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星期二,阴。<br>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文化展厅。 <p class="ql-block">展览前言。<br></p><p class="ql-block">铜鼓,是一种青铜礼乐器,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长达二千多年。</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铜鼓文化。</p><p class="ql-block">铜鼓曾作为统治权力的象征,作为祭祀用具和娱乐用具,广泛用于陈列、集众、盟会、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迄今,广西发现了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铜鼓,种类齐全,数量达二千面以上,铜鼓拥有量为世界之最。从《后汉书》开始,关于广西地区铸造和使用铜鼓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p><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铜鼓习俗仍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流行。源远流长的广西铜鼓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p> 铜鼓基本结构图。 <p class="ql-block">山寨铜鼓声。</p><p class="ql-block">在我国南方延续了二千多年的铜鼓铸造工艺,至清代末叶已逐渐消失。但是,不少铜鼓仍然流传在民间,古老的铜鼓文化仍然在少数民族地区延续。</p><p class="ql-block">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彝族等民族,是至今仍在珍藏和使用铜鼓的民族。每当节日喜庆,铿锵悦耳的铜鼓声,就会在少数民族的山山寨寨回荡--人们伴随着铜鼓声,跳起欢快的舞蹈,充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p> <p class="ql-block">壮族与铜鼓。</p><p class="ql-block">壮族铜鼓文化源远流长。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期算起,到公元19世纪的清代末叶,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至今,桂西、桂西北地区的壮族群众仍珍藏着许多明清时期的铜鼓,这些祖传的宝物,在壮族村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壮族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节日喜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珍贵器物。</p><p class="ql-block">壮族收藏铜鼓于谷仓。壮族使用的铜鼓。</p> 壮族蚂拐节演奏铜鼓。<div>蚂拐节即青蛙节,是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于春节期间举行,历时一个月之久。</div><div>人们通过找蛙、祭蛙与藏蛙等隆重仪式,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事业有成。</div><div>演奏铜鼓,是青蛙节贯穿始终的重要活动。</div> <p class="ql-block">瑶族与铜鼓。</p><p class="ql-block">分布在广西大化、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布努瑶,南丹县的白裤瑶,田林县的木柄瑶,西林县的蓝靛瑶,现在仍盛行使用铜鼓,跳铜鼓舞。</p><p class="ql-block">不同地方的瑶族,使用铜鼓的习俗有所区别,各有特色。</p> 白裤瑶“打铜鼓”。<div>广西南丹县有一个与世隔绝的民族,名为白裤瑶。每逢丧礼或盛大节日,都要演奏铜鼓,俗称“打铜鼓”。</div><div>丧葬仪式中打铜鼓,表示送死者上路。节庆活动中打铜鼓,则是为了热闹喜庆。<br></div> 硕大的铜鼓。 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变形羽人纹四出钱纹铜鼓(馆藏104号),1962年南宁市心圩出土,灵山型。 铜鼓上的牛拉橇塑像(放大模型)。 铜鼓上的青蛙塑像(放大模型)。 铜鼓上的龟塑像(放大模型)。 南朝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131号),冷水冲型。 <p class="ql-block">铜鼓鼓面上各种塑像。有牛、虎、鸟、小鸭、鱼、羊,以及花树、谷仓等。</p> <p class="ql-block">布努瑶铜鼓习俗。</p><p class="ql-block">祝著节是广西大化、都安、巴马等县布努瑶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5月29日。在节日中,人们打铜鼓,跳铜鼓舞,舞蹈反映耕作、狩猎和与自然作斗争,场面热烈奔放,令人如醉如痴。</p><p class="ql-block">巴马瑶族打铜鼓、祭鼓,巴马瑶族、大化瑶族祝著节打铜鼓。</p> <p class="ql-block">清(公元1644-1840年)鱼纹马纹铜鼓(馆藏049号)。</p><p class="ql-block">鼓面主晕饰波浪纹间鱼纹和马纹,鼓腹饰奔马图,麻江型。</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纹铜鼓(馆藏229号)。