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1年,黑龙江省二九O农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师8团)本地青年健子出版了一部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同炕年代》。这部作品以作者与知识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身经历,用第三只眼睛看知青,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生活,在知青文学中应该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知青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多,以知青为主题知青博物馆、纪念馆也建了很多。但是,绝大多数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纪念场馆(云南红河地区某知青纪念馆除外),都没有把当年知青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愿望表达出来。这个最大、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家,就是祈盼或是千方百计离开他们下乡的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应该发声,应该让历史记录下来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情况。为此,我为《同炕年代》发表了一篇文学评论《精彩的第三视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精彩的第三视界</p><p class="ql-block"> 一一评健子的长篇小说《同炕年代》</p><p class="ql-block"> 耿明志</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一千六百万城市青少年被中断学业,开始了历经十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涉及中国城镇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全国绝大多数乡镇村落,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这些被称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时代已经过去,这些知识青年也已经步入老年。他们早就结束了刻骨铭心的知青生涯,绝大多数知青已经随着当年知青返城大潮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对于当年的知青运动和历史上的知青,无论高层,还是坊间,都没有一个正式的结论或是说法。因而,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于知青和知青运动,也少有客观公正的表现与描写。尽管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反映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已经很接近现实,但由于出发点不同,或是受到某种原因的限制,大多人物形像仍然没有脱离概念化的束缚,很难真实再现那个年代的知青和知青上山下乡的这场运动。而王健描写当年知识青年题材的长篇小说《同炕年代》却一改常态,通过当地人"第三只眼睛"的观察、体会和升华而塑造出来的众多知青形象,把知青当年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真实生动地捧给读者,在知青文学中,犹如吹来一股清风,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同炕年代》叙述的是中国"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发生的故事。作品始终有着清晰、完整和精致的故事情节。土生土长的有过与知青"同炕"八年生活经历的作者在结构故事时,始终围绕着"我"来设置情节、对话、场景和心里活动,把他下到农业连队、确切地说是被他父亲赶到农业连队后的单纯、幼稚、无奈的心理,屡屡受到欺负后终于奋起反抗,以农村孩子朴素的心计,从每天坚持不懈地打沙袋、拜师学技、结伙联盟、报复河马,到后来处处争强好胜歪打正着终成霸主的性格演绎得天衣无缝、一波三折。同时,他也把自己对处于生活底层的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知青的关注、好奇和同情以及最终完全与知青溶为一体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以自己与知青朝夕相处的亲身经历成功刻画了河马、王秀、尚纳、"三鸟客"、哈萨克、烟斗哲学家、王丫听等一系列知青形象,刻画了与知识青年息息相关的他父亲、大虎一家、四不像等一系列本地人形象,刻画了那个时代因为知青的到来而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北大荒。