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

雪泥鸿爪

<p class="ql-block">  近日,广州终于等来短暂降温,花城人民欢天喜地的换上冬装。和窗外刺骨寒风最般配的,莫过于在家中打边炉。收拾妥当,悠然的点一支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烟雾袅绕中,</span>品香茗、读好书。</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读完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赤松居士)写的关于中国“寻隐之旅”的游记《空谷幽兰》,谈一点感悟。</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书籍封面左为作者,中为</span>美国著名摄影家史蒂芬.约翰逊</h5> <p class="ql-block">  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喜爱中国文化,长期在中国旅行,撰写大量畅销的游记。</p><p class="ql-block"> 《空谷幽兰》的英文翻译是:Road, to Heaven (通往天国之路),描述的是作者在1980-90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当代中国隐士的见闻。一个西方人,带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糅合着作者独特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书中不时体现作者美国式幽默的风格,让人轻松读完这本富于哲理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对于隐居的热诚,恐怕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高。因为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入世和出世两条主线的交错并行,所以中国的隐居文化特别悠远繁盛。 </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p><p class="ql-block">  虽然书中发生的事情距离今天已经有几十年了,中国的城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对于山中隐士来说,恐怕并没有太大影响。书中的一些人生感悟,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p> <p class="ql-block">  正如作者在序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需要与时间独处,有些人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有人却能从独处中变得更有智慧、更为仁慈,这是我遇到中国隐士后让我吃惊的事。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幸福、最和善的人。</p> <p class="ql-block">  历代求道者,不论是否将从政和隐居之间的界限划分得泾渭分明,目标总是保持不变的:把道德原则运用到人事上去。孔子、屈原、伯夷和叔齐、商山四皓、张良、诸葛亮都是这样做的。</p><p class="ql-block"> 隐士诸葛亮去世前给儿子留下的《诫子篇》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p> <p class="ql-block">  <b>关于佛教修行的本质</b></p><p class="ql-block"> 圆照在信笺上写了四个字:<b>“慈、悲、喜、舍” 。</b></p><p class="ql-block">——圆照尼师,88岁,16岁出家,毕业于北京佛学院。吉林省中医世家出生,祖上六世行医。</p> <p class="ql-block"><b>  问:道教修行的目标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任道长:人的本性与天的本性是一致的。天生万物,而万物都朝不同的方向运化。但是迟早他们会回归于同一个地方。这个宇宙的目标,它的最高目标,就是“无”。“无”的意思就是回归。</p><p class="ql-block"> “无”是道之本。不仅人,动植物和一切生物都是这个“无”之体的一部分,都是由这个“无”之体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与“无”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再没有第二个东西。证实这一点,不仅是道教的目标,也是佛教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b>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不变的东西。这就是他们不追名逐利的原因。他们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育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任法融道长,</span>楼观台住持,甘肃省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60岁,19岁出家。</span>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师之一。</p> <p class="ql-block"><b>  问: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b></p><p class="ql-block"> 任道长:这个事情是分阶段的,<b>成功有多种层次,达到目标是很难的。但是一旦你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你就要不停地走,一步一步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但目标是一致的。只要你修行,最终一定会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修行与持戒之间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任道长:<b>重要的是你要过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不一定非要出家。</b>如果你不持戒,出家没有任何好处。</p><p class="ql-block"> 持戒很重要。但是任何人,只要他过着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修行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 戒律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b></p> <p class="ql-block">  志诚和尚:<b>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b>一旦你的心很清静,你就能理解业。</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b>如果你种下佛种,你就会得到佛果。重要的是要诚实。如果你不诚实,你永远也不会成就。</b></p><p class="ql-block">——志诚和尚,61岁,出家40多年</p> <p class="ql-block">  骊山女娲殿陈世杰道长:</p><p class="ql-block"> 现在有很多人开始对修习道教禅定和气功感兴趣。有很多书教人们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他们没有教给人们的是,这不是真正的道。在禅定和气功中,你要经过一个个层次。但是道没有任何层次。很多人被书本、名相和神通误导了。他们才修了一会儿,就认为自己得道了。但是实际上他们没有。道没有名字。修道就意味着回归于无。</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努力去寻找道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道。他们混淆了有和无。<b>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只是修德(美德,精神力量)。德包括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我们的想法。