</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初征集于广西容县,麻江型。</p> <p class="ql-block">清龙(公元1644-1840年)龙纹鱼纹铜鼓(馆藏310号)。</p><p class="ql-block">1977年征集于广西东兰县,麻江型。</p> <p class="ql-block">彝族铜鼓舞。</p><p class="ql-block">跳弓节,彝语"孔够",意为欢乐祈祷,是广西那坡和云南富宁毗邻两县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四月举行。</p><p class="ql-block">在节日里,人们踏着铜鼓声和芦笙曲,翩翩起舞,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苗族打铜鼓。</p><p class="ql-block">广西南丹县中堡乡的苗族,在铜鼓的使用上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春节、中元节和秋后娱乐,一般都要演奏铜鼓助兴,称为"红喜";另外,在丧葬过程中,打铜鼓也是必需的仪式,称为"白喜"。中堡苗族使用铜鼓,一般只需一面铜鼓和一面大皮鼓相互配合,由皮鼓指挥鼓点。</p> <p class="ql-block">铜鼓之路。</p><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走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之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铜鼓显示出不同的风格。依据形制和纹饰,中国古代铜鼓可大致划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这些类型归属于滇桂系统)和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这些类型归属于粤桂系统)。</p><p class="ql-block">各类型铜鼓之间,或有传承递变关系,或有互相影响关系,反映出民族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铜鼓的实用功能及社会功能,也因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变化。铜鼓虽然是古代南方民族特有的器物,但也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铜鼓是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的载体。广西在战国时期已有铜鼓出现,到魏晋南北朝,铜鼓铸造达到顶峰,唐宋时期,铜鼓曾一度衰落,但到明清之际,铜鼓又得以发展,十分流行。二千多年的铜鼓发展历史,是中国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各民族发展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铜鼓的发展演变。</p><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从起源、成熟、鼎盛到衰落,有二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历史。铜鼓的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的铜鼓,因地域及社会等诸多原因而具有不同的风格,明显表现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反映了铜鼓铸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铜鼓功能与艺术风尚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早期铜鼓(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p><p class="ql-block">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即春秋时代早期,是铜鼓艺术的萌芽时期。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即万家坝型铜鼓(以云南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其特点是:鼓面窄小,鼓胸特别膨胀,鼓足短,足径大,体型小而略扁。器壁浑厚,器表粗糙,有的通体无纹,有的装饰稚拙简朴的花纹,包含着后继铜鼓装饰艺术的萌芽。此型铜鼓由萌芽到趋于成熟,大约经历了三百年,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区。此外,在广西西部、越南西北部与泰国北部也有此型铜鼓发现,说明此期已有铜鼓开始向东、向南发展。</p><p class="ql-block">铜鼓与铜釜比较图。万家坝型铜鼓是至今所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铜鼓,出土时常与铜釜共存,器形与铜釜十分相似,有的鼓面带有烟炱,说明铜鼓是由铜釜发展衍变而成。</p><p class="ql-block">万家坝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p> 春秋素纹铜鼓(馆藏331号)。出土于云南西部地区,1984年云南省博物馆移交。器表粗糙、无纹饰,为早期铜鼓,万家坝型。 <p class="ql-block">成熟发展时期的铜鼓(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br></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即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是铜鼓的发展成熟期。