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小盘谷

陈放

<p class="ql-block">  小盘谷位于扬州丁家湾大树巷,原为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周馥的宅园。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小盘谷,住宅在西,园林在东,园林又由复廊、云墙、石山相隔成东、西两园,西园曲尺厅北侧为园林的核心景域。小盘谷不仅名称上有个小字,园子面积也很小,不过,在园林专家们的眼睛里,这里一点也不小,陈从周评价“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朱宇晖直言“此园仍属文人园格调,艺术水准远高于个园与寄啸山庄”。</p><p class="ql-block"> 在扬州也曾有一个地方叫小盘谷,但它并不是园子的名称,而是秦氏意园的“假山小品”,它座落在丁家湾以西约2公里的堂子巷。历史上,堂子巷小盘谷的名声要远远大于丁家湾大树巷的小盘谷,民国时期《扬州揽胜录》中名列的小盘谷,指的就是此处的小盘谷。其实,从扬州博物馆珍藏的秦氏意园图卷来看,堂子巷小盘谷的颜值并不高,它之所以盖过丁家湾大树巷小盘谷的风头,应为秦家有块乾隆御赐的匾额--旧城读书处,不幸的是这个小盘谷在咸丰年间即已倾圮。</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否同时存在,为何在扬州,一个园子和一个“假山小品”会不约而同地取名盘谷,难道园主人们都是韩愈的“迷妹”吗?!盘谷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能够值得一个个达官贵人热捧?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是这样描绘的: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扬州的两个小盘谷,营造的画面又会怎么样?堂子巷的小盘谷“山石平淡蕴借,以阴柔出之”,丁家湾大树巷小盘谷“高险磅礴,似以阳刚制胜”,两个小盘谷,风格迥异,弄出了两副模样。看来每个人心中的盘谷都是不一样的,这也验证了那句话,一百人的心中有一百哈姆雷特。而且,小盘谷不仅扬州有,离扬州300公里外的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下方的崖壁上也镌刻着“小盘谷”三个字,那里应该就是金石印学人的精神家园吧!</p><p class="ql-block"> 回到丁家湾大树巷小盘谷,在走进这座古典园林前,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小盘谷的由来。官方及权威专家从小盘谷的峰峦、洞曲、崖道、壁岩、步石、谷口等造园手法,和陈鸿寿(西泠八大家人之一)所书额名“小盘谷”,证得此园在乾、嘉年间即已成园。遗憾的是,首位园主人失考了,而且,不仅不知道首位园主是谁,在此后嘉庆、咸丰、道光时期约七十余年的时间里,小盘谷好像也无声无息了,直至同治十二年蒋伯超的出现,最后的三位园主才开始陆续登场,即1873年蒋伯超,1880年徐文达和1897年的周馥。虽然三位园主与小盘谷各有渊源,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三位园主都为高官,一位署按察使、一位按察使、一位两广总督。三位园主住在小盘谷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徐文达,从购得园子到去世也仅仅几年的时间,周馥住了不到一年,还经常往来芜湖、扬州两地,便远去天津了。三位园主在购得园子后,都对园子进行了修葺。在修葺的过程中,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加上自己的东西,生活在那个年代人,应该有机会见识过蒋版小盘谷、徐版小盘谷、周版小盘谷。也许是缘分的问题,在蒋伯超、徐文达两位购得园子后不久就去世了,紧接着园子便换了主人,这里面可能涉及园子的维护成本,买得起未必住得起!当园子由姓周的改成姓“公”的时候,园林西园的主楼已经不存,东园也仅留南侧的一座建筑。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小盘谷介绍词就变成了这样:东园疏旷,西园紧凑。它最初的样子,最绚丽的容貌,我们已经无法知晓了。</p><p class="ql-block"> 园林专家讲:大园宜动观、小园宜静观。小盘谷的静观: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有石洞闲敲棋子,有步石凌波飞渡,有九狮瑞雪迎春。惟有如此,我们方能领略到小盘谷的佳妙之处,进而从知园、游园,达到品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