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顾过去,总有一些人难以忘记,总有一些事挥之不去;还有一些事则刻骨铭心,终生难忘。今年,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五十周年,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五十年来,我从士兵到军官,从正排到正师经历了11个工作岗位。戈壁沙漠洒下汗水,核弹试验奔赴新疆,参战准备枕戈待旦,抗震救灾深入藏区,演习训练身先士卒,基层帮建屡结硕果。曾在副连、正连、副团、正团职岗位,因工作表现突出四次荣立三等功,2010年年底13年大校军衔光荣退休,落户省会西安安享晚年,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的培养教育、提携呵护。</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退休也已经十四个年头了。在我即将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激动时刻,不仅又想起了入党前后那段平凡而又美好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1974年元月,我参军已第四年,在我主动靠拢党组织,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多次申请下,经过各级领导的培养教育和多方考验,组织正式接纳我为中共党员。我的入党介绍人有两个:一是1966年从山西入伍的营部管理员李永和,一是1969年从四川入伍的车长李顺伦。党委指定的个别谈话人是营长俞保圈(后为坦克第四十七团第三任团长),代表党委填写审批意见的是教导员雷良先。在通过我入党申请的支部大会上,副营长周玉俊(后为坦克第四十七团首任技术处长)专门参加,详细询问了我的家庭及个人基本情况,对我入伍之后的表现作了充分肯定,对入党之后的工作学习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坦克第四十七团,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5293部队。部队隶属原兰州军区陆军第十九军坦克第十二师,1969年八月中旬组建,由北京进驻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文殊沟,是一支因防御苏联侵略而生、组建时间不长的铁甲劲旅。首任团长李春成(后任宁夏军区副参谋长)、政委承文清(后任师副政委)、副团长顾炳寿、郭诚、季占斌(团队第二任团长,后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李化民(后为新组建的坦克第四十六团首任团长),副政委徐殿臣(后任师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所在单位是坦克二营营部指挥排,排里只编制两台坦克,分别为营长和教导员的指挥车。每台坦克有车长、一炮手、驾驶员和二炮手共四名乘员,我入党时在营长车担任坦克驾驶员。那时的一个坦克营下辖营部和三个连队,全营编有26台坦克,只所以让我担任营长车驾驶员,这还要从1972说起。</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四月下旬,接到上级通知,为提升战斗力,部队即将接回新装备—国产五九式中型坦克。为适应新形势要求,需要尽快培养一批坦克乘员。于是,领导就决定从我们这些1970年底入伍的新战士(1972年特殊情况,全军未征新兵)中,选拔人员进行训练,以解决坦克驾驶员不足的问题。自己当时所在的坦克六连(时任连长李国顺,后为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政指为接任李绍斌职务不久的焦西尧,李后任坦克第四十六团政委;副连长王恩波、副政指邵怀亮,邵后任二营教导员),已经连续两年担负劳动生产任务,先后在甘肃省金塔县、酒泉城东郊八公里农场种植过胡麻、蔬菜等,以改善官兵生活,弥补伙食费的不足。常年累月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劳动,不少人特别是城市兵怨言较多。但在那个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的年代,为了脱贫、为了给自己寻找好的出路,一个刚走出校门费力不少才参军的农村青年,我还是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军人生活。对于部队的工作,不论干什么,都有一种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劲头,半年后就加入了共青团,年终总结时又第一次受到党支部嘉奖。</p><p class="ql-block"> 连队接到集训通知时,我在酒泉城郊农场,整天与土地和劳动工具打交道,满脑子都是如何完成好生产任务,去参加坦克驾驶集训的信息,一点都不知道。突然之间,幸运之神就降临在我身上,连首长决定让我终止生产劳动,回营里参加坦克驾驶员实车新训。在当时,受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影响,认为当兵能当上坦克驾驶员是十分光荣的。让我去学坦克驾驶,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梦想,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机会,虚心请教,努力学习,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坦克驾驶员。</p><p class="ql-block"> 由于需要训练的人员较多,团里决定将集中培训改为分散培训,机关统一制定训练计划并提供有关保障、以营为单位自行组织。