小说在创作中始终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因而,作品中完整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理描写,都让人感到真实可信。无论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还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也都让人感到完全写实,没有任何夸张和捏造。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将真实的写实与理想的虚构相互融合、相互依托,既合情合理,又游刃有余。作者在写实与虚构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用朴素的文字书写出情节、人物故事彼此相生、相互和谐的旋律。作品真实而又自然,自然而又深刻,既不空洞,也不做作,如泉涌般使他的理想或是追求的情境完美地抵达了读者的心灵深处。</p><p class="ql-block"> 《同炕年代》不仅故事情节非常清晰,而且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也很丰满和富有情义。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创作方法的同时,作者还融汇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写作技巧,在叙事中强调了意识的流动在人物内心世界引起的细微变化,以及生动的生活细节在作品中的分量。这也使小说里的主人公内心世界既阳刚又细腻,继而生出无穷魅力。同时,作品在细节描写中有心理描写也有情节的简化、提炼,其中,作者在心理描写中既有情节的回忆或思绪的回闪,也有心灵情绪化的心灵感触。如他在叙述哈尔滨知青王秀不失时机地利用在寒风冷水中抢救战马的难得机会,毅然决然制造出因公受寒尿炕的假相,使得连里不得不考虑他的病退。当得知他的病退万事俱备,只欠"立功"这股小风时,王秀又抓住机会抓了北京知青王丫听看黄色小说手抄本《绿色尸体》的现行,成了"黑夜勇擒坏份子"的英雄,立了二等功,并被批准病退回城。这时,作品立即把这一情节的继续拉到十年之后,当他在哈尔滨与王秀偶然相遇并到王秀家喝酒时,他问王秀你还尿炕吗?王秀竟然暴发了一阵大笑,他"从来没听过王秀如此大的笑声,哈哈声音震的房子好像在颤。只见王秀笑得浑身直抖,眼泪都流了下来,他一把拉着儿子的手,一把拉住嫂子的手,回过头看着嫂子,上气不接下气的对她说:哈哈,我尿炕哈哈秀娟,我兄弟说我尿炕!大嫂捂着嘴笑了,我呆了。此时,我傻傻的看着大哥大嫂,如一记重拳掏在了我的肚子上,里面全被掏空了,我全身无力的看着这位大哥,脑子里忽地涌出那个可怜的王丫听来,好像又回到了那一夜。"作者对王秀的心理状态捕捉得极其准确,仅寥寥数笔,既没有写他尿炕是为了返城的骗局,也没有说他为什么在老婆孩子面前极力掩盖那场骗局,但刹那之间,王秀那老于心计、运筹帷幄、从容不迫的人物形像立即真切地跃然纸上。在叙述过程中,作者通过意识心灵闪回,借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在这部作品中比比皆是,对故事经过及情节起到了介绍和补充作用,读来丰富而不单调,生动而不呆板,既很好地控制了叙述的节奏,又使叙述过程中悬念叠出,平中出奇。作者在一些细节描写的过程中,还有意使人物的心灵活动外化,语言简捷形象,同时还在故事情节的多处都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受力,准确深刻地展示了细节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有了好的、真实的故事情节,不一定就能编织出荡气回肠的故事。尤其是塑造众多艺术形像,更非易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可以组织出十分真实的情节,而且还对塑造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像和结构故事有着超常的驾驭能力。小说中浪漫色彩以及理想的虚构能力不但使他的作品散发着人性的、阳刚的艺术魅力,而且还充分表现出作者有着丰富而非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他的虚构是建立在真实的现实之上,是主人公处于种种困境或逆境中对人性的追求、向往与张扬,并在所塑造的众多知青形象中倾注了善良与道义的情感,将凝结的情感丰盈地移植到众多知青人物的艺术形象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塑造人物时没有大量使用外形描写,而是在情节叙述中侧重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并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作者是这样介绍北京知青河马的:"我吓了一跳,一看,面前立着一个庞然大物,只见他身高足有一米九十,面目可憎,我看去,只觉得这张脸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后来当同屋人喊他河马时,才恍然大悟,对呀,这张脸不就是一个河马脸吗?