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日渐深,寒意渐浓,瑟瑟的冷风不能阻挡老师们共同研讨,助力成长的步伐。12月28日,息县第一小学四年级组数学教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中。本次教研,四年级组的四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p> <h3> 第一节课由我校的李洪亚老师讲授《垂直与平行》。让学生闭眼想象"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课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又把直线的特征巧妙的混合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就被调动起来了。于是,一堂活泼生动、气氛热烈的数学课顺利开始了。课之伊始,李老师就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释放,先是让同学们在纸上随便画两条直线。紧接着,李老师把学生的作品作为学习素材,在课上进行直接分类,用动态演示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并把生活中各种例子在课件上直观呈现,将这节课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同时也为分类后,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提供了感性支撑。</h3> <h3>瞧,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认真作答。</h3> <h3> 第二节课由余春霞老师讲授微课,余老师合理运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并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充分采用了画一画,分一分,找一找等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h3> <h3> 第三节课李树仁老师创设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在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和谐融合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实践能力方面的发展。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h3> <h3> 第四节课张浩老师通过与学生谈话,用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孙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导入,激发了学生们来探索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张老师让学生们用两根小棒代替直线,在桌面上摆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获得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体验。学生能借助想象和认知经验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教学时老师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汇报、讨论、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下,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两种情况。</h3> <h3> 课后老师们各抒己见,授课老师也畅谈了自己对授课的设计和构思,并谈了自己的反思。</h3> <h3> 四年级数学组的成员一起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研磨砺程、课堂点评,并且提出了宝贵意见,解决课堂教学的困惑。每次的研讨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分享成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交流和学习中都有新收获,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全面帮助、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h3>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是老师们智慧思想的碰撞。活动结束了,然而我们为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p> <p class="ql-block">编辑: 杨晶 李洪亚</p><p class="ql-block">初审: 吴玉颖</p><p class="ql-block">终审: 张猛 杨艳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