坦克二营的驾驶人员培训任务,交给了精通专业的副营长周玉俊和副连长张同武(任坦克二连连长后调入兰州坦克大修𠂆)。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其负责的态度,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在条件十分有限,环境异常艰苦的祁连山下戈壁荒漠,与官兵同吃同住,加班加点训练,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努力,就使我们这批新训人员掌握了基本的驾驶技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勤能补拙,百炼成钢。短暂的集训中,自己注意将冬训时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车下苦练,车上精练,很快就在新训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一员。训练刚结束,接装任务就下达到了团队,我又顺利的被选拔为部队首批接装成员。当年“八一”前夕,在团首长和后勤装备机关人员带领下,大家顶烈日,冒酷暑,坐火车,乘汽车,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来到了内蒙古包头的坦克制造厂—617工厂。</p><p class="ql-block"> 617工𠂆位于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青山脚下,是中国主战坦克和轮式步兵战车研制生产基地,是很多“大国工匠”的摇篮。工厂对交装工作十分重视。为了高标准完成交装任务,在我们到厂之前,就对首批交出的坦克进行了全面技术检查。交接期间,又对配套的工具器材、易耗备件等,对照清单,按照标准一件件配置到位;对油料、冷却液等一项项加至标准,真正做到了齐全配套,完整无缺。生活上,对我们也非常关照,让部队接装人员住在工厂的招待所,大食堂排队打饭等活动时实行军人优先,使大家很受感动。而我们这些来自基层连队的接装官兵,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进军工厂,初次见到现代化的大厂房,好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处处充满了新鲜感。看到高大明亮的坦克制造工间,有序衔接的生产线,上下左右都能变轨的航吊,排列整齐的各种设备和器材,真是大开眼界,但更使人敬佩的还是工人师傅精湛的技艺。</p><p class="ql-block"> 办完接装手续后要通过铁路将坦克输送到部队,这就有一个通过站台将坦克开到火车平板上,然后再固定的工作。只见那些装车师傅艺高人胆大,不用旁人指挥,即以三档的速度,直接将坦克由顶端站台开至固定位置。我们只能采取一名干部或老兵指挥,另一人用最低档位—一档慢速驾驶才能登上平板。面对与工人师傅在驾驶技术和装车速度上的巨大差距,接装人员都十分着急。在接装干部的组织下,大家召开“诸葛亮”会,查找原因,寻求解决办法,邀请装车师傅现场帮教指导。工人师傅满腔热情地对我们说:坦克快速装卸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神秘,驾驶员只要利用好火车平板上的两条固定钢板,就能确保坦克行进方向不偏离。灯不拨不亮,工人师傅传授了“秘诀”,一下子就让大家茅塞顿开。此后,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装车,果然加快了速度,提升了效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批接装工作的实践,使部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使接装人员得到了锻炼。那时候,战友们大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经过部队培养教育和军营生活的厉炼,干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学习新东西,接受新事物都比较快。待到九月份第二次接装时,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大部分都能单独开车上下火车平板。</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真切感受到,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收获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自己有了参加两次接装的经历,很快成长为连队的驾驶技术骨干,不仅受到连首长的重视,也引起了营首长的关注。那年的国庆节之后,我就由坦克六连调到了营部指挥排,由一名二炮手直接“升格”为营长指挥车的驾驶员。到了指挥排,虽说换了单位,毕竟是一个营的战友,彼此都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磨合,短期内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年终总结时,因当年工作表现突出,第二次受到党支部嘉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3年,团队组建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实现坦克分队的全员训练。从大气候上看,是“9.13事件”之后叶剑英元帅主持军委工作,遵照毛主席指示提出了全军大练兵的要求;从部队现状看,新装备接回部队时间很短,急需实现人装结合,使新装备发挥其应有的战斗力水平。