长长的马脸,大大的鼻孔,说话还总是用嘴啉啉的吹气,在最初看到他那张脸时,我有些好笑,但没敢,谁知道,就是这个河马,竟然后来成了我的大冤家。"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却使一位性格粗鲁的北京知青的形像脱颖而出。比如介绍三鸟客时,作者是这样叙述的:"当时师傅们最大的乐趣与消遣就是在休息不出工的日子里,在大宿舍里将火钳子放在用酒烧的火里烤着,然后嘴里叼着香烟,一边说着鸟语,一边相互夹着头型,整个过程,是那样的认真,比现在女人做头的功夫是丝毫不差。"只这一个细节,就把典型的上海知青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而描写烟斗哲学家只用不多笔墨,就把一个知青书生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当夜晚到来,我才知道,炕头这个黑大鼻子(我暗中这样叫他的),竟然还是个夜猫子。他一夜夜的不睡,坐在那里,肩上搭块毛巾,手上捧着那厚厚的书,一看就是几小时连姿式都不变。那时的电是到晚八点就没有了的。于是,他便把头凑在那罐头瓶子装上柴油做成的油灯前,(那时每个宿舍里都有这样的油灯)一看就是一宿。躺在炕梢里的我,基本上是半夜不睡,便调转头睁开眼看看那边的烟斗哲学家,看得很久他竟纹丝不动。"这样生动形象刻画的人物,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经常看到,读来倍感熟悉和亲切,令读者犹如置身其中。</p><p class="ql-block"> 《同炕年代》之所以能演绎出这么多精彩生动的故事,是与北大荒的富有和十万转业官兵打下的当时还算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的。当年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所有地方,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他们每天吃的是白面馒头,而且随便吃。每月有三十多元工资,看病100%报销,每年有报销路费的带薪探亲假。虽然有"早起三点半,晚上看不见"超体力劳动,但这都集中在农忙时节,大多数时间都是八小时工作,星期日休息。试想,如果北大荒也像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那样一年到头吃粗粮而且还天天吃不饱饿肚子,如果也像在农村插队落户那样挣工分而且一天工分才几分钱,能有这么多精彩生动有趣的故事吗?这些,足以使作者在编织故事的时候得心应手,犹如探囊取物一般,随手拈来。比如挖水渠大会战,"在一千六百米长的战线上,每隔五十米便插一根彩旗,把这水渠线装扮的五彩缤纷,而当各连队人上来后,整个工地便成了红旗的海洋。隔一百米就有根简易木线杆,上面挂着高音大喇叭,整个大地上空里滚动着雄壮的乐曲。广播每隔二十分钟就播放一次新闻,新闻都是各个连队报上来的好人好事,诸如某某手被震出了血,却轻伤不下火线、某某某发高烧已经三天了,但是他仍然是战斗在工地上,手里拿不动镐,就给大家看守衣服等等,而团宣传队也化整为零,三人一群,俩人一组,手拿快板,口琴,笛子,在挥锹舞搞的大军中穿插着进行战地宣传,时不时的停下来,即兴表演一段。里面大都是现场采集素材现场编演的节目,如小快板,山东快书、相声,独唱,独奏等,引得人们一阵阵喝采起哄笑声。""这类的大会战是在一种喧闹的气氛中进行的,人多活少,所以也就比较宽松不累,而且这样的会战名义上是一天,但基本上半天就干完了,中午还要送一顿饭。送饭,也是很出彩的一件事,这实际上是各连队后勤食堂较量的一次机会,虽然这场合大都是送包子,但这包子里说头可是挺多,好吃不好吃,也是代表连队的一种荣誉。而且在吃饭时,人们也习惯了吃自己连的,也尝尝邻近连队的伙食。所以,在大会战的送饭中,各单位再抠门的司务长,也要出下血来把饭菜弄得有些特点来。"这种轻松、热闹且充满情趣的大会战,只有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才能有,其它任何地方都不会搞出这种氛围的大会战。还比如在介绍五十八连看电影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这是营部露天放电影的地方,各连的车很快都聚集而来,立时,大操场上热闹起来,天还没有黑,放电影时间不到,知青们在各连之间串着,认同学,找老乡,营部住的人有的带着马扎,有的嘴里还啃着玉米,你呼我应,操场上杂声喧闹不断。"这些轻松、愉快的场景,在《同炕年代》中还有很多。来到北大荒的知青,能够不为生活所迫、所累、所无奈,能够衣食无忧并能时常获取快乐,所有这些,也都得益于这方水土的恩泽。</p> <p class="ql-block"> 当然,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北大荒的知识青年也不可能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在当时,在各个地区各个城市动员上山下乡的时候,曾有过个别人擂胸顿足要紧跟要革命,甚至还出现了过激和狂热的现象。《同炕年代》虽然也塑造了先进典型,但却没有违心地去迎奉权势,没有违心地追赶那个年代所营造的所谓的时代潮流,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北大荒先进典型的真实心态。