早期铜鼓东传到滇池周围,这里的滇人在造型和纹饰上对铜鼓进一步美化,铸造了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此型铜鼓对称和谐,装饰华丽,象征滇王及其他"邑君"、"侯王"的统治权威。其中的羽人舞蹈、划船、捕鱼、祭祀、砍牛等写实画像,再现了当时南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此时,通过大江大河,铜鼓继续向北、向东、向南三个方向发展,分布范围迅速扩大,云南、广西、贵州、四川以及越南北部成为当时铜鼓的主要流行地区。</p><p class="ql-block">石寨山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p><p class="ql-block">鼓形,银齿纹、太阳纹、翔鹭纹、划船纹、舞人纹、牛纹。</p> 贵罗M1:11号鼓,1976年贵港市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div>面径28.8厘米,身高24.4厘米。鼓胸饰划船纹。 </div> <p class="ql-block">鼎盛繁荣时期的铜鼓(公元1世纪--7世纪)。</p><p class="ql-block">继石寨山型铜鼓之后,约从公元1世纪至公元7世纪,即东汉至唐代,是铜鼓的鼎盛发展时期,各类新型铜鼓异军突起。</p><p class="ql-block">生活在广西浔江流域的僚人铸造了鼓面有各种立体装饰且纹饰高度图案化的冷水冲型铜鼓。与此同时,生活在广东、广西交界的云开大山区及其周围的俚人,创造了体形硕大、几何花纹丰富多彩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这个时期,各类型铜鼓争奇斗艳,崇尚体形魁伟和纹饰的神秘色彩,反映了铜鼓象征统治权力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p><p class="ql-block">冷水冲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p><p class="ql-block">鼓形,圆心垂叶纹、图案化船纹、眼纹、细方格纹、变形羽人纹。</p><p class="ql-block">冷水冲型铜鼓以广西藤县冷水冲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由石寨山型铜鼓发展演变而成,流行时代约为东汉初至北宋年间(公元1世纪至公元12世纪)。</p><p class="ql-block">其最大特点是:花纹密集且高度图案化,立体装饰丰富。主要分布于广西的左右江、黔江、郁江、浔江沿岸一带以及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在我国,僚人是此型铜鼓的主要铸造者与使用者。</p><p class="ql-block">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流行年代约为西汉至唐代(公元1世纪至公元8世纪)。</p><p class="ql-block">其特点是:体积高大,鼓面大于鼓胸,部分鼓的面沿下折形成"垂檐",鼓腰缓缓收缩,附环耳。</p><p class="ql-block">遍体饰以精细的云雷纹等几何形花纹,鼓面的立蛙一般瘦小无纹,鼓面背部有调音铲痕。主要分布于两广地区及海南省,尤以桂东南与粤西南的云开大山周围分布最密集。古代的西瓯、骆越及其后裔乌浒、俚人是此型铜鼓的铸造者与使用者。</p><p class="ql-block">北流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鼓形,云纹、雷纹。</p> <p class="ql-block">灵山型铜鼓。</p><p class="ql-block">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流行时代约为东汉至唐代(公元3世纪至公元10世纪)。</p><p class="ql-block">其造型与北流型铜鼓大体相似。不同的是,鼓身一律附以扁耳,青蛙塑像后足合并,形成三足,蛙背有纹饰,多见累蹲蛙。装饰花纹主要为钱纹、变形羽人纹、虫纹、鸟纹、兽纹、四瓣花纹、蝉纹、席纹等,种类较多,有主次之分。部分鼓的鼓身或鼓腔内有动物立体装饰。</p><p class="ql-block">此型铜鼓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南部,其铸造和使用者是古代的乌浒及其后裔俚人。</p><p class="ql-block">灵山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br></p><p class="ql-block">鼓形,五铢钱纹、四出钱纹、虫形纹、鸟纹、连钱纹、鸟形纹、兽形纹、骑兽纹、螳螂形纹、蝉纹、席纹、波浪纹。</p> 南朝(公元420-589年)鸟纹钱纹铜鼓(馆藏306号)。<div>1964年广西横县广龙水村出土,灵山型。</div> 东汉(公元25-220年)云雷纹铜鼓(馆藏137号).<div>1954年征集于广西苍溪县,北流型。</div> 东汉乘骑饰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100号)。<div>1975年出土于广西藤县冷水冲,出土时鼓内有1件东汉陶罐,面径83.7厘米,高60.2厘米,足径83厘米,冷水冲型。</div> <p class="ql-block">衰落时期的铜鼓(公元9世纪--公元19世纪)。</p><p class="ql-block">到了唐宋以后(约公元9世纪以后),铜鼓铸造逐渐走衰落,其明显特征是,铜鼓体形逐渐变小,花纹趋向简单,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消弱,而变为民间一般的祭祀用具与伴奏乐器。