真正的德会导致真正的道。</b>但是大多数人修的不是真正的德。他们修炼的是神通和心念,于是他们以为他们已经得道了。但是他们错了。</p><p class="ql-block"><b> 修习真正的德就是要去掉所有的神通和念头,像一个婴儿一样,无看而看,无听而听,无知而知。首先你要修德,道自然就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问:人们怎么能学到这样的修行呢?</b></p><p class="ql-block"> 薛道长:基础的东西你在哪儿都能学到。有书。要学更深的秘密,当你的修行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遇见一位师傅。但是<b>你不能着急,你要有终生献身于修行的准备</b>。这就是宗教的意思。这不是一个付出金钱的问题,你必须付出生命。没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如果你准备好要学道,你不必去找师傅,师傅会找你的。道教是非常深奥的,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你不可能一蹴而就。道是不可言传的,悟道前你必须修行。</p><p class="ql-block"> 老子教我们要自然。你不能强求,包括修行。悟是自然发生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主要是要清心寡欲。<b>修行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你必须保持身体健康。如果你有很多念头和欲望,你就活不到实现目标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薛泰来道长,70岁</p> <p class="ql-block"> 谢道长:老子说,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强求。<b>当你自然的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须修静。</b></p><p class="ql-block"> ......至少要有三年的体能训练,在道观里住上三年,而且要做日常杂物。<b>如果你能够忍受这份艰苦,你的心才会变得足够宁静,才能够理解道。</b>那么三年后,你就可以请一位道士做你的师父。<b>这是不容易的。你必须头脑清醒、心地纯净。</b></p> <p class="ql-block">  这一点,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告诉信众:“<b>修行首要的是安心</b>,安心的方法是修壁观,就是要心静得像墙壁那样坚定。”</p> <p class="ql-block"><b>  问:一个人不守戒能开悟吗?</b></p><p class="ql-block"> 宽明(28岁):不能。如果你不守戒,不管是一条戒还是二百五十条戒(比丘戒),你的生活都不会有安宁。<b>你守戒的时候,就能够清楚障碍和执着。只有到那个时候,你的禅定才能够深入。而只有通过禅定,你才能开悟。这就是律宗背后的逻辑。</b></p> <p class="ql-block">   <b>关于生活和修行</b></p><p class="ql-block"> 传福尼师:如果你还很执着,如果你还没看破红尘,你就不能住山。山里的生活很苦,但是一旦你看透了这个世间的虚幻,苦也就无关紧要了。唯一要紧的事情就是修行。<b>如果不修行,你永远也摆脱不了妄尘。</b></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现任住持释永信在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中受访时也指出:</p><p class="ql-block"> “你没有修行,没有见地,没有感悟,不能解脱,这都不是佛教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不管是参禅还是练武,<b>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种修行,生活中离不开修行,修行中离不开生活。</b>所谓的武术也是,禅武合一。参禅习武,习武参禅。这是少林寺的一个传统、一个核心所在。</p> <p class="ql-block"><b>  问:您修哪种法门?</b></p><p class="ql-block"> 慧圆:努力活着就够我忙活的了。但是我每天天亮前起床,诵《法华经》和《地藏经》。晚上我打坐念佛。<b>修行要靠个人。</b>这是我的修行。</p><p class="ql-block">——慧圆尼师,哈尔滨人,71岁,16岁出家。</p> <p class="ql-block"><b>  问:你修行的时间多吗?</b></p><p class="ql-block"> 彻慧:每天晚上我睡觉前都打坐,每天早晚我都诵《地藏经》和《金刚经》。我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诉你,<b>如果你修行,你就会有所得;如果你不修行,你就会一无所获。</b></p><p class="ql-block">——彻慧尼师,74岁,出家30年</p> <p class="ql-block">  <b>问:我想这里(终南山)也很安静。</b></p><p class="ql-block"> 志诚:如果人静,那么他们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那么他们就是在这里也静不下来。<b>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b></p><p class="ql-block"><b> </b>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八十年如云掠过。我们出生了,然后又死掉。但是在我们得到人身之前,我们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经中说“离相即佛”。</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有佛性,我们都注定要成佛。但是成佛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b>你必须修行,然后才能觉悟到你的真性、你的本来面目。</b></p> <p class="ql-block"><b>  问:人们来参观的时候,你教他们佛法吗?</b></p><p class="ql-block"> 志诚:不一定。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教他们,你必须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什么,而且你得有些能力。<b>如果有人要淹死了,而你不会游泳,那么你跳下去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如果一个人不想被拯救,你就救不了他。他必须愿意被拯救。</b></p>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序中还提到,希望能鼓励读者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与大家更为和谐地共处。</p> 关于这点,东晋的陶渊明也曾回应过朋友的疑惑:<div>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div><div> </div><div>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隐,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心态。</div> 安妮宝贝: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中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div><br></div><div> </div> 正如著名的隐士唐代王维老年在终南山坐禅时所作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顺应自然,是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超脱境界。 <p class="ql-block"> 这也应是此书最为普及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访谈隐士年龄为作者当年访谈时的年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篇照片取景地:湖南郴州小东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