人康题写了“继往开来,革命自有后来人。”开国中将赵镕之女赵京娅题写了:“一代名将,世代忠良。”这些题词,充分反映了开国将帅后代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拜敬仰,也为将军故里留下了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董玉清,生于1957年5月,祖籍浙江镇海,出生于湖北宜都,生长于松滋,现在定居于荆门。荆门日报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6年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98年主编出版《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摄影专集《中国鸟类》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其个人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等荣誉称号。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创始人,现为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