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业新<br>1975年5月,我正在长海医院检验科进修,在一次科室学习会上,科主任宣布了三所军医大学回防的命令。<br>此次回防源于1969年的三所军医大学调防,当时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调防至西安,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调防至重庆,重庆的第七军医大学调防至上海。<br>此次回防,其实就是三所军医大学各自迁回原来的城市,也称调防。<br>此时,我进修所在的长海医院,隶属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时间为这一年的1月至12月。检验科主任征求我的意见,是结束进修还是延续原进修计划。我决定调防后,在第二军医大学继续完成进修学习。科主任觉得我留下来对调防前后检验科的工作衔接也是有利的,因为我了解检验科试剂原料以及各类检验设备的位置,利于二军大调防先遣队来了以后,可以尽快投入正常工作。<br>军人执行命令是雷厉风行的,当年7月,二军大先遣队到达上海,两天后即开展正常门诊,检验科的常规性检验项目也随之正常开展。<br>2个月的调防期间,各科室执行上级命令:营房家具不带走,每户发放大约一立方米的木箱一个,供家中细软打包运输。教授以上的人员再发一个同样尺寸的木箱,装运书籍。同时,教授人员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在沿长海路一侧的院内道路上,看到教授们拉着装满书籍的木制平板车,由西向东走来,远看有点像人力车工人,只是步履不那么稳健。<br>这些木头箱子,是在医院现场制作的。飞机楼“机头”大门外,一个荒漠的小院,这里靠近医院围墙,平时鲜有人至,院子里堆满木板和木条,两位女工手持榔头,将长长的铁钉用力砸向木头,大约十多分钟,就有一个成品完成。估计没有这样的速度,跟不上数百户庭装箱打包的节奏。<br>这期间,人们对大上海眷恋不舍的情绪,表现以各种方式,有的老师眷恋自家门前精心经营了几年的自留地,生长茂盛的蔬菜瓜果尚在成熟期;科里的老师们,上班时在讨论孩子的留去;科主任也在统筹考虑科研资料、用于进行中的科研课题的新设备新仪器以及化学实验原料、正处于校对阶段的《临床检验》(上下册)打印稿等等的打包工作。有一天,科里领来2个大木箱,科主任亲自指导、装箱,并嘱咐,其中一个装有危险品的箱子,必须随危险品专列运输。<br>正当大人们埋头忙碌搬迁,不知是谁家的熊孩子,在一下东走廊的墙壁上刷了一条大标语,以示不满。这条走廊是上下班和通往食堂的的必经通道,大人们看到这条标语,真是哭笑不得,孩子们对大上海眷恋不舍的情绪,竟然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宣泄。这时,理解是唯一的化解方式。<br>生化室的冯华芳、陈绍华老师、临检室的蔡“包儿”老师,先期离开上海返回重庆。不久,留到最后的李老师也离开检验科,她作为留守处的工作人员,负责照顾七军大已在上海就读专科学校、插队务农或参加工作的子女。附属一院的留沪子女分别居住在东村和长海新村, 1979年初,男生搬迁到护校西侧原奶牛场牛舍改建的招待所二楼,女生搬迁到东村的公寓楼四层东单元。<br>检验科人去屋空,我独自一人往返于中一楼西侧的检验科和位于飞机楼的中心生化室,当起了“看门人”。飞机楼外,医院动物房的一条大狗,溜达到飞机楼里,百无聊赖的与我对视了一会儿。也许它也觉得太无聊,在飞机楼逛了一圈,悻悻的走了。<br>7月中旬的一天,骄阳似火,留守处的李老师通知我到学校大操场去迎接二军大调防返沪的先遣队。我来到学校,只见数辆敞篷军用大卡车,自政通路西营门鱼贯而入,径直开到大操场中央。我哥哥同学的姐姐蔡根度教员,从大卡车上跳了下来,我们本来就认识。紧随其后下来的是陈金妹、黄翠云教员。先遣队的任务是先工作后安家,几位教员跟随我来到他们原本就熟悉的检验科。<br>那时候还没有商品化检验试剂,都是实验室自己配制,也没有放冰箱一说,放置了几天的检验试剂自然是不能用了。幸好我熟悉检验科试剂原料的摆放位置,很容易就找到需要配制试剂的各种原材料。先遣队的教员们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检验试剂的配制,在院部规定的开诊时间,准时展开检验科的日常检验工作。<br>先遣队老师直奔检验科开展工作,然而安家,也是安排的临时驻地。蔡根度教员,暂时把家安置在医院的五宿舍,黄翠云教员的家安在东村。<br>随着检验科全体人员返沪到岗,时任检验科主任顾福生教员、杨明主任,在短时间内,使检验科各组室的工作走上正轨,我的进修学习也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这时,我轮转到微生物室,遇到了慈母般的黄月仙教员和帅哥张永生。<br>与检验科老师的朝夕相处,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br>2021年9月3日<br><h5><i>点评:<br></i><i>李の行:我岳母当年就是长海医院检验科的,也姓李,不知文中提到的那位李老师是否就是她。军人们写的回忆“调防”的文字很少见到 文中有一点不准确:1973年,七医大长海医院分别在东村和原二军大奶牛场建造了三栋四层住宅楼,在奶牛场那边建造的两栋楼就是最初的长海新村。那时奶牛场附近(小花园小山后面)还有一个小型农场,有菜地、猪圈,所以七医大到上海后把一批“牛鬼蛇神”集中在这里“劳动改造”。长海新村因此又被称为“牛马新村”。奶牛场原来的牛舍(一栋很宽大的平房)后来被改建为医院招待所(两层楼)。七医大附属一院的留沪子女最早分别居住在东村和长海新村,其后几次调整住房,到1979年初,男的全部搬迁到招待所二楼,女的全部搬迁到东村那栋公寓的四楼东单元。所以那栋房子当时并不是专门为了安排一院留沪子女建造的。</i></h5><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