部队在四月份之前,按照坦克通信、射击、驾驶三大专业分工,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练兵方法,利用坦克挂图和部分实物等简便教学器材,主要学习坦克构造、功能和基本原理,也涉及到机械传动原理及电磁等基础知识,学习如何搞好坦克的维护保养,从理论上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五月份进入实车训练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依照《坦克驾驶教范》的要求标准,</span>驾驶人员先在车下用驾驶仪练习,过关后再上车实际操作。炎炎夏日,设在祁连山下戈壁沙漠中的驾驶训练场气候变化无常,一会儿风雨交加,一会儿沙尘迷漫;大多数时候,则是火辣辣的太阳吊在半空,有时地面温度可达四、五十度。几天训练之后,年轻战友们娇嫩的皮肤就打上了“太阳红”的印记,变成了紫褐色。但大家别无它顾,唯愿早日掌握驾驶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装甲铁骑。</p><p class="ql-block"> 三个多月的实车训练结束后,经过团机关的严格考核,我和大多数战友一起,拿到了坦克三级驾驶员证书,终于初步实现了成为一名合格坦克驾驶员的梦想。不久,上级给坦克二营下达了配合步兵部队进行打坦克演习训练的任务,新的考验又摆在了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伟人也教育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坦克装甲部队整建制出动演习,需要做大量的技术准备工作。按照坦克专业区分,有通信、射击、驾驶三大专业;从坦克的全寿命管理角度来看,修理、供应、使用维护等车辆技术准备更是题中应有之义。自己作为坦克驾驶员,过去没有这样的经历,看待技术准备比较简单。认为团队都是新装备,且战备车占大多数,没有怎么使用,能有啥准备的?待到实际操作起来,才感觉到这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首先,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坦克是矛和盾的产物,结构复杂,维护保养难度较大。修理有大、中、小修,保养分一、二、三等,即是器材保管,也有防霉、防蛀、防锈、防潮等问题。技术准备时,每一项都要</span>依据《坦克技术工作条令》逐项检查,达不到“清洁完整、润滑周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调整正确、</span>紧固适当、没有故障”的五大技术标准,准备工作就不算到位。</p><p class="ql-block"> 其次,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坦克零部件,以金属制品合成钢为主,非常厚重,如果没有起吊设备,搬运起来很不容易。譬如给坦克蓄电池(俗称电瓶)充电,不仅要求轻拿轻放,还要耗时费力。部队初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人员住“地窝子”,坦克露天存放,配套设施几乎一无所有。一辆坦克四块各60公斤的电瓶,拆卸时需要两人配合,尔后还要拉到一公里开外的修理连去充放电,24小时后再拉回来装车。装卸没有设备,搬运全靠人力,坦克乘员十分辛苦。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坦克乘员的三类灶伙食(当时步兵每天0.48元,坦克兵每天0.71元)可不是“白吃”的。</p><p class="ql-block"> 再次,必须特事特办。譬如为发射过炮弹的坦克擦炮除铜、为坦克履带调整松紧度、清洗“三大”(机油、柴油、空气)滤清器等工作,都需要按照专业技术要求逐项实施。其它技术准备,诸如加油加水、更换加固油水管路、准备自救拖救器材、申领各种耗材及维护保养物品等等,每一项准备工作,丝毫都马虎不得。装甲兵的首任司令员许光达大将说过:“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演习地点定在宁夏贺兰山下的某训练基地,途中要经历两次摩托化行军和近千公里的铁路运输。我们在俞营长的带领下,由驻地附近的文殊火车站出发,途径酒泉、张掖、武威、中卫等车站,经过两天两夜的行程,顺利到达预定地点—青铜峡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安营扎寨后,紧接着就是选择坦克临时停车场。大家按照距离驻地近、便于坦克进出、避免洪水淹没、安全保密的基本要求,把停车场选择在了火车站附近的小山沟里。正式演习前,俞营长又组织大家到现地勘察地形、选择坦克行进路线,仔细研究步坦协同方案和如何预防坦克事故等问题。只所以要专门研究如何预防坦克事故,这是因为新装备接到部队时间短,有的单位组织不严,使用不当,曾发生了一些机械损坏或人伤事故。记得营首长在安全教育时,特意引用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诗句,教育参演人员一定要居安思危,越是顺利的时候越要谨慎,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同时,营里还根据演习地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参照“预防坦克事故二十条”,因地制宜的制定了演习期间坦克预防事故细则和措施。</p><p class="ql-block"> 当然,部队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宁夏除汉族、回族外,还有维吾尓族、东乡族等),教育官兵搞好军政军民团结、尊重地方政府、尊重当地群众风俗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特别是部队独立执行任务,从战备训练、铁路输送、装备机动,到用水用电、粮油供应、肉蛋菜的采购等,每一项都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融洽和谐的军地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青铜峡有一个原冶金部下属的304铝厂,占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东临黄河,北邻青铜峡火车站,在当地影响很大。