</p><p class="ql-block">由于乐器功能的加强,此期铜鼓经一度衰落以后,又恢复大量生产,以满足民间的大量需求,有商品化生产之迹象。此期铜鼓的装饰艺术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广泛吸收内地汉文化因素,道、佛艺术纹样盛行,并结合本地的习俗风尚加以创新,纹饰造型兼具抽象与写实,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遵义型铜鼓。<br></p><p class="ql-block">遵义型铜鼓以贵州遵义杨粲墓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是冷水冲型铜鼓向麻江型铜鼓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流行年代为宋元时期(公元10世纪至公元14世纪)。</p><p class="ql-block">其特点是鼓面青蛙塑像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体型变小,花纹简略,表现出铜鼓艺术衰退简化之明显迹象。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以及越南北部。</p><p class="ql-block">在我国,此型铜鼓的铸造与使用者为古代僚人。</p><p class="ql-block">遵义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鼓形,桂平11号鼓,</p><p class="ql-block">桂平11号鼓鼓面纹饰、桂平11号鼓鼓腰铭文。</p> 明初天元“天元孔明”铭坎卦铜鼓(馆藏065号)。<div>1973年征集于广西河池。“天元”为明初元朝残余势力脱古思帖木儿的年号,麻江型。</div><div>宋代(公元年960-1279年)游旗纹铜鼓(馆藏295号)。</div><div>20世纪50年代征集于广西北流县,遵义型。</div> <div><div>清(公元1644-1840年)鱼纹鸟纹菊花纹铜鼓(馆藏332号)。<br>出土于云南西部地区,1984年云南省博物馆移交,西盟型。<br></div></div> <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的用途。<br></p><p class="ql-block">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但它的用途远远超出一般乐器的范畴。在古代,铜鼓是统治权力的象征,是祭祀、盟会、集会、赏赐、进献、丧葬等场合所用的礼器和重器,是伴舞节乐的娱乐用具,也是传讯之工具。</p> <p class="ql-block">祭祀用具。<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p><p class="ql-block">南方古代民族的祭祀及军事大权均为统治阶级所掌握,铜鼓就逐渐由一般乐器上升为礼器,普遍用于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许暉《送客南归有怀》:"绿水暖清苹,湘潭万里春。瓦尊迎海客,铜鼓赛江神。"(《御定全唐诗》八函八册)</p><p class="ql-block">温庭筠《河渎神词》:"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御定全唐诗》十二函十册)</p><p class="ql-block">孙光宪《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御定全唐诗》十二函十册)<br></p> <p class="ql-block">娱乐用具。</p><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是作为打击乐器而问世的,因此,用于娱乐是铜鼓最基本的功能。在古代,铜鼓往往与錞于、编锣、葫芦笙等配合使用,成为歌舞、宴乐的常用伴奏乐器。</p><p class="ql-block">铜鼓的乐器功能一直延续到今天。</p><p class="ql-block">开化鼓上的乐舞图。</p><p class="ql-block">开化鼓,原出自贵州南部,后归开化府(今云南文山)一位苗族首领所有,随后流散到越南,现今保存在奥地利,</p><p class="ql-block">此鼓鼓面上的乐舞图由两组相似的画面组成,每组画面各有二列舞人,还有伴奏的铜鼓、编锣、葫芦笙等乐器。</p><p class="ql-block">宴乐图。<br>这是云南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鼓形贮贝器上的宴乐图,分内外二部分。内层表现为供宴与击鼓歌唱场面,外层则主要表现为舞蹈场面。<br></p><p class="ql-block">演奏编鼓(模型)。</p> <p class="ql-block">统治权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作为礼器,铜鼓是其占有者身份与地位的化身。</p><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考古发现表明,当盟会、集众时,铜鼓作为重器陈列,成为统治权力之象征。</p><p class="ql-block">《隋书.地理志》。晋.裴渊《广州记》。《明史.刘显传》。</p><p class="ql-block">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图击鼓群众场面。</p> <p class="ql-block">娱乐用具。</p><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是作为打击乐器而问的,因此,用于娱乐是铜鼓最基本的功能。在古代,铜鼓往往与于、编锣、葫芦笙等配合使用,成为歌舞、宴乐的常用伴奏乐器。铜鼓的乐器功能一直延续到今天。</p><p class="ql-block">开化鼓上的乐舞图。