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人的传统养生之道都来自《黄帝内经》,毕竟这是中医理论的“圣经”。由于文字的生僻晦涩,所以多数人都靠口口相传而知,这就难免会因碎片化而失真,比如“早睡早起”这个说法,应该是有季节区分的。春季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到了冬季,则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冬季感觉特别冷,而且寒潮也比往年早些,所以我就解说一下《黄帝内经》关于冬季养生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冬天这三个月,对生物界来说是闭藏之季,闭应该指的是闭塞、封闭,藏则是掩藏、藏纳之意。天寒地冻,水都凝结成冰,地也能被冻裂,万物生机都进入蛰伏状态,草枯萎、木落叶,有些动物也开启了冬眠模式。人虽是万物之灵,也不能不有所调整,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势变。冬季阴盛阳弱,就不要过份干扰阳气的发挥。比如应该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升起再起床,用北方的话说就是可以睡到“老爷儿晒屁股”。(这当然做不到,因为现代生活需要上班。但这是古人的道理。)相对于其它季节来说,这叫静养,静的意思包括心志,表现出来的叫心态,不要惊诈,要平和。什么是中医里的志?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表述,就是“喜怒忧恐思”这五种心态。心志平和应该是指这些情绪不要大起大落,不要过份妄事操劳,把身心所得像个人隐私那样藏匿在内心,镇定自若。</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最要紧的是避寒保暖,尽可能的不要大汗淋漓,过份的皮肤开泄会丢失阳气,这才是顺应自然、冬季养藏的道理。如有违逆,则会伤及肾气,也就是对肾功能无益。冬藏是为春生作准备的,肾主水,到春生之际,主水的器官应为生发创造充分的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素问•宣明五气》中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就是说,志的五种心理状态是与肾功能呈正相关关系的,如果冬季不保养好肾,到了春季便容易生病。</p> <p class="ql-block"> 我这里仅仅是文本解读,不具任何可操作性质,自身经验也许更适宜。毕竟有那么多冬季运动与这个古老的认知相悖,比如冬泳,坚持数年也没见什么不好。😁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该冷该热你都得去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