工厂的拥军工作做得特别好,我们曾在这个工厂洗过澡,还联系过给坦克充电充气等事宜。 </p><p class="ql-block"> 青铜峡火车站附近的黄河水电厂、大坝火电厂,营里也组织大家参观过。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物产丰富,人称塞上江南,尤其是大米、枸杞、滩羊肉等特产声名远扬,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人常说: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见多识广。这是我第一次到宁夏,时间很短,却丰富了阅历,增长了不少见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部队工作总是充满了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刚到青铜峡十几天,正当我集中精力做好演习前的训练和准备之时,领导又决定让我尽快返回部队,去参加坦克二级驾驶员升级考试。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负责的坦克驾驶工作向车富强(后任坦克第四十七团参谋长)同志作了简单交接,就很快返回了营区。</p><p class="ql-block"> 师团组织的这次升级考试,是部队组建后的第一次,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团里专门制定了强化培训计划,明确了有关保障方案,并由专业尖子充当“教头”,决心为团队选拔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的坦克驾驶专业骨干人才。参加培训的每一位同志,也都抱着为单位争光、为自己争气的想法,决心通过强化训练和艰苦努力,力争既提升能力也考岀好成绩。根据《坦克驾驶教范》对二级驾驶员的标准和要求,强化训练重点安排了坦克实车驾驶和故障排除,基础理论则采取统一指定复习范围,以课余自学为主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通过近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大家虽然付出很多,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各项技能和知识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不久,大家就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来到师部驻地—酒泉,走进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坦克二级驾驶员考场。</p><p class="ql-block"> 考场按照理论测试、故障排除和实车驾驶,分别设在师教导队、师直坦克车场和文殊沟坦克障碍物训练场。组织这次升级考核人员都是师里各专业的领军人物,每一位参考者不论职务高低,不管资历深浅,是干部还是战士,在他们面前都要过“三关”,即坦克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关、坦克故障诊断排除关、驾驶坦克通过障碍关。那一关卡住,考试升级都会“告吹”。</p><p class="ql-block"> 负责坦克驾驶专业的师装备科副科长史玉彬(后任武威坦克训练团团长)业务熟练,技术精湛,曾在六十年代全军军事训练大比武中获得过多项荣誉,是师里屈指可数的一名坦克驾驶技师。在考试之前我只听说过他的大名未见过其人,当我的坦克驾驶理论由他和另一名助理考核提问时,看到这个“大胡子”的师机关领导,我还真有些紧张。大半年后的1974年八月,师里组织坦克一级驾驶员考前培训,他又和师后勤部修理科助理员蒋文正(后任师教导队队长、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共同负责驾驶班的教学工作。与全师选拔的14名备考人员朝夕相处四个多月,他们对部队高度的负责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身怀绝技却不事张扬的个性,给我和其他同志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我在年度训练和强化培训中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考核三天,从室内到室外,从理论到实车,连过“三关”,顺利晋级,成功获取坦克二级驾驶员,不仅为团队争得了荣誉,也为自己以后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眼之间又到年底,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开始了。我因在一年内连续考取三、二两个坦克驾驶等级,参加演习训练和准备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了营党委的嘉奖。这是我当兵三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当时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但没有过多长时间,领导的一项决定就使我郁闷起来。那是在老兵退伍后的重新分工中,我们二营部的管理员李永和(我的入党介绍人)在会上明确,让我在继续担任营长车驾驶员的同时,兼任营部饲养员,其具体任务就是喂养几头猪。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七上八下的直“打鼓”。