</p><p class="ql-block">开化鼓,原出自贵州南部,后归开化府(今云南文山)一位苗族首领所有,随后流散到越南,现今保存在奥地利,此鼓鼓面上的乐舞图由两组相似的画面组成,每组画面各有二列舞人,还有伴奏的铜鼓、编锣、葫芦笙等乐器。</p><p class="ql-block">击打铜鼓与錞于(模型)。<br></p> <div>东汉云雷纹水波纹铜鼓(馆藏145号),北流型。<br><div>东汉云雷纹水波纹铜鼓(馆藏156号),北流型。<br></div></div> <p class="ql-block">铜鼓王--西汉云雷纹大铜鼓(馆藏101号),北流型。</p><p class="ql-block">广西古代铜鼓以体型硕大,制作精美著称,在广西发现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面径在一米以上的占相当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其中,出土于北流县的这面云雷纹大铜鼓,面径165厘米,重约300公斤,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王"。</p><p class="ql-block">广西大型铜鼓的大量发现,说明广西代民族的统治阶级曾竞相铸造大铜鼓,以示统治权力的强大与威严。</p> 这两面铜鼓没有标签,应该是还没研究出结果。 <div>云雷纹的形成。铜鼓上的部分云雷纹。<br></div> <p class="ql-block">东汉人形图案云雷纹铜鼓(馆藏316号)1976年广西陆川县何夏村出土。面径106厘米、高56.3厘米、足径99厘米。</p> 饰云雷纹,鼓面铸有两个人形图案,北流型。 <p class="ql-block">"诅盟"贮贝器(复制品)。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诅盟是古代南方民族的重要制度,部落联盟中的一切事件都要举行诅盟仪式。此件贮贝器,器盖上的雕塑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滇族人举行诅盟仪式的隆重场面。在会盟高台的左、右、后三方陈列了十六面铜鼓,作为权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云南石寨山M20:1 杀人祭铜鼓贮贝器。</p><p class="ql-block">云南石寨山20号西汉墓出土的贮贝器,面上立体装饰形象地反映了杀人祭铜鼓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铜鼓铸造工艺。<br></p><p class="ql-block">在丰富的铜鼓文献中,关于铜鼓铸造工艺的记载极为贫乏。根据对现存铜鼓的考察,可以看出古代铜鼓的铸造方法主要有泥型法铸造与失蜡法铸造两种,其工艺水平不断发展进步。</p><p class="ql-block">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古代铜鼓,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历史贡献。</p> 泥型合范法铸造示意图。 铜鼓铸造流程场景复原。<div>主要包括采矿、熔炼、造型,</div> 和翻范刻花、合范,浇铸, 以及铸附件、成型等工序。 铜鼓母模。<div>20世纪90年代末,由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课题组,成功复制了馆藏101号鼓“铜鼓王”。</div><div>这是当时翻范所用的铜鼓母模。</div> 铜鼓失蜡法铸造工艺流程示意图。铜鼓合金成分列表。 <p class="ql-block">云雷纹铜鼓(馆藏159号)。</p><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作为礼乐器,其音频、音色极受重视。铜鼓铸成后,为了取得良好的音响效果,一般要进行调音处理。</p><p class="ql-block">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调音方法是,刮削改变鼓画厚度,使圆板振动的泛音近似基音的倍频,从而改善音质。</p><p class="ql-block">馆藏159号鼓,其背面的扇形刮痕就是调音处理所致。</p> <p class="ql-block">东汉变形羽人纹鸟纹铜鼓(馆藏109号)。灵山型。</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征集于广西横县,面径82厘米、高49.2厘米。</p> <p class="ql-block">铜鼓装饰艺术。</p><p class="ql-block">古代铜鼓的装饰艺术包括平面纹饰与立体装饰两个部分,内容丰富,结构精巧,风格独特而多变。</p><p class="ql-block">其中,平面纹饰有的施以写实画像,有的施以几何花纹,有些花纹则是由写实画像演变而成的抽象图案。立体装饰则以青蛙塑像最为常见,另外还有其他动物或各种物体的塑像。</p><p class="ql-block">几何纹样,是以点、线以及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为基本要素,按照美的法则构成的图案。</p><p class="ql-block">铜鼓上的几何纹样,有的充当主体纹饰,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有的组成几何纹带,作为边饰,起到陪衬烘托、美化主体的作用;有的遍布铜鼓全身,给人以繁缛瑰丽之美感。</p><p class="ql-block">几何纹样:锯齿、切线圆圈纹,钱纹,席纹,栉纹、同心圆纹,云纹,雷纹,水波纹,网纹,眼纹。</p> 东汉云雷纹铜鼓(馆藏129号)。南宁市出土,北流型。 六朝(公元3世纪初-6世纪末)鸟纹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338号)。1976年广西横县良圻公社出土,鼓足有小鸟立体装饰,灵山型。 