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青山不老》

鄠邑闲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原文欣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青山不老</b></p><p class="ql-block">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p><p class="ql-block">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已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p><p class="ql-block">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p><p class="ql-block">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已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p><p class="ql-block">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教材分析</b></p><p class="ql-block">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p><p class="ql-block">  1、知识能力目标</p><p class="ql-block">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与造福子孙后代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2、过程和方法目标:</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读、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围绕导学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  教学重点是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老人创造奇迹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说教法学法</b></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说教学过程</b></p><p class="ql-block">  我首先利用课件出示晋西北荒凉的画面,让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感受,对其恶劣的环境有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安排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因为课前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至少课文是读了两三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再安排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默读。由于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这又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所以针对重点“老人创造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时,通过独学然后在全班展示,再以读代讲,用读去感受老人创造奇迹的不易。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来体会对“青山不老”的理解。整个过程我用课件出示每一步的任务以及难点点拨,让学生有章可循。</p><p class="ql-block">  我紧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理解“盘踞、三番五次、风雨同舟、归宿、”等词语,这样通过学生自读,不仅读通、读顺了课文,也为学生下一步体会老人的精神做铺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利用板书,总结全文,拓展延伸</b></p><p class="ql-block">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说板书计</b></p><p class="ql-block">  我的板书设计是本课的主要内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总之,整堂课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自读自悟、交流再悟。</p><p class="ql-block">  板书设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多音字</b></p><p class="ql-block">卷:juǎn(卷曲)juàn(试卷)</p><p class="ql-block">载:zǎi(记载)zài(载客)</p><p class="ql-block">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p><p class="ql-block">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p><p class="ql-block">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p><p class="ql-block">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近义词</b></p><p class="ql-block">创造——制造 盘踞——占领 险恶——凶恶</p><p class="ql-block">选择——抉择 恭敬——尊敬 领悟——领会</p><p class="ql-block">劲挺——挺拔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p><p class="ql-block">三番五次——接二连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反义词</b></p><p class="ql-block">干旱——湿润 险恶——和善 恭敬——傲慢 </p><p class="ql-block">宏伟——渺小 风雨同舟——过河拆桥</p><p class="ql-block">勇敢——胆怯 不紧不慢——心急如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理解词语</b></p><p class="ql-block">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p><p class="ql-block">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p><p class="ql-block">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p><p class="ql-block">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p><p class="ql-block">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p><p class="ql-block">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p><p class="ql-block">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p><p class="ql-block">治理:管理,处理、整修。</p><p class="ql-block">领悟:领会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p><p class="ql-block">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p><p class="ql-block">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句子解析</b></p><p class="ql-block">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p><p class="ql-block">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p><p class="ql-block">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问题归纳</b></p><p class="ql-block">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p><p class="ql-block"> 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答: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p><p class="ql-block">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p><p class="ql-block">(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p><p class="ql-block">(2)生活条件艰苦。</p><p class="ql-block">(3)老人年老、瘦小。</p><p class="ql-block">(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p><p class="ql-block"> 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p><p class="ql-block">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课文分段</b></p><p class="ql-block"> 第一段(1):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p><p class="ql-block"> 第二段(2-5):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成绩。</p><p class="ql-block"> 第三段(6-7):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课文主题</b></p><p class="ql-block">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留言联系作者,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span></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您的鼓励是编者前进的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谢谢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近期相关文章还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