认为自己从坦克六连调入营部指挥排一年多,学习工作、军事训练、作风纪律各个方面表现有目共睹,坦克驾驶上连考两个等级,为单位赢得了荣誉,应在军事训练上发展,不该再去养猪种菜。想法归想法,自己也懂得: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对一个战士的最基本要求,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是不能讲价钱的。因此,当管理员问我对新的分工有啥想法时,我略微迟疑了一下,表示服从领导安排,力争完成好任务。</p><p class="ql-block"> 会后,我想找车长谈谈自己的想法,但没想到,我们的指挥排长肖扶云(后任坦克四连副指导员转业到地方工作)很快就找我谈心了。那个年代,部队做思想工作常用谈心的方法。排长1968年从四川德阳入伍,任职四年多,带兵很有经验。可能在会上就观察到我对待分工的态度有点不对劲,所以一见面,就叫着我的名字开门见山的问:“你是不是对当饲养员有想法”?我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肯定瞒不住他,就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排长紧接着就说,你的这些想法,我在会上就看出来了。只所以很快来找你,就是考虑到你对自己一贯要求严格,积极向上,担心你把这个想法带到工作上,影响你的成长和进步。我想告诉你的是: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有内因外因多种因素,但内因是关键。要想在部队有点作为,就应该比别人多付出一些,只在一个岗位、做几件事是远远不够的。这次让你兼任饲养员,领导也是经过慎重研究才定下来的。“响鼓不用重锤敲”,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听了排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自己感到非常惭愧。就诚恳的对排长说:“我这次在对待分工上,思想波动,表态模糊,是很不正确的。领导让我兼任饲养员,这是组织的信任和培养。<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己会振奋精神,加强学习,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请排长看我的实际行动吧”。</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排长谈话之后没有几天,我就走马上任,接手了饲养员工作。隆冬时节,天寒地冻;简陋的设施,缺乏饲料的现状,要养好几头猪也并不容易。好在有排长和战友们的支持帮助,有全军“模范饲养员叶洪海”创造的、利用发酵饲料喂养生猪的经验,更有团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精神的激励,自己迎难而上、边学边干,不仅使几头猪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还养了一头出栏肉猪。</p><p class="ql-block"> 1974年,是我当兵后的“高光”之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青黄不接的季节养猪,营建施工砸石头,参加坦克一级驾驶员考前培训。年初入党,年底提干。</p><p class="ql-block"> 荀子说 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一切无心插柳,其实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回忆自己入党前后的美好时光,回望入党五十年以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感恩党的各级组织,把我从一个普通青年战士逐步培养为师职军官,使我树立了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目标。我也感恩许许多多的部队领导和战友,他们是帮助扶持我的贵人,他们的高贵品德和修养、超常的才华和能力、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高大形象,时时刻刻都在感召着自己。</p><p class="ql-block"> 军旅生活难忘,更难忘的是党的恩情。</p> <p class="ql-block">附:2021年《庆祝建党一百年》</p><p class="ql-block"> 庆祝建党一百年,</p><p class="ql-block"> 党恩牢记常思源;</p><p class="ql-block"> 昔日边境起狼烟,</p><p class="ql-block"> 怀揣梦想到雄关。</p><p class="ql-block"> 青春汗水洒军营,</p><p class="ql-block"> 精武练兵战苦寒;</p><p class="ql-block"> 抗震抢险不畏难,</p><p class="ql-block"> 金戈铁马守河山。</p><p class="ql-block"> 退职休养逢盛世,</p><p class="ql-block"> 省城一角把身安;</p><p class="ql-block"> 阳光雨露伴征程,</p><p class="ql-block"> 老有所为莫等闲。</p> <p class="ql-block"> 1984年,任坦克第四十七团技术处长时,在祁连山下组织修理分队野外训练。</p> <p class="ql-block">1989年,任坦克十二师机关科长时,组织基层干部进行沙漠驾驶训练。</p> <p class="ql-block">1996年,任坦克十二师装备技术部长时,受到军委张震副主席亲切接见。</p> <p class="ql-block">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