南朝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038号),1972年广西宾阳出土,冷水冲型。 <p class="ql-block">画像艺术。</p><p class="ql-block">铜鼓上的画像艺术包括自然物体、动物形象、人体动作等现实生活的描绘。这些画像是石寨山型铜鼓的主题纹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体现了铸鼓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各种画像与其他几何纹带有机地搭配,使整个画面丰满多姿。</p><p class="ql-block">太阳纹与翔鹭纹。</p> 牛纹与鹿纹。 划船纹。 南朝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305号),1957年 广西邕宁出土,冷水冲型。 六朝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110号),出土于大瑶山菜园,2007年广西博物馆调拨广西民族博物馆。冷水冲型。 <div>西林铜鼓画纹展示图。西林铜鼓(土280号)。<br></div> 羽人舞蹈纹翔鹭纹铜鼓(复制品)。<div>1972年广西西林县普驮西汉铜鼓墓出土,面径72厘米,高50厘米。石寨山型,原件现藏国家博物馆。</div> 砍牛图,磨秋图,舞蹈纹。 清(公元1644-1840年)游旗纹铜鼓(馆藏199号)。<div>1958年征集于柳州收购站,麻江型。</div> 孔明将军出行图铜鼓(馆藏78号)。<div>1973年征集于河池废旧物资公司,麻江型。</div> 六朝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166号)。<div>1957年征集于广西横县陶圩乡大塘村,冷水冲型。</div> 南朝翔鹭纹骑士纹铜鼓(馆藏121号)。<div>1964年广西藤县古龙公社出土,冷水冲型。</div> <p class="ql-block">辉煌的广西古代铜鼓。<br></p><p class="ql-block">广西素有"铜鼓之乡"、"铜鼓大本营"之美誉,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广西铜鼓历史悠久,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精品荟萃。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初期,到公元19世纪的清代末叶,广西地区铸造和使用铜鼓绵延不断,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直至今天,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着古代铜鼓的文化习俗。广西古代铜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广西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见证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历史,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历史文物。</p> 广西邕宁、北流、扶绥铜鼓出土地点。<div>罗泊湾铜鼓伴出物,铜筒、铜钟、铜鼎、铜壶等。</div> <p class="ql-block">广西铜鼓的文献记载。<br></p><p class="ql-block">孝武太元三年,诏曰“钱,国之重宝,小人贪利,销坏无已。监司当以为意。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闻官私买人。皆于此下贪比轮钱,斤两差重,以入广州,货与夷人,铸败作鼓。其重为禁制,得者科罪”--《督书·食货志》</p><p class="ql-block">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富豪子女,則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乃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杀,多构仇怨,就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部老,群情推服。--《隨者·地理志》</p><p class="ql-block">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豪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竟,留遗主人也。--晋·裴渊《广州记》</p><p class="ql-block">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后汉书·马援传》</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铜鼓类型关系表。中国古代铜鼓年代表。</p><p class="ql-block">麻江型铜鼓。</p><p class="ql-block">麻江型铜鼓以贵州麻江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是遵义型钢铜鼓的后继形式。其铸造年代为南宋至清代末期(公元12世纪至公元19世纪),当代壮、瑶、苗、侗、水、布依等民族仍在使用此型铜鼓。其特点是鼓形矮扁,胸、腰、足三段无明显分界,而在鼓腰处起一道凸棱将鼓身分为上下两段。</p><p class="ql-block">主要花纹有游旗、符录、十二生肖、人物、花草、吉祥语与纪年铭文等,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明显。