尚纳这个出身有问题的上海女知青,父母"被定性为反动学者,因经受不了日日夜夜没完没了的各种形式的批斗而跳了楼","在连里,尚纳好像是忘却了自己的出身。每天早上出工时,她总是第一个从宿舍里出来。无论是夏锄、麦收还是秋收,她总是在站在动员大会的台上第一个领突击队的红旗。每晚上的全连大学习大批判会,第一个抢先发言的总是她,而每次在团里各种经验报告会上做典型发言的也少不了她。每次全团板报比赛,她带领着报道组准能进入前三名。她积积的靠近党组织,创下了每天用书面形式向支部进行思想汇报,而且一坚持就是七百二十天的最高纪录。她还是全团赫赫有名的铁姑娘班班长,她带的铁姑娘班,不但是全团的生产典型,而且是兵团的先进典型。就是这个班,曾创下一个清晨粮食上囤一百吨的记录。在粮食灌袋中,最累的就是打戳子,而尚纳创下了四下就能灌满一百六十斤,且一连气能灌一百袋的记录。而且过称时,一袋上下不超过一市斤。这个记录也是在当时全团里没有一人能破的。"尚纳虽然是那个年代的先进知青的典型,但她又不是那个时代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先进典型,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积极上进、朴实正直的年轻人。就是这样一个把一颗红心全部献给党和这块黑土地的人,在返城大潮到来之前,仍然十分坚定地选择了返城。她勇敢地在有营副教导员参加的"永远扎根在边疆"宣誓大会中坚决不上台宣誓。这完全"出乎全连老职工的意料,这难道还是那个曾经一天写一份入党申请书的铁姑娘吗?"其实,在宣誓会上,她内心极为痛苦,她挣扎在矛盾的旋涡中。在接到弟弟的"形势要有变化,让她做好一切准备返城,而他弟弟已经是着手办返城之事了"的电话后,"尚纳心里充满了矛盾,这里可是她青春心血铺洒的地方,难道说走就要走吗?可是,留在这里,她又能得到什么呢?自己多年的追求不也是没有如愿吗?"当书中的主人公后来问她:"你当时就不能灵活一点吗?不就是举个拳头吗?"尚纳说:"她做人从来就是这样,要表里如一。"书中的主人公后来又问她,营副教导员哈尔滨知青给你写过好几次信,要和你处朋友,你为什么没有同意呢?尚纳说:"因为我实在是想回家"回家,应当是当年所有知青的最大的愿望。在这里,作者真实地记录了当年知青的心声。为了返城,连铁姑娘班班长都"一切皆可抛",更不要说其它人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笔下的知青人物或许并不具备崇高的理想与革命的本质,但都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虽然作者没有把崇高的理想和革命的行为强加于他们身上,但作者却赋予了他们朴实、本分、善良的感知和只有通过奋争才能改变命运的追求。这一点,在众多知青为了返城而采取的种种伎俩,表现得尤为突出。王秀的尿炕骗局、哈萨克的诱人捉奸、主人公与尚纳在猪舍作爱,以及书中知青那些看似下作、甚至卑鄙的情节和行为,不但没有让读者心生厌恶,反而却都让人生出一种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这种根植于现实的升华能力,足以使《同炕年代》别具一格、出类拔萃。</p><p class="ql-block"> 书的结尾部分,面对知青大返城,作为本地青年的主人公,表达了当时几乎完全被忽略了的当地人的心态和他们对知青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情结,以及"过了许多年都很难冲掉的知青返城给他们带来的阵痛"。同时,作为本地青年的主人公,他更看到,知青返城,"几乎使农场的文教卫生机务等行业全趴了架,学校没有了教师,医院没有了医生和护士,各单位的干部缺少一多半,而好多台机车摆放在那里却没有人开,那场突如其来的大返城就如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让农场的经济文化等遭受到巨大的损失。"那个时候,老军垦人数不多,他们的子女也没有长大成人,兵团农场的许多重要岗位都交给了知青。而知青的突然离去,真的如山崩地裂般"闪"了一下农场。就是面临这么巨大"毁灭性的灾难",在知青返城大潮来临时,当地的老职工、老领导仍然义无反顾地支持知青返城。他们不计较个别知青的偷鸡杀猪,不计较连队的经济将要遭受到的巨大损失,他们甚至还专门召开了支委扩大会统一思想,强调必须善待每个知青。他们不但拉来了一整车的木方和板子,让知青箱包托运没有木料打包的就去拿,还选出来最好的大豆,知青要多少给多少。老连长说:"当初知青来时,我们是欢天喜地的相迎,而今天,知青要返城时,我们要平平安安送他们回家。"知青返城后,当地人怎样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等情节,《同炕年代》没有表述,但面对知青大返城时当地老职工、老领导的这些深情厚谊,足以让读者感受到北大荒人宽厚博大的胸怀,如空谷足音,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 《同炕年代》贵在真实。真实,才有生命力。虚假,迟早被揭穿。《清明上河图》以其生动展示了古代市井风貌和风土人情而流芳百世,《同炕年代》势必会以其真实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劳作场景和内心世界而引起当今及后人关注。《同炕年代》无愧于知青文学上乘之作,与"青春无悔"之类的嗲嗲呓语相比较,与概念化的文学作品相对照,无异于猪仔市场旁边矗立起来的一座汉白玉的维纳斯雕像,令人赞叹不已。</p>