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标识牌,内“藏”大文明—校园食堂标识牌我设计

陶子

项目简介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学校食堂终于建成,食堂内的标识牌还不是很完善,为了让整个食堂更加井然有序,也让就餐环境更加优美……在以劳动教育课程中《校园标识牌我设计》为大主题,通过“注重细节好习惯,校园标识牌我设计”的活动为大任务,我们化身为一个个小小文明宣传者,体验现代服务业劳动的快乐,形成公共服务意识,享受合作,不怕困难。爱我校园,宣传文明,从我做起。</p> 驱动性问题 <p class="ql-block">  校园食堂里的哪些地方需要标识牌呢?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伊始,我们小组成员在对“校园食堂里的标识牌”进行探索后,对“标识牌是什么?”、“标识牌在生活中起到了有什么作用?”、“校园食堂里哪些地方需要标识牌?”、“一个好的标识牌是什么样的?”,4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充分认识到了标识牌的各种功能性。</p> 项目目标 <p class="ql-block">劳动能力:了解标识牌的功能及常见类型,通过校园食堂内实地调查,发现校园食堂标识牌的不足之处,知道优化标识牌的要素和方法。</p><p class="ql-block">劳动观念:在标识牌的改造过程中,培养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和解決问题、团队合作、设计创新、克服困难、坚持劳作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劳动习惯: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细心专注,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p><p class="ql-block">劳动精神和品质:增强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自觉成为校园小主人。</p> 活动一        调查研究 <p class="ql-block">  《劳动课程标准》强调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经历必要的“出力流汗”过程,参与实实在在的劳动。因此我们组成小分队深入校园食堂的各个角落展开初步调查,通过“认识——辨析——合作探讨”,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需求出发,让劳动回归到生活本身,体现劳动教育真实性和探究性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和积极参与校园事务的态度。</p> 活动二        设计草图 <p class="ql-block">  通过校园食堂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校园食堂标识牌可改进的问题,进行校园食堂标识牌的创意设计并交流,开展校园食堂标识牌的迭代改进。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图形的设计等方法,开启了小小设计师的第一步:设计草图-完成初稿。</p> 活动三        制作完成 <p class="ql-block">  我们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并进行了分工,我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互帮互助,互相讨论研究,经过几天的共同努力,精美的标识牌诞生了,我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p> 活动四        项目成果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请欣赏我们小小设计师们的研究成果吧!</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测试,我们的标识牌在学校食堂投放出去,达到了一定的实际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标识牌设计张贴出去了,其他小朋友反应怎么样呢?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吧!</p> <p class="ql-block">  设计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通过调查、设计、制作标识牌,丰富了自身劳动体验,整个实践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也是手脑并用的过程,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也培养了爱我校园,宣传文明的良好品质,提升了大洋路小学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了自我规范和社会公德意识。作为大洋路小学的主人翁,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把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吧!</p> <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校园食堂标识牌我设计</p><p class="ql-block">作者学校:莲都区大洋路小学</p><p class="ql-block">作者姓名:陈奕帆 汤依诺 潘丽 杨辰钰</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陶华霞</p>

标识牌

校园

食堂

劳动

设计

我们

过程

学生

培养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