此型铜鼓分布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至越南北部,现存数量最多,其中广西西北部少数民族群众的收藏多达一千余面。<br></p><p class="ql-block">麻江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鼓形,早期、中期、晚期游旗纹。<br></p><p class="ql-block">西盟型铜鼓。<br></p><p class="ql-block">西盟型铜数以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仍在流传使用的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其铸造年代约为唐代中期至清代末叶(公元8世纪至公元20世纪)。其早期形态的装饰受灵山型、冷水冲型的影响较多,后期形态则多具有当地民族的风格。</p><p class="ql-block">其特点是:器壁轻薄,体形高瘦,鼓身近乎直简形。晕多而密,主要花纹有双眼条花纹、团花纹、小鸟、鱼纹、雷纹、米粒纹等。鼓面常见二、三蛙累蹲,有的鼓身纵列立体的象、螺蛳、玉树等。此型早期鼓在广西西南的龙州和靖西有所发现,中、晚期鼓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及其毗邻的缅甸、泰国。</p><p class="ql-block">西盟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br></p><p class="ql-block">鼓形,小鸟纹、花朵纹、米粒纹,高度简化羽人变形纹。</p> <p class="ql-block">广西古代铜鼓的特点。<br></p><p class="ql-block">广西古代铜鼓绵延发展两千多年,广西是世界上铸造与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素有"铜鼓大本营"、"铜鼓之乡"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广西古代铜鼓具有如下特点:</p><p class="ql-block">(1)种类齐全(学术界划分的八大类型、两大系统的铜鼓在广西均有发现)</p><p class="ql-block">(2)藏量丰富(迄今为止,文物机构收藏的广西铜鼓达600多面,广西少数民族珍藏使用的铜鼓在1500面以上)</p><p class="ql-block">(3)体形硕大(体形硕大的三大类型铜鼓在广西发现最多)</p><p class="ql-block">(4)立体装饰丰富</p><p class="ql-block">(5)纹饰品种多样</p><p class="ql-block">(6)分布广泛</p><p class="ql-block">(7)历史悠久(铸造历史:约公元前5世纪--公元19世纪末;</p><p class="ql-block">至今仍在使用)</p> 105号鼓纹饰,316号鼓纹饰。 102号鼓纹饰,315号鼓纹饰。 111号鼓纹饰。 东汉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馆藏111号)。<div>20世纪50年代广西藤县和平区出土,冷水冲型。</div> 唐代变形羽人纹鸟纹铜鼓(馆藏031号)。<div>1971年广西龙州县响水出土,西盟早期型鼓。</div> 清代游旗纹铜鼓(馆藏258号)。<div>1958年征集于柳州收购站,麻江型。</div> 东汉云雷纹鱼鸟混合纹铜鼓(馆藏315号)。<div>1970年广西北流县荔枝场果园出土,北流型。</div> 东汉钱纹席纹铜鼓(馆藏105号)。<div>1954年征集于广西灵山县,面径99-101.5厘米,高54厘米,足径98厘米,灵山型。</div> 明代十二生肖纹铜鼓(馆藏213号)。<div>1962年征集于柳州收购站,麻江型。</div> 清代符箓纹铜鼓(馆藏019号)。<div>1970年征集于南宁废旧公司,麻江型。</div> 清“道光八年”(1829)铭双龙团寿纹铜鼓(馆藏063号)。<div>1973年征集于广西河池,麻江型。</div> 清代荷耙人符箓纹铜鼓(馆藏272号)。<br>1965年征集于南宁二级站。鼓面主晕家畜、荷耙人、符箓纹。麻江型。 清代复线角形纹马纹铜鼓(馆藏257号)。<div>广西博物馆旧藏,面径48.6厘米,高26.9厘米。</div><div>鼓面主晕饰复线角形纹及奔马图。麻江型。</div> <p class="ql-block">当代铜鼓艺术。<br></p><p class="ql-block">铜鼓是我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物,铜鼓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广西各地相继举行铜鼓艺术节,古老的铜鼓文化备受人们的青睐;同时,取材于铜鼓艺术的歌舞、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品也是层出不穷,表现了铜鼓艺术的极大影响力。铜鼓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正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p>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百面铜鼓齐鸣。河池铜鼓艺术节。铜鼓音乐会。金鼓长鸣(版画)。铜鼓庆丰年。南宁机场高速路上的陶罐雕塑,广西博物馆铜鼓群塑等。 铜鼓仿制品。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壮族农民韦氏兄弟采用传统沙模法铸造铜鼓获得成功。这是他们仿制的铜鼓工艺品。 <p class="ql-block">以铜鼓为专题的常年陈设展览,老陈觉得全国可能也就广西民族博物馆独有了。而这么种类齐全,实物丰富的铜鼓展览,其他博物馆肯定是望其项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