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王阳明》第二十章读书摘要

云水闲梦

<p class="ql-block">第二十章 心学归于致良知</p><p class="ql-block">1、王阳明认为,每个人一旦良知觉醒,人生就是一片光明。所有的困难挫折都挡不住他。当然,这种觉醒一定自困难、挫折中来。如果每个人内心良知觉醒了,人生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人类社会就有希望了。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本质,是让人们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这种内心的光明指引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2、万事万物之理都在变化,不要得意,福祸相依嘛。不好的消息背后可能孕育着好结果,好消息的背后可能孕育着不好的结果。嘉靖封你新建伯(嘉靖皇帝刚开始非常喜欢王阳明。登基之后,先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光禄大夫、上柱国、兼任南京兵部尚书。),你未必要那么高兴,这事很难说。只有变才是不变之理,这是什么?这就是易学,这就是辩证法,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3、做圣人就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p class="ql-block">4、王阳明主张人伦之礼、人心之情都是统一的。心学最大的口号和理学不同。心学讲“心即理”,而理学叫“性即理”。理学认为,人的心分为性和情。性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即仁、义、礼、智、信。情就是人的情感、欲望。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要保留,但人的那些情绪都是恶的,都应该去掉。阳明心学对理学的超越,就是主张人的性和情都通人心,心就是天理,承认人作为人的基本的情感需求。</p><p class="ql-block">5、阳明心学后来之所以导致了晚明市民阶层的觉醒和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因为这个学说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它还人以人性的权力,还人以人性层面的认识。这点很重要。</p><p class="ql-block">6、席书推荐王阳明有一句有名的话,他对嘉靖皇帝说:生在臣前者见一人,曰杨一清;生在臣后者见一人,曰王守仁。</p><p class="ql-block">7、我们再说到根本,王阳明和他的心学之所以受到朝廷的打压,最根本、最本质的原因是明清两朝专制政权的嫉贤嫉能。明代特别有才干的能臣,才干惊人的,一般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于谦最后就没好下场。后来的袁崇焕被杀又有各种疑团,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封建王权对他的猜忌。再比如张居正,有人说张居正不是被重用了吗?那是因为万历小,万历长大了立刻就开始猜忌张居正,张居正立刻就没好下场了。在这种嫉贤妒能的专制体制下,能力太强的人注定了就没有好结果,这似乎是一个规律。</p><p class="ql-block">8、王阳明最后无可奈何,索性辞官不做,选择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一—讲学。朝庭对他越打压,他的学术生命越旺。</p><p class="ql-block">9、钱德洪《刻文录序说》记载,王阳明这时候说过一段话:权竖如许势焰疑谤,祸在目前,吾亦帖然处之。此何足忧?吾已解兵谢事乞去,只与朋友讲学论道,教童生习礼歌诗,乌足为疑!纵有祸患,亦畏避不得。雷要打,便随他打来,何故忧惧?吾所以不轻动,亦有深虑焉尔!</p><p class="ql-block">任尔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坚守自己的内心就行了。正是因为这种坚守,使得王阳明在他的心学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致良知”学说的完整提出。心学最终归于“致良知”。</p><p class="ql-block">10、终于有一天讲完课后,在和学生们一起静坐的时候,王阳明突然睁开眼睛,面带春风一般的微笑说:我找到了!在我胸中久久揣摩、呼之欲出的那一个词,那两个字,原来就是‘良知’呀。</p><p class="ql-block">到了嘉靖三年,王阳明又在前面加了一个“致”字,把“致良知”变成他心学的最后的归宿。至此,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彻底完备,这时候他就不说其他,专提“致良知”。</p><p class="ql-block">11、“此心安处是吾乡"重点抓住下面几问:</p><p class="ql-block">一问:“致良知”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这在学术界、在思想史上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很多人观点也不一致。“良知”两字出自《孟子》。《孟子》说:“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那种“良心”。不学而能,那叫本能;不虑而知,就是因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良心,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自律,这个就叫良知。</p><p class="ql-block">二问:良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良知肯定是“知行合一”最后的那个“一”。肯定是自儒家《尚书》《左传》所追求的“惟精惟一”的那个“一”,就是指最高的这个规律,可以统摄其他的所有,也可以引发其他的所有,甚至可以变成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可见良知对人生的帮助是极其巨大的。王阳明认为,每个人一旦良知觉醒,人生就是一片光明。所有的困难挫折都挡不住他。当然,这种觉醒一定自困难、挫折中来。如果每个人内心良知觉醒了,人生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人类社会就有希望了。</p><p class="ql-block">三问:这种良知只是良心或者道德自律吗?</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本质是,让人们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这种内心的光明指引是什么呢?应该是人类文明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拥有这种自觉,才可以像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那样,走向人类的所谓“必然王国”。这种自觉是内在的光明,可以指引我们的一切,可以指引我们人生的成长。光有良心,并不能指引你人生的成长,不能引导你人生格局的建立。</p><p class="ql-block">我们大多数人最大的困顿是什么?就是面临生活困难、挫折、矛盾,面临红尘中各种纷繁复杂现象纷扰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左右我们的情绪、思想、情怀、智慧,我们是听从外在,还是听从内心?</p><p class="ql-block">比如,女同胞出门换衣服,换了一身又一身,还是会担心人家觉得不好看。说老实话,事实上除了极品的美女和极品的丑女,一般路人是没有多少人关注的。但是我们心里却总觉得,别人看了会作何评价?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别人说了话,外在的东西左右了你的内心,让你感到无所适从。</p><p class="ql-block">苏东坡有首词《定风波》:</p><p class="ql-block">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p><p class="ql-block">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是专门为一个叫玉娘的女子所写。玉娘又叫柔奴,也叫点酥娘。柔奴是苏东坡好友王巩家里的一个歌妓。因乌台诗案受牵连,随王巩一起流放到瘴疠之地岭南去,王巩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那里,王巩与柔奴在艰难岁月里熬了回来,柔奴竟然比原来还年轻漂亮。东坡问之,则笑曰: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苏东坡不由得一番感慨,这是大境界啊!“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那么困顿的环境里,究竟是听从外在的声音,还是听从自己的心声?你的心灵安静了,外在的困顿就左右不了你。这就是良知的本质一一听从内心的指引。</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忠实信徒曾国藩学习阳明心学之后有两句名言,一句叫“重开天地,另起炉灶”,另一句叫“内断于心,自为主持”。就是说,听从内在的心声,而不是听从外在的。</p><p class="ql-block">因此,这个“致良知”非等闲中来,而自困顿中来。并不是有良心就可以达到“致良知”这种境界。王阳明自己说:“某与此良知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知容易,把做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处,负此之尔。”</p><p class="ql-block"> 四问:如何致良知?要“实落用处”,要在事上练。越是困境中的事上练,越是能够得到真正的致良知。</p><p class="ql-block">五问:良知的表现到底又是怎么样呢?</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表现最鲜明。平宁王叛乱,毫不犹豫。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南昌有变、江西有变、江南有变。为什么?大家都为自己留退路,明哲保身,而王阳明却知难而上。这就是“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