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冬天记忆

晴翌

<p class="ql-block">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在那个年代农村都比较贫困,孩子们几乎没有什么玩具,也几乎没有御寒的取暖设备。到了三九寒天,大人小孩只能将两只手缩在两个袖管里,生活条件差一点的家庭,连毛衣都没有,破旧的秋衣外套着一件露出棉絮的破棉袄。</p><p class="ql-block"> 江南的冬难得有下大雪的时候, 每当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欢呼着雀跃着,跑出家门开始堆雪人,动手的大多是男孩子们,女孩们则七嘴八舌的在旁边出主意,这个说,给雪人戴个围巾吧。那个说,给雪人做个小辫吧!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有的跑回家拿来了红领巾围在雪人脖子上,有的跑回家拿了点煤灰给雪人做眼珠子……男孩子们在堆雪人的同时,还不忘恶作剧的趁旁边的孩子不注意,冲过去将一把雪塞到对方的脖颈里,被塞的那个孩子一边尖叫着,一边顺手在雪地里抓上一把雪奋起还击,于是扔雪球追逐战又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场面,引得因下雪没下地的大人们也纷纷跑出来围观,村子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  屋檐下的冰凌也备受孩子们喜欢,那个年代孩子在夏天能吃上一根冰棍,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乡下的冰棍是有人骑着自行车到城里去批发回来的,所以冰棍的价格要比城里贵一分钱一根,红豆冰棍五分一根,奶油的是六分。冬季的冰凌在孩子们眼中,就像是老天特别赐予的天然冰棍。男孩子们拿着家里的梯子,扳下冰凌就迫不及待的塞到嘴里,开心的吃起来。直到冻得清水鼻涕往下滴,就用破棉袄的袖口往鼻子下抹一把,也不肯撒手。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看着哥哥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馋得直流口水,他们缠着哥哥们可怜巴巴不停的叫道,哥哥给我吃一口吧,就一口。要是哥哥故意不给,小孩子便哭着跑回家告状去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的寒冷,村后的小河整个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趁机在冰面上练起了溜冰,当然那时的农村是没有谁家有溜冰鞋的。孩子们只是穿着自家做的棉鞋或者解放牌球鞋在冰面上溜达。有的小孩子则蹲下身子缠着大姐姐大哥哥,在两边拉着他的手行走,这样他就有了滑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在村里条件相对好一点,一到冬天的时候,爷爷便会给我用灶堂里未烧尽的炭火生一个脚炉,于是我把穿着棉鞋的小脚放到脚炉上,慢慢的两只脚就先暖和起来了,然后整个身体也热了。最有意思的是,爷爷教我在脚炉的灰烬里烤蚕豆,先把春天收获的晒干的豆子浅浅的埋在脚炉的灰烬里待到它半熟的时候,就拿两个细细的小竹枝当筷子把蚕豆找出来,翻个身放在灰烬的表面继续烤,这时候爷爷教的秘籍就要用起来了,用手指在舌头上蘸一点口水,然后放在蚕豆上,不一会儿热量会使蚕豆的皮慢慢的鼓起来,然后噗呲一下皮就破了,蚕豆啪地爆了,这就表示它熟了,随后就用小竹枝赶紧把它夹起来,放在脚炉的把手那边凉一下,随之蚕豆一个个的开始噼噼啪啪的都爆熟了。此时最先凉着的蚕豆已经被我放在嘴里了,一口咬下去脆脆的香香的,我满足的摇头晃脑的一边嚼着蚕豆,一边跟爷爷说好吃。在那个年代它就是孩子们的小零食,是我们记忆中的人间美味,也是我记忆中童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各方面条件都那么好,可就是找不到儿时的味道、儿时的快乐了。冬日里下雪天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记忆深处的那些儿时的回忆慢慢开始激活了。</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